科技戰疫創新未來 科普助力美好生活——2020年虹口科技節主場線上...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8月26日下午,2020年虹口科技節主場線上啟動儀式在上海浦西第一高樓白玉蘭廣場20層的白玉蘭科普驛站圓滿舉辦。本次活動由虹口區人民政府主辦,虹口區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承辦,以"科技戰疫 創新未來"為主題,展示科技戰疫、創新發展的成效,促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協調發展,努力打造有虹口特色的科創高地。

主場線上啟動儀式由虹口區科協常務副主席楊利主持。中科院院士、虹口區科協主席褚君浩,上海市科委一級巡視員季曉燁,上海市科協副主席梁兆正,虹口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嶽彩新,虹口區副區長鄭宏,虹口區政協副主席符傑普參加2020年虹口科技節主場線上啟動儀式。

【虹口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鄭宏致辭】

【現場領導、嘉賓合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虹口爬坡奮進、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既是決勝期,也是攻堅期。多年來,虹口始終堅持創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的指示精神,努力將科技節辦成政府引領、企業支持、公民參與的科普盛會,使其成為虹口科技事業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

凝心聚力科技戰疫科普防疫

主場線上啟動儀式

今年1月24日,上海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虹口區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應急科普,下沉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虹口區陸續有26名醫務人員勇敢逆行。在武漢的幾十個日日夜夜裡,她們堅守一線,兢兢業業,用自己精湛的技術爭分奪秒防控疫情;他們團結一致,共同進退,實現醫務人員"零感染",勝利完成援鄂任務。

在啟動儀式上,通過視頻形式展示了虹口區科普工作助力疫情防控的工作和成果。虹口區多措並舉,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結合的形式,宣傳防疫的科普知識;藉助"智慧科普盒子",智能化精準推送防疫科普知識;大力開展科普健康教育,引導公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在活動現場,虹口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嶽彩新,虹口區政協副主席符傑普向歐陽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以及上海雷允上中藥飲片廠有限公司授予了"科普驛站",進一步擴充區域科普驛站資源。目前,虹口科普驛站共有11家。未來,區科協將進一步發揮科普驛站的載體作用,為虹口提供科普服務、普及科學知識、開展科普活動的有效平臺,成為開展日常科普活動的重要場所。

在2019年上海市科普基地綜合評價工作中,虹口區的3家科普基地:上海科學節能展示館、上海嶽陽醫院科普基地、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青少年科學創新實踐工作站獲評優秀,為虹口打造特色科普品牌,奠定了有力的基礎。

科學抗疫,科普防疫,科普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青少年作為科普職前、職中、職後三大人群之一,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為此,虹口區科協在第35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設立"創意虹口獎",中國科學院院士、虹口區科協主席褚君浩在活動現場為獲獎選手在線頒獎。該獎項激發廣大青少年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科技強國"的價值觀在祖國下一代的心中生根發芽。

近年來,虹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力對接上海"四大品牌"戰略部署,爭當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普及活動惠及於民。為將虹口科技節打造成科技工作者的節日、公眾的科技嘉年華而努力。啟動儀式上視頻連線中科院院士、虹口區科協主席褚君浩,上海市科委一級巡視員季曉燁,上海市科協副主席梁兆正,虹口區副區長鄭宏,共同宣布"2020年虹口區科技節啟動"。

大咖集結科啟未來美好生活

科啟未來說第三季

在去年的科技節上,虹口區科協推出了全新打造的科普品牌活動——"科啟未來說",它以"每個人都是科學技術的推廣者"為核心理念,圍繞國家戰略、區域發展、重大科技成就等內容進行主題演講,旨在打造集行業交流、經驗分享、成果展示等功能於一體的科普平臺,助力虹口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助推虹口科創中心建設。

今年的新冠疫情,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重大考驗,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持科學思維,構築了堅實的戰疫防線。本次"科啟未來說"第三季就圍繞"科技戰疫,美好生活"的主題,特邀科技、科普大咖,開展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

主題演講一:健康雲——科技抗疫中的大數據運用

萬達信息副總裁楊海燕女士為我們帶來了《科技抗疫中的大數據運用》的主題分享。萬達信息作為技術+服務驅動的網際網路公司,在疫情初期上線了大數據的聯防聯控機制,切實解決了來滬人員行動軌跡跟蹤問題。之後,團隊圍繞著採集數據、利用數據,滿足了疫情防控中的閉環管理,也提供了一系列宅家看病的生活服務。

主題演講二:科技抗疫中的無接觸經濟

叮咚買菜副總裁張奕女士,發表了《科技抗疫中的無接觸經濟》的分享。疫情期間最基礎的生活都遭到了考驗,比如吃飯、買菜。而叮咚買菜採用基地直採+城市分選中心,利用全市的小區域、高密度的全球倉,線上下單,物流及時配送到家。保供應、穩價格、保安全,三重保障老百姓的一日三餐,為綜合民生保駕護航。以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在線新經濟"企業,也在疫情中跑出了加速度,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主題演講三:核酸檢測能力背後的科技

碩士生物副董事長、總經理王國強帶來了分享《核酸檢測能力背後的科技》。作為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碩世生物一直聚焦於分子診斷領域。此次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試劑,碩世生物成為了全球第一家開發成功的公司,在72小時內就完成了研發,守住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卡,為醫院提供了核酸檢測試劑盒,貢獻了不容忽視的力量。王國強還提到,過去分子診斷的企業並不是太多,但這次疫情的發生更多的資本和產業資源關注到了該領域,帶給全球分子診斷新的浪潮。

圓桌對話

演講過後,由著名財經評論員、經濟學博士馬紅漫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虹口區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褚君浩,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領隊鄭軍華、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朱同玉,就《科技抗疫美好生活》為主題展開對話,三位嘉賓分別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及未來展望,就科技對現代醫學乃至全民生活,做出了哪些積極改變。

鄭軍華院長作為首批援鄂領隊,分享了今年在武漢度過的最"沉悶"的春節。從對疾病未知的恐懼,到慢慢深入了解制定救治方案,在過程中運用到諸多的科技手段,令鄭院長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例屍體解剖,通過解剖才明確了病毒是如何侵犯到人體系統、器官及組織,找到出口。科技正逐漸成為醫療的"曙光",醫療工作者通過科技找到疾病的發展規律。未來,科技應該還會在疫苗研發、病毒識別等領域發揮作用,帶領我們戰勝更多未知的公共衛生事件。

而上海公衛中心的朱同玉主任對此也有相同的看法。公衛中心作為上海主要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單位,收治了96%的確診病例,有"上海小湯山"之稱。在科技抗疫方面,朱院長率領團隊主要做了三點工作:病毒學研究、抗病毒藥物的研究、疫苗研究。同時先進的技術優勢,也讓上海公衛中心在臨床救治上也取得好成績,死亡率不到0.1%。朱院長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預測疾病能像預測天氣預報一樣,老百姓也能在家中完成核酸檢測,哪怕傳染病發生,也能及時阻斷,不會造成大面積恐慌。

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則從智能時代的角度,對科技與生活做出全新的分析。上海之所以在疫情控制方面相對較穩定,和本地高水平的科技技術是緊密相連的,比如核酸檢測技術,能夠快速精準地進行檢測,其中運用到的既有生物化學的知識,也有物理學、光學的知識,檢測利用到了螢光分析的方式,這就是科技綜合運用很好的示範。智能時代的到來,科技助力生活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科技捍衛著人們的生存環境,抵抗大自然突如其來的考驗;另一個是科技又為我們的生活增加樂趣,隨著5G、AI的科技創新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便利,節省了時間精力,可以投入到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上去。

圓桌對話的最後,三位嘉賓都對"科技抗疫,美好生活"提出了自己的寄語。這次的疫情是人類醫學進程中非常寶貴的經驗,未來科技能更有效抵禦病毒帶來的風險,帶給我們更安穩的環境、更美好的生活!

資源集聚科普活動遍及虹口

科技節面上科普活動

2020年虹口科技節期間,全區100多場主題科普活動精彩紛呈。從區、街道到社區,從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到上海郵政博物館、上海科學節能展示館、恐龍人俱樂部、嶽陽醫院科普基地等上海市科普基地,各式科普活動集聚全區資源,虹口居民們能通過各種方式、多種渠道參與虹口科技節。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這次疫情的爆發,也讓我們開啟了科技在醫衛方面更大的想像空間,構築起強大的安全防線。相信在5G、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一代技術的引領下,城市的智能化水平也會逐步提升,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與AI共舞遇見未來 2020年上海科技節圓滿落幕
    今天下午,2020年上海科技節閉幕式在上海廣播電視臺東視演播劇場舉行。閉幕式上,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用AI+AR技術,描繪了一幅充滿未來感的交互圖景,讓大眾零距離體驗AI發展的「神奇魔法」。
  • 瀏陽市2020年中小學生科技節落幕,收集1700餘件科技作品
    瀏陽市教育局供圖普通錫紙巧變精美苗族飾品,廢棄紙盒變身彩色摩天輪,無人機在遙控下「穿山過洞」……日前,由瀏陽市教育局和市科協主辦的瀏陽市2020年中小學生科技節圓滿落幕,經過激烈的比拼,共有300餘件作品榮獲一等獎,其中部分作品將代表瀏陽參加明年的長沙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在廣東科學中心啟幕
    今年科技活動周以「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為主題,開幕式則以「科創羊城 20有你」為主線,褒揚「科普愛心大使」 院士大咖、科技工作者,回顧廣州科普事業20年成就,創新直播帶貨助力科技脫貧攻堅,匯聚VR遊火星、家電「讀人心」等廣州科技成果,展望科技創新帶來的美好生活未來。
  • 上海科技節帶你走近科學家
    本周,申城的科普氛圍格外濃鬱,2020上海科技節的各項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科技訪談節目《未來說:執牛耳者》、「科學之夜」親子嘉年華、今年新設的科技節雲端主會場……有的讓市民走近各個領域的科技大咖,感悟科學家精神;有的適合親子家庭參與,在遊戲和體驗中與科學親密接觸。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
  • 龍凡教授率核心團隊現身上海科技節「科學紅毯秀」
    人民網-科技頻道8月23日上午,上海科技節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應主辦方邀請,Conflux創始人龍凡教授、聯合創始人伍鳴博士、聯合創始人周冬博士、研究總監楊光博士和算法工程師李辰星博士作為科技創新企業代表,同其他20餘位著名科學家、科技戰疫代表和青少年科創代表一起,走上了科技節的「科學紅毯秀」。
  • 院士大咖走紅毯,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啟幕
    今年科技活動周以「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為主題,開幕式則以「科創羊城 20有你」為主線,褒揚「科普愛心大使」 院士大咖、科技工作者,回顧廣州科普事業20年成就,創新直播帶貨助力科技脫貧攻堅,匯聚VR遊火星、家電「讀人心」等廣州科技成果,展望科技創新帶來的美好生活未來。
  • 科技戰疫創新強國 2020湖南省科普講解大賽8月18日舉行
    2020年湖南省科普講解大賽將於8月18日在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舉行。紅網時刻8月14日訊(記者 何超)為全面展示科技創新成就和科技戰疫成效,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提升科普傳播能力,選拔省內優秀科普選手參加全國科普講解大賽,2020年湖南省科普講解大賽將於8月18日在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舉行。
  • 用創新點綴人生 讓科技融入生活—濟源市東園學校舉行首屆科技節
    孩子具有創新的天性,發展科學生產力,要從孩子抓起。為提高新時代學生科學素質,結合上級文件精神和學校實際,2020年5月28日至29日學校舉辦了為期兩天的首屆科技節。市科技館還特地為此次活動提供了集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於一體的微縮展品、儀器,供學生體驗、感知、學習,為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 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2020年河北省科普講解大賽完美收官
    8月29日,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廳、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河北省氣象局河北冀雲氣象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具體承辦的2020年河北省科普講解大賽暨全國科普講解大賽選拔賽在石家莊完美收官。來自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氣象局、海關、醫院、高校等單位的20組優秀科普講解員,為現場觀眾和直播平臺的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科普盛宴,回答人們感興趣的科學「為什麼」。
  • 科技點燃夢想 創新成就未來——合肥38中教育集團舉辦科技節
    科技點燃夢想 創新成就未來——合肥38中教育集團舉辦科技節 2020-12-05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慶八中樹人中學科技節炫酷啟幕 看牙籤筷子如何「探知未來」
    活動現場 胡賢俊 攝    華龍網10月27日14時59分訊(許義麗)牙籤、筷子、塑膠袋......你可以想像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日用品也能成為高大上的實驗器材嗎?26日,重慶八中樹人中學第三屆科技節火熱開幕。
  • 浦東新區三林鎮中心小學2020學年線上校園科技節圓滿閉幕
    原標題:浦東新區三林鎮中心小學2020學年線上校園科技節圓滿閉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種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武器。」
  • 航空築夢,科技同行!航空一小第四屆科技節,來了!
    放飛科學的夢想一顆夢想的種子發芽需要陽光、土壤、雨水也需要創新能力的支持看,航空城的孩子們站上了新一輪的科技展示舞臺!11月13日,航空基地第一小學第四屆科技節啟動儀式順利開展,本屆科技節以「航空築夢,科技同行」為主題,進一步激發學生創新、創造興趣,提升轄區航空特色教育教學質量。
  • 「科技戰疫,創新強國」——2020年湖南省科技館科技活動周活動豐富多彩
    8月29日,以「科技戰疫,創新強國」為主題的科技活動周在省科技館拉開帷幕。活動內容包括科學故事會徵集、原創科普劇的展演、展廳科學知識打卡挑戰賽。活動開始前,科普老師們邀請觀眾們一起參與趣味科學小遊戲。參與活動的觀眾們熱情高漲,穿梭在各個展廳尋找科技展品進行打卡,在體驗展品的同時學到了相關的科學知識。此次活動為來館參觀的觀眾普及了科學知識,激發了觀眾探索科學的興趣。
  • 【關注2020年中國紡織大會】紡織創新產品引領未來美好生活
    助力中國登山隊測高珠穆朗瑪峰的同類羽絨衣、輕薄如蟬翼的防曬服、自帶太陽能發電的雙肩包……12月22日下午,在2020年中國紡織大會主會場湖濱國際酒店三層會議室外,2020年度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實物和圖片展示吸引了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紡織界人士駐足觀摩。  「這些展品乍看與普通紡織品無異,但其實際上承載著某一類紡織品的最新科技創新成果。」
  • 陽光保險2020年關鍵詞:戰疫顯擔當,創新顯精神,扶貧顯力量
    回首這一年,可以說,是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堅守、踐行的一年: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決心,我們國家打響了一場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人民戰爭、總體戰、狙擊戰,重大的勝利成果之中,展現的是中國擔當;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統籌全局,保持戰略定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迎難而上、勇於創新,謀劃新開篇,奮鬥中蘊含的是中國精神;攻克困擾全世界全人類重大的貧困難題
  • 「雲遊」重點實驗室,直播「科普好物」,2020年上海科技節「雲端」主會場同步開啟
    在網上點播一部經工匠修復的經典科教片,「雲遊」上海移動式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跟隨中國極地科考隊員的鏡頭一探南極中山站內的衣食住行,看全市300多家科普場館如何「直播帶貨」……想要參與為期一周的2020年上海科技節,今年有了一個新選擇——暢遊「雲端」。
  • 科技教育屢結碩果,創新之花開滿校園
    瀏陽市2020年中小學生科技節落幕收集1700餘件科技作品瀏陽市教育局供圖普通錫紙巧變精美苗族飾品,廢棄紙盒變身彩色摩天輪,無人機在遙控下「穿山過洞」……日前,由市教育局和市科協主辦的瀏陽市2020年中小學生科技節圓滿落幕,經過激烈的比拼,共有300餘件作品榮獲一等獎,其中部分作品將代表瀏陽參加明年的長沙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波音「放飛夢想」航空科技節走進長沙:科技為民 創造豐彩
    600多名師生、專家學者參與了本次科技節三尺講臺,開啟科學探索之旅上午八點半,一堂別開生面的科技公開課《氣動火箭》拉開了活動的序幕。面對書桌上代替了課本的PV管、A4紙、尺子、剪刀等材料和工具,孩子們顯得十分好奇。
  • 聚焦戰疫硬科技 別開生面講科普
    8月7日,以「科技戰疫,創新強國」為主題的2020年廣東省科普講解大賽在廣東科學中心落幕,來自全省21個代表隊的120多名選手參加了2天的激烈角逐。細菌、病毒等各式各樣的微生物,可以無接觸測溫、消毒的AI機器人,紅遍網絡的氣膜版「火眼」實驗室……在舞臺大屏幕上,這些戰疫中的「硬核」科技元素輪番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