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屢結碩果,創新之花開滿校園

2020-12-06 瀏陽網

瀏陽市2020年中小學生科技節落幕收集1700餘件科技作品

遙控紙飛機任務飛行賽上,參賽學生正全神貫注地操控著紙飛機。瀏陽市教育局供圖

普通錫紙巧變精美苗族飾品,廢棄紙盒變身彩色摩天輪,無人機在遙控下「穿山過洞」……日前,由市教育局和市科協主辦的瀏陽市2020年中小學生科技節圓滿落幕,經過激烈的比拼,共有300餘件作品榮獲一等獎,其中部分作品將代表瀏陽參加明年的長沙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近年來,圍繞「突出科普,注重創新,強化實踐」的工作重點,瀏陽依託科技教育平臺,以科技活動為載體,著力抓好「四基」,深入推進科技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讓創新之花開滿校園。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周紅珍

以科技節為平臺

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

這艘潛水艇為什麼有兩個駕駛艙?在今年中小學生科技節的科幻繪畫比賽現場,一名二年級學生的作品讓評委百思不得其解。

「因為我有個雙胞胎弟弟,我想和他一起去深海挖石油。」聽到回答的評委和其他觀眾頓時樂開了懷。

本屆中小學生科技節以「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為主題,設立了科幻繪畫、科學DV、小發明、科學小論文、科技實踐活動、電腦製作、科學競賽、小製作、機器人競賽、模型競賽、信息奧賽等11項比賽,共有74支隊伍1700餘名中小學生參加決賽,收集各類作品1700餘件,最終有300餘件作品斬獲一等獎。

「今年我兒子上一年級,參加的是科技DV項目的比賽,本來是三年級以上才能參加這個項目,我們今年先來體驗一下。」得知兒子榮獲了三等獎,王女士十分為兒子驕傲,並鼓勵他明年繼續努力。

記者在中小學生科技節現場探訪,發現越來越多學校及家長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以往作為表演項目的機器人表演以及模型表演,今年也被納入了科技節的競賽項目,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科技含量更高的競賽中來。

「目前,瀏陽市中小學生科技節已從少數愛好科技的學生舞臺變成全市各學校的節日,不僅展示了瀏陽素質教育成果,還推動了瀏陽教育改革,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活動形式豐富多彩

科技教育屢結碩果

一直以來,瀏陽高度重視學生科技素養的培養,截至今年已經連續十七年舉辦中小學生科技節,競賽項目由最初的5個發展到了現在的11個,參加人數由600人增加到1700餘人,校園科技氛圍越來越濃厚。

而科技節活動只是瀏陽科技教育活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瀏陽著力抓好「四基」(即抓好科普基礎知識、基礎創新能力、基礎實踐能力以及基礎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相繼舉辦科普知識競賽答題、機器人大賽、遙控模型挑戰賽、科普電影進校園等活動,形式豐富多樣,現場精彩紛呈,贏得了師生和家長的點讚。

通過加強對科技創新教師的培養和對學生的指導,給學生積極創造機會、搭建平臺,瀏陽將科技創新教育納入學校的綜合質量評價,不斷推進科技教育。2019年度,瀏陽共獲得長沙市級以上科技工作獎勵260餘人次,省級以上獎勵110餘人次,國家級獎勵12人;在2019年湖南省青少年第40屆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4個一等獎、7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在第21屆「飛向北京·飛向太空」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活動中獲得1塊金牌、1塊銀牌、2塊銅牌……學生的創造能力、實踐能力不斷提高。

國家發展靠科技,科技進步需創新,創新科技靠人才,人才培養在教育。「我們每年會表彰一批科技教育先進單位、團體和個人,獎勵總經費超過6萬元。」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科技教育的受重視程度在不斷增強,也希望校園科技能夠結出碩果,讓更多學生帶著興趣遨遊科技知識的海洋,為國家的發展提供無盡的希望和動力。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

相關焦點

  • 瀏陽市2020年中小學生科技節落幕,收集1700餘件科技作品
    近年來,圍繞「突出科普,注重創新,強化實踐」的工作重點,瀏陽依託科技教育平臺,以科技活動為載體,著力抓好「四基」,深入推進科技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讓創新之花開滿校園。以科技節為平臺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這艘潛水艇為什麼有兩個駕駛艙?
  • 唐山:高新區科技創新碩果滿枝(圖)
    高新區:科技創新碩果滿枝圖為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消防滅火機器人在洛陽交付儀式  盾石磁能科技863項目成功盾石磁能科技公司作為國內唯一高功率工業化飛輪儲能產品製造商,其高功率GTR飛輪儲能系統的應用價值,將在中國電網領域起到積極示範作用。
  • 加強科技創新教育 打造特色教育新名片
    近年來,漢中市陝飛二小高度重視科技教育工作,依託信息化媒介,藉助比鄰航空工業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這一優勢,組建機器人社團和航模社團,紮實開始社團活動,積極參加各類比賽,科技創新教育已成為了學校辦學的一張靚麗名片。
  • 印刷教育結碩果 傳媒工程譜新篇
    建院以來,廣大師生員工始終發揚艱苦奮鬥之精神,踐行求真務實之作風,立足北京,服務首都,貼近行業,面向全國,經過歷屆領導班子和幾代北印人的不懈奮鬥,形成了「以繼承和弘揚祖國印刷文明、立志振興和繁榮中國印刷出版業為已任,植根印刷文化,大力發展印刷出版教育,不斷探索並創新育人模式,堅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紮實,適應性強、素質高、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的鮮明辦學特色
  • 北京新材料科技產業基地:「石墨烯種子園」初結碩果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房山「兩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時期,房山加快構建高精尖產業體系,不斷明晰產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新材料和高端製造業,積極培育醫工交叉和中醫藥為特色的醫藥健康產業,大力發展金融科技等生產性服務業。
  • 「石墨烯種子園」初結碩果 北京新材料科技產業基地提質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日前,記者從房山「兩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時期,房山加快構建高精尖產業體系,不斷明晰產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新材料和高端製造業,積極培育醫工交叉和中醫藥為特色的醫藥健康產業,大力發展金融科技等生產性服務業。
  • 打通生物醫藥轉化「最後一公裡」,北京經開區這場大賽結碩果
    打通生物醫藥轉化「最後一公裡」,北京經開區這場大賽結碩果 2021-01-10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服務創特色 勞動育人結碩果——山東省濟南中學「今日我服務...
    通過搭建服務項目平臺、開設勞動服務課程、深挖勞動育人價值和培育學生勞動素養的勞動教育「四步曲」,讓學生深切體驗勞動參與之美、勞動過程之美、勞動內涵之美和勞動精神之美,在親身勞動中獲取勞動知識、提升勞動技能、形成勞動素養、鑄就勞動精神,使勞動蘊含的優良品格內化於心、外踐於行,培養了每一名學子的優秀品德——搭建服務項目平臺創新勞動品牌之美山東省濟南中學創新的「今日我服務
  • ...創新發展碩果滿枝——訪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院地合作紅紅火火、創新發展碩果滿枝——訪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唐玉國 作者:劉曉蕾    編輯:李慧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19
  • 沁陽市第二小學—立德樹人啟心智 習慣養成結碩果
    為貫徹落實開學工作會議精神,沁陽市第二小學深入調研後把「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確定為學校實驗田項目,積極構建「四抓一引領」模式(即:抓普通話,營造文明氛圍;抓拒絕零食,倡導健康生活;抓預備「1333」規程,提振精氣神;抓物品擺放,落實精細化;以點帶面,引領學生規範言行),全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確保學生養成教育落實落地
  • 五年來,青島教育一批重量級改革次第花開,海洋教育等經驗在全省...
    持續的改革創新,如同汩汩釋放的源頭活水,為青島教育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活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市教育系統共承接國家級改革試點18項、省級改革試點6項,成為全省唯一的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十三五」期間,30餘項教育改革創新任務全面完成,海洋教育、「放管服」改革、教育行政執法、校園足球改革等經驗在全省、全國推廣。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大人才培養結碩果
    近年來,我校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培養「品德高尚、基礎厚實、專業精深、知行合一」的創新創業拔尖人才為目標,將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積極構建跨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教學與科研實踐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 科普教育萌發創新種子
    他指的是按照《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學校在完善基礎教育階段的科技教育方面做出的成績。築基:課堂為本上課時間到了,安徽省馬鞍山市第七中學蔡珊老師拿起教材往教室走去,一如校園裡每一位老師。
  • 【案例集錦】希沃以科技創新讓教育更美好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希沃最新資訊 > 正文 【案例集錦】希沃以科技創新讓教育更美好
  • 小發明嬰兒床獲省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丹溪小學一女生的科學夢實現了:  小發明嬰兒床獲  省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王乙格同學獲得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項目一等獎了!」最近,在丹溪小學的校園裡同學們都在討論這個事情。原來,上個月在湖州舉行的為期3天的浙江省第28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王乙格同學的小發明「五合一多功能松木嬰兒床」經過公開展覽、封閉答辯等環節在大賽中脫穎而出,將一等獎收入囊中,並且在頒獎典禮上作為典型展示,同時被推薦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新華三助力教育行業構築主動安全,護航智慧校園創新變革
    近日,在2019合肥網絡安全大會期間,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與安徽大學共同舉辦了數字校園安全論壇,眾多教育信息化領域的專家學者親臨安大校園,分享「等保2.0」時代數位化校園安全體系的理論認知和實踐經驗,共同見證了新華三主動安全在安徽大學、天津大學、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教育機構部署與應用的成功案例。
  • 風起雲飛揚 碩果醉人香——2020年株洲幼兒師範學校德育工作大盤點
    每天上報數據打卡,線上學生疫情防控培訓,編制《學校防疫實用工作手冊》《心理防疫手冊》,勇於面對,善於疏導,雲端之上,心手相依,確保科普宣傳和心理教育覆蓋到每一位學生,始終把師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二 「黨建+德育」,融合創新 黨建引領育英才,德育滋養鑄品質。
  • 一架紫藤滿院香 花開浪漫又吉祥
    每逢仲春,便是紫藤花開時,詩人在自家院子裡種下的紫藤,已花開滿樹,一片鳥語花香。黃鸝隱藏在茂密的葉子裡歌唱,只聞其聲,不見鳥兒;紫蝶在紫藤花蔓間翻飛,讓人分不清翩翩起舞的是花還是蝶。每當春風吹過,滿架藤花更是春光眩目,春色染衣。那些長而柔軟的花蔓,使人不禁浮想聯翩,情意綿綿。花如紫蝶、蔓如蛟龍、充滿浪漫色彩的紫藤,有著與生俱來的藝術魅力,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皆愛以其為題材吟詩作畫。
  • 福田區益田小學:創新與溫度同頻共振
    、廣東省綠色學校、深圳市教育系統先進學校、深圳市智慧校園實驗學校、深圳市陽光體育運動示範學校、福田區科技特色學校、福田區安全文明學校。 3 ● 課題研究結碩果,「益趣」課程添光彩 學校重視課題研究工作,近三年來課題研究工作駛入快車道。近兩年共有7個研究課題,區名工作室、區名牌課程、區品牌課程培植對象各1個。
  • 《美育》雜誌丨劉偉冬:讓藝術之花開在每個人的心中
    讓藝術之花開在每個人的心中 ——訪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劉偉冬 近日,受《美育》雜誌約稿委託,特對我校黨委副書記、院長劉偉冬進行了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