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助力貴州脫貧攻堅 小小生薑串起一條產業鏈

2020-11-26 華夏經緯

  

  圖為村民在採收生薑。 劉鵬 攝

  中新網貴陽10月30日電 題:臺商助力貴州脫貧攻堅 小小生薑串起一條產業鏈

  記者 劉鵬

  雨窩橋村村民盧斌用鋤頭將整株生薑刨出,抖落根莖上的泥土,整齊地擺放地上,一旁的村民再用小刀把姜的莖稈自莖基部切除,剩下的嫩薑裝進紙盒。

  10月下旬,在初霜來臨前正是收姜好時節。記者來到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丁旗鎮雨窩橋村,看見村民正忙著採收小黃姜,現場分工有序,有的負責刨姜,有的負責清理,有的負責裝運。

  「刨姜不是力氣活,卻是細緻活。鋤頭不能太用力,要看準,否則會挖壞生薑,有些只要輕輕一刨,就能整株拔出。」盧斌一邊刨姜一邊向記者介紹說,今年由於採取新的輪種方式,生薑的產量大幅提升,畝產達到8000斤,比3年前翻了一番。

  圖為當地生薑種植比賽中的參賽生薑。 劉鵬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採收好的生薑用紙盒裝好後便直接搬運上車。「現在企業都是來地裡收購,而且都是保底收購,按照今年收購價3元一斤,10餘畝生薑有近30萬元(人民幣,下同)收入。」盧斌笑著說。

  收購生薑的企業是貴州黔棠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臺商古永雄創辦,也是鎮寧縣的第一家臺資企業,業務以生薑銷售及產品深加工為主,於2017年底正式投產。

  60多歲的古永雄午飯後喜歡在田間地頭散散步,午睡就在辦公室。這間不大的辦公室充滿了生薑元素,牆上掛著的日曆和裝飾圖片都是拍攝的生薑圖,桌上的雕刻藝術品也是生薑的模樣。

  「臺灣的精緻農業很發達,貴州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完善的交通條件,兩者結合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這是古永雄為何在貴州創業的答案。

  在廣東做種植30餘年的古永雄對農業產業有著豐富的經驗。「生薑是一種集調味品、蔬菜、中藥材於一身的重要植物,含有豐富的姜辣素、薑黃素等,能驅寒暖胃和促進血液循環,是一份健康產業,前景很大。」

  鎮寧小黃姜栽培歷史悠久,然而小黃姜產業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小而散,規模不統一,大多數種植戶觀念落後、信息不通、銷路單一,加上市場的價格波動,導致當地的小黃姜時常滯銷。而依靠傳統售賣往往面臨收購者「挑肥揀瘦」的困窘,當地小黃姜承包戶黃德洪直言,最大的困難就是銷售渠道,曾經因為銷售渠道單一,黃德洪一年虧損過20萬元。

  古永雄的公司集生薑種植、收購、儲藏、加工、銷售為一體,並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通過與農戶籤訂保底收購協議,解決了農戶銷路問題。

  為提升當地小黃姜品質,古永雄帶領技術團隊指導農戶種植,提出「輪種耕作」。同時,古永雄從臺灣引進了生薑新品種鬱金香,與當地小黃姜進行套種,提高生薑產量和品質。

  就在採收生薑前期,企業特意舉辦了一場以生薑產品單柄的重量決定參賽者獲獎名次的生薑種植比賽。「通過這場特殊的擂臺賽,讓種植戶分享生薑種植技術經驗,推動他們的種植積極性,提高種植水平。」古永雄說。

  「提升小黃姜的附加值關鍵在深加工。」古永雄說,目前公司研發出食用、日化、保健等20餘種生薑加工產品,部分產品遠銷俄羅斯、韓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外市場。

  紮根鎮寧的三年來,古永雄的企業通過加強優質生薑基地建設,實施標準化生產,提高生薑產量和品質,用生薑打通了當地農業新產業鏈,助力當地脫貧攻堅。2019年,公司帶動6000餘戶生薑種植戶人均純收入增長1000元,企業間接提供就業崗位4000餘個。(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一根數據線串起脫貧路
    雲南脫貧看昭通。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一根小小的數據線把東莞和昭通兩座城市連在了一起,串起了一條山區百姓的脫貧路。數據線串起資金鍊工作要做在點子上,扶貧要扶到根子上。區域經濟學中有一個「貧困惡性循環理論」,認為落後地區由於人均收入水平低,儲蓄和消費能力都不足,這就限制了資本形成,使落後地區長期陷於貧困中。
  • 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助力脫貧攻堅 貴州科學院與水城縣通力構建山地...
    導語日前,貴州省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動員大會召開,吹響了衝刺90天、奮戰3個月的衝鋒號。貴州科學院迅速響應省委號召,整合全院力量,同時間賽跑,與貧困較量,積極組建科技攻堅團隊,著眼水城特色農業產業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組織科技隊伍重點推進、建立督促機制,以科技創新助力脫貧攻堅。
  • 聚焦脫貧攻堅最前沿!20多家央媒走進貴州 隨採隨發推出高密度鮮活...
    9月7日,由中宣部組織的「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團走進貴州。來自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等20餘家中央媒體以及貴州媒體的84名記者奔赴我省未摘帽貧困縣,開展為期7天的脫貧攻堅主題採訪活動。
  • 青島農業大學:統籌發揮學科優勢 全面助力脫貧攻堅
    ,用好「金剛鑽」,引導各優勢學科專業人才聚焦脫貧攻堅主戰場。」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有關要求,統籌優勢學科力量,高起點、高標準謀劃助力我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一盤大棋」。廣大師生積極響應號召,主動投身主戰場,為推動我省脫貧攻堅事業發展貢獻「青農力量」。「我們來自農業院校,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我們天然的優勢,更是我們的時代使命。」
  • 貴陽市農投集團助力貴州貧困縣脫貧摘帽綜述
    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包括紫雲在內的最後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標誌著我省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喜訊傳來,貴陽市農投集團上上下下歡欣鼓舞。因為這個脫貧攻堅的成績背後,有貴陽農投人的堅守和付出。貴州曾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全省88個縣中有66個貧困縣。
  • 惠水西牛村:打好「四張牌」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惠水縣雅水鎮西牛村聚焦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切實扛起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大旗,以打好「責任落實」「產業覆蓋」「勞動就業」「黨建引領」四張牌為抓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保障。  打好「責任落實」牌,緊盯脫貧目標傳導壓力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受疫情影響,脫貧攻堅工作面臨艱巨任務和巨大挑戰。西牛村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排兵布陣」,壓緊壓實第一書記、村支兩委、網格員三級抓脫貧攻堅責任體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 雜交構樹:新型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連日來,貴州務川科華生物有限公司的員工們正忙著配製營養液、裝罐、置放胚株、組培苗移栽……忙碌而有序,加快推進構樹組培產業發展,帶領貧困群眾增收,助推脫貧攻堅。公司組建有組培中心、育苗基地、構樹產業孵化園,實驗探索構樹組培、育苗、栽種、採收、養殖等全產業鏈開發。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亮相央視
    貴陽網訊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貴州多舉措推進石漠化治理助力脫貧攻堅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張玥 李遠莉)發展和生態是貴州兩條堅定不動搖的底線。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在石漠化治理過程中,貴州推動林業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在促進農民增收和精準脫貧中,石漠化防治發揮了哪些作用?
  • 凝聚社會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桑植縣總商會參與脫貧攻堅典型工作...
    強化政治引領,積極擔當作為,廣泛動員會員企業投身到光彩事業、「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和其他社會公益慈善事業中去,助力脫貧攻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主要做法(一)瞄準目標,加強政治引領。於2020年4月、6月組織開展了統一戰線助力決戰脫貧攻堅「六個一百」——發展百個產業項目和「凝聚非公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活動,組織137個產業幫扶實施主體和137名非公代表人士,與111個貧困村和137戶邊緣戶、特殊困難群體結對。截至目前,已組織實施產業項目121個,其中發展產業面積4萬多畝,結對走訪貧困戶137戶,落實幫扶措施65項,工作進展良好。
  • 「雪亮工程」助力地方治安防控及脫貧攻堅
    「雪亮工程」助力地方治安防控及脫貧攻堅 OFweek物聯網 發表於 2020-12-01 15:05:18 如何快速找到迷路的孩子、走失的老人?
  • 【廣州國資力量】廣藥集團脫貧攻堅見成效,刺檸吉今年銷售有望超5...
    廣藥集團黨委委員、廣藥白雲山常務副總經理吳長海介紹了脫貧攻堅工作的最新進展。 面對疫情的衝擊,廣藥集團努力從危機困難中捕捉創新機遇,通過拉動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精準扶貧,推動脫貧攻堅和生產經營的互促互進,走出一條「授人以漁」並且促進幫扶與被幫扶雙方共贏發展的好路子。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
    本報訊 (記者 趙相康)12月26日,記者從省委宣傳部獲悉,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
  • 理論|重慶永川:激活「四維」力量 助力精準脫貧
    近年來,重慶市永川區堅持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作為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的具體實踐,聚焦精準方略,著力激發組織領航、先鋒攻堅、人才驅動、制度保障「四維」力量,全面推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走出了一條抓黨建促「插花式」扶貧的永川特色脫貧攻堅之路。
  • 平涼市華亭市司法局「四大舉措」助力脫貧攻堅
    平涼市華亭市司法局「四大舉措」助力脫貧攻堅 2020-06-04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發銀行南京分行:凝聚金融能量 「三位一體」助力脫貧攻堅
    2018年王溝村順利脫貧摘帽,集體經濟收入達32.2萬元;2019年新錢村實現村集體增收和貧困戶脫貧雙目標;灌南縣目前已完成貧困縣摘帽,幫扶隊將協助鄉鎮黨委政府,對鎮域範圍實施整體幫扶,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黨建「凝心」,紅色引擎聚動能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
  • 沈從文筆下美得讓人心痛的天堂,找到了脫貧攻堅的「金鑰匙」
    瞿宏紅 攝紅網時刻記者 郭千千 沅陵報導這裡,位於全世界最神秘的北緯28度,土家人的母親河酉水串起了無數無法解讀的歷史遺存和神秘獨特的自然風景。萬山疊聳,千水交合,形成了一條美麗的山水與民俗文化齊美的景區帶。懷化市沅陵縣——它是沈從文筆下美得讓人心痛的天堂,也是湖南省版圖面積最大的貧困縣。
  • 平安產險獲評保險業助力脫貧攻堅典型案例
    (推廣)  10月14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銀行業保險業助力脫貧攻堅論壇」上正式發布保險行業助力脫貧攻堅典型案例,其中「平安扶貧保」模式深度融合平安產險「保險+科技」雙重優勢,獲評保險業助力脫貧攻堅典型案例。據悉,該論壇是2020年國家扶貧日系列活動。
  • 農村道路助力宜賓屏山脫貧攻堅駛入快速路
    宜賓市市委常委、屏山縣縣委書記廖文彬介紹了宜賓市和屏山縣交通運輸助力脫貧攻堅等相關情況,隨著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二級巡視員李佔川宣布自駕遊車隊發車,自駕遊車隊從金通廣場出發,在遊覽壯美河山的同時,感受著貧困山區農村和貧困群眾自脫貧攻堅以來生產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