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筆下美得讓人心痛的天堂,找到了脫貧攻堅的「金鑰匙」

2021-01-15 湖南頻道

沅陵縣航拍圖。瞿宏紅 攝

紅網時刻記者 郭千千 沅陵報導

這裡,位於全世界最神秘的北緯28度,土家人的母親河酉水串起了無數無法解讀的歷史遺存和神秘獨特的自然風景。萬山疊聳,千水交合,形成了一條美麗的山水與民俗文化齊美的景區帶。懷化市沅陵縣——它是沈從文筆下美得讓人心痛的天堂,也是湖南省版圖面積最大的貧困縣。

全縣3281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53個貧困村,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的22.86%降至目前的4.22%。2019年擬退出33個貧困村,脫貧17673人。脫貧摘帽的號角早已吹響,扶貧的觸角遍及沅陵各個角落。

產業發展「路子廣」 脫貧攻堅「動力足」

6月的清晨,天剛蒙蒙亮,位於沅陵縣官莊鎮的辰龍關碣灘茶莊園裡早已駐足了數十名採茶女,她們戴著鬥笠,背著茶簍,正仔細採摘著茶鮮葉。群山環繞間,茶田如階梯般錯落而下,入眼皆是蒼翠綠意,清秀景象。

湖南辰龍關碣灘茶莊園裡,姑娘們正在採茶。

「採茶的話,一個月平均有1500元,多的時候有3000多元。」家住官莊鎮界亭驛村的蔡桂蘭有著嫻熟的採茶手藝,手起手落間,一片片嫩綠的鮮葉就落入了茶簍中。蔡桂蘭今年62歲了,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來莊園採茶之前,她和兒媳、孫子在家種著幾畝田地,收入微薄,生活十分拮据。「年紀大了,不好找事做。」蔡桂蘭說,莊園的建成改善了蔡桂蘭的生活,她將家裡的5畝田地流轉給茶業公司,每年每畝能有300元的租金。2018年,蔡桂蘭一家成功脫貧。

「很多村民家裡有茶田,他們自己種植茶樹,以村為單位將茶鮮葉以市場價賣給我們,我們再加工、包裝和銷售。」湖南辰投碣灘茶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全珍霞告訴記者,公司每年自產自銷的鮮葉僅5噸,從村民手中收購的鮮葉為15噸,提供鮮葉的村民每戶每年可獲利5000元左右,其中貧困戶有3000多人。全珍霞表示,每到採茶季,公司會為村民提供技術指導、茶園培管等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茶田。

2016年,沅陵縣委、縣政府開闢產業扶貧新路徑,依託官莊鎮交通區位優勢、茶葉產業基礎和生態旅遊資源,啟動「辰龍關莊園」項目建設,包括建萬畝高標準生態示範茶園基地,開發界亭驛茶馬古道、辰龍關古戰場遺址及高華山禪茶文化,打造一個集茶文化旅遊、養生、休閒、體驗為一體的觀光帶。項目實行資源合股、農民合作、社會合力、產村一體的「三合一體」產業扶貧新模式,通過整合資源,完善利益聯結,讓貧困群眾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固定受益,長期受益,助力精準扶貧見實效。

在沅陵縣太常便民服務中心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向華電子太常「扶貧車間」,工人們正忙著組裝電子零部件。沾膠、拆角……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我們這個『扶貧車間』共安排200多人就業,絕大多數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上的貧困勞動力。」該扶貧車間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鄉村開設『扶貧車間』,解決了企業招工難、用工貴和場地問題。「前來務工的貧困戶每月保底收入為1500元,根據做工的多少還有『提成』。」開到家門口的「扶貧車間」,也讓貧困戶看到了脫貧新希望。

近年來,沅陵縣委著力實施「五+五」產業體系助力脫貧攻堅。即重點發展有色金屬、水利水電、電子信息、碣灘茶業、生態文旅「五大百億產業」,積極推進糧油作物、林藥果蔬、畜禽水產、特產加工、電商物流「五大配套產業」。大力發展「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戶一項目、一戶一產業工人」,興辦「扶貧車間」和特色產業園區。截至目前,全縣共有貧困人口29894戶101640人通過產業幫扶助力脫貧。

升級特色鄉村旅遊 拿起脫貧攻堅「金鑰匙」

沅陵縣借母溪鄉借母溪村航拍圖。

乾淨整潔的鄉村小道,鱗次櫛比的古樸吊腳樓旁,許多遊客正在盡情地休閒娛樂……6月5日,記者一行抵達沅陵縣借母溪鄉借母溪村,眼前一片熱鬧景象。

借母溪村地處沅陵大山深處,以前,因交通不便,沒什麼產業,村民十分貧窮,在進出村裡的路沒有修好之前,村民們要出去,只能跋山涉水,來回要八九個小時。現在,水泥路通到了村門口,進出十分方便,村容村貌也大為改觀,許多村民在家鄉做起了生態產業,慕名而來的遊客也越來越多。

近年來,在沅陵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借母溪鄉堅持「生態立鄉、旅遊興鄉」的總體發展思路,立足借母溪獨特的資源優勢,把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業作為群眾增收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來打造。如探索「公司+村集體+農戶」旅遊扶貧新模式,引導貧困群眾創辦農家樂、發展旅遊產品等,同時,大力拓展電商、微商等新型營銷手段,讓更多村民在服務旅遊中增加實際收入;鼓勵村民以資源、資本、勞力等多種形式入股,直接參與旅遊公司經營,做到「資源變資本、農民變股民」,充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來勢喜人。

「在外打工一個月也就3-4千元,還不能照顧家裡,不如在村裡做點生意。」村民符元生說。45歲的符元生原本在廣東打工,一年難得回家一次。漂泊在外,沒能陪伴父母一直是他心中的痛。2015年,符元生回到家鄉,看到家鄉的變化,毅然決定留了下來,把家裡的四合吊腳小院修葺一新,開起了「溪水邊」農家樂。遊客來到他家,既可以吃農家菜,還能燒烤、露營。

「每年暑假生意最好,2018年賺了快10萬元。」談到去年的收入,符元生笑得合不攏嘴。也是在去年,他們一家成功脫貧。「以後希望能蓋起兩層樓的房子,打造民宿供客人居住。」現在,符元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他說,「來借母溪的遊客越來越多了,這裡山好、水好,空氣好,遊客很滿意。」

據統計,2018年借母溪景區共接待遊客31.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875萬元,鄉村旅遊直接聯結貧困人口308人,惠及貧困人口653人。

辰龍關、二酉山等景區發展如火如荼,充滿土家族風味的胡家溪景區營業在即……2018年,沅陵縣接待遊客551.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3.2億元,分別增長18.3%和21.6%,帶動貧困人口17560人脫貧,人均年增收3800元。目前,沅陵縣正積極融入張家界旅遊圈,已與張家界市、懷化、長株潭、河北省邯鄲市等地籤訂了6條旅遊專線,輻射了重慶、貴州、江西、湖北等周邊省市。全縣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8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1家,有旅遊企業17家,從業人員6588人,其中貧困人口1256人。

「四跟四走」走出脫貧致富路

近兩年來,沅陵縣脫貧攻堅成果頗豐,共實現25430戶91470人脫貧,120個貧困村退出。

近兩年來,沅陵縣脫貧攻堅成果頗豐,完成了階段性減貧任務、完善了一批農村基礎設施、改善了貧困群眾生活、興辦了一批農村特色產業,探索了如創辦扶貧車間、「三合一體」產業扶貧模式、「流動黨建+勞務扶貧」和旅遊扶貧等本地脫貧路徑,共實現25430戶91470人脫貧,120個貧困村退出。

「我們將按照『四跟四走』的模式,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沅陵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易中華表示,下階段,沅陵縣將繼續完善和落實已出臺的農業、旅遊、茶葉、扶貧車間等產業扶貧獎補政策,建立健全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完善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村村有扶貧產業,戶戶有產業幫扶」。同時,實施四大增收舉措,發展生產增收,如碣灘茶業、糧油作物、林藥果蔬、特產加工、畜禽水產、電商物流六大農村特色產業;突出就業增收,繼續創辦扶貧車間,同時促進縣工業園區、鄉村產業園就業和扶貧特崗就業;激勵創業就業,大力實施激勵政策,鼓勵有為人士進行創業就業;興辦旅遊增收及生態補償增收等,全力實現年底貧困縣摘帽。

來源:紅網

作者:郭千千

編輯:李麗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6/11/5584331.html

相關焦點

  • 這裡, 何止美得讓人「心痛」
    這裡, 何止美得讓人「心痛」——省報業協會舉行「美麗湖南·沅陵行」採訪側記懷化市沅陵縣,地處由洞庭湖平原向雲貴高原過渡地帶,匯聚沅水、酉水兩條大河,連著武陵、雪峰兩大山脈,5852平方公裡的廣闊土地重巒疊翠、生態秀美,歷史上一直是朝廷經略西南的交通要衝、行政樞紐、文化高地,也是著名作家沈從文筆下「美得令人心痛的地方」。兩千多年前楚國在沅陵始設黔中郡,秦漢時期在沅陵設水驛,隋唐以後在沅陵設州郡,元明清三朝貫穿沅陵開通湘黔官馬大道直達雲南大理。
  • 雲南勐海:把「一片葉子」作為脫貧攻堅的「金鑰匙」
    把「一片葉子」作為脫貧攻堅的「金鑰匙」  闖出綠色減貧之路  被列為滇西連片特困縣之一的勐海縣,把「一片葉子」作為脫貧攻堅的「金鑰匙」,通過茶葉品質提升、產業規模發展和市場培育擴大三措並舉,全縣茶產業快速發展,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渠道。通過五年的脫貧攻堅,在特色產業、「直過民族」脫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龍頭企業帶動、生態保護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闖出了一條具有勐海特點的綠色發展、綠色減貧之路。
  • 沈從文筆下的「遊俠」與「落洞女子」
    時間:2008-07-15 00:50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 手機讀報  讀過沈從文的自傳後,我久久不忘的是一個理想:跑到先生筆下的湘西世界裡去,僅僅以觀者的身份,哪怕是短暫的一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貧困村美了,貧困戶笑了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貧困村美了,貧困戶笑了 2021-01-08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三作文關鍵詞⑧ | 脫貧攻堅
    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寄託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希冀,也濃縮著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移的初心、孜孜以求的情懷。 說它平實,則是因為它其實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陝北黃土高原老百姓的眼中,脫貧攻堅是從「能吃飽肚子」到吃上「淨顆子」,從「想吃細糧就吃細糧,還能經常吃肉」到「幹活挑著金扁擔」。 那麼,面對這樣的主題,怎麼才能駕馭好,寫得出彩呢?
  • 【決勝脫貧攻堅】忻城脫貧攻堅和重大項目觀摩會:是騾子是馬拉出來...
    【決勝脫貧攻堅】忻城脫貧攻堅和重大項目觀摩會: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一個個產業園區建設初見端倪,一個個重大項目拔地而起,一個個脫貧產業已見成效,觀摩會代表們驚喜地發現,忻城的重大項目變多了,產業變大變強了,山村變美了,群眾脫貧奔小康更有依靠了,忻城大地上處處是「產業興、生態美」,幹部群眾「精神足、幹勁濃」的喜人景象。▲自5月份以來,忻城薰衣草莊園千畝花海浪漫綻放,許多遊人慕名而來,觀花海、嗅花香、拍美照,盡情體驗千畝花海的浪漫和神秘。
  • 王國生發表署名文章 談以黨的初心和使命引領脫貧攻堅
    原標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 以黨的初心和使命引領脫貧攻堅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 河北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這是河北省在脫貧攻堅奔小康路上的莊嚴承諾,也是河北省用心用情服務殘疾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了這一承諾和初心,河北全省披堅執銳、攻堅克難、砥礪奮進,走出了一條具有河北特色的殘疾人脫貧攻堅之路,創造了520萬殘疾人同奔小康的輝煌業績。殘疾人脫貧是脫貧攻堅的「艱中之艱」「難中之難」,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
  • 甘肅隴南:攻堅「最後堡壘」 確保如期脫貧
    近日,甘肅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在隴南召開,吹響了向脫貧攻堅「最後堡壘」發起總攻的號角。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隴南凝心聚力實施精準脫貧,全市有6個縣區脫貧摘帽,1565個貧困村退出,貧困人口下降至3.69萬,貧困發生率由53%下降至1.56%,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2621元提高到7734元,年均增速居秦巴山特困片區18個市州第一。
  • 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練習及範文:脫貧攻堅
    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練習及範文:脫貧攻堅 2019-05-20 16:19:15 來源:高考網整理
  • 酒泉:促進轉移就業 助力脫貧攻堅
    每月逢九是肅州區三墩鎮和上壩鎮趕集的日子,這天,肅州區人社部門在集市上開展了2020年「金秋送崗·助力脫貧攻堅」鄉鎮專場招聘會,向農民群眾宣傳就業信息。酒泉市肅州區上壩鎮農民王洛仁說:「看見招聘信息我就過來了,報了葉片操作工,我在這上面也找到了想找的工作,挺方便的。」
  • 脫貧攻堅主題性影視創作也需要藝術性升華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經過8年的持續奮鬥,全國的貧困縣全部脫帽,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重大勝利。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黨員、幹部眾志成城,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文藝工作者在這場歷史性的大轉變中也沒有缺席,迅速行動起來,以在場的身份參與並記錄著這一歷史性的轉變,積極投入到脫貧攻堅影視作品創作中。
  • 強化法治保障 護航脫貧攻堅——寶興縣築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法治保障
    四川新聞網消息近年來,寶興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法治在脫貧攻堅工作的護航作用,深入開展法治扶貧專項行動,通過「創新機制、普法鋪路、靠前服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法治保障。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貴州省委主要負責人多次提出,越是在關鍵的時候,越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算帳、對帳、交帳意識,以脫貧決戰必勝的決心、信心,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鞏固好脫貧攻堅的成果,實現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雖然貴陽市全部貧困人口已實現脫貧,但脫貧攻堅工作還沒有結束。」
  • 總結沈從文5年北漂生活,送你4個成長秘籍
    沈從文一生的故事我只寫了開頭,還有大概9個篇章等待著我去感悟。了解一作家就要了解他的一生與他創作過的作品,這樣才能深入他的故事裡找到屬於你自己的金鑰匙,打開屬於你的精神世界。今天我將對之前寫過的故事再次進行總結,分享給你一個闖蕩人的真實內心世界。
  • ...脫貧攻堅讓我遇見最好的自己︱長順縣生聯村脫貧攻堅隊隊員陳子淵
    我叫陳子淵,今年32歲,2018年7月被派到生聯村,成為一名脫貧攻堅隊員,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能參與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戰鬥」,我倍感光榮。  離開家後,我吃住在村裡,村民組就是我的家,長輩都是我的父母,小孩們都是我的孩子,年輕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 沈從文的初戀以騙局告終,悲劇的開端並不意味著人生的結束
    我是從散文《美與愛》開始接觸沈從文的作品,當探尋他人生歷程的時候,才逐漸走進了他內心的思考環境。人生的苦難是一筆財富。沈從文也經歷過失敗;經歷過自暴自棄;同樣的他還被誤解與拒絕過。也許您會在這篇文中找到自己曾經歷過的痛苦與悔恨。在閱讀沈從文的時候某些文字可能會打開您記憶的閘門。
  • 彭清華在涼山州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強調要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彭清華在涼山州調研督導脫貧攻堅時強調  咬定目標全力衝刺 查漏補缺提升質量  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全面勝利  彭清華說,「懸崖村」的脫貧成效一定意義上講是我省脫貧攻堅事業的一個縮影。希望鄉親們心懷感恩、矢志奮鬥,講好「懸崖村」脫貧故事、做優「懸崖村」文旅品牌,繼續走好致富路、幸福路。
  • 黨的領導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根本保證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為進一步加強黨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領導提供了遵循,為各級黨委和政府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指明了方向。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保持攻堅態勢,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擺脫貧困、全面小康,是我們黨念茲在茲、須臾不忘的事業。
  • 對脫貧攻堅的感悟與思考——調研9省區45縣41鄉鎮歸來
    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飽含對人民群眾的大愛深情,代表中國共產黨人向全國發出了脫貧攻堅動員令。幾年間集中全黨全國人民智慧和一切可用的人力物力財力,脫貧攻堅穩步向前推進。在和平時期用鮮活的事實向世人再次深刻展示共產黨人的初心沒有變,社會主義制度巨大優越性更加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