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劑是什麼,大家知道嗎?其實表面活性劑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在洗滌劑及沐浴露、化妝品等用品中都會用到,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表面活性劑有哪些作用。這些效果用得好,都能為我們提供金點乳化作用
親水親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劑分子中親水和親油基團對油或水的綜合親合力。根據經驗,將表面活性劑的HLB值範圍限定在0-40,非離子型的HLB值在0-20。
混合加和性:HLB=(HLBa Wa+HLBb /Wb) / (Wa+Wb)
理論計算:HLB=∑(親水基團HLB值)+∑(親油基團HLB)-7
HLB:3-8W /O型乳化劑:Span;二價皂
HLB:8-16O/W型乳化劑:Tween;一價皂
潤溼作用
要求:HLB:7-9。
當固體與液體接觸時,原來的固/氣、液/氣界面消失而形成了新的固/液界面,這一過程稱為潤溼。幫助潤溼作用發生的表面活性劑稱為潤溼劑。
實用案例:使用表面活性劑可以控制液、固之間的潤溼程度。農藥行業中在粒劑及供噴粉用的粉劑中,有的也含有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劑,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藥劑在受藥表面的附著性和沉積量,提高有效成分在有水分條件下的釋放速度和擴展面積,提高防病、治病效果。在化妝品行業中,表面活性劑作為乳化劑是乳霜、乳液、潔面、卸妝等護膚產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滲透作用
當固體與液體接觸時,而溶液進入固體內部,這一過程則稱為滲透。幫助滲透作用發生的表面活性劑稱為滲透劑。
實用案例:塗染業
分散作用
不溶性固體以極小微粒分散到溶液中形成懸浮液的過程叫分散。有促進固體分散並形成穩定懸浮液作用的表面活性劑稱為分散劑。實際上,半固體態油脂在溶液中乳化分散時很難區分某一過程是乳化還是分散,而且乳化劑和分散劑通常是同一種物質,所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把兩者放在一起統為乳化分散劑。表面活性劑在分散過程中的5種作用
降低液體介質的表面張力、固液界面張力和液體在固體上的接觸角,提高其潤溼性質和降低體系的界面能;同時可提高液體向固體粒子孔隙中的滲透速度,以利於表面活性劑在固體界面的吸附,並產生其他利於固體粒子聚集體粉碎、分散的作用。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在某些固體粒子上的吸附可增加粒子表面電勢,提高粒子間的靜電排斥作用,利於分散體系的穩定。在固體粒子表面上親液基團朝向液相的表面活性劑中,定向吸附層的形成有利於提高疏液分散體系粒子的親液性,有時也可以形成吸附溶劑化層。長鍊表面活性劑和聚合物大分子在粒子表面吸附形成厚吸附層,起到空間穩定作用。表面活性劑在固體表面結構缺陷上的吸附不僅可以降低界面能,而且能在表面上形成機械屏障,有利於固體研磨分散。如果感興趣,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