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自製的環保酵素能用於城市消毒嗎?近日,安徽合肥、六安因疫情防控在城市道路中噴灑環保酵素,引發網友關注。有化學博士稱,環保酵素髮酵出來的是餿水,並無消毒作用,還有可能會傳播發酵液裡的一些有害病毒;環保酵素產生的揮發性物質可能是醋味或果酸味,但有這種氣味並不代表它就是好的。因質疑聲較大,目前,有城市已暫停噴灑這種環保酵素。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不少城市的城管或環衛使用的環保酵素為某組織的志願者捐贈物。該組織成員遍布全國,志願者們在家中自製「三無」環保酵素,再免費「捐贈」各地城管、環衛、小區物業等。在該組織的公眾號中,他們將環保酵素宣傳為「萬能必備」,甚至將合肥城管使用的霧炮車當作他們的「抗擊疫情」樣板。還有志願者在公眾號中分享自己經驗稱,重點是多利用公益推廣活動來「拓寬群眾基礎」。而有網友告訴北青報記者,其家人最初認識「環保酵素」這一概念,就是通過該組織的活動。
目前,涉事公眾號已被封禁。公眾號所屬公司的員工告訴北青報記者,該公司正在註銷中。但截至北青報記者發稿前,該公司在工商信息上的狀態仍為存續。
有專家認為,家庭自製環保酵素用於城市消毒用途屬於違規操作;社會參與需要進行更加完善的引導,參與人員應包括專業人士,並清楚其中的科學性與隱患。
合肥廬陽區為疫情防控噴灑環保酵素 化學博士發帖:偽科學,環保酵素無消毒作用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有市民在社交平臺上看到,合肥要進行大面積消殺、消毒工作等信息。有市民詢問,「消毒藥水是否濃度較大,對身體有影響?」
2月9日,合肥市廬陽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們用的是環保酵素,並稱「不會對人和綠化苗木有任何傷害」。
據2月9日當天報導,安徽合肥市廬陽區啟用了裝有稀釋環保酵素的霧炮車,對城區112條主次幹道開展預防消毒,一次需要3-4個小時,噴灑16噸稀釋酵素。合肥市廬陽區城管局一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按環保酵素1:2700的比例加水稀釋而成,經過一夜時間完全融合,通過霧炮車噴灑方式,可減少空氣中的廢氣等有害氣體,有效抑制、消除細菌,消除對人體有害微生物,能夠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該消息發出後,引來不少科普自媒體的質疑。「酵素做好了,相當於泡菜水;做砸了,相當於堆肥,拿稀釋的泡菜水或堆肥去消毒街道?不怕它作為病菌培養基嗎?」2月9日,科普作家「松鼠雲無心」發帖稱。
隨後,中國化學會會員、瑞士聯邦理工博士後研究員、化學博士劉朋昕發現,除了合肥、六安、宣城旌德等地以外,福建、浙江、廣東等地也有城市在使用「環保酵素稀釋液消毒」。
2月12日,劉朋昕告訴北青報記者,將環保酵素噴灑到空氣中,並不會產生消毒的作用,同時,它還可能會傳播發酵液裡的一些有害病毒,對人體形成危害。劉朋昕稱,環保酵素通俗來說就是「餿水」,由果皮、蔬菜皮等廚餘垃圾與糖分一起發酵出來,其發酵液裡包括各種未知的細菌與真菌。「糖分和果皮、蔬菜皮裡的物質可以供給細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這些細菌會排放出一些代謝廢物。但是你在家做這個的時候,產生物質的過程是不可控的,可能會產生讓人拉肚子的大腸桿菌,也有可能會產生致癌的黃麴黴菌。把這個東西噴灑到大氣中是很危險的。」
劉朋昕稱,環保酵素所產生的揮發性物質有可能是醋味,也有可能是果酸味。「有這些氣味,並不代表它是好的。」
有部分城市地區已暫停噴灑環保酵素
2月10日,合肥廬陽區城管局回應網友質疑時稱,該環保酵素是轄區愛心企業捐贈的,於2月9日嘗試採用霧炮車噴灑稀釋環保酵素,以期淨化城區道路空氣環境。
「鑑於目前對環保酵素是否真正起到淨化空氣環境的效果存在爭議,合肥廬陽區城管局已暫停酵素噴灑。待向相關專家及權威部門求證後,決定是否繼續使用。同時,城管局正在積極尋求更加有效的方式,為疫情防控提供整潔有序的環境保障。」
同時,安徽六安市城管局也對網友表示,環保酵素為捐贈物,已暫停噴灑環保酵素。
2月11日,劉朋昕發現安徽仍有城市在噴灑環保酵素,並致電安徽省新冠肺炎應急指揮部說明情況。令劉朋昕焦急的是,其他省市也有人在使用環保酵素進行噴灑消毒,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城市。「可能用環保酵素來消毒的社區工作人員是出於好心,但往城市裡傾倒這種酵素,就像傾倒餿水一樣,起不到淨化環境的作用。」於是,劉朋昕開始發動他的粉絲們,呼籲其他省市的相關部門停止噴灑環保酵素。
2月13日,昆明市坤寧縣委宣傳部在微博發布消息稱,「2月8日,晉寧區晉城鎮收到市民捐贈環保酵素500Kg,稱可用於人體、室內及場地消毒。之後,晉寧區區級媒體對此捐贈情況進行了報導。鑑於環保酵素的消毒功能暫無科學論證,疫情防控期間,晉寧區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消毒工作規範正常進行消毒。 」
背後組織:成員遍布全國免費贈送酵素 將合肥霧炮車當作「抗擊疫情」樣板
到底是什麼組織給安徽合肥捐贈了環保酵素?
北青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個名為「酵道孝道」的公眾號曾撰文稱,合肥霧炮車裡的環保酵素均為合肥的志願者團隊提供的,在文章中,該公眾號還將安徽合肥當作環保酵素「城市疫情防控的樣板」。
據該公眾號稱,環保酵素除了「可以用於皮膚科、婦科病、各種外傷以外,還能用於感冒發燒的康復(包括流感和冠狀病毒感染疑似病例等)」。
除了安徽合肥以外,該公眾號還記錄了湖北、湖南、廣東、雲南、江蘇等地的志願者,將幾千斤的環保酵素贈送到城管、街道、小區物業、養老院、村委,用於消毒防疫,並同時發布了華北、華中、華南、西南、東北地區多位志願者姓名及電話,稱可直接聯繫無償贈送環保酵素的聯絡人超過500人。該公眾號還統計稱,「全國20個省有55個地區(村莊、社區、城市)使用環保酵素淨化空氣,其中超過12個地方把環保酵素用在灑水車上。」
同時,該公眾號還有第一手的樂素坤博士和溫秀枝醫師的最新信息。對於環保酵素實踐者來說,樂素坤和溫秀枝並不陌生。多位環保酵素實踐者曾在自製酵素的經驗帖中,多次提及這兩名「專家講師」。
據公開資料顯示,樂素坤是環保酵素創始人,「泰國第一位酵素博士,曾用酵素處理蘇聯核能汙染」;溫秀枝則是「一位自然療法醫師、順勢療法醫師,2006年7月開始到全國各地及國外演講『酵素如何拯救地球的浩劫和保護我們的下一代』,落實女德」。
1月25日,「酵道孝道」公眾號發布文章《疫情還在肆虐的大年初一,溫秀枝醫師希望能到中國》,其中包括溫秀枝的直播公告及一條關於樂素坤的最新視頻。在該視頻中,樂素坤面對鏡頭稱,「所有中國朋友,現在你們要馬上在武漢向空中噴灑酵素。馬上!因為不管他們有什麼類似症狀,都意味著人們體內含氧過低。所以,在那裡,不管什麼症狀,你們需要往家家戶戶的空中噴灑酵素,來保證空氣中含氧量,控制所有微生物(的平衡狀態)。」同時,該文章還附上樂素坤的一封手寫信,信中稱「懇請大家,把這些信息轉發給世界各地的華人朋友,幫助每個城市。」
組織推廣模式:以孝道等公益為名發展志願者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酵道孝道」公眾號的一篇文章中,有志願者分享自己的經驗,稱利用公益推廣活動來「拓寬群眾基礎」。該志願者在文章中表示,「重點是平時的公益推廣活動要多做,讓環保酵素普及到更多社區、小區,當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後,環保酵素被相關政府或環衛部門接納便不是難事,特別是在消毒液緊缺的當下。」
這位志願者的「經驗分享」,也與「酵道孝道」的日常推廣活動相吻合。多位網友表示,其家人最初認識「環保酵素」這一概念,就是通過志願者們組織的活動。
陝西的汪霖(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兩年前,他的母親通過「酵道孝道」的公益演出活動了解到環保酵素,獲得了免費製作酵素的方法。此後至今,汪霖母親用自製的酵素每天泡腳;她甚至還想喝酵素,但被汪霖制止。「聞起來酸臭刺鼻,像什麼東西放壞了」。據汪霖回憶,他也曾參加過志願者們組織的活動,「據他們的說法,酵素啥都能幹。喝了能改善身體、提高免疫力;泡腳能改善皮膚;倒在河裡還能改善環境,我覺得有點匪夷所思。」
汪霖每次要阻止母親使用自製酵素時,二人就會起爭執。最近,汪霖母親還跟他提起,「別人都在捐酵素,說酵素能殺菌、對疫情有幫助。」汪霖表示很無奈,再次對母親使用自製酵素的行為表示質疑,但汪霖母親卻回答,「政府也噴灑這個了,它受到官方許可了。」
對於家人使用自製酵素,李立(化名)也有同樣的煩惱。幾年前,李立的母親通過女德講座接觸到環保酵素,之後開始在家製作垃圾酵素和食用酵素。對李立來說,垃圾酵素和食用酵素的區別,無非是製作原料不同。最開始,李立母親用環保酵素刷鍋、擦地、洗蔬菜,後來發展到喉嚨痛喝酵素,身體起疹子用酵素塗抹。「我母親咳嗽一年了,每次都是喝一口酵素下去止住咳嗽,也不去看醫生。」
「你都不知道我家有一個多大的桶!全是酵素。她(母親)還說這個桶裡的酵素可以吃,但看起來很噁心。」李立說,不管阻攔多少次,家中的環保酵素桶仍留在原位置,高度到他大腿中部。「他們很會宣傳的。先說家國大義,再說調理身體、恢復機能,再加上幾個治癒癌症、全家和睦的例子。」
對於幾位受訪者的遭遇,化學博士劉朋昕再次強調他的觀點:「這種洗碗、洗身上、治癌症、淨化地球之類的說法,非常扯淡。從化學的角度講,這個環保酵素髮酵出來的就是餿水,從它的本身、應用到概念都是假的。」
公眾號被封禁 涉事公司一員工:公司正在註銷中
目前,「酵道孝道」公眾號被封禁,文章已不能被轉發。據工商信息顯示,該公眾號屬於雲南酵道孝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日期為2015年4月8日,法定代表人譚宜永。經營範圍包括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承辦會議及商品展覽活動;製作、設計、代理國內各類廣告;企業管理、企業營銷策劃;日用百貨的銷售(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據工商信息顯示,該公司有八位股東,持股比例均為12.5%。
2月14日,北青報記者撥打該公司電話,接電的工作人員稱,「公司已經要註銷了。原來(各地的)公司可多了,雲南這個是要註銷的,(現在還)沒註銷完,正在註銷中。」隨後記者詢問註銷的原因,得到的回應是「這邊一直沒有營業過,我不清楚這事。」
截至北青報記者發稿前,該公司在工商信息上的狀態仍顯示為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專家:家庭自製環保酵素用於城市消毒用途屬於違規操作
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碩士、醫藥研發及上市研究人員馬繼炎稱,將家庭自製的環保酵素用於城市消毒用途,是屬於違規的。馬繼炎表示,在消毒產品上,我國一直有嚴格的監管和行政審批要求。若將消毒產品用於傳染病防治,也需經過一定的審批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生產用於傳染病防治的消毒產品的單位和生產用於傳染病防治的消毒產品,應當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批。同時,消毒劑和消毒器械的生產企業,應具有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和衛生部頒發的衛生許可批件。
四川省委黨校社會和文化教研部教授肖堯中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在當前防疫的大背景下,社會力量有參與的熱情與行動,是值得肯定的。但社會參與需要更加完善的引導,其參與人員應包括專業人士,並清楚其中的科學性與隱患。
(北青報記者 張夕)
-----------------------------------------------
徵集採訪對象及相關線索:
如果您在湖北或是其它出現疫情的區域;如果您是醫生、護士、患者、患者家屬、服務人員或是防護設備生產商;如果您想要將工作或生活經歷講述出來;如果您看到或了解有關應對疫情的相關線索,請您與我們聯繫。我們願讓大家了解更多信息,一起參與到防疫工作中!記者聯繫方式(手機微信同號,可以先添加微信,加時煩請自我介紹):
付垚:dandandeyaoyao
屈暢:lukant
王天琪:17801210070
郭琳琳:18910331878
張香梅:13321147001
戴幼卿:18101267701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版權聲明】本文由企鵝號作者Qnews創作,在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下屬平臺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