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近年智能型手機銷售成長表現亮眼,除為全球智能型手機銷售成長最快速的廠家,目前並僅次於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蘋果(Apple)、華為排名全球第4外,另在臺灣市場表現同樣不俗,且是目前大陸手機品牌業者當中在臺銷售成績最佳的廠商。
市場認為,相較於華為與小米,Oppo儘管在臺經營時間僅3年餘,但其藉由大陸手機市場的營運經驗複製,配合特色鮮明的產品推出,是引領Oppo手機在臺銷量快速提振的主因,且隨著Oppo手機的市場接受度擴增,預計也將進一步驅動華為、小米投入加速投入行銷資源予以反擊,如此後續臺手機品牌業者包括華碩、宏達電等,也將因此面臨更強的競爭壓力。
Oppo手機銷售表現建功,除仰賴在大陸實體通路廣布,產品主打的相機功能因訴求點明確而廣受消費者青睞等有關,從而引領Oppo在大陸市場有機會與華為、蘋果、三星、小米等抗衡,目前並已穩居大陸前2大手機排名外,近年Oppo在大陸以外市場銷售表現同樣不俗,且在亞太、中東、非洲等地有好的銷售成果,海外市場的手機年銷售成長率甚已高於大陸地區。
除外,Oppo在臺經營成績同樣亮眼,以5月手機銷售為例,受惠於品牌商包括三星電子、宏達電、Sony Mobile等業者的新品上市,促使該月臺手機銷售總量達近60萬支終於止跌回升,當中三星電子的S8系列、Sony Mobile的Xperia系列新品雖然銷售力道強勁,但Oppo藉由R9s與低階A57手機支撐,讓其在臺手機銷售量仍位居第6外,以銷售額表現統計,其也擠下宏達電排名市場第5;市場並預期,隨著Oppo新R11手機問世,新色機種接續推出,預期將進一步推升Oppo整體在臺的手機銷售量與金額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通路業者認為,以華為、小米與Oppo在臺的銷售比較可得,相較於華為目前多集中在高階手機推展為主,而小米則仍透過電商通路銷售手機為多;促使Oppo手機銷售量能扶搖直上的主因除與其不同價格帶的產品線趨完整,投入的行銷資源高於上述兩家業者等有關外,與其沿用在大陸手機市場的推展戰術,在臺廣布實體通路也有一定的關聯性。據悉,目前Oppo在臺已設立超過40家體驗店與2家直營售後服務中心,年底前並將提高到50家體驗店的規模,展店家數領先其他大陸同業。
手機通路業者預期,伴隨Oppo的手機出貨量提升,臺市場對大陸手機品牌的接受度提升,也將激勵華為、小米更積極衝刺在臺營運業務。
業者進一步表示,對華為而言,雖然目前手機銷售量在臺排名仍未擠進前十大,但若以銷售金額比較,目前其則位居第9位置,而此主要反映華為在臺並非強調低階衝量款式的推展;因應Oppo手機銷售快速成長的壓力,後續華為除既有的通路推展策略外,是否進一步補強中低階手機款式推展數量,將有待觀察。
另小米方面,對應臺智能型手機銷售超過80%以透過電信業者綁約方案售出,因此小米除既有電商通路外,近年與電信業者的合作性也趨於積極,配合近期小米新款手機在性價比表現同樣不俗,讓小米手機銷售量與銷售額,目前在臺則分局第9與第7的排名;而同樣對應Oppo手機銷售量能竄出與實體通路的建置規模提升,小米後續追趕的力道也將轉趨強勁,預期小米在臺的實體通路建置速度也將因此提升。
此外,為強化中高階手機經營力道,近期小米對其新款小米6在臺銷售表現也有高度期待,且除官網外,另小米也與遠傳攜手銷售。而在大陸手機3強先後深化在臺的手機業務經營力度後,外界也預期,將對臺品牌業者產生進一步的衝擊,其中華碩由於目前在高階機種的經營力道相對於宏達電薄弱,因此預計後續所遭受的壓力也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