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永生和逆齡近在咫尺,有多少人真的會冷凍自己?

2021-01-10 造就

伊藤穰一(Joi Ito)是《連線》雜誌「Ideas」專欄的撰稿人,他跟《連線》的關係可追溯至雜誌創刊。他曾跟傑夫·豪(Jeff Howe)合著《爆裂:未來社會的9大生存原則》(Whiplash: How to Survive Our Faster Future)一書,現為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的主任。

1990年的夏天,我在東京六本木經營著一家頗有些出格的夜店。我深深地沉浸在由科幻小說和迷幻藥物推動的全球賽博朋克文化中,希望將這場快速擴張的後人類主義運動在東京這個節點連入網絡世界。

日本的這場運動更多地聚焦於電子遊戲和多媒體,而不是迷幻藥物和其他致幻劑。上世紀60年代反主流文化的教父蒂莫西·利裡(Timothy Leary)支持迷幻藥物,對任何致幻事物都饒有興趣,他很希望更多地了解日本的賽博朋克文化。蒂姆把日本青年,包括當時24歲的我,稱為「新物種」(The New Breed)。他對我亦師亦父,我們開始一起寫作一本關於「新物種」的書,開篇便是「內向探索、激發熱情、接管控制」,這句口號源自蒂姆那句著名的「激發熱情、內向探索、脫離體制」。我們沒能寫完那本書,但一起度過了不少時間。(我應該翻找一下舊時的筆記,把書寫完。)

蒂姆把我介紹給他在洛杉磯和舊金山的朋友,這些人集美國上世紀60年代反主流文化之大成,其中也有一些傳統的新世紀人物:嬉皮士、賽博朋克以及超人類主義者。

在20歲出頭的時候,我是一個熱切的技術烏託邦分子,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永生不死,以冷凍睡眠狀態飛向太空,然後在某個遙遠的星球上醒來。或者,也許我還可以把自己的大腦上傳到一個計算機網絡當中,成為某種星際超級大腦的組成部分。

真是美好時光,那些過去的好日子啊。而對一些人來說,至今依舊如此。

至少從《吉爾伽美什史詩》(The Epic of Gilgamesh)開始,我們人類就一直渴望著永生。在希臘神話中,宙斯把永恆的生命賜給黎明女神厄俄斯的凡人情人提索奧努斯,但厄俄斯忘了為他祈求永恆的青春。提索奧努斯不斷衰老,求死不得。今時今日聽到延長生命的說法,我常常感到困惑,甚至覺得沮喪。我們談論的是永恆的青春,還是永恆的衰老,抑或是在2000年後解凍低溫冷凍的大腦,然後在未來的外星人動物園裡展示?

對永恒生命的最新熱情主要不是來自充斥迷幻藥物和扎染圖案的反主流文化,而是源於這樣一種信念,即認為技術將增強人類,並讓人類獲得永生。如今的超人類主義運動,有時候被簡稱為「H+」,涵蓋了廣泛的問題和多樣化的信仰,但永生的概念——或者更準確地說,逆齡(amortality)——一直是核心宗旨。超人類主義者認為,技術將勢不可擋地消除作為致死原因的衰老和疾病,死亡將被轉化為意外或是自願身體幹預的結果。

隨著科學不斷進步,隨著逆轉衰老和消除疾病成為可能,曾經看上去像是科幻的東西正變得越來越真實,從而把超人類主義運動及其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從瘋狂的亞文化轉變為由金錢和技術驅動的矽谷式「射門」,它更多的是一種實用的「對衝」,而不是其前身的科幻夢想。

超人類主義可以追溯至上世紀60年代的未來主義者,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作家FM-2030。隨著基於計算機的新技術開始發展成為一場可與工業革命相媲美的革命,馬克斯·莫爾(Max More)將超人類主義定義為:通過意識「上傳」這類科技進步成為「後人類」的努力。他發展出了自己版本的超人類主義,並將其命名為「有序主義」(Extropy)。莫爾和湯姆·莫羅(Tom Morrow)共同創建了有序主義研究所(Extropy Institute),該機構的郵件列表在網際網路的賽博朋克時代催生出了一個有序主義者社區。該社區的成員對人工智慧、人體冷凍、納米技術和加密無政府主義等話題進行探討,其中一些人重返超人類主義,創建了一家現在名為Humanity+的機構。隨著科技革命繼續進行,有序主義者和超人類主義者開始積極試驗通過技術實現逆齡的能力。

事實上,蒂莫西·利裡曾計劃讓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Alcor)冷凍他的頭部,從而保存他的大腦,以及他的幽默感和獨一無二的智慧。1996年他去世的前夜,我正好拜訪了他。在死亡臨近的時候,阿爾科團隊把各種奇奇怪怪的冷凍設備搬進房間,那副陣仗嚇壞了他。最後,他選擇了「把我的骨灰送入太空」,這種歸宿在我看來似乎也更加合適。朋友們也都分到了他的一些骨灰,一時間得到蒂莫西·利裡的骨灰竟成風尚。每次跟超人類主義者交談,看到他們揮舞著拳頭,寫著「請在我死後冷凍我」的阿爾科手鐲譁啦作響,蒂姆的事情都會讓我想知道:有多少人會真的冷凍自己?

那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了,在技術烏託邦主義盛行的年代,甚至連我都滿心樂觀,而在那之後超人類主義和有序主義的運動(乃至媒體實驗室)都已經變得更加清醒。儘管如此,隨著科幻讓位於真正的科學,人們不再驚呼「哦,我的天,要是……就好了」,而開始爭論何時以及如何實現。同時隨著這場運動從嬉皮士聖地海特-阿什伯裡轉移到科技中心矽谷,扎染圖案和念珠也消失殆盡,代之以技術人員的T恤衫。正如通往地獄的道路由善意鋪就,將我們引至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和披薩門陰謀論的道路也是由樂觀主義和不作惡的誓言鋪成的。

哈佛大學的著名遺傳學家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曾告訴我,生物工程技術取得突破的速度如此之快,我們無法預測它們未來會如何發展。 低成本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正在改變我們設計和編輯基因組的能力,全然出乎人們意料;專家曾認為這不可能做到……直至事實證明並非如此。下一代基因測序技術的價格正在下降,速度快過了晶片領域的摩爾定律。在很多方面,生物工程的發展速度要比計算技術更快。丘奇認為,逆齡和逆轉衰老會看似很難且問題重重……直到情形突然轉變。目前,他正利用基因療法在狗身上試驗逆轉衰老,這種療法已經在小鼠身上取得成功。丘奇認為,在9大類對抗死亡和衰老的方法中——基因組穩定、端粒延伸、表觀遺傳學、蛋白質抑制、熱量限制、線粒體研究、細胞衰老研究、幹細胞耗竭研究、細胞間通訊——該療法的潛力最大。

丘奇的研究只是重要的發現之一,這些發現給予我們希望,即有朝一日我們能夠理解並有可能逆轉衰老。我的猜想是,我們將大幅延長乃至完全消除「自然壽命」的概念,儘管我們並不能準確預測會在什麼時候實現。

但這意味著什麼呢?

某種事物在技術上成為可能,並不意味著它們在社會上可行甚或受到歡迎,僅僅因為我們能夠做,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做(因為我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和看到,一些技術沒有像開發者設想的那樣成為美妙的烏託邦工具,而是墮入了黑暗面)。

人類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和彈性,我們似乎總能很快適應幾乎所有的技術變革。不幸的是,我們的問題並非都是技術性的,而我們在解決社會問題方面真的很糟糕。即使是那些我們自認為已經得到解決的問題,比如種族主義,仍在不斷演化並變得更加頑固,就像形成耐藥性的病原體一樣。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認為保持樂觀和熱情,以及推進理解的邊界以改善人類狀況,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但在某些爭論中已經出現了一種宗教論調,甚至有人創建了所謂的「未來之路」(Way of the Future)教會,其教徒認為「『超級智能』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尤瓦爾·赫拉利(Yuval Harari)在《未來簡史》這本書中寫道:「新技術殺死舊神,並孕育出新神。」當年馬丁·裡斯(Martin Rees)爵士(現在已經是勳爵)曾對著包括我在內的一群人講述過一件事,是關於他接受加州所謂的「消滅非自願死亡學會」訪談的情形。該學會的成員表示,他們可以在裡斯死亡時把他放到一個冷凍儲罐當中。裡斯禮貌地表示,他寧願死也不希望被深度冷凍,這些人把他稱為「死亡主義者」。

超人類主義者的一個論點是正確的,你每次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或接受心內直視手術),都是在進行幹預,去提升和延長自己的生命。他們認為,很多現代醫學療法跟追求永生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一個程度問題。我傾向於認同這一觀點。

然而,我們可以清楚地想像出逆齡的危險。獨裁者會無限期地掌權嗎?如果教師從不退休,大學要如何運作?地球人口會多到爆炸嗎?是不是富人才能享受無盡的生命,而窮人會被強迫永遠勞作?顯然,我們的很多社會和哲學體系將會崩潰。早在2003年,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就在《我們的後人類未來:生物技術革命的後果》(Our Posthuman Future: Consequences of the Biotechnology Revolution)這本書中向我們警告了延長生命的危險,並解釋了生物技術如何帶領我們進入存在災難性後果的後人類未來,即便那些技術都是善意的。

我覺得,我們不大可能在短時間內把自己的意識上傳到計算機。但我確實認為,挑戰「人之為人」意義的變革即將到來。哲學家尼古拉·丹耶洛夫(Nikola Danaylov)在他的《超人類主義者宣言》(Transhumanist Manifesto)中說:「我們必須尊重宇宙中所有知覺實體的自主權和個體權利,包括人類、非人類動物、任何未來的人工智慧、經過修改的生命形式,或其他智能。」這聽起來很好也很進步。

但是,尼古拉還在宣言中寫道:「全世界的超人類主義者聯合起來,我們失去的只是生理軀殼,獲得的將是永生不朽。」我覺得這聽起來就有點可怕了。我跟尼古拉談及此事,他指出這份宣言是之前撰寫的,他的立場已經變得更加微妙。然而,他的很多同儕仍然像以往一樣激進。我認為,超人類主義,尤其是它在充滿活力的矽谷擁有強大而熱情的群眾基礎,應該進行一次徹底改革,以使其能夠獲得更多關注,並融入我們複雜的社會系統當中。與此同時,我們需要幫助社會中那些被「落在後面」的人迎頭趕上並參與進來,而不是受制於即將到來的技術變革。既然超人類主義者已經走到今天這一步,他們有必要把我們的幻想變成一個負責任的現實。

就個人來說,我仍然夢想著通過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在未來活得精彩,但我也希望那個未來能夠解決社會不公平問題、保留我們自然系統和本土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而不是像很多科幻作家和未來主義者描繪的那種單調而又枯燥的未來。蒂莫西·利裡總喜歡提醒我們記得自己所傳承的嬉皮士精神,也就是對多樣性和自然的崇尚,我再一次聽到了他的呼聲。

翻譯:何無魚

校對:李莉

來源:WIRED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一例冷凍人已經解凍,人體冷凍技術能否實現永生?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年輕時用時間換錢,老了用錢換時間,不論平生有什麼夢想,財富,成就,永生似乎是每個人的最終願望。而往往越有權利的人就越不願意放棄自己生前的成就,歷代君王更是如此。就算以後真的有冷凍人復活成功了,他們也將面臨著各種問題,比如當50年後的杜虹復活時還是冷凍時的61歲,而他女兒已經78歲,那時女兒應不應該向比自己小的人叫媽,諸如此類的倫理問題。其次如果在冷凍過程中損壞了大腦的神經元,這個人的人格甚至記憶都會改變,那麼這個人還是以前的那個人嗎?
  • 杜虹:我國首位冷凍人,預計2065年復活,永生,是科學還是妄想?
    冬眠(或者說冷凍)是否隱藏著永生的秘密?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在星際旅行中,人類會進入一個冰冷的「冬眠箱」中。這樣不僅能夠減少飛船的物資消耗,更能夠讓人類成長、衰老的時間按下「暫停鍵」。創建和運營這家機構的人堅信,隨著科技的發展,當細胞再生、克隆或者其他更先進技術出現的時候,他們的冷凍技術價值就會體現出來,他們能夠讓被冷凍的人「起死回生」。
  • 俄人體冷凍專家揭秘永生 冷凍技術能讓死人復活?
    人類自古以來對於永生的探索沒有停止過,古代秦始皇希望能找到長生不老藥,但沒成功,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對永生的探索更進一步。近日,據俄羅斯《真理報》報導,冷凍技術有可能讓「不會生病,不會變老,人人存活到永生的夢想」實現。科學家們在永生上的不懈努力,真的能夠讓死人復活存留到永生嗎?
  • 冷凍技術出現後,我國有10人接受冷凍,未來「復活」有希望嗎?
    我國山東有個生命科學研究機構,它存在的目的是將人類冷凍起來,迄今為止我國已經有10名冷凍人,他們將自己的軀體冷凍起來,未來他們還有希望復活嗎?冷凍技術出現據科學家們統計,冷凍者的年齡最小年紀僅僅只有13歲,只不過他們在冷凍之前籤訂了保密協議,至於他們的信息小編在此不方便向大家透露,不過中國冷凍第1人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她的名字叫展文蓮,展文蓮當年在醫院查出自己身患癌症,為了和自己的丈夫能永遠在一起,於是她選擇向自己冷凍起來,時間一久會復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讓自己實現了永生。
  • 人體冷凍: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還是被商業包裝的葬禮?
    幾千年以來,人類在追求永生的道路上從未停下過腳步。無論是千古帝王,還是平民百姓,只要有機會,永生都是人類最大的終極夢想。可以說,古往今來,在渴望永生的道路上,無數的人投入了數不盡的精力。那麼,永生真的可以實現嗎?幾千年前,古埃及文明認為,人的所有精華匯聚於肉體,只要能儘可能葬於接近天空的地方,就有機會復生。於是,埃及人留下了兩大奇蹟——木乃伊與金字塔。
  • 劉興亮|人體冷凍技術能幫助我們實現永生?
    多數人都在百年以內走向死亡,在這個問題上,閻王爺沒給什麼人特殊待遇。越是沒有希望,人們越渴望能有奇蹟發生。所以冷凍人體的技術在國內的成熟和運用,自然引起大眾的注意和評論。圖/來源於網絡04說起來,似乎中國人更渴望長生不老。不知道這是否與我們缺乏宗教信仰有關。
  • 人類真的會永生嗎,人體冰凍技術將延長壽命
    死亡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不管你是豪門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誰都逃不過死神的制裁,可儘管如此,還是有科學家們不斷挑戰人類的極限,試圖尋找出讓人類得以永生的辦法。技術,通過這種冷凍技術能夠將快要瀕臨死亡的人進行冷凍,然後再令其復活,下面小編帶大家具體來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換新血,雲大腦和人體冷凍:億萬富翁們如何千方百計謀求永生?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表了一份聲明,稱該過程「沒有證明的臨床益處」,而且可能有「潛在的危害」。 如果溫熱的血液不能使人長生不老,那麼把它冷凍起來怎麼樣?通過冷凍身體來延緩死亡,直到未來社會有了修復損傷或疾病的技術。 多年來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迪斯尼創始人沃爾特•迪斯尼在1966年12月死於肺癌前不久被冷凍。
  • 換新血,雲大腦和人體冷凍:億萬富翁們如何千方百計謀求永生?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表了一份聲明,稱該過程「沒有證明的臨床益處」,而且可能有「潛在的危害」。如果溫熱的血液不能使人長生不老,那麼把它冷凍起來怎麼樣?通過冷凍身體來延緩死亡,直到未來社會有了修復損傷或疾病的技術。多年來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迪斯尼創始人沃爾特•迪斯尼在1966年12月死於肺癌前不久被冷凍。
  • 冷凍技術是讓人類永生的密碼嗎?中國第一個冷凍人復活了嗎?
    對於每個人來說,自己的生命都是有限度,無論活到了多少歲,最終都會面對死亡這一條道路。或許很多人都在避免討論這個問題,那麼從科學的角度而言人類有可能獲得永生嗎?那麼是不是說人體冷凍手術無法實施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世界上第一個冷凍人是美國的物理學家詹姆斯·貝德福,他於1967年就進行了冷凍手術,距今已經有53年了。中國的第一個冷凍人又是誰呢?
  • 冷凍技術是讓人類永生的密碼嗎?中國第一個冷凍人復活了嗎?
    對於每個人來說,自己的生命都是有限度,無論活到了多少歲,最終都會面對死亡這一條道路。或許很多人都在避免討論這個問題,那麼從科學的角度而言人類有可能獲得永生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世界上第一個冷凍人是美國的物理學家詹姆斯·貝德福,他於1967年就進行了冷凍手術,距今已經有
  • 《凍結的希望》中的人體冷凍技術,能夠打開永生的魔盒嗎?
    更令人無奈的是,世界上已經有很多成功人體冷凍的案例,但解凍實驗只在胚胎、老鼠和兔子等哺乳動物大腦這類實驗材料上成功過。儘管人體冷凍之父——羅伯特·埃廷格在他的著作《永生的期盼》充滿希望地寫到,「醫學科技將最終能夠修復人體的任何創傷,包括自然衰老和死亡」,但現實是,直到目前還沒有一例冷凍人體被成功復活。
  • 他把美國首富冷凍50年,依據卻來自科幻書,冷凍人能「復活」嗎?
    "人體冷凍"的概念是在上個世紀由美國人羅伯特·埃廷格提出的。他為當時的一位美國首富做了世界上第一例人體冷凍手術,也因此被稱為「冷凍人之父」。但是羅伯特在為那位首富做冷凍手術之前並沒有告訴他,自己關於"冷凍人"的構想實際上是來自於一本科幻小說。
  • 女作家頭部冷凍冬眠50年後會甦醒嗎?這2項技術人類能攻克嗎
    長生不老一直是從古至今人們想要達到了,古時候皇帝們為了一直擁有自己的領土,想方設法的追求永生之術。不光是中國,埃及的法老也是一個典型,永生是幾千年來,人們一直追求著從未停歇的夢。曾經在《攻殼機動隊》中,斯嘉麗飾演的角色米拉:基裡安少佐也是一個保留了大腦的人,他的身體全部機械化,但是一直存在著自我認知,機械改造後的這個人還是不是她自己,這讓她一直很懷疑。
  • 還記得5年前,身患肺癌選擇將自己冷凍的展文蓮嗎?如今怎樣了?
    為了追求永生不死,有人求丹問藥,有人廣尋神仙,然而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所謂的神丹妙藥還是能起死回生的神仙,都是不存在的,理論上來說,人類有可能延長自己的壽命,但不可能永生不死。可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很多不可能的事都變為了可能,包括我們以為不可能的永生。「人體冷凍技術」很早就被提出來了,這一概念逐漸被運用到科幻電影中。
  • 美國首富將自己冷凍50年,本該在2017年復活,如今怎樣了?
    從咕咕落地的那一刻開始,我們的人生就已經開始了,雖然我們不確定會經歷什麼,但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的結局,那就是死亡。  劉慈欣先生也曾經感慨,死亡就像是一座燈塔,無論我們走向何方,終究會向它左轉向。
  • 為了永生,科學家自己注射350萬年前的細菌,如今怎麼樣了
    包括PayPal 聯合創始人 Peter Thiel,它為自己設定了一個計劃,那就是為了活到120歲,不僅每天服用激素,還加入到了人體冷凍計劃,所以世界上追求「永生」的人非常多,只要你有足夠的時間,金錢等因素,都可能演變成為這項計劃之中的一部分。但是結果呢?
  • 人真的可以永生
    很可能二十年以後,我們真的能實現哪壞了就換哪……每個人多活個幾十年是有可能的。然而這顯然不是永生,這其實也並不算美氣,在老態龍鐘的狀態多活那幾年想想就沒勁。真正的永生應該年富力強,隨心所欲,小說裡的神仙早已經給我們樹立了樣子在那兒。神仙要想永生是需要修行的,一修行就是幾百上千年,中間還得打怪啥的,搞不好還有可能掛掉,也麻煩得很。人類要想永生通過修行怕是沒有可能。
  • 「超低溫冷凍大腦」了解一下
    另一些超級富豪則更加極端,他們試圖新興的低溫科技來延續他們的生命:通過將整個身體或頭部冷凍,他們期望能夠在未來的200年內獲得重生。相關的低溫系統將把身體深度冷凍至-196°C,以期未來的復活。但相關的服務並不便宜:冷凍大腦的代價是8萬美元。
  • 科技日曆 | 53年前第一例人體冷凍試驗實施,「冷凍人」真的能重生嗎?
    科技日曆 | 53年前第一例人體冷凍試驗實施,「冷凍人」真的能重生嗎?雖然這樣的「冰封者」不太可能存在,但相信不少人已經聽說過存在於現實中的「人體冷凍技術」(Cryonics Technology)了。如今醫學界推出的人體冷凍技術,一般是死後立即將屍體以適當的方式進行冷凍,待到醫學發達再進行解凍。但是,如今冷凍人還沒有被解凍成功的案例,所以關於這項技術是「科技」還是「騙局」的爭論依然沒有停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