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的希望》中的人體冷凍技術,能夠打開永生的魔盒嗎?

2020-12-04 金融界

來源:虎嗅網

探尋生命的起源與歸宿,是科幻作品不變的母題,又時不時會與現實遙相呼應。

比如科幻小說《漫遊金星》中,艾薩克·阿西莫夫將金星描繪成了動物王國的天堂,恰好在9月14號,一個國際天文研究團隊發現金星上生命存在的證據,震驚了全球天文學界。

文字描繪的奇幻想像,還有哪些正在刷新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呢?

人體冷凍就是一例。

科幻小說家尼爾瓊斯恐怕不會想到,他在1931年發表的小說《奇異的故事》中所描述的,主人公去世後遺體被發射到太空中冷凍又復活的故事,在今天已經不再是奇談怪論,而是人類延續生之希望的一種現實選擇。

一個泰國的科學世家,在得知年僅兩歲、身患絕症的女兒藥石無靈之後,說服全家將她進行冷凍,希望未來更加先進的醫療技術能夠拯救孩子。這也成為目前年齡最小的人體冷凍案例。

家屬究竟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做出選擇?他們真的相信親人能復活嗎?

這個交織著生與死亡的故事,因一部名叫《凍結的希望》的紀錄片,得以將其背後的邏輯、掙扎、思索、倫理,全面地呈現出來。

凍結的希望,與留住的愛

簡單介紹一下人體冷凍技術Cryonics,指的是在極低溫度(攝氏零下196度)以下保存人體,在技術成熟後解凍及治療。

原理聽起來並不難理解,現在利用低溫冷凍技術來保存生物細胞、凍卵等已經很普遍了。但讓整個人體從死亡到冷凍再到復活,其中的技術難點就變得複雜起來了。

首先冷凍技術需要在人體宣布醫學死亡後快速介入,通過按壓或LUCAS等心肺支持系統,讓血液重新流動,然後注入神經營養物質等溶劑,再將身體進行初步降溫,再轉移至血液置換手術臺。隨後血液逐漸被不同濃度梯度和成分的冷凍保護劑替代。

第二也是最核心的冷凍過程,病人從手術臺被放進冷凍盒裡保存,逐步下降到液氮溫度(零下 196℃)後裝入液氮罐中保存。而防凍劑能否支撐到復生的那一天,恆溫器是否會出現不可預知的升溫現象(此前發生過此類問題),都增加了人體冷凍實施的風險。

更令人無奈的是,世界上已經有很多成功人體冷凍的案例,但解凍實驗只在胚胎、老鼠和兔子等哺乳動物大腦這類實驗材料上成功過。儘管人體冷凍之父——羅伯特·埃廷格在他的著作《永生的期盼》充滿希望地寫到,「醫學科技將最終能夠修復人體的任何創傷,包括自然衰老和死亡」,但現實是,直到目前還沒有一例冷凍人體被成功復活。

即便充斥著如此多的不確定性,為什麼還有成千上百人前赴後繼想要被冷凍?有數據統計,全球申報登記的人體低溫保存志願者已達3000多人。

他們的心路歷程,終於藉由一部紀錄片《凍結的希望》,得以被人們所感知。

這位全世界年齡最小的人體冷凍參與者,是一名兩歲的泰國女孩艾因茲。

她罹患了最致命的腦癌,小小年齡便受盡了治療之苦,一共做了10次手術,12次化療,即便如此,癌細胞擴展很快,依然在某一天陷入昏迷,並且再也沒有醒過來。

視她如珠如寶的父親恰好是一位科學家,在艾因茲生病期間開始思考,如果找不到藥物和治療方法,怎樣才能把艾因茲留下來?

最終他說服全家人了解了人體冷凍這一技術,讓艾因茲在儲存罐中靜靜地休息,等待在一個沒有疾病的世界裡重生。

目前,全球能夠獨立完成人體冷凍全部程序並可以長久保存的只有四家,分別是美國的Alcor、CI,俄羅斯的KrioRus和中國的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最終,他們選擇了距離手術地點很近的亞利桑那州的Alcor(阿爾科)。

在進行冷凍之前,阿爾科CEO馬克思摩爾讓艾因茲的家長們做好心理準備,因為目前關於重生的技術猜想,可能在未來根本無法出現,5-10年內是無法復活的,再次相見是很難的一件事。

但艾因茲的父母和家人依然決定,留給小女孩一個希望。他們錄製給未來艾因茲的視頻中,告訴她——如果將來有一天醒來,希望你知道我們很愛你。

延續生命,等待希望,是許多冷凍技術參與者及其家人的初衷。幸好伴隨著技術的日益進步,不是只有好萊塢明星、科學家、科幻愛好者等等才能嘗試,普通人也可以擁有另一種選擇。

比如2016年,身患癌症的14 歲英國女孩JS給法官寫了封信,希望自己能夠被冷凍起來,在未來有機會被救治並醒來,哪怕是幾百年之後。

2018年,山東泰安72歲的劉愛慧被宣布肺癌臨床死亡後,在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接受了人體冷凍。她曾在生前對丈夫表示,人死了以後火化就是一把骨灰,自己的嘗試看是否真的能延續生命,也算是對社會做了貢獻。

把希望留給未來,是這些冷凍人及他們的親人,留給人類的火種。

死去的人能復活,真的能解鎖人類未來嗎?

當然,和所有的前沿技術一樣,人體冷凍技術同樣是一個「魔盒」。正如博爾赫斯的《永生》中所描繪的那樣,肉體的不死也可能讓人類進入到一座輪迴的迷宮之中,被永遠囚禁,因為一旦沒有了死亡,生命中的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

而《凍結的希望》這部影片,也嘗試引領我們對技術引發的潛在問題進行思辨。

一方面是倫理上的。死去的人能復活,本身就是挑戰社會現有倫理的事,這是否證明擁有金錢就等於擁有無限的生命?長此以往顯然會出現嚴重社會問題。事實上,在接受眾多泰國本地電視臺的採訪時,艾因茲的父親就一直在面臨「違背自然因果」「打擾靈魂飛升」之類的質疑……

同時,人體冷凍也在挑戰技術哲學。艾因茲能否順利復活,復活後的人還是不是「艾因茲」,都是一個未知數。為此需要腦科學家來幫助保存大腦中的神經元,以努力將艾因茲本人能夠帶到未來重生,而不是她的複製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是一種「看看就好」的技術。

對於普通人來說,人體冷凍到底意味著什麼?我想看過影片之後,大家會從一種對新技術感到刺激、神奇的情緒當中,變得慎重、理性,同時充滿希望。因為永生,不再是一種奢望,但選擇,卻關乎所有人的現實與未來。

生命的永恆循環:打開迷宮需要的三道鎖

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一部紀錄片,在當下探討一個充滿未知的科學命題?

我想,劉慈欣在《隱藏的現實:平行宇宙是什麼》一書序言中所提到的那句話,可以解釋這部紀錄片出現的意義。

他認為,「相對於有著明確現實意義的應用科學和技術,每個人更應該了解的卻是最基礎的科學理論,以及其最前沿的進展,因為這是人類眼中宇宙和大自然的最新圖景。」

探究人類的生存可能,是所有幻想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種。而必須承認的是,人們對於人體冷凍的需求是存在的。而解決技術不確定性與不可計算性的根本,不是對其避而不談、漠不關心,而是通過引發思考與討論,為新技術上幾道安全鎖。

第一道鎖:規則建設。對前沿技術進行政策法規層面的規則設計,才是規避風險,避免像基因編輯那樣為惡魔所用。比如在賀建奎宣布CCR5基因編輯雙胞胎女孩出生後,我國衛生部就發布了《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等新法規。

第二道鎖:大眾共識。除了嚴厲刑罰之外,預見性的探討能推進共識。因此,將新技術科普給大眾是十分必要的。

《凍結的希望》向我們展示了人體冷凍並不是一個遙遠的科學實驗,而是關聯著許多人的愛、希望與寄託。人類如何面對至愛的死亡,能否有另一種方式寄託哀思?人體冷凍所承載的除了技術本身,更是一種人文關懷。

第三道鎖:科技傳播。既然要激發大眾討論,那麼科學傳播到底是從科學主義還是技術主義來解讀新應用,對科技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二者的區別在於,科學主義對科學改變人類生活前景具有積極樂觀的看法,而技術主義則秉持著過度推崇技術本身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的悲觀論調。這也是大眾面對新技術時最容易出現的分歧。

愛與理性的矛盾糾纏,在人體冷凍技術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對於科學作品的傳播者來說,《凍結的希望》無疑很好地用一種充滿人文情懷的中立態度,將兩種思考都呈獻給了觀眾們。

博爾赫斯曾說,人類的生存實質是一次次的死亡體驗,「死亡使人們變得聰明而憂傷」。

對死亡和痛苦的感知與超越,正是因為人類心中擁有渴望憐惜的人,有害怕失去的東西,有希望挽回的珍寶。

如今,B站出品的獲獎紀錄片《凍結的希望》已於9月15日在全網獨播,Netflix同步全球播出,收穫了全網好評。其打動人的地方,或許就在於一種理性技術探討之上的溫度,我們能從中感覺到,永恆的也許不是一具肉體本身,而是深藏於人類心中不滅的深情厚愛。

一場死局,也可能是希望的破曉。這條技術突圍之路,比最終的結果更令人期待。

相關焦點

  • 人體冷凍: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還是被商業包裝的葬禮?
    幾千年以來,人類在追求永生的道路上從未停下過腳步。無論是千古帝王,還是平民百姓,只要有機會,永生都是人類最大的終極夢想。可以說,古往今來,在渴望永生的道路上,無數的人投入了數不盡的精力。那麼,永生真的可以實現嗎?幾千年前,古埃及文明認為,人的所有精華匯聚於肉體,只要能儘可能葬於接近天空的地方,就有機會復生。於是,埃及人留下了兩大奇蹟——木乃伊與金字塔。
  • 俄人體冷凍專家揭秘永生 冷凍技術能讓死人復活?
    人類自古以來對於永生的探索沒有停止過,古代秦始皇希望能找到長生不老藥,但沒成功,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對永生的探索更進一步。近日,據俄羅斯《真理報》報導,冷凍技術有可能讓「不會生病,不會變老,人人存活到永生的夢想」實現。科學家們在永生上的不懈努力,真的能夠讓死人復活存留到永生嗎?
  • 世界第一例冷凍人已經解凍,人體冷凍技術能否實現永生?
    再大膽一些想,人類是否可以通過冷凍,達到永生呢?在一次北極凍土勘探活動中發現了一隻4萬年前完整冰凍的線蟲,令人意外的是這隻線蟲在零上20度室溫環境下竟然復活了。科學界也有人體組織和動物通過冷凍並復活的成功案例,不少的人體器官在低溫下可以長期保存,還能一直保持活性。
  • 如果能夠實現「冷凍復活」!人類能夠徵服死亡嗎?
    ,可能還達不到第一步,但的確具有重要的意義,該技術的目的就是在未來以後,能夠實現此前被冷凍的人復活。也就是小說中的「起死回生」,當然冷凍前生命體可並沒有走向生命的盡頭,也就是說這是「活人冷凍」,也被稱之為「生命的停頓」。至於該技術會不會成功,還有待考量,但是這個被人工冷藏的人,如今並沒有收到確切的消息,相當於毫無音訊了,人工冷藏在未來復活,卻一直流傳在外界的口中,到底如何復活人也成為了外界的討論和研究。
  • 如果實現「冷凍復活」!人類能夠徵服死亡嗎?
    1967年1月19日,世界上第一個被人工冷藏的人——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貝德福誕生,至今已53年了,這是人類走向「人體冷凍」技術的開始,該技術的目的就是將人體冰凍起來,再讓他在未來某個時候甦醒,實現人復活的過程。
  • 冷凍技術出現後,我國有10人接受冷凍,未來「復活」有希望嗎?
    我國山東有個生命科學研究機構,它存在的目的是將人類冷凍起來,迄今為止我國已經有10名冷凍人,他們將自己的軀體冷凍起來,未來他們還有希望復活嗎?自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國外一名富豪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決定將自己的身體冷凍起來,如今已經過去了50年的時間,他卻遲遲沒有被復活,他在還沒有被冷凍之前堅信自己未來能夠復活,之所以會選擇人體冷凍技術,是因為他查出了癌症,不忍心自己的壽命就此結束,於是只能選擇冷凍技術,他認為未來人類一定會破解癌症。怎樣將人復活?
  • 劉興亮|人體冷凍技術能幫助我們實現永生?
    圖/來源於網絡文/劉興亮(微信公眾號:劉興亮時間)01最近,國內第一例用於人體冷凍技術的事件餘音嫋嫋,對永生抱有想法的人們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奮。過去聽說美國有人體冷凍技術,為那些身價不菲又渴望不死的階層服務——這是花錢買來世,價格當然十分昂貴。
  • 有了人體冷凍技術,「起死回生」還會遠嗎?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臨床專家採用人體冷凍技術,實施了中國首例人體冷凍手術。那麼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呢?這種技術真的可以令人起死回生嗎?發展這一技術有何意義?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
  • 一個人被凍結後,能可以恢復生命嗎?
    這是一種用於將人體保存在極低溫度下的技術,希望有一天能使它們恢復活力。今天正在執行此技術,但其背後的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據說保存這種方式的人處於低溫懸架狀態。希望是,如果某人死於當前無法治癒的疾病或病狀,則可以將其「凍結」,然後在發現治癒方法的情況下使其複活。為什麼要等到人死後才被凍結?那會不會太晚了?
  • 人體冷凍技術,是人類永生的曙光,還是另類的商業葬禮?
    幾百萬年以後,人類不幸滅絕了,但詹姆斯的遺體還在,被外星文明發現,它們用科學技術將詹姆斯的頭顱移植到了一個機械身體中,復活了詹姆斯。原本只是一次充滿想像,看似荒誕的創作,讀者科學家羅伯特·埃廷格卻當真了,並用已有的科學知識列舉了大量冷凍後成功復甦的案例,證明小說中的人體冷凍技術是有可能的。
  • 人體冷凍技術是通向未來之路,還是在販賣虛假希望
    看要點就夠了):1、低溫凍存技術有一定的科學基礎支撐。利用現代低溫冷凍保存技術,人們已經成功凍存了很多種類的細胞,如成纖維細胞、脂肪細胞、腫瘤細胞、幹細胞,以及精子和卵母細胞。2、冷凍會對人體細胞組織產生不可逆的傷害,目前人體保存組織多採用玻璃化凍存技術來儘量減少這種傷害。
  • 泰國父母忍痛冷凍3歲女兒,人體冷凍究竟是重生希望還是商業騙局?
    最近,隨著一部名為《凍結的希望》的紀錄片斬獲多個國際大獎,冷凍人再次引起討論。這部紀錄片的導演花了5年時間跟拍了一個泰國家庭,講述了3歲女兒因患癌症不治身亡,父母將女兒冷凍在了美國的ALCOR生命研究基金會的故事。ALCOR,全世界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
  • 人體冷凍技術:費用達20萬美元,客戶多為中國富翁,幻想獲得永生
    時代更迭,滄海桑田,只要人們心中的信仰從未熄滅,那胸膛中跳動著的火焰便依舊炙熱。長生不老在中國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即便在科學取得絕對信任的當下,許多人依舊對此執念頗深。世界上一種名為冷凍公司的新型機構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競相湧現,對他們感興趣的客戶大多為中國億萬富翁。人們的固有印象中,富人們是因為錢太多花不完,而幻想著自己可以死後復活、獲得永生。
  • 冷凍技術是讓人類永生的密碼嗎?中國第一個冷凍人復活了嗎?
    或許很多人都在避免討論這個問題,那麼從科學的角度而言人類有可能獲得永生嗎?人體冷凍與其他科學相比的確是一門新興的科學,但據相關研究表明降低人類的體溫可以延長壽命,甚至如果將人類的體溫降低至2度,就可以多獲得120-150年的壽命。
  • 冷凍技術是讓人類永生的密碼嗎?中國第一個冷凍人復活了嗎?
    或許很多人都在避免討論這個問題,那麼從科學的角度而言人類有可能獲得永生嗎?不過現在就說這項研究能夠幫助人們擺脫死亡還為時過早,因為將身體降至2度人類是否能夠生存還是一個問題。那麼是不是說人體冷凍手術無法實施呢?
  • 人類真的會永生嗎,人體冰凍技術將延長壽命
    技術,通過這種冷凍技術能夠將快要瀕臨死亡的人進行冷凍,然後再令其復活,下面小編帶大家具體來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或人體冷藏),是一種試驗中的醫療科學技術,把人體或動物在極低溫(攝氏零下196度以下)的情況下冷藏保存,夢想未來能通過先進的醫療科技使他們解凍後復活及治療。
  • 人體冷凍只凍頭:凍存是一項技術,復甦是一套信仰
    理想情況下,在心臟停跳後幾分鐘內死者就會接受保存劑注射,替換掉體內相當一部分水分,這樣在隨後的冷凍過程中,細胞內部就會發生「玻璃化」過程,不會結冰,因而也就能保存許多結構完整性。如果一切順利,未來的技術進展就能利用這些資源重建一個人。但從復甦的這頭來說,技術難題還都沒有解決。
  • 人體冷凍被視作是生命的延續,可一旦被冷凍還能被成功復活嗎?
    ·埃廷格博士,更是寫了一本書來宣揚和鼓吹人體冷凍術,這本書的書名為《永生不死的前景》。那他為什麼要成為冷凍人呢?是想出風頭嗎,奪眼球嗎?回答是,非也!1965年詹姆斯·貝德福德被查出患有腎癌,雖經過多次治療仍無法好轉,恰巧這時人體冷凍的概念又剛剛問世。於是詹姆斯·貝德福德決定試試這個新興的人體冷凍技術。另外,詹姆斯.貝德福德是一位非常熱愛冒險的人,加之他看過了《永生不死的前景》 的這本書,更對人體冷凍技術產生了比較很濃的興趣感。
  • 人體冷凍復活技術靠譜嗎?科學家的回答令人欣喜
    我們經常在電影中看到這種情況。 一個人被冷凍或放入「低溫睡眠」 ,然後在以後的日期解凍,沒有發生老化,或其他不良影響。人們希望,如果某人死於目前無法治癒的疾病或條件,他們可以被「冷凍」 ,然後在未來發現治癒方法時復活。為什麼要等人死了之後才冷凍?目前對於活著的人進行冷凍是違法的並且是違反倫理道德的。
  • 從木乃伊到冷凍大腦:人類冷凍復活簡史
    於是可憐的貝德福只能被放進一個塑料容器內,兩周後才被正式冷凍完成。以如今的技術角度來看,貝德福的冷凍和保存無疑是失敗的。但這個冷凍項目讓羅伯特·尼爾森聲名大噪,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進行人體冷凍。這些人大多數身患不治之症或者殘疾,於是寄希望於冷凍技術能將自己帶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