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冷凍技術是通向未來之路,還是在販賣虛假希望

2020-11-23 騰訊網

較真要點(趕時間?看要點就夠了):

1、低溫凍存技術有一定的科學基礎支撐。利用現代低溫冷凍保存技術,人們已經成功凍存了很多種類的細胞,如成纖維細胞、脂肪細胞、腫瘤細胞、幹細胞,以及精子和卵母細胞。

2、冷凍會對人體細胞組織產生不可逆的傷害,目前人體保存組織多採用玻璃化凍存技術來儘量減少這種傷害。但玻璃化凍存技術只在細胞尺度上屬於比較成熟的技術,對於體積稍大一些的組織、器官,亦或是人體,實施起來仍有較大困難。

3、現有的人體凍存技術還遠不能實現復活這一目標,幾家著名的人體保存組織也只負責「冷凍」,不負責「復活」。

查證者:饒偉(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劉靜(清華大學教授)

(更多科學問題求較真?關注微信公眾號「全民較真」提問即可)

近日,中國實施首例人體冷凍保存手術。這條新聞引起了人們諸多的期待和好奇——也許有一天人類真能突破年齡的限制,任意切換生命進程。但也伴隨不少質疑聲,人體冷凍到底是通向未來之路還是在販賣虛假的希望?

問題一:低溫冷凍有科學基礎支撐嗎

低溫冷凍保存可以稱之為一項凝固時光的技術。從理論上講,通過低溫冷卻,可將生物體冷凍至極低溫,而在需要時再通過有效的方式將沉睡的生物體復溫,被喚醒的生物體仍可保持著活性。這項神奇的技術,藉助低溫環境大大降低了生物體新陳代謝的速度,同時避免了長期保存過程中外界的各種幹擾,因而復甦之後的生物體各項功能仍然可以恢復如初,宛如新生。

俄羅斯科學家曾經利用冰凍在西伯利亞科雷馬河永凍層裡三萬年前的種子,成功培育出一棵植物。而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正是永凍層中的低溫環境,使得這枚種子安全度過三萬年的休眠期。如果種子處於正常大氣環境中,恐怕早就因為風乾或者微生物腐蝕,而失去遺傳功能。

現代低溫冷凍保存技術在新興的醫學前沿領域,如人類精子、卵子及胚胎長期保存已成為現實。藉助試管嬰兒技術,現代人在三萬年後「生兒育女」不再只是科幻小說裡的場景,是完全可能的。特別是近二三十年來,利用低溫冷凍保存技術,已成功地實現了對絕大多數細胞,如成纖維細胞、脂肪細胞、腫瘤細胞、幹細胞等的保存,在皮膚、角膜、肝臟、腎臟等複雜組織和器官的短期保存上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極大地推動了臨床醫學的發展。

所以,低溫冷凍技術並不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之中,它有一定的科學基礎,並有實際應用。

問題二:冷凍保存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嗎

不可忽視的是,低溫是一把「雙刃劍」。低溫保存既能起到保護生物體的作用,同時如果凍存技術不恰當的話,則會扮演摧毀生物體的角色。

(電影《太空旅客》中的人體冷凍艙)

人體接受冷凍後,身體中的水分將轉化為冰凍晶體,這些「晶體」將對細胞組織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避免傷害的關鍵在於對冰晶生長的控制,用冷凍保護劑替換掉體內一部分水分和血液,在冰晶形成之前快速降溫,防止冰晶刺破細胞壁,從而儘可能降低對生命體的不可逆損傷,這項技術被稱為玻璃化凍存技術。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玻璃化凍存技術在細胞尺度上屬於比較成熟的技術,而對於體積稍大一些的組織或器官,抑或是人體,實施起來仍有較大困難。這主要是因為,體積一大,冷量很難快速均勻地導入到組織內部,特別容易引起冰核的形成和生長;而在復溫時,冰核的存在又極易引起重結晶,雙重破壞下,使得組織、器官及人體的保存及其困難。

所以冷凍保存勢必會對人體產生傷害,而傷害多少,人類還無法進行評估。

問題三:凍存後人體復甦的概率大嗎

自然界有許多在低溫下仍能復活的生命現象,如北極的一種幼蟲在經歷液氮溫度(-196℃)環境的凍結,還有全身凍僵的北美樹蛙等,復溫後仍可生存。這些低溫生命現象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希望。此外,中科院理化所也嘗試過引入餵飼螞蟻抗凍多糖的方法及有關仿生冷凍保存方法,初步成功地提升了小動物的低溫抗凍特性,為活體生物的低溫保存提供了某種可行途徑,但距離臨床上的真正需求還存在巨大挑戰。

客觀的現實是,復活技術面臨很大的難題。目前尚未有體積較大的活體動物長期凍存後復甦的案例,更別說人體復活了。而人體保存組織的職能更接近於一種商業行為或嘗試,它只負責「冷凍」,不負責「復活」。在科學體系中從事商業活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為商業行為的受眾者需要具有科學定義的完整知情權。

但科學發展的速度人類難以想像。樂觀地推斷:隨著新科技的湧現,比如說納米技術,或許將來人體冷凍的壁壘可以一一突破。但那時候會有更多技術之外的難題等待著人們。

本文信息網絡傳播權由騰訊較真獨家享有,謝絕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人體冷凍: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還是被商業包裝的葬禮?
    人體冷凍:這個技術被稱作永生暫停術,科學的發展需要時間,很多問題也許在百年後會不再存在,如果能在生命中按下暫停鍵,那無疑會給人帶來更多的希望的機遇。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將一個人以極低的溫度保存,並期待未來能夠爭取復活的實驗叫做「人體冷凍技術」。從此,生命按下暫停鍵,等待未來某一天的喚醒。理論上來說,如果人的細胞並沒有徹底的受損,那個人或許可以在未來被復活。
  • 《凍結的希望》中的人體冷凍技術,能夠打開永生的魔盒嗎?
    一個泰國的科學世家,在得知年僅兩歲、身患絕症的女兒藥石無靈之後,說服全家將她進行冷凍,希望未來更加先進的醫療技術能夠拯救孩子。這也成為目前年齡最小的人體冷凍案例。家屬究竟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做出選擇?他們真的相信親人能復活嗎?
  • 人體冷凍:科幻還是騙局
    (❘wired.com網站截圖/圖)(本文首發於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人類神經系統是否能夠完全得到恢復是人體冷凍復活技術面臨最大的難題。儘管從技術層面來看,寄希望於冷凍人體的復活是不切實際的,但是也無法阻止一些人追求長生不老的夢想。
  • 泰國父母忍痛冷凍3歲女兒,人體冷凍究竟是重生希望還是商業騙局?
    圖片來源於電影《星際穿越》這樣的科幻橋段其實早在53年前就真實發生過,只是我們的技術存在很大的缺陷,只能冷凍人,還不能把人解凍。1967年,世界上就已經開展了第一例人體冷凍實驗,實驗對象是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詹姆斯·貝德福德,他在罹患癌症後主動要求冰凍。
  • 面對未來的星際航行,應該選擇人體冷凍還是人體冬眠?
    1967年1月12日,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詹姆斯.貝德福德,成為了第一個被「人體冷凍」的人類。和大部分人想像中的不太一樣,貝德福德當年接受的人體冷凍,包括現在的人體冷凍,其實都是等到被冷凍人去世之後,再冷藏到零下196攝氏度以下的,極低溫環境中保存的。
  • 世界第一例冷凍人已經解凍,人體冷凍技術能否實現永生?
    如今人體冷凍技術已經不再是科幻電影裡的存在,這項技術可以通過低溫冷凍將人體一直保存下去,目前最知名的人體冷凍公司在美國,名為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目前報名冰凍的人數已近2000人,該基金會已冰凍了160具屍體,其中也不乏名人,如美國最偉大的棒球運動員之一泰德威廉斯,美國導演查爾斯馬修。
  • 冷凍技術出現後,我國有10人接受冷凍,未來「復活」有希望嗎?
    我國山東有個生命科學研究機構,它存在的目的是將人類冷凍起來,迄今為止我國已經有10名冷凍人,他們將自己的軀體冷凍起來,未來他們還有希望復活嗎?自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國外一名富豪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決定將自己的身體冷凍起來,如今已經過去了50年的時間,他卻遲遲沒有被復活,他在還沒有被冷凍之前堅信自己未來能夠復活,之所以會選擇人體冷凍技術,是因為他查出了癌症,不忍心自己的壽命就此結束,於是只能選擇冷凍技術,他認為未來人類一定會破解癌症。怎樣將人復活?
  • 人體冷凍只凍頭:凍存是一項技術,復甦是一套信仰
    理想情況下,在心臟停跳後幾分鐘內死者就會接受保存劑注射,替換掉體內相當一部分水分,這樣在隨後的冷凍過程中,細胞內部就會發生「玻璃化」過程,不會結冰,因而也就能保存許多結構完整性。如果一切順利,未來的技術進展就能利用這些資源重建一個人。但從復甦的這頭來說,技術難題還都沒有解決。
  • 大腦植入晶片,人體冷凍技術?人類未來30年的發展趨勢
    接著就是美軍也在用的技術,基於外骨骼動力系統開發的人體工程學護甲能夠強化人體機能,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省力,讓人即使提著很多很重的東西,也能夠快速移動,把疲勞感降到最低,不只是軍人,消防員或者是警察,包括一些體力勞動者擾人或者是行動不便的人群也能用啊。
  • 有了人體冷凍技術,「起死回生」還會遠嗎?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臨床專家採用人體冷凍技術,實施了中國首例人體冷凍手術。那麼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呢?這種技術真的可以令人起死回生嗎?發展這一技術有何意義?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
  • 人體冷凍技術,是人類永生的曙光,還是另類的商業葬禮?
    人體冷凍技術的起源也是非常奇特,不是科學研究成果,而是一篇科幻小說。原本只是一次充滿想像,看似荒誕的創作,讀者科學家羅伯特·埃廷格卻當真了,並用已有的科學知識列舉了大量冷凍後成功復甦的案例,證明小說中的人體冷凍技術是有可能的。於是,人體冷凍技術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興起,而羅伯特·埃廷格被稱為「人體冷凍學之父」。
  • 設計嬰兒、人體冷凍... 顛覆未來的8種技術!網友:太可怕了
    技術的發展是飛速的,當我們回顧歷史時,很容易發現科技在塑造世界方面的巨大能量。對於未來的技術,儘管存在一些嚴重的倫理和哲學原因使得我們畏懼,但不得不承認,其中一些已經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窺視未來世界的模樣一定非常酷,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可能會顛覆未來的8種技術吧。
  • 53年前被冷凍的美國科學家,至今還未解凍,人體冷凍技術是騙局?
    1967年1月12日,美國科學家家詹姆斯·貝德福德,成為了第一個被「冷凍」的人類。他患有胃癌,在臨死前立下遺囑,要求自己病逝後把遺體進行冰凍保存,希望在未來能夠將他「解凍」並置於疾病,獲得重生。第一,53年前的人體冷凍技術畢竟沒有現代這麼先進,特別是操作過程中的時間較長,「冷凍人」的大腦已經超出身體死亡3個小時內的黃金冷凍期。所以,人體細胞完全安然無恙被冷凍的可能性很低。第二,現在的科學技術,還沒有很大把握把冷凍細胞完全無損地進行解凍。
  • 那些被家人「人體冷凍」的去世者,未來能復活嗎?
    原創 鹿溪 世界華人周刊人體冷凍技術,能否真的可以實現「重生」?作者:鹿溪你有沒有想過,人死後還能復生?這不是只有科幻片中才有的片段,它是現代科學正在研究的方向——人體冷凍技術。
  • 淺談人體冷凍技術,也許在未來,人人都可以長生不老!
    你是否嚮往過若干年後的未來?是否幻想過幾百年?幾千年後的世界?哀吾身之須臾,我們所經歷的不過是漫長時空中的一瞬,其實近些年來就有一種技術已經漸漸被運用,它可以讓你穿越到幾十,幾百年後的未來,可以讓你出現未來的世界裡,它就是人體液氮冷凍技術。
  • 揭秘人體冷凍全過程:那些被家人冷凍的去世者,未來能復活嗎?
    這不是只有科幻片中才有的片段,它是現代科學正在研究的方向——人體冷凍技術。意思是說,將醫學宣布死亡的人體進行冷凍,等待若干年後科技的發展能夠喚醒他們,再給他們「重活一次」的機會。這兩天,B站新上線的一部紀錄片就拍攝了一則和人體冷凍有關的紀實。
  • 揭秘人體冷凍全過程:那些被家人冷凍的去世者,未來能復活嗎?
    這不是只有科幻片中才有的片段,它是現代科學正在研究的方向——人體冷凍技術。意思是說,將醫學宣布死亡的人體進行冷凍,等待若干年後科技的發展能夠喚醒他們,再給他們「重活一次」的機會。他專門收集了愛因茲癌細胞進行培植,他希望從最新的技術和治療手段中,找到能解救愛因茲的辦法。可惜在他翻閱了大量前沿論文,拜訪了相關醫療專家後,還是無濟於事。他不得不接受在我們這個時代,最先進的醫學技術也對女兒的病無能為力的事實。於是,愛因茲的爸爸做了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決定:在醫生宣布愛因茲死亡後,對孩子實施冷凍手術。
  • 未來"死而復生"? 冷凍人體被質疑是商業騙局
    冷凍人體是科學實驗還是商業騙局?現代醫學距離科幻還有多遠?  醫學難題 目前只管冷凍保管不管復活  61歲的杜虹是知名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據報導,這是我國首例參與人體冷凍保存以待「復活」的案例。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在讀博士魏景亮,是此次人體冷凍手術中負責聯絡溝通的主要志願者。
  • 我國首例女冷凍人,希望未來「解凍」與家人相聚,如今怎麼了?
    古人修道煉丹,以求長生,現代人研究 「人體冷凍技術」,運用科技力量追求永生。這項技術在國外運用較多,國內也有人嘗試。我國首例參與這項技術的是一位女性,想50年後「復活」,那她的現狀如何呢?桂軍民得知診斷結果,開始遍訪名醫之路,得到的一致說法都是肺癌晚期救治無望,展文蓮還有半年生命。
  • 人體冷凍保存技術:死而復生能實現嗎
    在科幻小說中,通過低溫冷凍技術保存人體,並通過未來的醫學技術復活,是個屢見不鮮的橋段。但是,冷凍技術是否真的能讓人很好地保存到未來醫學足夠發達的那一天嗎?  人體保存技術的過程  當某個人被宣布死亡的時候,人體冷凍保存公司會收到通知,然後派遣一個反應團隊,確保這個人的血液繼續在體內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