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前被冷凍的美國科學家,至今還未解凍,人體冷凍技術是騙局?

2020-12-05 古今奇聞雜談

1967年1月12日,美國科學家家詹姆斯·貝德福德,成為了第一個被「冷凍」的人類。他患有胃癌,在臨死前立下遺囑,要求自己病逝後把遺體進行冰凍保存,希望在未來能夠將他「解凍」並置於疾病,獲得重生。

這個「冷凍人」是不是和你想像中的有些不太一樣,其實貝德福德當年接受的人體冷凍,包括現在的人體冷凍,都是等到被冷凍人去世之後,才進行的。他們會先被抽乾血液,然後在血管中注入一種能夠防止細胞在低溫下結冰導致細胞破裂的保護劑,然後才被放進零下196攝氏度的極低溫液氮中保存。

但從目前來看,想要解凍復活貝德福德的遺體,至少有三大難題還無法攻破。

第一,53年前的人體冷凍技術畢竟沒有現代這麼先進,特別是操作過程中的時間較長,「冷凍人」的大腦已經超出身體死亡3個小時內的黃金冷凍期。所以,人體細胞完全安然無恙被冷凍的可能性很低。

第二,現在的科學技術,還沒有很大把握把冷凍細胞完全無損地進行解凍。所以包括貝德福德在內的「冷凍人」,他們只能將希望寄託於未來的科技力量,希望在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能被重新「解凍復活」,並治癒生前的不治之症。

第三,我們現在還沒有攻克胃癌的醫學條件,即使前兩步沒問題,解凍後也不能治癒胃癌。

因此,儘管「冷凍人」項目距今已經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科學界仍然沒有成功地解凍任何一位冰凍者,但「冰凍者」的數量卻在持續增長的原因。

在現代科幻小說中,「人體冬眠和喚醒技術」經常會出現,我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曾在《三體》中對人體冬眠技術大加讚譽,稱其為「人類在時間上的第一次直立行走」,而國外的科幻小說《2001太空漫遊》、《阿凡達》、《星際穿越》等都將人體冬眠技術視為「長期星際航行的象徵」。說到底,相對於自然界無規則可循的「冰凍」,「冬眠」確實是普遍存在的。

未來的人類可以通過科技手段,達到像「冬眠物種」那樣,生命跡象依然存在,但是代謝水平極低的「生命狀態」嗎?

美國航天局認真地研究過這個問題,因為在宇航推進技術取得突破,還遙遙無期的情況下,最好的方案無疑是讓太空人「冬眠」半年直達火星,這樣一來不但可以,節省大量維生資源,用於在火星立足,還可以避免太空人們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和身體上的問題。

雖然這個方案很好,但目前有關冬眠和冷凍的研究進展都不太順利。如果人類要進行「冬眠」,那得面臨以下幾大問題。

首先是「人體冬眠」需要消耗體重。北極熊也是溫血動物,它們冬眠一季度就會損失30%的體重,而人類如果要進行一次長達若干年的星際旅行,那麼人體的體重是完全不足以維持消耗的。

其次是,我們都知道,人體長期不運動,就會出現肌肉萎縮等問題。那麼,即使到時候人類能夠成功「甦醒」,但只有腦子能活動,其它身體部位卻無法動彈,這也是不行的。

再來是,人體冷凍再解凍的這個技術難點在於如何保持細胞完整,並隨時準備修復細胞。但問題在於,如果都能直接修復細胞了,那直接「克隆身體零件」豈不是更好的選擇?何必再費勁去研究人體冬眠和人體冷凍呢!

雖然目前難題諸多,但小編還是相信,隨著人類科技,特別是醫學的不斷發展,人類未來在冷凍和解凍技術方面,肯定會有質的飛躍,人類世界將科技被徹底改變。

你是否也相信人類的科學技術能夠做到呢?如果人體冬眠技術或者是人體冷凍技術能得以實現,你還願意留在當下嗎?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科技日曆 | 53年前第一例人體冷凍試驗實施,「冷凍人」真的能重生嗎?
    科技日曆 | 53年前第一例人體冷凍試驗實施,「冷凍人」真的能重生嗎?雖然這樣的「冰封者」不太可能存在,但相信不少人已經聽說過存在於現實中的「人體冷凍技術」(Cryonics Technology)了。如今醫學界推出的人體冷凍技術,一般是死後立即將屍體以適當的方式進行冷凍,待到醫學發達再進行解凍。但是,如今冷凍人還沒有被解凍成功的案例,所以關於這項技術是「科技」還是「騙局」的爭論依然沒有停息過。
  • 泰國父母忍痛冷凍3歲女兒,人體冷凍究竟是重生希望還是商業騙局?
    圖片來源於電影《星際穿越》這樣的科幻橋段其實早在53年前就真實發生過,只是我們的技術存在很大的缺陷,只能冷凍人,還不能把人解凍。1967年,世界上就已經開展了第一例人體冷凍實驗,實驗對象是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詹姆斯·貝德福德,他在罹患癌症後主動要求冰凍。
  • 53年前美國富豪被冷凍,等待2017年解凍復活,如今怎麼樣了
    2007年時美國上映了一部名為《解凍》的科幻災難電影,電影中記述了北極科考站的科學家們意外地喚醒了在北極冰川中埋藏了數千萬年的遠古寄生蟲,最後整個科考站也因為這些寄生蟲遭受毀滅打擊的故事。人因為疾病剛剛去世時,身體內大部分細胞還存活,若是迅速將其冰凍,等到若干年科技進步之後在將其喚醒,是不是就像是讓人「死後復活?」雖然理論上可行並且聽上去很簡單,但是要想完成人體冷凍再復甦需要具備兩項技術:1、保證人體細胞不會因為低溫而失活。2、在不損傷身體以及不改變意識的情況下讓人體復甦。就是這兩點難倒了千千萬萬的科學家。
  • 全球冷凍第一人,原定3年前就該醒來,為何至今還未甦醒?
    貝德福德原計劃在冷凍後50年後復活,然而至今已經過去了53年,為什麼他依舊沒有復活呢?目前不同的地方採用的死亡方式不同,而如果是採用心跳、自主呼吸停止判定為死亡方式,那麼人體在死亡之後,其實身體內的細胞活動並沒有立即停止,還可以繼續存活一段時間,但是存活的時間不長,一般腦細胞存活時間在半小時以內。 然而,由於各種原因,貝德福德的身體在他被宣布死亡之後幾小時才被冷凍上。
  • 53年前,美國富豪將自己冷凍,計劃2017年復活,如今怎樣?
    那是很流行的一個技術就是人體冰凍,這個技術就是所謂的「凍鹹魚」,希望通過現代的技術將一個人瞬間冰凍,人體還很新鮮。像詹姆斯這樣的,身患絕症的富豪,就可以通過這種技術,把自己凍起來,等到哪一天的技術可以治癒自己的癌症以後,就解凍。看起來很美好,但是這種技術到底行不行?
  • 世界第一例冷凍人已經解凍,人體冷凍技術能否實現永生?
    甚至有人成功的冷凍了一隻猴子,並且在數小時後將他復活了;緯度高的國家也有報導過幾例寒冷天氣有些人凍僵了幾天被救後還可以復活的新聞。這些都說明了人體冷凍從理論上講是可行的,如果人的細胞並沒有徹底受損或許可以在未來復甦。
  • 冷凍人體被質疑是商業騙局
    杜虹期待將來能夠通過解凍、移植等步驟「死而復生」。  這一夢想真的能夠實現嗎?冷凍人體是科學實驗還是商業騙局?現代醫學距離科幻還有多遠?  醫學難題 目前只管冷凍保管不管復活  61歲的杜虹是知名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據報導,這是我國首例參與人體冷凍保存以待「復活」的案例。
  • 人體冷凍是否可行?第一位冷凍人已冰封了53年,如今醒了嗎?
    第一例冷凍人為了能夠延緩這些患者的生命,科學家也一直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如今的醫學水平還無法治癒這些病症,因此有些患者便把希望寄託於人體冷凍技術。科學家對於人體冷凍技術的研究,早在1965年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有很多人報名參加這項實驗,最終科學家所選定的實驗對象是一位叫做貝德福德的心理學教授。
  • 美國富豪53年前被冰凍休眠,預計2017年解凍復活,結果如何
    人體冷凍休眠技術,是一項存在於科幻小說、電影中的科學技術,通過這項技術,人類可以休眠很久,不僅容顏不老,而且對身體也沒有什麼危害。早在53年前,一位美國富豪就被冷凍休眠,本來預計2017年解凍復活,但是這些年卻一直沒有聽到消息,那麼這位富豪的冷凍休眠結果又是如何呢?
  • 全球冷凍第一人,原本3年前就能甦醒,為什麼至今還沒有醒來?
    在1967年的1月12日,富豪德福德被醫生宣布死亡之後,呆在他身邊的生命延長社團就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為了給他開展第二個手術,人體冷凍技術。德福德的屍體已經被冷凍50年了,至今已經過去53年了,原本3年前就該甦醒,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醒來呢?
  • 美國富豪53年前被冰凍休眠,預計2017年解凍復活,結果如何?
    人體冷凍休眠技術,是一項存在於科幻小說、電影中的科學技術,通過這項技術,人類可以休眠很久,不僅容顏不老,而且對身體也沒有什麼危害。在科幻小說《三體》中,主人公羅輯、程心、章北海等人都進行過冷凍休眠,直接從過去一覺睡到了未來。這種技術相當於給主角開掛,幫他們一路度過許多難關。
  • 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冷凍53年,第一位冷凍人何時會復甦?
    不過,人類目前的宇航科技水平太低,還沒有能力實現時間旅行。想要把身患絕症的人送往未來治療,只能寄希望於「人體冷凍技術」。早在1965年,生命延長協會或稱延壽協會(LES)開始了人體冷凍的研究。在眾多候選人中,LES選中了美國的心理學教授詹姆斯貝德福德(James Bedford)進行冷凍人服務。
  • 人體冷凍技術,是人類永生的曙光,還是另類的商業葬禮?
    不管世人如何定義,目前為止,沒有一例人體冷凍被復活的成功案例。這究竟是怎樣一種技術,是否又是一場科學騙局呢?原本只是一次充滿想像,看似荒誕的創作,讀者科學家羅伯特·埃廷格卻當真了,並用已有的科學知識列舉了大量冷凍後成功復甦的案例,證明小說中的人體冷凍技術是有可能的。於是,人體冷凍技術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興起,而羅伯特·埃廷格被稱為「人體冷凍學之父」。
  • 3年前,我國第一個人體冷凍志願者進行冷凍實驗,如今能復活嗎?
    在一些科幻電影中我們偶爾能夠看到冷凍實驗,比如著名的漫威電影《美國隊長》系列中,本就在二戰出現的美國隊長得益於人體冷凍技術的發展,將身體冷凍了將近百年後依然可以在現代復甦。冷凍技術除了可以冷凍人體之外,還可以冷凍動物,都是將軀體保存在零下196攝氏度以下的環境中,等待科技成熟的一天再將他們復甦。
  • 人體冷凍技術:到底是不是一張無法兌現的支票
    這不僅要考驗技術是否將冷凍對身體的傷害降到最小,還基於此前冷凍降溫的過程中對機體的傷害程度之上。事實上,人們很難確認,在降溫的過程中,人體的機能究竟得到多少程度的「封存」,又有多少遭到了不可逆的損害。防凍劑現行的技術主要依賴於防凍劑來減少降溫對身體的傷害。
  • 人體冷凍:科幻還是騙局
    (❘wired.com網站截圖/圖)(本文首發於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人類神經系統是否能夠完全得到恢復是人體冷凍復活技術面臨最大的難題。儘管從技術層面來看,寄希望於冷凍人體的復活是不切實際的,但是也無法阻止一些人追求長生不老的夢想。
  • 「人體冷凍技術」距離我們越來越近,冷凍自己真的可以復活嗎?
    中國第一位「冷凍人」,2015年曾任《三體》編審的女作家杜虹接受了美國Alcor的冷凍方案,冷凍了自己的大腦,共花費75萬,將自己凍起來,等一段時間後解凍復活。這種「時間穿越術」是如何實現的呢?這要從冷凍原理開始說起。
  • 史上第一位冷凍人,約定冷凍50年後解凍「復活」,但現實很殘酷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雖然人類還沒有打破壽命桎梏的手段,但可以選擇按下「暫停」鍵——人體冷凍技術。1967年1月12日,美國加州大學73歲的心理學教授詹姆斯·海勒姆·貝德福德(James Hiram Bedford)成為了世界首位冷凍人,約定50年後解凍「復活」。
  • 中國「冷凍人」復活倒計時50年?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她讀過《三體》之後,就曾經跟女兒提起過自己死後也希望被冷凍起來的願望,她的女兒通過網絡志願者以及在美國的同學,輾轉聯繫到了美國阿爾科爾生命延續基金會。杜虹一家選擇了花費12萬美金(約75萬元人民幣)進行大腦冷凍,據杜虹女兒說,費用裡很大一部分是用於若干年之後的解凍和復活。
  • 中國"冷凍人"復活倒計時50年,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她讀過《三體》之後,就曾經跟女兒提起過自己死後也希望被冷凍起來的願望,她的女兒通過網絡志願者以及在美國的同學,輾轉聯繫到了美國阿爾科爾生命延續基金會。杜虹一家選擇了花費12萬美金(約75萬元人民幣)進行大腦冷凍,據杜虹女兒說,費用裡很大一部分是用於若干年之後的解凍和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