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死而復生"? 冷凍人體被質疑是商業騙局

2020-11-23 華龍網

  「媽媽,我們未來見」,伴隨著女兒的期盼,患胰腺癌病亡的重慶女作家杜虹(如圖)的遺體被冷凍。杜虹期待將來能夠通過解凍、移植等步驟「死而復生」。

  這一夢想真的能夠實現嗎?冷凍人體是科學實驗還是商業騙局?現代醫學距離科幻還有多遠?

  醫學難題 目前只管冷凍保管不管復活

  61歲的杜虹是知名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據報導,這是我國首例參與人體冷凍保存以待「復活」的案例。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在讀博士魏景亮,是此次人體冷凍手術中負責聯絡溝通的主要志願者。據他介紹,5月30日,杜虹離開人世後不久,醫生即對其遺體注射相關藥物,啟動冷凍過程。經過灌注、降溫、「玻璃化」的遺體,被送到位於美國阿爾科基金會總部。頭部被分離保存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下,接受長期護理和保存。等待未來的科技能解凍頭部、再造身體,實現「復活」。

  「這次冷凍遺體耗時1個多小時。家屬支付費用為12萬美元,包括美方人員食宿經費4萬美元。」魏景亮告訴記者,根據合同,只要條件允許,阿爾科公司將無限期保存遺體,並負責未來可能出現的復活過程需要的費用。魏景亮說,冷凍前的身體處理過程,一些環節用到的藥品和器械都是比較常規的。

  阿爾科基金會網站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基金會有會員1027名,保存有141具經過冷凍的人體。魏景亮向記者展示了一封64位科學家籤署的關於人體冷凍的公開信。信件稱,人體冷凍是一項合法的以科學為基礎的努力嘗試。考慮到技術發展,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現今可以達到的最佳情況下進行的人體冷凍,能夠保存足夠的神經系統信息,進而使得一個人最終能夠完全恢復健康。

  「隨著科技發展和醫學進步,人類對於死亡的概念在刷新,冷凍遺體是最有可能保存情感、記憶等物理信息的方式。」魏景亮說。

  據悉,目前世界上提供冷凍人體業務的機構還不多,且價格高昂。現階段,這些機構能操作的只有冷凍和保管步驟,「復活」尚未被提上議程。魏景亮坦承,至於以後採取什麼方式解凍,現有的機構還沒有考慮。各個機構也沒有對未來的「復活」做出任何承諾。

  學界質疑 不是醫學範疇而是商業行為

  中國有人參與冷凍遺體的消息傳出,引發了學界乃至社會的關注,探討質疑聲四起。

  「我根本無法想像在零下196攝氏度保存的頭部是什麼樣子。」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侯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副會長江基堯曾經率先使用「超深低溫技術」治療腦缺血性疾病。他表示,相比於其他任何一種細胞,腦神經細胞尤其「嬌嫩」,耐缺血缺氧的時間非常短暫,在常溫下4到6分鐘就會發生不可逆損傷,難以想像在液氮中保存,更從未有過復溫的探索。「這並不是醫學的範疇,而是一種商業行為。」

  「退一萬步,即便我們可以使神經細胞冷凍復甦,神經系統是一個無比複雜的網絡,必須無數個神經元協同作用。」上海交通大學講學教授楊國源說。

  至於經過了冷凍復甦後的病人會保留多少之前的記憶和人格,業內多位專家表示都還只能臆測。

  倫理挑戰 永生是一件可怕的事

  「我不認識杜虹,但是關注她和家人的選擇,欽佩這種先驅性的探索和嘗試。」雨果獎得主、《三體》作者劉慈欣告訴記者,「但是我認為,以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要『復活』冷凍中的人體面臨巨大障礙。」在劉慈欣看來,死亡是人類必然面臨的結局,如果未來一旦有技術可以實現「永生」,那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倫理學部主任沈銘賢研究員表示,目前,我國法律並沒有禁止人體冷凍和長期保存的規定,但是,這一行為探索打破生命周期,對醫學倫理形成了巨大挑戰。

  據新華社

  新聞回放:

  重慶女作家冷凍遺體 等50年後起死回生

相關焦點

  • 泰國父母忍痛冷凍3歲女兒,人體冷凍究竟是重生希望還是商業騙局?
    雖然在凍結前,凍結機構明確告知家屬「不確定是否能夠喚醒凍結人」,在這樣未知的風險下,他們仍義無反顧地去冷凍親人、冷凍自己,希望有朝一日重見天日。而關於冷凍人體的紛爭一直未停歇,這究竟是重生希望還是一場利用人性的商業騙局?
  • 人體冷凍:科幻還是騙局
    (❘wired.com網站截圖/圖)(本文首發於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人類神經系統是否能夠完全得到恢復是人體冷凍復活技術面臨最大的難題。儘管從技術層面來看,寄希望於冷凍人體的復活是不切實際的,但是也無法阻止一些人追求長生不老的夢想。
  • 冷凍大腦能否「穿越時空」?
    伴隨著女兒的期盼,患胰腺癌病亡的重慶女作家杜虹的遺體被冷凍。杜虹期待將來能夠通過解凍、移植等步驟「死而復生」。這一夢想真的能夠實現嗎?冷凍人體尤其是人腦,是科學實驗還是商業騙局?現代醫學距離科幻還有多遠?    冷凍遺體等待「復活」    61歲的杜虹是知名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據報導,這是我國首例參與人體冷凍保存以待「復活」的案例。
  • 人體冷凍技術哪家強? 揭秘世界三大「凍人」機構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家機構提供冷凍人體的業務,價格高昂,而且只管「冷凍」,不管「復活」。曾經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凍人」技術墜落凡間,是科學實驗,還是一場騙局?死而復生究竟有多大的可能?現代醫學距離科幻還有多遠?  如果你對死後「復活」感興趣,快來了解一下世界上的三大人體冷凍機構吧。
  • 人體冷凍技術,是人類永生的曙光,還是另類的商業葬禮?
    有人說,這是人類醫學的曙光,是人類「永生的機會」;也有人說,這是充滿金錢意味的商業葬禮,只是為了騙死人的錢;還有人說,這是一項只有富人專享的科技。不管世人如何定義,目前為止,沒有一例人體冷凍被復活的成功案例。
  • 全身冷凍在-196℃液氮中,真能死而復生?
    全身冷凍在-196℃液氮中,真能死而復生?人體冷凍技術是一種試驗中的醫學技術,是指在人類死亡之後,在極低溫的情況下深低溫保存,並希望可以在未來通過先進的醫療科技將他們解凍後復活和治療,不過至今為止冷凍人還是處於不能復活的狀態。
  • 冷凍在-196℃液氮中的人,未來真能死而復生嗎?
    ,與此前全球冷凍的300多人一樣,展文蓮也將度過漫長的歲月,對此有人曾指出,銀豐生命延續的研究計劃不僅僅是向外界宣傳人體冷凍這一概念,它是一個極富創新和挑戰的生命科學綜合研究計劃。令人們不禁感嘆,擁有無限智慧的人類,果真研發出了一項人體冷凍方面的技術,似乎還為人類死而復生的願望帶來了一絲希望
  • 揭秘美國沙漠中人體冷凍公司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市(Scottsdale)的Alcor公司,共有147顆人腦和人體被冷凍在液態氮中,它們的主人希望將來能夠死而復生。這不是科幻小說中的場景,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人正將自己的信任、財富甚至是生命押給人體冷凍技術。人體冷凍技術是指人死之後,屍體被立即用防腐劑和冷凍機保存起來,等到數十年後醫學足夠發達時再將他們挽救回來。
  • 死而復生?不要用這樣的手段炒作人體低溫保存
    (新華社5月14日)人體低溫保存從創意到實施以來,就一直面對一個問題:低溫保存遺體的意義何在?這個問題不僅是專業的,也是公共的,甚至更多的是常識的。原因在於,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的遺體低溫保存,都被賦予了一個美好的理想,期望將來有一天讓遺體解凍,死而復生!
  • 人體冷凍技術是通向未來之路,還是在販賣虛假希望
    利用現代低溫冷凍保存技術,人們已經成功凍存了很多種類的細胞,如成纖維細胞、脂肪細胞、腫瘤細胞、幹細胞,以及精子和卵母細胞。2、冷凍會對人體細胞組織產生不可逆的傷害,目前人體保存組織多採用玻璃化凍存技術來儘量減少這種傷害。但玻璃化凍存技術只在細胞尺度上屬於比較成熟的技術,對於體積稍大一些的組織、器官,亦或是人體,實施起來仍有較大困難。
  • 人體冷凍保存技術:死而復生能實現嗎
    在科幻小說中,通過低溫冷凍技術保存人體,並通過未來的醫學技術復活,是個屢見不鮮的橋段。但是,冷凍技術是否真的能讓人很好地保存到未來醫學足夠發達的那一天嗎?  人體保存技術的過程  當某個人被宣布死亡的時候,人體冷凍保存公司會收到通知,然後派遣一個反應團隊,確保這個人的血液繼續在體內流動。
  • 把人體冷凍起來 數十年之後真能死而復生
    這個理論已經在科幻小說裡存在數十年了,能不能冷凍將死之人,然後在未來解凍,治癒他們,再把他們交給機器人管家呢?這便是人體冷凍技術的期許,它是將人體保存在超低溫下,好讓他們能在將來復甦的技術,但沒人知道它是否可行。
  • 人體冷凍: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還是被商業包裝的葬禮?
    納米機器人:從0.1微米到10微米不等的納米機器人,與人體身體的分子大小類似。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對人體進行永遠的檢測和維修任務,堪稱永生醫生。人體冷凍:這個技術被稱作永生暫停術,科學的發展需要時間,很多問題也許在百年後會不再存在,如果能在生命中按下暫停鍵,那無疑會給人帶來更多的希望的機遇。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將一個人以極低的溫度保存,並期待未來能夠爭取復活的實驗叫做「人體冷凍技術」。
  • 那些被家人「人體冷凍」的去世者,未來能復活嗎?
    意思是說,將醫學宣布死亡的人體進行冷凍,等待若干年後科技的發展能夠喚醒他們,再給他們「重活一次」的機會。這兩天,B站新上線的一部紀錄片就拍攝了一則和人體冷凍有關的紀實。被冷凍的是一個名叫愛因茲的小女孩,她只有2歲。因為患有腦瘤,她沒法像正常的孩子一樣,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
  • 揭秘人體冷凍全過程:那些被家人冷凍的去世者,未來能復活嗎?
    這不是只有科幻片中才有的片段,它是現代科學正在研究的方向——人體冷凍技術。意思是說,將醫學宣布死亡的人體進行冷凍,等待若干年後科技的發展能夠喚醒他們,再給他們「重活一次」的機會。這兩天,B站新上線的一部紀錄片就拍攝了一則和人體冷凍有關的紀實。
  • 揭秘人體冷凍全過程:那些被家人冷凍的去世者,未來能復活嗎?
    這不是只有科幻片中才有的片段,它是現代科學正在研究的方向——人體冷凍技術。意思是說,將醫學宣布死亡的人體進行冷凍,等待若干年後科技的發展能夠喚醒他們,再給他們「重活一次」的機會。於是,愛因茲的爸爸做了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決定:在醫生宣布愛因茲死亡後,對孩子實施冷凍手術。他相信現在治療不了的疾病,能夠在未來被治癒。他希望愛因茲能在那個年代甦醒,好好治病,重活一次。他放不下。
  • 期待「人體冷凍」走進現實
    來論  繼科幻小說《三體》編審之一,重慶女作家杜虹接受美國人體冷凍技術之後,因罹患肺癌走向生命終點的展文蓮女士決定籤下遺體捐獻手續,成為第二個被低溫保存的中國人。不同的是,展女士是首個在中國本土冷凍並等待覆活的「病人」。
  • 「人體冷凍」公司阿爾科:我們不玩騙人把戲
    由於參與人體冷凍的志願者大多希望死而復生,但他們卻得不到任何承諾,因此阿爾科公司被指是「專騙死人的錢」。那麼,「人體冷凍」法奏效嗎?或者只是一個欺詐的把戲?對於這幾個問題,記者連線「阿爾科」並一一得到了回答。  疑問一:人體冷凍法是欺詐人的把戲?
  • 揭秘世界三大人體冷凍機構(圖)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家機構提供冷凍人體的業務,價格高昂,而且只管「凍」,不管「復活」。曾經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人體冷凍」墜落凡間,是科學實驗,還是一場騙局?如果你對死後「復活」感興趣,快來了解一下世界上的三大人體冷凍機構吧。
  • 75萬元、20萬美元,人體冷凍是生命的延續,還是富豪的遊戲?
    杜虹的女兒張思瑤在面對一些質疑聲時,坦言道沒有什麼比家人在一起更重要了,自己的母親若是沒有復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很有可能會繼續選擇冷凍下去。三、人體冷凍是富人專屬的遊戲?解凍就一定能復活?關於人體冷凍手術的質疑聲不斷,但是人體冷凍手術的案例卻在不斷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