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冷凍:科幻還是騙局

2020-11-23 南方周末

工作人員正在給裝有冷凍遺體的液氮罐中補充液氮。(❘wired.com網站截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

人類神經系統是否能夠完全得到恢復是人體冷凍復活技術面臨最大的難題。儘管從技術層面來看,寄希望於冷凍人體的復活是不切實際的,但是也無法阻止一些人追求長生不老的夢想。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一位來自山東泰安72歲的女性肺癌患者身體在腦死亡後被冷凍在零下196℃液氮中,患者家屬希望該患者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得以復活,這是在中國本土實施的第二例人體冷凍手術。人體冷凍及復活,這一經常在科幻電影和小說中出現的情節,正在被國內外更多的人寄予厚望。不過,冷凍後復活的希望,即使在小白鼠身上也沒能實現,就被一些機構用來為人類服務,是科幻還是騙局呢?

近六十年的狂想

2015年5月30日,61歲的重慶女作家、科幻小說《三體》編審之一的杜虹女士罹患胰腺癌被醫生宣告死亡之後不久,在家屬的同意和安排下,在旁邊等候多時的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對杜女士的頭部進行了冷凍處理,放入液氮容器後,運送到美國洛杉磯存儲起來,花費75萬人民幣。這是第一個接受人體冷凍手術的中國人,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大約一年之後,49歲的山東普通義工展文蓮因肺癌在濟南去世,之後她立即接受了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為她實施的人體冷凍手術,這是首例在中國本土冷凍並等待覆活的「病人」。據《科技日報》報導,張文蓮人體冷凍的大部分費用都是來自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

2018年6月19日,山東泰安的劉愛慧在泰安市中心醫院宣布臨床死亡後,也同樣接受了山東銀豐的人體冷凍手術,為在中國本土實施的第二例人體冷凍手術。

這些人體冷凍手術都必

相關焦點

  • 冷凍人體被質疑是商業騙局
    冷凍人體是科學實驗還是商業騙局?現代醫學距離科幻還有多遠?  醫學難題 目前只管冷凍保管不管復活  61歲的杜虹是知名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據報導,這是我國首例參與人體冷凍保存以待「復活」的案例。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在讀博士魏景亮,是此次人體冷凍手術中負責聯絡溝通的主要志願者。
  • 泰國父母忍痛冷凍3歲女兒,人體冷凍究竟是重生希望還是商業騙局?
    原創 點擊關注 精英說人體冷凍,或許你曾在科幻電影裡見過。比如,在電影《星際穿越》裡,太空人為了在快速的星際穿梭中保持年輕,睡進一個裝滿液體的太空艙之中休眠,喚醒之後容貌不會有一絲變化。
  • 人體冷凍技術,是人類永生的曙光,還是另類的商業葬禮?
    不管世人如何定義,目前為止,沒有一例人體冷凍被復活的成功案例。這究竟是怎樣一種技術,是否又是一場科學騙局呢?人體冷凍技術的起源也是非常奇特,不是科學研究成果,而是一篇科幻小說。原本只是一次充滿想像,看似荒誕的創作,讀者科學家羅伯特·埃廷格卻當真了,並用已有的科學知識列舉了大量冷凍後成功復甦的案例,證明小說中的人體冷凍技術是有可能的。於是,人體冷凍技術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興起,而羅伯特·埃廷格被稱為「人體冷凍學之父」。
  • 揭秘世界三大人體冷凍機構(圖)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家機構提供冷凍人體的業務,價格高昂,而且只管「凍」,不管「復活」。曾經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人體冷凍」墜落凡間,是科學實驗,還是一場騙局?如果你對死後「復活」感興趣,快來了解一下世界上的三大人體冷凍機構吧。
  • 53年前被冷凍的美國科學家,至今還未解凍,人體冷凍技術是騙局?
    這個「冷凍人」是不是和你想像中的有些不太一樣,其實貝德福德當年接受的人體冷凍,包括現在的人體冷凍,都是等到被冷凍人去世之後,才進行的。他們會先被抽乾血液,然後在血管中注入一種能夠防止細胞在低溫下結冰導致細胞破裂的保護劑,然後才被放進零下196攝氏度的極低溫液氮中保存。
  • 起底世界三大人體冷凍機構:費用最低2.8萬美元
    CI的工作人員在模擬人體冷凍過程,注射一種特殊的玻璃混合物到要冷凍的遺體裡,防止冷凍後,身體裡面會結冰近日,重慶女作家杜虹找到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Alcor)冷凍大腦,引起轟動。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家機構提供冷凍人體的業務,價格高昂,而且只管「凍」,不管「復活」。曾經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人體冷凍」墜落凡間,是科學實驗,還是一場騙局?如果你對死後「復活」感興趣,快來了解一下世界上的三大人體冷凍機構吧。
  • 面對未來的星際航行,應該選擇人體冷凍還是人體冬眠?
    1967年1月12日,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詹姆斯.貝德福德,成為了第一個被「人體冷凍」的人類。和大部分人想像中的不太一樣,貝德福德當年接受的人體冷凍,包括現在的人體冷凍,其實都是等到被冷凍人去世之後,再冷藏到零下196攝氏度以下的,極低溫環境中保存的。
  • 世界第一例冷凍人已經解凍,人體冷凍技術能否實現永生?
    如今人體冷凍技術已經不再是科幻電影裡的存在,這項技術可以通過低溫冷凍將人體一直保存下去,目前最知名的人體冷凍公司在美國,名為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目前報名冰凍的人數已近2000人,該基金會已冰凍了160具屍體,其中也不乏名人,如美國最偉大的棒球運動員之一泰德威廉斯,美國導演查爾斯馬修。
  • 期待「人體冷凍」走進現實
    來論  繼科幻小說《三體》編審之一,重慶女作家杜虹接受美國人體冷凍技術之後,因罹患肺癌走向生命終點的展文蓮女士決定籤下遺體捐獻手續,成為第二個被低溫保存的中國人。不同的是,展女士是首個在中國本土冷凍並等待覆活的「病人」。
  • 人體冷凍遇熱潮 又一位中國人籤約成新會員
    這讓眾多有心選擇人體冷凍的人甚至懷疑這是一場騙局。  「媽媽,你沉睡在大地零下100多度的低溫裡。再見面,最短也是50年以後。雖然這是科學家給出的預言,預言也有可能落空,實驗也可能失敗。但,總還有希望不是嗎?媽媽,我們最後一刻也沒有放棄,不是嗎?」——這是一名女孩在母親去世之後深情而奇特的表白。  而這位女孩的母親,就是重慶著名女作家杜虹。
  • 人體冷凍技術哪家強? 揭秘世界三大「凍人」機構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家機構提供冷凍人體的業務,價格高昂,而且只管「冷凍」,不管「復活」。曾經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凍人」技術墜落凡間,是科學實驗,還是一場騙局?死而復生究竟有多大的可能?現代醫學距離科幻還有多遠?  如果你對死後「復活」感興趣,快來了解一下世界上的三大人體冷凍機構吧。
  • 75萬元、20萬美元,人體冷凍是生命的延續,還是富豪的遊戲?
    所謂的人體冷凍是指將人類的身體在超低溫的環境下保存起來,留待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復活,這一設想最早出現在科幻小說家尼爾瓊斯發表於1931的科幻小說《奇異的故事》。那麼人在死亡之後可以直接進行冷凍手術嗎?當然不是,關於人體冷凍是有嚴格要求的。首先人的身體必須在死亡的第一時刻被送入冷凍室,這時的人心跳和呼吸都停止了。
  • 人體冷凍技術是通向未來之路,還是在販賣虛假希望
    利用現代低溫冷凍保存技術,人們已經成功凍存了很多種類的細胞,如成纖維細胞、脂肪細胞、腫瘤細胞、幹細胞,以及精子和卵母細胞。2、冷凍會對人體細胞組織產生不可逆的傷害,目前人體保存組織多採用玻璃化凍存技術來儘量減少這種傷害。但玻璃化凍存技術只在細胞尺度上屬於比較成熟的技術,對於體積稍大一些的組織、器官,亦或是人體,實施起來仍有較大困難。
  • 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完成 遺體被冷凍等待"復活"
    基金會負責人賈森並不願意讓人覺得,銀豐研究院「只是」一家人體冷凍公司。畢竟,人體冷凍像是狂想。在美國,它被質疑是在兜售不可能兌現的承諾。   至於復活,還是一個太遙遠的話題。   在實驗室,哪怕是像小鼠、兔子這樣的動物,目前還沒有完整的低溫冷凍再復活的案例。
  • 人體冷凍: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還是被商業包裝的葬禮?
    但備份的自己到底還是不是自己,遺傳下去的是自己還是遺傳物質?克隆一直是爭議的話題,在倫理上的爭論也不少。納米機器人:從0.1微米到10微米不等的納米機器人,與人體身體的分子大小類似。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對人體進行永遠的檢測和維修任務,堪稱永生醫生。人體冷凍:這個技術被稱作永生暫停術,科學的發展需要時間,很多問題也許在百年後會不再存在,如果能在生命中按下暫停鍵,那無疑會給人帶來更多的希望的機遇。
  • 科技日曆 | 53年前第一例人體冷凍試驗實施,「冷凍人」真的能重生嗎?
    科技日曆 | 53年前第一例人體冷凍試驗實施,「冷凍人」真的能重生嗎?雖然這樣的「冰封者」不太可能存在,但相信不少人已經聽說過存在於現實中的「人體冷凍技術」(Cryonics Technology)了。如今醫學界推出的人體冷凍技術,一般是死後立即將屍體以適當的方式進行冷凍,待到醫學發達再進行解凍。但是,如今冷凍人還沒有被解凍成功的案例,所以關於這項技術是「科技」還是「騙局」的爭論依然沒有停息過。
  • 劉興亮|人體冷凍技術能幫助我們實現永生?
    圖/來源於網絡文/劉興亮(微信公眾號:劉興亮時間)01最近,國內第一例用於人體冷凍技術的事件餘音嫋嫋,對永生抱有想法的人們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奮。過去聽說美國有人體冷凍技術,為那些身價不菲又渴望不死的階層服務——這是花錢買來世,價格當然十分昂貴。
  • 「人體冷凍術」揭秘:一覺百年,是永生新希望還是科技智商稅?
    將瀕臨死亡的人體進行緊急「速凍」,千百年後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當年的冷凍人被順利「喚醒」,給未來人類訴說著過往…… 近期,一篇揭秘「中國第一家人體冷凍中心」的報導將人體冷凍話題再次頂上熱搜:國內機構已具備獨立完成人體冷凍相關技術,近年來超10名國人「住進」了液氮罐靜等喚醒,其中年齡最大者的72歲,而最小的一位男孩,年僅13歲。
  • 全國首例「人體冷凍」案例引發關注 人體冷凍真的能讓人「復活」嗎
    去世前,她和家人籤署相關文件,成為第一個由國內機構實施人體低溫保存的志願者。人體冷凍技術是科幻世界裡的常見橋段,在《三體》《太空旅客》等很多科幻小說、電影裡都能見到,現實中的這項技術是什麼樣的?真的如科幻電影裡一樣神奇嗎?
  • 冷凍大腦能否「穿越時空」?
    伴隨著女兒的期盼,患胰腺癌病亡的重慶女作家杜虹的遺體被冷凍。杜虹期待將來能夠通過解凍、移植等步驟「死而復生」。這一夢想真的能夠實現嗎?冷凍人體尤其是人腦,是科學實驗還是商業騙局?現代醫學距離科幻還有多遠?    冷凍遺體等待「復活」    61歲的杜虹是知名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據報導,這是我國首例參與人體冷凍保存以待「復活」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