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長沙1月14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張瑩)腹瀉了幾天,用食用鹽加開水兌成鹽水,自行注射「消炎」,長沙市民羅軍(化名)的這次DIY治療最終讓他進了急診室,還有可能面臨植皮。
羅軍的「烏龍」或許不是個例,不少市民對於食鹽水消毒存在誤解。醫用生理鹽水是0.9%的氯化鈉水溶液,與人體體液濃度相同;而食鹽水除主要成分氯化鈉外,還含有碘、鋅等雜質,不能代替生理鹽水,也不能起到真正的消毒作用,如滅菌不嚴還可能造成感染,引發敗血症。
生病去醫院打點滴,注射的是生理鹽水,可不是加了鹽的水。對於這個常識,長沙的羅軍卻犯了糊塗:他拉了幾天肚子,一個朋友給他注射食用鹽兌開水的鹽水,並以為「鹽水越濃消炎效果越好」。結果,羅軍的手開始腫脹流膿,只好到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外科就醫。
羅軍說,他家住長沙市天心區南門口,今年59歲,最近幾天一直在腹瀉。1月11日晚上,一個姓林的朋友來家裡看望他,聲稱可以配置鹽水為他注射治療。
「我沒想太多,就答應了。」羅軍說,該朋友翻出一個不鏽鋼飯盆,先用滾開水消毒,接著拆開一包食用鹽倒了一些在飯盆裡,再兌開水攪拌。
隨後,朋友外出買來了注射器,等到這盆自製鹽水冷卻後,抽取了一些注射進羅軍右手背的血管中。
「他還告訴我,鹽水越濃,消炎效果會越好。」羅軍回憶,他懵裡懵懂地挨了三針:朋友的第一針沒有扎進血管,緊接著又扎了兩針。鹽水還沒注射完,他的手已經開始腫脹。
到了第二天白天,羅軍的右手紅腫得更加厲害,還長出了水泡。漸漸地,皮膚開始發黑潰爛,流出黃色液體。
1月13日凌晨1點多,羅軍挨不住疼痛,只好到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外科就醫。醫生為他進行了傷口清潔和換藥,並注射了抗生素。
13日下午,羅軍的膿腫仍沒有消除,皮膚脹得露出紫黑色傷口。「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如果皮膚和軟組織嚴重壞死的話,有可能面臨植皮。」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劉智玲介紹,通常用於注射的生理鹽水是0.9%的氯化鈉液體,有著嚴格的滅菌和濃度要求,跟食鹽水有著本質區別,市民切勿自行配置和注射鹽水。
[NextPage]食鹽水正確使用方式:口服
冬季氣溫低,當保暖措施不夠或是吃了生冷寒涼的食品時,確實容易引起腹瀉。劉智玲介紹,持續腹瀉會引發脫水,症狀常常表現為口乾、嘴唇乾裂、少尿、心率加快、疲乏無力等。對於輕、中度脫水的患者來說,首選的治療方式是口服一些鹽水或糖水,能夠快速給身體補液,改善因脫水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
劉智玲說,口服鹽水是通過腹腔吸收,而不是血液,因此對氯化鈉濃度的要求並沒有注射那麼高。但是,在家自行服用鹽水的患者要注意監測體溫,如果腹瀉的同時還伴有發熱,表明體內存在細菌感染,這時候需要到醫院進行抗生素治療。
生理鹽水
關鍵詞:0.9%,純氯化鈉水溶液
生理鹽水即0.9%的氯化鈉水溶液,是人體細胞所處的液體環境濃度,因為它的滲透壓值和正常人的血漿、組織液都是大致一樣的,所以可以用作補液(不會降低和增加正常人體內鈉離子濃度)以及其他醫療用途。
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劉智玲介紹,持續腹瀉會引發脫水,從而導致人體水和電解質失衡。通過輸入與體液濃度相同的生理鹽水,可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維持代謝平衡。生理鹽水也可用於消毒,醫用生理鹽水經過嚴格消毒,清潔傷口後可以降低傷口表面的細菌數目或代謝物質,不會損害細胞組織。
普通鹽水
關鍵詞:濃度配比不定,滅菌不嚴,含鋅、碘等雜質
「自己配製鹽水根本做不到無菌,不符合外科的要求。」劉智玲說,用食用鹽配置的鹽水,雖然主要成分也是氯化鈉,但還有別的雜質,如碘、鋅等成分。同時,自行配置的鹽水沒有經過嚴格的滅菌和濃度配比,根本沒法代替生理鹽水。注射濃度過高或者過低的鹽水,容易導致人體內血液滲透壓過高,從而造成細胞溶解;另外,滅菌不嚴還可能造成感染,甚至嚴重到引發敗血症的程度,導致局部皮膚感染、壞死。
[NextPage]DIY治療烏龍連連
母親在女兒傷口「撒鹽」消毒
據媒體報導,1歲的琪琪(化名)不小心打翻了一杯開水,致使面部、頸部及胸腹部燙傷,家人拿來食鹽說是抹上對傷口好,母親便將食鹽撒在傷口上,琪琪入院後,就被下了病危通知書。醫生表示,將食用鹽直接撒在創面上,除引起劇痛外,更重要的是造成創面高滲,大量水分滲出,加重血液濃縮;同時,鹽分吸收入血,容易引起高鈉血症,還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症狀,易導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用生理鹽水取代眼藥水險失明
因聽說眼藥水含防腐劑有副作用,武漢某大學的陳老師便到醫院買來生理鹽水取代眼藥水滴眼,被診斷出細菌性角膜潰瘍,視力從1.2下降到0.5。醫生解釋,醫用生理鹽水對人體幾乎無害,可以滴入眼睛,起消炎和滋潤眼球的作用,但自己使用生理鹽水時不是無菌操作,存在衛生問題。如果自行配鹽水代替眼藥水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首先,配出來的鹽水是有菌的,會因雜質和細菌的存在引起眼睛的再度感染;其次,鹽水的PH值及含鹽量和人體淚液不一致。眼表非常嬌嫩,自配鹽水非但起不到消炎殺菌的效果,反而會刺激眼表,導致眼睛出現炎症,甚至損傷局部軟組織。
獸醫給自己治病差點送命
62歲的羅爹爹是長沙縣的一名老獸醫,因為吃野果導致上吐下瀉,他便按自己的經驗,服用了25㎎/管的阿託品3管。服藥之後羅爹爹的病情非但沒有減輕,反而出現了躁動不安的症狀,像喝多了酒一樣全身發紅,甚至變得神志不清醒,被送到醫院搶救。醫生表示,臨床用藥根據人的性別、體重、年齡等情況而異,成人劑量和兒童不同,人和動物劑量也有差別。成人阿託品的劑量為1mg~3mg/天,羅爹爹幸好是口服,藥物吸收慢,且不會完全吸收到血液,如果將75㎎阿託品直接注射到體內,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