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我最喜歡的一門課,原因之一是老師在課堂上會做很多神奇的實驗。今天我想做個區分鹽水和水的實驗。
勺子 滴管 燒杯 導線 電池 雞蛋 食鹽
在20攝氏度時,鹽(氯化鈉)在100克水裡最多可以溶解36克,並且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並不大,那麼我是否可以用蒸髮結晶的方式來區分鹽水和水呢?我先將食鹽放入水中配製一杯飽和食鹽水,然後再準備好一杯水、兩個整潔乾燥的勺子和滴管。首先將用滴管分別吸取兩杯中少量的溶液,各滴在一個勺子上,並做好記號,然後放在陽光下的通風處。過了兩個小時左右,我再去觀察,發現其中一個勺子上有大量白色晶體殘留,則可得知對應記號的那杯溶液就是食鹽水,另一杯就是普通的水。
做完這個實驗,正巧表弟過來向我請教有關密度的題目,這一問點醒了我:飽和食鹽水的密度肯定大於水的密度,那能否根據浮力來進行研究呢?於是我去準備了兩個體積和質量一樣的普通雞蛋,將雞蛋放入兩杯未知溶液中。我發現,雞蛋在一杯溶液中是懸浮的,而在另一杯中則是下沉的。根據浮力公式F浮=ρ液gv排和物體的沉浮條件,可以得出左杯中溶液的密度等於雞蛋的密度,而右杯中的液體密度大於雞蛋的密度,所以左杯就是普通的水,右杯就是飽和食鹽水。
我又想到了水的電解,水電解是會產生氫氣和氧氣,那鹽水電解後會產生氣體嗎?我去查閱了一下資料,發現鹽水電解後會產生氣泡。而蒸餾水不導電,食鹽水卻具有很強的導電性。也就是說,在兩杯溶液都放入連接著電池的導線,水中不會產生氣泡,而食鹽水中會產生氣泡。於是,我準備好一杯飽和食鹽水和一杯蒸餾水,兩節電池,四根導線。首先將電池和導線連接好,然後將導線放入兩杯溶液中。兩分鐘後,其中一杯溶液中,陰極的導線表面產生了大量氣泡;而另一杯溶液中,導線表面沒有明顯的變化。根據實驗結果,我便可以判斷產生大量氣體的是飽和食鹽水,而另一杯就是水。
最後我大膽猜測,鹽水電解時產生氣泡的速度與電壓大小有關。於是,我準備好三節電池,根據之前的方法連接好後,將導線放入飽和食鹽水中,秒表開始計時。還是到了兩分鐘之後,我觀察導線表面的氣泡,明顯比之前那次的氣泡多。我又多做了幾次,便得出初步結論:電壓越大,鹽水電解產生氣泡的速度就越快。
接著我又猜測鹽水的濃度會不會影響產生氣泡的速度。於是,我準備好一杯稀鹽水和一杯飽和濃鹽水,按照原先的方法連接好電路,將導線分別同時放入兩杯鹽水中。兩分鐘之後,觀察導線表面的氣泡,我發現飽和濃鹽水中的導線產生的氣泡,明顯比稀鹽水中產生的氣泡多。接著我又多做了幾次,得出結論:鹽水的濃度會影響產生氣泡的速度。鹽水的濃度越濃,產生氣泡的速度越快。科學世界的奧秘真是太多太多了,單單是鹽水和水的區分,就有這麼多的知識。以後,我也要好好學習,多做實驗,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努力去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更要善於發現問題,勤於思考,多動腦筋,探索未知。
如羅丹所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該生勤於思考,在生活中是個好奇寶寶,細心觀察,由此發現了水的各種秘密。該生動手實踐能力強,運用了控制變量法積極探究,並上網買了器材進行探究,自己動手實驗,為了避免偶然性,還多做了幾次,實驗設計考慮到的變量的非常全面,這是一次成功且有意義的探究活動,該生在平時的課堂中也是一個好奇寶寶,相信以後他會用更豐富的科學知識去了解這個神秘的科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