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還不是一門科學,僅僅靠偽造和刪節才會被弄得像門科學似的。——羅素(英)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122字,閱讀約3分鐘
一個把戰爭變成笑話的國家送回了80個人,81個人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戰爭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也是災難的象徵。只是世界很大,在歐洲的中部,有一個小國把戰爭變成了笑話,他們只派了80個人去打仗,結果帶了81個人回來,他們喜歡搞笑,還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
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但搞笑諾貝爾獎呢?其實這是一種另類的科學節,比如去年在美國哈佛大學,搞笑經濟學獎頒給了一個中國團隊,他們的研究課題是觀察做巫毒小人扎針罵老闆是否有效,研究的結果是能讓心情變好,而且不會被炒魷魚。
而上面提到的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國家將是著名的袖珍國家列支敦斯登。列支敦斯登國土總面積160.5平方公裡,總人口不到4萬人,官方語言為德語,但不屬於德國。列支敦斯登現在夾在瑞士和奧地利之間,但不是在1866年。
1866年,緊挨著列支敦斯登的兩個國家是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但就在這一年,著名的"普奧戰爭"爆發了,也就是說,列支敦斯登的鄰國要開戰了。在這場戰役中,普魯士派出了63萬人參戰,奧地利派出了58.5萬人參戰,那麼夾在中間的列支敦斯登呢?。
經過慎重考慮,列支敦斯登站在奧地利一邊,充當了它的小兄弟。列支敦斯登雖是小國,但此時也得表明態度,以免兩面得罪。在落入奧地利之手後不久,列支敦斯登被賦予守衛泰羅爾地區的任務。
它屬於奧地利,奧地利認為列支敦斯登雖然小,但可以發揮作用。沒想到樂觀的列支敦斯登只派出了80人,而他們的對手恰好是懶得打仗的義大利人,於是這場守衛戰變成了一場宴會,因為雙方的人都躲在軍營裡整天唱歌吃飯。
雖然聽到了槍聲,但雙方都沒有士兵受傷。七周後,普奧戰爭結束,普魯士獲勝,奧地利失利。但樂觀的列支敦斯登人並不覺得自己輸了,他們興高採烈地以勝利者的姿態回國,人們迎接他們的是歡聲笑語,場面堪比大慶。
而最搞笑的是,列支敦斯登人還多帶了1個人回國。原來,其中一名奧地利記者與自己的國家失去了聯繫,只是跟著列支敦斯登人。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也許是列支敦斯登的酒太好了,人太熱情了,和他們呆在一起是一種輕鬆的氛圍。
列支敦斯登的"樂天"此後一直沒有改變,在很多人看來,列支敦斯登的制度有些不可思議,因為人口少,他們通常不會成立專門的軍隊,"普奧戰爭"兩年後軍隊被裁撤,現在只有100多名警察。
而列支敦斯登將把國家"租出去"。只要帶夠錢(約43萬元人民幣),你就可以當一天列支敦斯登國王,在城堡裡喝喝酒,讓安保人員聽命於你,在路牌上寫上你的名字。但他們不做是因為缺錢,因為列支敦斯登的國民收入很高,大家的生活輕鬆愉快,我估計他們做這種事,就是想在笑的同時,拿個獎。
這裡是《文靜的美》,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喬治·屈維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