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於前日如約而至,獲獎者依然一看讓人啼笑皆非,咳咳,寫之前,先讓我狠狠笑一會兒~
創立於1991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善意模仿,它授予「首先讓人們發笑,然後讓人們思考的成就」。
通常每年的搞笑諾貝爾頒獎典禮都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舉行,以小型歌劇、科學演示和24/7的講座為特色,其間科學家必須對他們的工作進行兩次解釋:一次在24秒內,另一次只用7個單詞。獲獎感言以60秒為限。還有聞名世界的全場一起秒回童年「紙飛機」環節()
Ig線下頒獎典禮著名的飛紙飛機環節
今年的頒獎典禮受疫情影響,只能放在線上舉行,獲獎者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參與了盛典。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線上頒獎典禮直播截圖
正如頒獎方所暗示的那樣,被授予榮譽的研究乍一看可能有些荒謬,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科學價值。
比如說,今年的「材料科學獎」,授予了這把看圖就就有味道鋪面而來的「便便刀」。
獲獎者從高中起就被加拿大一個因紐特人的故事深深吸引,這個人用自己的糞便製作了一把刀。為了了解這個傳說故事的真實性,他使用了凍在零下50攝氏度的真實人類糞便,並將其打磨成尖銳的邊緣,然後試著用它來切肉。
而獲獎理由就是,科學家證實了這把刀,徹徹底底「失敗」了!因為一切,刀就融了。(我就想問,科學家,考慮過肉的感受嗎??)
今年的心理學獎,頒給了「對眉毛的研究」,獲獎理由是,「通過觀察眉毛能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自戀狂」。簡單來說,就是自戀的人會有更獨特的眉毛,比如高高飛起的眉尾、稜角分明的眉形之類。(寫到這,我衝去看了看我的眉毛)
不同眉形代表了不同的自戀程度,而研究者在接受頒獎時,把自己的眉毛都貼起來了!就不讓你們看穿我!
獲獎者接受頒獎時,特別把自己的「眉毛」隱身了
今年的物理學獎,則CUE了一下法拉第。
獲獎原因是,兩位科學家通過實驗對蚯蚓進行了高頻率的震動,來探索會對活蚯蚓的形狀產生什麼影響。
振動一池水,你會發現,超過一個關鍵的頻率,一個駐波的模式將在表面形成。這些被稱為法拉第波,以麥可·法拉第的名字命名,他在19世紀上半葉研究了這種現象。
科學家們推斷,由於許多生物主要是由液體組成的,因此在適當條件下也有可能經曆法拉第波。
於是科學家瞄準了「有流體靜力骨架和靈活的皮膚和充滿液體的體腔」的蚯蚓作為研究對象,把蚯蚓「灌醉」了,然後「震它震它震它」!哇!,真的變成了「波浪形的蚯蚓了!」
不過作者認為,他們的這個研究結果可不是用於「搞笑」的,雖然看起來有點好玩,可是這樣的研究「可以用於開發探測和控制活體體內生物物理過程(如神經衝動的傳播)的新技術。」
正值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籌備期間,將參與本次大會的1998年沃爾夫物理獎得主 Michael Berry正好同時也是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得主,今年頒獎期間,他正外出去英國布裡斯託的賽文河畔觀潮而錯過了頒獎典禮。(連錯過的理由都那麼浪漫!)
Berry教授獨家分享的賽文河畔觀潮景象,在自然中觀察現象並思考物理規律是他最經常做的事情之一。| Michael Berry
科學總被認為是一件很嚴肅的話題,而搞笑諾貝爾獎的初衷,似乎就希望來「解構」這種嚴肅,用引人發笑的研究來激發大家對嚴肅科學的好奇和思考。
於是我們特地向Berry教授請教了關於「搞笑諾貝爾獎」的話題。Berry教授說,他並沒有特別關注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的頒獎,不過每個獲獎者獲得這個獎項都會蠻開心。
他自己是因為用磁懸浮讓活的青蛙飛起來獲得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獎,但他認為更具代表性的,則是比他早一年的物理獎得主,同時也是他同事的Len Fisher。
Berry教授視頻連線截圖
Len Fisher研究了將甜甜圈浸在咖啡(或茶)中的最佳時間(聽上去很具有很體貼的食用價值啊!)經過仔細的研究,Len Fisher發現,時間太短,咖啡不會被吸收,時間太長,甜甜圈會碎裂掉到咖啡裡!
Berry教授說,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搞笑諾貝爾獎」讓大家大笑並思考的例子。「當得知有人因為這麼簡單的事情而獲獎時,每個人都笑了。但這並不簡單!水和甜甜圈材料的微妙性質背後的物理學問題,真是很難理解的。"
Berry教授認為,「搞笑諾貝爾獎」希望讓大家「 Laugh (大笑),and think(思考)」的宗旨「這正是一個比較普遍和非常重要的主題聯繫起來的例子。」
「許多嚴肅的物理學揭示了以前被認為是獨立的學科之間的深層聯繫。思考和笑的聯繫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要緊密得多。而令人驚訝的是,當一群物理學家在努力工作,試圖理解一些事情時,你經常聽到笑聲。」
這麼說來,想想我們編輯部每次討論嚴肅科學話題,乃至細胞的運輸機制、宇宙大統一理論時,也時不時會爆發出穿透雲霄的笑聲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