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和大笑,比大多數人想的關係更緊密」,我們和搞笑諾貝爾獎...

2020-12-06 騰訊網

202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於前日如約而至,獲獎者依然一看讓人啼笑皆非,咳咳,寫之前,先讓我狠狠笑一會兒~

創立於1991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善意模仿,它授予「首先讓人們發笑,然後讓人們思考的成就」。

通常每年的搞笑諾貝爾頒獎典禮都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舉行,以小型歌劇、科學演示和24/7的講座為特色,其間科學家必須對他們的工作進行兩次解釋:一次在24秒內,另一次只用7個單詞。獲獎感言以60秒為限。還有聞名世界的全場一起秒回童年「紙飛機」環節()

Ig線下頒獎典禮著名的飛紙飛機環節

今年的頒獎典禮受疫情影響,只能放在線上舉行,獲獎者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參與了盛典。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線上頒獎典禮直播截圖

正如頒獎方所暗示的那樣,被授予榮譽的研究乍一看可能有些荒謬,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科學價值。

比如說,今年的「材料科學獎」,授予了這把看圖就就有味道鋪面而來的「便便刀」

獲獎者從高中起就被加拿大一個因紐特人的故事深深吸引,這個人用自己的糞便製作了一把刀。為了了解這個傳說故事的真實性,他使用了凍在零下50攝氏度的真實人類糞便,並將其打磨成尖銳的邊緣,然後試著用它來切肉。

而獲獎理由就是,科學家證實了這把刀,徹徹底底「失敗」了!因為一切,刀就融了。(我就想問,科學家,考慮過肉的感受嗎??)

今年的心理學獎,頒給了「對眉毛的研究」,獲獎理由是,「通過觀察眉毛能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自戀狂」。簡單來說,就是自戀的人會有更獨特的眉毛,比如高高飛起的眉尾、稜角分明的眉形之類。(寫到這,我衝去看了看我的眉毛)

不同眉形代表了不同的自戀程度,而研究者在接受頒獎時,把自己的眉毛都貼起來了!就不讓你們看穿我!

獲獎者接受頒獎時,特別把自己的「眉毛」隱身了

今年的物理學獎,則CUE了一下法拉第。

獲獎原因是,兩位科學家通過實驗對蚯蚓進行了高頻率的震動,來探索會對活蚯蚓的形狀產生什麼影響。

振動一池水,你會發現,超過一個關鍵的頻率,一個駐波的模式將在表面形成。這些被稱為法拉第波,以麥可·法拉第的名字命名,他在19世紀上半葉研究了這種現象。

科學家們推斷,由於許多生物主要是由液體組成的,因此在適當條件下也有可能經曆法拉第波。

於是科學家瞄準了「有流體靜力骨架和靈活的皮膚和充滿液體的體腔」的蚯蚓作為研究對象,把蚯蚓「灌醉」了,然後「震它震它震它」!哇!,真的變成了「波浪形的蚯蚓了!」

不過作者認為,他們的這個研究結果可不是用於「搞笑」的,雖然看起來有點好玩,可是這樣的研究「可以用於開發探測和控制活體體內生物物理過程(如神經衝動的傳播)的新技術。」

正值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籌備期間,將參與本次大會的1998年沃爾夫物理獎得主 Michael Berry正好同時也是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得主,今年頒獎期間,他正外出去英國布裡斯託的賽文河畔觀潮而錯過了頒獎典禮。(連錯過的理由都那麼浪漫!)

Berry教授獨家分享的賽文河畔觀潮景象,在自然中觀察現象並思考物理規律是他最經常做的事情之一。| Michael Berry

科學總被認為是一件很嚴肅的話題,而搞笑諾貝爾獎的初衷,似乎就希望來「解構」這種嚴肅,用引人發笑的研究來激發大家對嚴肅科學的好奇和思考。

於是我們特地向Berry教授請教了關於「搞笑諾貝爾獎」的話題。Berry教授說,他並沒有特別關注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的頒獎,不過每個獲獎者獲得這個獎項都會蠻開心。

他自己是因為用磁懸浮讓活的青蛙飛起來獲得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獎,但他認為更具代表性的,則是比他早一年的物理獎得主,同時也是他同事的Len Fisher。

Berry教授視頻連線截圖

Len Fisher研究了將甜甜圈浸在咖啡(或茶)中的最佳時間(聽上去很具有很體貼的食用價值啊!)經過仔細的研究,Len Fisher發現,時間太短,咖啡不會被吸收,時間太長,甜甜圈會碎裂掉到咖啡裡!

Berry教授說,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搞笑諾貝爾獎」讓大家大笑並思考的例子。「當得知有人因為這麼簡單的事情而獲獎時,每個人都笑了。但這並不簡單!水和甜甜圈材料的微妙性質背後的物理學問題,真是很難理解的。"

Berry教授認為,「搞笑諾貝爾獎」希望讓大家「 Laugh (大笑),and think(思考)」的宗旨「這正是一個比較普遍和非常重要的主題聯繫起來的例子。」

「許多嚴肅的物理學揭示了以前被認為是獨立的學科之間的深層聯繫。思考和笑的聯繫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要緊密得多。而令人驚訝的是,當一群物理學家在努力工作,試圖理解一些事情時,你經常聽到笑聲。」

這麼說來,想想我們編輯部每次討論嚴肅科學話題,乃至細胞的運輸機制、宇宙大統一理論時,也時不時會爆發出穿透雲霄的笑聲啊,哈哈哈~

相關焦點

  • 搞笑諾貝爾獎得主:思考和大笑,比大多數人想的關係更緊密
    簡單來說,就是自戀的人會有更獨特的眉毛,比如高高飛起的眉尾、稜角分明的眉形之類。| Michael Berry科學總被認為是一件很嚴肅的話題,而搞笑諾貝爾獎的初衷,似乎就希望來「解構」這種嚴肅,用引人發笑的研究來激發大家對嚴肅科學的好奇和思考。於是我們特地向Berry教授請教了關於「搞笑諾貝爾獎」的話題。
  • 搞笑諾貝爾獎得主:思考和大笑,比大多數人想的關係更緊密
    202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於前日如約而至,獲獎者依然一看讓人啼笑皆非,咳咳,寫之前,先讓我狠狠笑一會兒~創立於1991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善意模仿,它授予「首先讓人們發笑,然後讓人們思考的成就」。
  • 對話搞笑諾獎得主:思考和大笑,比多數人想的關係更緊密
    原創 小文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2020年的搞笑諾獎爾獎於前日如約而至,獲獎者依然一看讓人啼笑皆非,咳咳,寫之前,先讓我狠狠笑一會兒~創立於1991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善意模仿,它授予「首先讓人們發笑,然後讓人們思考的成就」。
  • 搞笑諾貝爾獎是來搞笑的嗎?研究貓是液體還是固體,居然拿了獎!
    對於這個奇怪的話題有些人非常不理解,但是養過貓的人都知道,貓到底有多「柔軟」,可能提起來別的小動物是一個整體,而貓好像是一串,身體長到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還能從一些視頻看到貓真的可以像水一樣從門下面的縫鑽進來!所以很多「貓奴」都會想,難道貓是一種液體嗎?
  • 2006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揭曉(組圖)
    核心提示在諾貝爾獎獎項紛紛出爐之際,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也於當地時間5日晚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揭曉。「搞笑諾貝爾獎」於1991年在美國創立,由劍橋市幽默科學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提供贊助,宗旨是「表彰那些不能也不應該被重複的科學研究」,讓人們「先是大笑,然後開始思考」。
  • 搞笑諾貝爾獎:我們是認真的
    「搞笑」版諾貝爾獎模仿諾貝爾獎,將獎項頒給那些在科技領域有所創造、獲得成果的人,但它又非常不正經,往往讓人捧腹。別看這些創造發明很搞笑,每年都有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來頒獎,入選的科學成果同樣能為人們帶來科學或技術的靈感。
  • 搞笑諾貝爾獎:我們是認真的
    「搞笑」版諾貝爾獎模仿諾貝爾獎,將獎項頒給那些在科技領域有所創造、獲得成果的人,但它又非常不正經,往往讓人捧腹。別看這些創造發明很搞笑,每年都有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來頒獎,入選的科學成果同樣能為人們帶來科學或技術的靈感。
  • 搞笑諾貝爾獎: 我們是認真的
    「搞笑」版諾貝爾獎模仿諾貝爾獎,將獎項頒給那些在科技領域有所創造、獲得成果的人,但它又非常不正經,往往讓人捧腹。別看這些創造發明很搞笑,每年都有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來頒獎,入選的科學成果同樣能為人們帶來科學或技術的靈感。
  • 科學家的幽默:搞笑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今天我給你講講搞笑諾貝爾獎這個獎項的來歷,也許會打破你腦中,科學總是那麼厚重、嚴肅的印象。比如說1993年搞笑諾貝爾獎文學獎的得主有976人,這些作者是一起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聯合發布了一篇論文,論文的內容是比較了幾種心肌梗塞的治療方案。一般來說,一篇論文有3到5個聯合作者,多了也就是10個以內。而這篇論文,竟然有976個作者。
  • 搞笑諾貝爾獎是如何搞笑的?讓我們的科學也「可愛」起來
    每一年9月的時候,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與諾貝爾獎得主都會來到哈佛大學表彰這些讓人發笑的優秀研究。這樣一場科學的盛宴,究竟會有多搞笑?裡面有多少精妙的梗?今年又有哪些研究獲此殊榮?接下來小編帶你略知一二……Pizza 或許可以抗癌,為什麼樹袋熊的屎是方形的?
  • 貓究竟是固態還是液態,搞笑諾貝爾獎給我們的啟發
    前兩天,有一件雖然是科學界,但更像是娛樂界的盛事,獲得全球新聞媒體的關注。這就是2017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正式出爐了,頒獎地點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獲獎的項目和往年一樣帶來許多驚喜和笑點。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物理學獎得主是法國研究人員馬克·安託萬,他的研究是:用流體力學來研究貓究竟是固態的還是液態的。
  • 科學也可以很搞笑,搞笑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
    科學在很多人眼裡都是嚴肅的象徵,更不要提科學界的頂級獎項然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將科學變得有趣起來,甚至創立了另類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創辦雜誌後,馬克開始思考,既然有了有趣的科學雜誌,為什麼不能有有趣的科學獎項呢?那些乍看之下讓人發笑的科學也有發人深省的地方,況且青黴素也是從發黴麵包裡研究出來的呀。
  • 科學也可以很搞笑,搞笑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
    科學在很多人眼裡都是嚴肅的象徵,更不要提科學界的頂級獎項諾貝爾獎了。然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將科學變得有趣起來,甚至創立了另類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創辦雜誌後,馬克開始思考,既然有了有趣的科學雜誌,為什麼不能有有趣的科學獎項呢?那些乍看之下讓人發笑的科學也有發人深省的地方,況且青黴素也是從發黴麵包裡研究出來的呀。
  • 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每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都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拓展感官和品味的邊界。隨著第30屆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揭曉,我們又將看到更多刷新認知的成果了。「被認可是一種榮譽,」獲獎者埃倫在9月17日舉行搞笑諾貝爾頒獎禮前表示,「我一生都在追求搞笑諾貝爾獎。夢想成真了。真的。」
  • 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落幕,今年又有哪些新腦洞?
    別笑,這可不是什麼整蠱玩笑,上述的奇思妙想其實都是了不起的發現,榮獲了29屆搞笑諾貝爾獎各項科學大獎。趁著搞笑諾貝爾獎剛剛落幕,熱度未散,一起來感受一下什麼叫「搞笑,我們是認真的」。 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 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
  • 研究它的人還拿了搞笑諾貝爾獎
    筆者-小文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一種模仿,創立於1991年,它意在鼓勵人們去發現生活中被忽視掉的科學知識,尤其是一些乍一看很搞笑,但背後卻蘊含能讓人深思的科學研究。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都會在哈佛大學的劇院發布和頒發獎項,而除了科學作品的展現環節外,科學家還必須對自己的研究內容進行講解,這也是搞笑諾貝爾獎中最有趣的環節之一。科學家在演講時必須遵循「24/7」的原則,也就是在24秒內用簡潔的話介紹自己的科研內容,並最後用7個詞進行概括。
  • 搞笑諾貝爾獎2018獲獎名單 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獎
    ­  諾貝爾獎盃設計精美,有巨額獎金;搞笑諾貝爾獎的獎盃更像是小學生手工課作品,獎金也挺巨額——10萬億辛巴威幣,約等於0.2元人民幣。­  科學是嚴肅的,但是欣賞科學的方式卻不一定嚴肅。­  在28年的歷史中,生物學獎頒給過人類如何自製假肢以便混在山羊中過日子;經濟學獎得主之一從銷售和市場營銷的角度,對石頭的性格進行了研究;診斷醫學獎有開車過減速帶,不疼就是沒有闌尾炎;文學獎是我們仍未知道,為何所有語言裡都有「Huh(啥)」這個詞;物理獎有當人踩到香蕉皮時,鞋底和香蕉皮之間的摩擦力;心理學獎發現晚睡的人更加自我欣賞;和平獎則研製出將炸藥製作成鑽石的方法……
  • 2020搞笑諾貝爾獎出爐,5個中國殺手獲獎:酬金200萬的暗殺行動,他們...
    (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綜合)搞笑諾貝爾獎以「先讓人大笑然後思考」為宗旨,每年頒發10個既有趣又富含科學道理的研究。今年是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因疫情原因改為線上進行。今年的搞笑諾獎少了一些現場的歡快氛圍和扔紙飛機等傳統環節,多國總統和五個中國殺手獲獎。
  •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又開始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英國那些事兒ID:hereinuk話說,全世界的學者都以獲得諾貝爾獎為榮,而另一部分不太正經的,靠獲得「搞笑諾貝爾獎」出名。「搞笑諾貝爾獎」聽起來就是個不太正經的獎項,它於1991年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主辦,今年已經是第30屆,每年9月將獎項頒給「乍看一本搞笑,細看引人深思」的十項成就。
  • 各種奇葩研究的搞笑諾貝爾獎,這個獎項是如何產生的?
    奇葩的搞笑諾貝爾獎?在2019年,研究袋熊粑粑的科學家獲得了這個獎項,他們研究的問題是,為什麼袋熊粑粑是方的?科學家通過解剖袋熊的消化系統,發現袋熊腸道的不同位置,有著不一樣的彈性,有的位置腸道彈性較大,而有的位置彈性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