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搞笑諾獎得主:思考和大笑,比多數人想的關係更緊密

2021-01-12 澎湃新聞

原創 小文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2020年的搞笑諾獎爾獎於前日如約而至,獲獎者依然一看讓人啼笑皆非,咳咳,寫之前,先讓我狠狠笑一會兒~

創立於1991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善意模仿,它授予「首先讓人們發笑,然後讓人們思考的成就」。

通常每年的搞笑諾貝爾頒獎典禮都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舉行,以小型歌劇、科學演示和24/7的講座為特色,其間科學家必須對他們的工作進行兩次解釋:一次在24秒內,另一次只用7個單詞。獲獎感言以60秒為限。還有聞名世界的全場一起秒回童年「紙飛機」環節

Ig線下頒獎典禮著名的飛紙飛機環節

今年的頒獎典禮受疫情影響,只能放在線上舉行,獲獎者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參與了盛典。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線上頒獎典禮直播截圖

正如頒獎方所暗示的那樣,被授予榮譽的研究乍一看可能有些荒謬,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科學價值。

比如說,今年的「材料科學獎」,授予了這把看圖就就有味道鋪面而來的「便便刀」。

獲獎者從高中起就被加拿大一個因紐特人的故事深深吸引,這個人用自己的糞便製作了一把刀。為了了解這個傳說故事的真實性,他使用了凍在零下50攝氏度的真實人類糞便,並將其打磨成尖銳的邊緣,然後試著用它來切肉。

而獲獎理由就是,科學家證實了這把刀,徹徹底底「失敗」了!因為一切,刀就融了。(我就想問,科學家,考慮過肉的感受嗎??)

今年的心理學獎,頒給了「對眉毛的研究」,獲獎理由是,「通過觀察眉毛能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自戀狂」。簡單來說,就是自戀的人會有更獨特的眉毛,比如高高飛起的眉尾、稜角分明的眉形之類。(寫到這,我衝去看了看我的眉毛)

不同眉形代表了不同的自戀程度,而研究者在接受頒獎時,把自己的眉毛都貼起來了!就不讓你們看穿我!

獲獎者接受頒獎時,特別把自己的「眉毛」隱身了

今年的物理學獎,則CUE了一下法拉第。

獲獎原因是,兩位科學家通過實驗對蚯蚓進行了高頻率的震動,來探索會對活蚯蚓的形狀產生什麼影響。

振動一池水,你會發現,超過一個關鍵的頻率,一個駐波的模式將在表面形成。這些被稱為法拉第波,以麥可·法拉第的名字命名,他在19世紀上半葉研究了這種現象。

科學家們推斷,由於許多生物主要是由液體組成的,因此在適當條件下也有可能經曆法拉第波。

於是科學家瞄準了「有流體靜力骨架和靈活的皮膚和充滿液體的體腔」的蚯蚓作為研究對象,把蚯蚓「灌醉」了,然後「震它震它震它」!哇!,真的變成了「波浪形的蚯蚓了!」

不過作者認為,他們的這個研究結果可不是用於「搞笑」的,雖然看起來有點好玩,可是這樣的研究「可以用於開發探測和控制活體體內生物物理過程(如神經衝動的傳播)的新技術。」

正值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籌備期間,將參與本次大會的1998年沃爾夫物理獎得主 Michael Berry正好同時也是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得主,今年頒獎期間,他正外出去英國布裡斯託的賽文河畔觀潮而錯過了頒獎典禮。(連錯過的理由都那麼浪漫!)

Berry教授獨家分享的賽文河畔觀潮景象,在自然中觀察現象並思考物理規律是他最經常做的事情之一。| Michael Berry

科學總被認為是一件很嚴肅的話題,而搞笑諾貝爾獎的初衷,似乎就希望來「解構」這種嚴肅,用引人發笑的研究來激發大家對嚴肅科學的好奇和思考。

於是我們特地向Berry教授請教了關於「搞笑諾貝爾獎」的話題。Berry教授說,他並沒有特別關注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的頒獎,不過每個獲獎者獲得這個獎項都會蠻開心。

他自己是因為用磁懸浮讓活的青蛙飛起來獲得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獎,但他認為更具代表性的,則是比他早一年的物理獎得主,同時也是他同事的Len Fisher。

Berry教授視頻連線截圖

Len Fisher研究了將甜甜圈浸在咖啡(或茶)中的最佳時間(聽上去很具有很體貼的食用價值啊!)經過仔細的研究,Len Fisher發現,時間太短,咖啡不會被吸收,時間太長,甜甜圈會碎裂掉到咖啡裡!

Berry教授說,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搞笑諾貝爾獎」讓大家大笑並思考的例子。「當得知有人因為這麼簡單的事情而獲獎時,每個人都笑了。但這並不簡單!水和甜甜圈材料的微妙性質背後的物理學問題,真是很難理解的。"

Berry教授認為,「搞笑諾貝爾獎」希望讓大家「 Laugh (大笑),and think(思考)」的宗旨「這正是一個比較普遍和非常重要的主題聯繫起來的例子。」

「許多嚴肅的物理學揭示了以前被認為是獨立的學科之間的深層聯繫。思考和笑的聯繫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要緊密得多。而令人驚訝的是,當一群物理學家在努力工作,試圖理解一些事情時,你經常聽到笑聲。」

這麼說來,想想我們編輯部每次討論嚴肅科學話題,乃至細胞的運輸機制、宇宙大統一理論時,也時不時會爆發出穿透雲霄的笑聲啊,哈哈哈~

誰說嚴肅科學一定不能也很有趣呢?更多的「搞笑諾貝獎」相關信息,可以點擊「閱讀原文」連結至官網網站查詢,希望這些有趣的研究,可以讓你大笑的同時,引發你對科學更多的好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搞笑諾貝爾獎得主:思考和大笑,比大多數人想的關係更緊密
    簡單來說,就是自戀的人會有更獨特的眉毛,比如高高飛起的眉尾、稜角分明的眉形之類。Berry教授說,他並沒有特別關注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的頒獎,不過每個獲獎者獲得這個獎項都會蠻開心。他自己是因為用磁懸浮讓活的青蛙飛起來獲得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獎,但他認為更具代表性的,則是比他早一年的物理獎得主,同時也是他同事的Len Fisher。
  • 搞笑諾貝爾獎得主:思考和大笑,比大多數人想的關係更緊密
    202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於前日如約而至,獲獎者依然一看讓人啼笑皆非,咳咳,寫之前,先讓我狠狠笑一會兒~創立於1991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善意模仿,它授予「首先讓人們發笑,然後讓人們思考的成就」。
  • 「思考和大笑,比大多數人想的關係更緊密」,我們和搞笑諾貝爾獎...
    (我就想問,科學家,考慮過肉的感受嗎??)簡單來說,就是自戀的人會有更獨特的眉毛,比如高高飛起的眉尾、稜角分明的眉形之類。Berry教授說,他並沒有特別關注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的頒獎,不過每個獲獎者獲得這個獎項都會蠻開心。 他自己是因為用磁懸浮讓活的青蛙飛起來獲得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獎,但他認為更具代表性的,則是比他早一年的物理獎得主,同時也是他同事的Len Fisher。
  • 貧富差距越大,人們接吻越多 | 搞笑諾獎
    而且,今年果殼成為了Ig Nobel中國區的獨家合作夥伴,這也是搞笑諾貝爾獎首次與中國機構有正式官方合作~撒花花花花~想不想知道今年的獎項又有什麼「么蛾子」?這周五和周六,鎖定果殼,我們一起看搞笑諾貝爾獎!指路:- ↓本文是本屆搞笑諾獎的經濟學獎。- 有今年所有獎項的回顧。
  • 南京高中學霸自學大學化學 與諾獎得主英語對話
    原標題:化學學霸劉天嘯 高中學習大學知識 劉天嘯對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莫爾納爾教授 今年3月30日,南京一中迎來了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莫爾納爾教授,學校的幾位化學學霸獲得與諾獎得主對話的機會,高二(2)班的劉天嘯就是其中一位。
  • 搞笑諾獎2020:搞笑背後,發人深省
    和往屆一樣,今年的搞笑諾獎,讓人捧腹大笑,又發人深省。比如,川普等九個國家的領導人,因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裡,給奮戰在一線的科學家和醫生們頻頻 「上課」,而榮獲醫學教育獎。再比如,5 位廣西人因在 「僱兇殺人」 過程中層層外包,導致酬金從 200 萬降至 10 萬,最終執行人反水,向暗殺對象傳遞信息,而這五位已經入獄的團夥,獲得今年的管理學獎。
  • 搞笑諾獎2020:搞笑背後,發人深省
    文丨科研公路社美國當地時間 9 月 17 日晚 6 點,第 30 次 「首屆搞笑諾貝爾獎典禮」 結果出爐。和往屆一樣,今年的搞笑諾獎,讓人捧腹大笑,又發人深省。比如,川普等九個國家的領導人,因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裡,給奮戰在一線的科學家和醫生們頻頻 「上課」,而榮獲醫學教育獎。
  • 對話諾獎得主:科學領域國際合作不能停止
    諾貝爾獎帶來了哪些啟示,諾貝爾獎獲得者又有哪些最新認識,這幾乎是每年十月諾獎揭曉時,人們都會關注的一個問題。10月5日至12日,2020年諾貝爾獎陸續揭曉,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在今年諾貝爾獎揭曉前夕,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連續多天推出主題為「2020為什麼我們這麼關注諾獎」的中國科學家與往屆諾貝爾獎得主線上系列對話直播活動,邀請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中國科學家參與對話,吸引900餘萬網友線上觀看。在活動中,中外科學家就世界科技前沿方向、如何開展國際合作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其中不少觀點引人深思。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中國的樓市同樣吸引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們的關注。至少有四位諾獎得主對此作出評論。2007年諾獎得主羅傑·梅爾森和2013年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都提出過中國房地產存在泡沫,席勒多次談及,中國房地產下跌風險較大。
  • 【重要通知】我準備報名明年的搞笑諾獎了!請大家支持我!
    今天我乾脆就給大家介紹下這個獎究竟多搞笑多牛逼,說不定明年你就在獲獎名單看到我了一、什麼是搞笑諾獎?水平直逼諾獎!很多人以為搞笑諾獎就是個野雞獎,每年就隨便盤點幾個沙雕論文,大家口嗨一下就散場,評選人的學歷撐死也就是個銀教授之類的...錯!
  • 對話「諾獎」得主:國際合作改變世界
    10月5至12日,2020年諾貝爾獎陸續頒布,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就在在本屆「諾獎」頒布之前,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與百度聯合推出「2020為什麼我們這麼關注諾獎」。連續幾天的時間,中國科學家與往屆諾獎得主線上系列對話直播活動,邀請多位諾貝爾獲得者及中國知名科學家參與對話,吸引900餘萬網友線上觀看。
  • 巔峰對話:瞰見2021——專訪諾獎得主 | 每經網
    巔峰對話:瞰見2021——專訪諾獎得主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06 22:41:15
  • 諾獎雙料得主當選中科院院士:曾讓青蛙在半空中飛行
    共有61人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另外,16人新當選為中科院外籍院士,其中有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2為諾獎得主分別是安德烈·蓋姆和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  作為石墨烯的發現人之一,值得注意的事,安德烈·海姆諾貝爾獎與搞笑諾貝爾獎雙料得主,他也是至今所有的諾獎得主中,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同時獲得過搞笑諾獎和真正諾獎的獲獎者。
  • 熱點 | 對話「諾獎」得主:國際合作改變世界
    10月5至12日,2020年諾貝爾獎陸續頒布,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就在在本屆「諾獎」頒布之前,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與百度聯合推出「2020為什麼我們這麼關注諾獎」。連續幾天的時間,中國科學家與往屆諾獎得主線上系列對話直播活動,邀請多位諾貝爾獲得者及中國知名科學家參與對話,吸引900餘萬網友線上觀看。中外科學家就世界科技前沿方向、如何開展國際合作等諸多公眾關注的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其中許多觀點引人深思。
  • 恆潔集團CEO丁威先生受邀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11月22日晚,由南京市委創新委指導,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政府、南京大學商學院主辦,思謀會承辦,以「全球經濟展望與中國企業家新思維」為主題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中國企業家對話活動在南京大學隆重舉行。    恆潔集團CEO丁威先生作為產業界領軍人物、創新發展的推動者、思謀會核心成員,再次受邀參與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9日 消息:近日,今日頭條上線了科普視頻系列
  • 19年19位諾獎得主!日本人是如何成為「諾獎收割機」的?
    相比之下,算上吉野彰,日本已經總共產生了27位諾獎得主,其中有三分之二(18位)出現在2000年之後,平均一年一位!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讓日本可以在新世紀迅速成為諾獎收割機的呢?1失去的三十年中,日本並沒有失去科研提起日本,經濟學界經常會說到一個詞——「失去的三十年」。
  • 諾獎得主40多篇論文作假?諾獎背後的風起雲湧
    經過這個事件,我們不經開始思考這些論文平臺對於這些諾獎得主的作假論文的態度,真的能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嗎? 又或者,諾獎得主真的可以犯這樣的錯誤嗎? 由人締造的科學奇蹟——諾獎評選流程 諾獎的評選流程被分為2個主要的階段:提名和評選 提名階段:在諾獎頒發的前一年9月,由諾貝爾委員會向各個領域的傑出代表性人物送出
  • 2020搞笑諾獎出爐
    (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綜合)搞笑諾貝爾獎以「先讓人大笑然後思考」為宗旨,每年頒發10個既有趣又富含科學道理的研究。今年是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因疫情原因改為線上進行。今年的搞笑諾獎少了一些現場的歡快氛圍和扔紙飛機等傳統環節,多國總統和五個中國殺手獲獎。
  • CCG主任王輝耀對話諾獎得主 我們需要中國學者和國際學者一起努力去解釋中國的現象
    2020年10月1日-4日,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與百度生態、財經、科技聯合舉辦「2020為什麼我們這麼關注諾獎」中國科學家與往屆諾獎得主線上系列對話直播活動。10月4日,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與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裡克·馬斯金、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怎樣的機制更適合當今全球經濟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