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諾貝爾獎: 我們是認真的

2020-10-18 大科技

「搞笑」版諾貝爾獎模仿諾貝爾獎,將獎項頒給那些在科技領域有所創造、獲得成果的人,但它又非常不正經,往往讓人捧腹。別看這些創造發明很搞笑,每年都有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來頒獎,入選的科學成果同樣能為人們帶來科學或技術的靈感。

2016年生物學獎:假扮山羊和一群羊生活三天

來自英國的託馬斯是一位對未來人類生活十分感興趣的概念設計師,他想探索如果人變成一隻動物,生活會是怎樣的。首先,他要讓自己變成一隻山羊。他請專家打造了一副模仿山羊腿的假肢。接著,託馬斯穿著這副特製的假肢來到阿爾卑斯山,模仿山羊的走路方式,與一群真正的山羊生活了三天。一開始所有山羊都會緊張地盯著他,後來有一隻山羊在他附近閒逛,託馬斯便緊跟著它,和它一起下山吃草,漸漸地整個羊群都接受了他。

在這個過程中,託馬斯觀察到山羊非常擅長在陡峭的山地生活,而人類即使擁有強大的技術,到了野外也遠不如山羊那樣擅於攀登。託馬斯希望通過一定的技術,讓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體驗山羊的生活,認識到山羊的能耐,並學會敬畏大自然。

2016年認知科學獎:兩腿間看風景更美

兩名日本教授偶然間發現,當頭朝下、從兩腿間顛倒著看世界,與正常直立看相比,人會感覺遠處的風景不再遵循近大遠小的規律了,景物在縮小的同時反而離得更近。為了弄清楚產生這種錯覺的原因,他們給測試者使用了一種能讓視野直接顛倒180°的眼鏡,這樣就不用彎腰了。結果發現,直立時戴上顛倒眼鏡看風景,與正常看風景的效果差不多;但只要人彎腰從兩腿間看,即使戴上顛倒眼鏡,看到正立的風景,風景也會變化。

原來這與人類的視覺習慣有關,人們的視覺習慣是在行走過程中慢慢形成的,事物本應該是近大遠小的,但我們在直立觀看時,並不覺得遠處的事物很小,如高山,因為大腦自動調節了我們的視覺感受,形成了我們的視覺習慣;而當我們用非正常的姿勢看風景時,因為大腦沒有相應的視覺經驗,我們的視覺感受就會發生變化,看到的景物既比正立的小一些,同時又近一些。

2015年生物學獎:屁股上裝棍子的雞走路像恐龍

智利的研究人員發現,把一根重重的棍子固定在雞屁股上後,雞走起路來的樣子像極了恐龍。他們為了研究恐龍當年是如何行走的,就「鎖定」了最像獸足類恐龍的現代鳥類——雞。為了讓雞走起來像恐龍,研究者給它加了一個有點像皮搋(chuāi)子(用於疏通馬桶的工具)的尾巴,改變了雞的重心,於是它走起路來就不一樣了。

2012年聲學獎:讓人瞬間安靜的「沉默槍」

來自日本的兩位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打斷人說話的機器,它的工作原理其實是讓說話者聽到自己延遲的說話聲音。

人們在正常講話的時候,大腦聽見的和自己說出來的聲音是完全同步的,但這種槍上附著的麥克風在接收到你的聲音後,大概在0.2秒後才把聲音彈回給你。這種從嘴裡發出的聲音和槍裡彈回的奇怪聲音混合起來,會讓大腦產生混亂,大腦中負責組織語言的部分會受到幹擾而停止工作,此時你就會立刻沉默不語了。

2011年和平獎:用坦克解決違規停車問題

你絕對想像不到,在2011年的立陶宛,就因為在路邊違規停車,一輛豪華汽車被坦克碾壓成一堆廢鐵。2011年8月,時任立陶宛首都市長的阿圖拉斯·佐卡斯竟然親自開著坦克,將一輛停在自行車道上的汽車碾爛了。他認為,罰款對於很多買得起高檔汽車的人來說沒有用,要給他們最重的懲罰。這位市長已於2015年卸任。

2010年工程學獎:用遙控飛機收集鯨的鼻涕

你想知道一隻鯨的身體狀態,既不能捕捉它,也沒辦法近距離為它做長時間的體檢,於是,一些動物學家想到了收集鯨呼出的鼻涕。他們嘗試給一架遙控直升飛機綁上收集鼻涕的培養皿,在船上遙控飛機跟蹤鯨。當鯨遊出海面呼吸時,飛機俯衝而下,將鯨噴出來的鼻涕收集在培養皿中,然後迅速升起,滿載而歸。

鯨的鼻涕裡含有遺傳物質DNA、激素、微生物和病毒等,科學家能夠通過這些物質獲得他們需要的信息。比如,遺傳學家可以利用DNA來判斷這頭鯨是本地鯨還是路過鯨;通過激素,生物學家可以分析出鯨是否懷孕。

2005年化學獎:在糖和水中遊泳,哪個更快?

牛頓曾與好友討論:人類在清水裡遊泳速度快,還是在粘稠的液體裡遊泳更快?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的兩名研究員真的做了這個實驗。他們原本打算向遊泳池中倒入20節車廂重量的糖漿和水的混合物,卻被當地政府制止了,因為當地政府擔心大量糖漿會堵塞下水道。

於是,他們將310千克的瓜爾豆樹膠粉倒入泳池,代替糖漿製造粘稠液體。參與實驗的志願者們跳入一池如鼻涕般的水體,嘗試遊泳。結果發現更濃稠的液體能增加遊泳者的雙手擊水力,但同時會增加身體的阻力,所以在水中和在糖漿中遊泳的速度沒有太大的區別。

2001年生物學獎:消除屁臭味的內褲

美國的巴克·韋默發明了一種特殊的內褲,內部由柔軟的緊密織物製成,內褲的褲頭和褲腿上縫了鬆緊帶,能防止人放出的尷尬氣體擴散出去;

內褲夾層中裝有木炭過濾器,一旦人放屁,木炭過濾器能夠把屁臭味過濾掉,穿上它就不怕臭味會造成尷尬了。木炭過濾器還可替換,方便又節約。

相關焦點

  • 搞笑諾貝爾獎:我們是認真的
    「搞笑」版諾貝爾獎模仿諾貝爾獎,將獎項頒給那些在科技領域有所創造、獲得成果的人,但它又非常不正經,往往讓人捧腹。別看這些創造發明很搞笑,每年都有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來頒獎,入選的科學成果同樣能為人們帶來科學或技術的靈感。
  • 搞笑諾貝爾獎:我們是認真的
    「搞笑」版諾貝爾獎模仿諾貝爾獎,將獎項頒給那些在科技領域有所創造、獲得成果的人,但它又非常不正經,往往讓人捧腹。別看這些創造發明很搞笑,每年都有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來頒獎,入選的科學成果同樣能為人們帶來科學或技術的靈感。
  • 貓究竟是固態還是液態,搞笑諾貝爾獎給我們的啟發
    這就是2017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正式出爐了,頒獎地點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獲獎的項目和往年一樣帶來許多驚喜和笑點。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物理學獎得主是法國研究人員馬克·安託萬,他的研究是:用流體力學來研究貓究竟是固態的還是液態的。許多人都知道,貓可以鑽進許多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狹窄空間裡,因此早就有人說喵星人是水做的了。
  • 認真的來搞笑!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9月14日6點(北京時間),第28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搞笑諾貝爾獎始於1991年,旨在表彰有趣的科研成果。
  • 搞笑諾貝爾獎是如何搞笑的?讓我們的科學也「可愛」起來
    每一年9月的時候,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與諾貝爾獎得主都會來到哈佛大學表彰這些讓人發笑的優秀研究。這樣一場科學的盛宴,究竟會有多搞笑?裡面有多少精妙的梗?今年又有哪些研究獲此殊榮?接下來小編帶你略知一二……Pizza 或許可以抗癌,為什麼樹袋熊的屎是方形的?
  • 你也可以得諾貝爾獎——有趣的「搞笑諾貝爾獎」
    【墨叔叔】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還是這麼無釐頭。可惜啊,就是少了小墨。【小墨】我才不去呢,一點都不符合我的身份!【墨爺爺】哈哈,沒錯,咱們志向是要遠大一點。【小墨】我做的是正經的研究,表面上是有點搞笑,可我呼喚的是大家對動物的關愛,歌頌的是善良,傳達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還有搞笑諾貝爾獎?
    這兩天諾貝爾獎相繼公布了,關於諾貝爾獎,你究竟了解多少,為什麼發了這麼多年,獎金還是沒有發完,為什麼還有一些奇怪的獎項,為什麼獎項裡沒有數學,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這麼多疑問,跟著阿貓一起了解一下吧!
  • 廣西覃某等人獲搞笑諾貝爾獎!論搞笑,科學家們是認真的
    美國當地時間 9 月 17 日晚 6 點,第 30 次 「首屆搞笑諾貝爾獎典禮」 結果出爐。和往屆一樣,今年的搞笑諾獎,讓人捧腹大笑,又發人深省。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聲學獎,就頒給了這項研究,獲獎者是史蒂芬・雷伯
  • 第30屆首屆搞笑諾貝爾獎,我認真看完,微微一笑!
    看北歐評選的諾貝爾獎也就圖一樂,真想了解科學圈的前沿,還得瞅搞笑諾貝爾獎( 手動狗頭 )。說到這兒,相信各位差友已經猜到了,沒錯, " 第 30 屆首屆搞笑諾貝爾獎" ( 30th First Annual Ig Nobel Prize Ceremony )它來了。
  • 搞笑諾貝爾獎:日本連續14年獲獎,內容搞笑卻發人深省
    2020年的諾貝爾獎項已經全部公布,今年並沒有日本科學家入選,可是在「搞笑諾貝爾獎」領域,日本人並未缺席,今年同樣有日本人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殊榮」。從2007年開始,日本人已經連續14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項了,在業界,搞笑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獎項其實知名度都很高,每年也會受到許多人的關注。這篇文章,我們就講一講,日本人都獲得過哪些搞笑諾貝爾獎,其中的一些獲獎原因,也是讓人啼笑皆非。
  • 搞笑諾貝爾獎:日本連續14年獲獎,內容搞笑卻發人深省
    2020年的諾貝爾獎項已經全部公布,今年並沒有日本科學家入選,可是在「搞笑諾貝爾獎」領域,日本人並未缺席,今年同樣有日本人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殊榮」。從2007年開始,日本人已經連續14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項了,在業界,搞笑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獎項其實知名度都很高,每年也會受到許多人的關注。
  • 搞笑諾貝爾獎: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遺憾的是,羅伊·格勞伯教授在2018年12月26日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諾貝爾頒獎禮上的格勞伯 做研究我們可是認真的!
  • 「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都給了誰?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都給了誰?2019年10月7日,今年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將開始公布。諾貝爾獎的頒發每年都是世界關注的焦點,隔了一個大西洋的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另一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笑聲中舉行完畢。北京時間9月13日6時,第29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如期舉行。今年的主題是「習慣」(Habits)。與往年一樣,今年共頒發了10個獎項——包括5個與諾貝爾獎相同的獎項,以及5個隨心所欲的隨機獎項。
  • 搞笑諾貝爾獎2018獲獎名單 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獎
    ­  影視界有評選年度爛片的金酸莓獎、金掃帚獎,傳媒界有失敗新聞攝影展,科學界的笑料擔當必須屬於「搞笑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要正裝出席,向瑞典王室敬禮;搞笑諾貝爾獎則是愛穿啥穿啥,(還有人打扮成蜜蜂),但需向瑞典傳統肉丸子敬禮。
  • 搞笑諾貝爾獎是來搞笑的嗎?研究貓是液體還是固體,居然拿了獎!
    很多人對這種問題也可能會想一下,但是有一位法國的科學家卻真的進行了認真的研究,還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雖然這個獎項是搞笑諾貝爾獎,但是其影響力也是很大的。這位科學家就是馬克·安託萬·法爾丹。馬克是利用了底波拉數對自己的疑問進行證明,然後他驚奇的發現,原來貓既可以是液體也可以是固體!
  • 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每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都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拓展感官和品味的邊界。隨著第30屆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揭曉,我們又將看到更多刷新認知的成果了。「被認可是一種榮譽,」獲獎者埃倫在9月17日舉行搞笑諾貝爾頒獎禮前表示,「我一生都在追求搞笑諾貝爾獎。夢想成真了。真的。」
  • 不可言說的搞笑諾貝爾獎,科學也可以這樣玩
    認真的科學,搞笑的儀式影界有評選年度爛片的金酸梅獎,金掃帚獎,傳媒界有失敗新聞攝影展,而科學界的笑料擔當必屬搞笑諾貝爾獎。更有包括法國總統雅克·席哈克和美國前副總統詹姆斯·丹佛斯·奎爾在內的政壇要人也曾獲得過搞笑諾貝爾獎,而這二者中雅克·席哈克的得獎無疑最能彰顯搞笑諾貝爾獎的本質。而評獎的第一標準就是入選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術和技術的興趣。所以,在戲謔的背後,搞笑諾貝爾獎總能讓真正喜愛科學的人受到一些啟發。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731) 讀新聞 看世界【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中國日報】哪些人獲得了搞笑諾獎隨著第三十屆即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名單的揭曉,我們又見識到了一批腦洞大開的研究者。可別把諾貝爾獎與搞笑諾貝爾獎搞混了。前者是名利雙收的正牌獎項,後者讚揚的則是 「 初看惹人捧腹大笑,再看卻發人深思 」 的研究。
  • 科學也可以很搞笑,搞笑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
    然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將科學變得有趣起來,甚至創立了另類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誰也沒想到的,一直「默默無聞」的馬克在他35歲的時候創立了橫行科學界的另類獎項——搞笑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不僅設立了和諾貝爾獎一樣的獎項,還有公共衛生、考古、營養學等隨機獎項,一共為10個獎項。與諾貝爾獎不同的是,想要取得搞笑諾貝爾獎十分容易,每個人都可以向主辦方申請提名,如果到最後一天主辦方還沒有出結果,就會請來路人做最後的決定。搞笑諾貝爾獎得主在2013年以前是沒有任何獎金的,獲獎者需要自費領獎,獎品也是千奇百怪的手工藝品。
  • 科學也可以很搞笑,搞笑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
    科學在很多人眼裡都是嚴肅的象徵,更不要提科學界的頂級獎項諾貝爾獎了。然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將科學變得有趣起來,甚至創立了另類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誰也沒想到的,一直「默默無聞」的馬克在他35歲的時候創立了橫行科學界的另類獎項——搞笑諾貝爾獎。在創立搞笑諾貝爾獎的前一年,馬克找不到一本稱心的科學雜誌。只好自己寫稿,再將稿子投遞給一家沒落的科普雜誌社。該雜誌社十分欣賞馬克的科學文章,便聘用他當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