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言說的搞笑諾貝爾獎,科學也可以這樣玩

2020-08-27 北冥無漁

認真的科學,搞笑的儀式

影界有評選年度爛片的金酸梅獎,金掃帚獎,傳媒界有失敗新聞攝影展,而科學界的笑料擔當必屬搞笑諾貝爾獎設立於1991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模仿,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每年9月或10月過頒獎儀式都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大禮堂舉行。

第一眼看到這個名稱,你是不是一位這是一群無聊人士專門拿來博人眼球的噱頭,其實幕後大boss是哈佛大學的教授,部分頒獎者還是以前的正牌諾貝爾獎的得主,也有一些在獲得搞笑諾貝爾獎之後的數年拿到了真正的諾貝爾獎章。

更有包括法國總統雅克·席哈克和美國前副總統詹姆斯·丹佛斯·奎爾在內的政壇要人也曾獲得過搞笑諾貝爾獎,而這二者中雅克·席哈克的得獎無疑最能彰顯搞笑諾貝爾獎的本質。而評獎的第一標準就是入選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術和技術的興趣。

所以,在戲謔的背後,搞笑諾貝爾獎總能讓真正喜愛科學的人受到一些啟發。

然而,搞笑是必不可少的,諾貝爾獎要正裝出席,向瑞典王室敬禮;搞笑諾貝爾獎就不一樣了,十分任性,愛穿啥就穿啥(曾有人把自己扮成蜜蜂),但需要向瑞典傳統肉丸子敬禮。

在頒獎期間,觀眾可以不斷的把紙飛機擲向臺上,就像看節目一樣。頒獎典禮時,得獎者只有一分鐘的感謝詞,若超過一分鐘,臺下負責監察的8歲女孩兒就會大喊:「快停下吧!我聽得要睡著了!」

2017年物理學獎:一隻貓能否同時處於固體和液體狀態?(法國研究者馬克·安託萬·法爾丹),這個研究莫名就有些耳熟,貓咪是一種神奇的物種,貓咪是液體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滴!

獲獎得主馬克·安託萬·法爾丹的靈感來源於網絡上的一個提問:「液體的特性是可以填滿各種形狀的容器,那貓算不算液體?」

研究者很認真地進行了一番研究,計算了貓的流體力學參數,甚至本構方程等一系列九條根本聽不懂的東西,最後,在2014年發表論文,表明貓是同時具有固體和液體特性的神秘生物。

研究者由此獲得了第27屆「搞笑諾貝爾獎」,獎金是10萬億辛巴威幣。看起來是很多,後面有好幾個零,但其實換算成人民幣後的話大約是2毛錢。

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

化學獎:

成果:「評估了一個典型5歲孩童每天的唾液分泌總量」

研究方法:研究者首先對食物稱重,然後讓孩子先咀嚼這些食物,但是不能咽下去,而是吐出來,隨後研究者再次稱重,以測量裡面多了多少唾液。唾液總體上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它有助於保持口腔溼度,幫助消滅病菌並啟動對食物的消化過程。所以,吃飯的時候要多嚼一嚼。

物理學獎

獲獎成果:研究了樹袋熊排出方形糞便的方式和原因

獲獎原因:樹袋熊是已知的唯一一種會排出方形糞便的動物。研究結果發現,這種奇特的糞便與樹袋熊腸道的形狀和靈活性、以及樹袋熊生活的環境比較乾燥有關。該研究結論或許能幫助製造業改進方形產品的生產方法,但估計看完了這個對方形產品就沒什麼胃口了。

工程學獎

成果:「發明了一種適用於人類嬰兒的自動換尿布機」

獲獎原因:新手父母們對於給寶寶換尿布的痛苦簡直太了解了。一位來自伊朗的工程師他採用的思路和洗碗機很像。在申請的專利中,作者提到:「一旦將嬰兒放入其中,自動化的尿布更換程序將啟動,全程無需人工參與,無需接觸嬰兒或者尿布,程序將自動完成。」同時,使用這臺機器將減少水的使用,去年,這項發明成功獲得美國專利。以後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新手爸爸們不會換尿布了。

解剖學獎

成果:測量了未穿衣服和穿衣服的法國郵遞員兩側陰囊溫度的不對稱性

科學界此前曾爭論過,男性的左側陰囊溫度是否比右側稍高一些。有一些研究顯示,兩側陰囊的溫度存在不對稱性,而有些研究則否定了這一點。因此此次獲獎者們決定自己開展研究一探究竟。他們分別測量了年輕的郵遞員在未穿衣服和穿衣服狀態下的陰囊溫度,結果發現兩側溫度的確不一致。研究人員總結道:「左右兩側陰囊的溫度差別也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男性外生殖器的不對稱性。」

經濟學獎:

成果:「測定了哪個國家的紙幣最容易傳播危險的病菌」

獲獎原因:研究人員故意汙染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各種紙幣,在這些紙幣上塗抹了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菌株。隨後觀察這些菌株在各類紙幣上能夠生存多長時間,以及在換手時,是否會傳播這些病菌。結果顯示,羅馬尼亞列伊是唯一一種兩種病菌都會被傳播出去的紙幣。原因可能是因為它使用的是聚合物材料。所以,同志們,感謝馬爸爸為我們減少了一個細菌感染的途徑,微信支付寶用起來!

和平獎:

成果:「試圖測量撓痒痒帶來的愉悅程度」

試問天下有誰沒有享受過撓痒痒的快感?在他們2012年的這項研究中,他們使用一種熱帶豆科植物黎豆來引發身體各種不同部位的瘙癢感,包括前臂,腳踝,背部,腋窩等等。結果顯示,背部和腳踝處的瘙癢感要強於前臂,也因此在撓痒痒時,背部和腳踝處感受到的愉悅感也要強烈一些,這大概就是某些人經常會用背去蹭牆的原因。

醫學獎

成果:證據表明食用披薩或有助於預防疾病、延年益壽,前提是要在義大利境內食用在義大利製作的披薩

從2003年起,Gallus和同事們都在吃研究披薩和抵禦各種癌症的關係,Gallus等人也承認,這些研究中發現的有益影響因素都可以歸結於健康的地中海式飲食。所以,想要預防癌症等疾病的人們,義大利披薩歡迎你們。

心理學獎:

成果:「發現嘴裡叼一支筆會讓人微笑,因此也會更加快樂,但後來又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時間退回到1988年,一個研究組發現,嘴裡叼一支筆會讓你微笑,也因此會更加快樂,這是一種面部反饋機制產生的結果。這在當時是一項相當有名的研究,也因此並沒有人去質疑它的結論,直到開展這項研究的科學家Strack自己在2016年重新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實驗,但卻發現無法復現當年自己得出的結論,換句話說:很遺憾,嘴裡叼一支筆,並不會顯著地增加你的快樂程度,這就是小學時叼筆越叼越傻的原因。

醫學教育獎

成果:利用一種名叫「響指訓練」的動物訓練方法,訓練外科醫生做骨科手術

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使用「響指訓練法」的醫學生在學習任務時所花的時間更長,但開展任務的精確度更高,而精確度在外科手術中極為重要。所以想要學好骨科,就得先打好響指。

生物學獎

成果:發現被磁化的死蟑螂的行為與被磁化的活蟑螂不同

Kong等人利用磁弛豫技術(MRX)測量了死去和活著的美洲大蠊的磁化與磁性消退速度。結果發現,活蟑螂磁性消退的速度比死蟑螂快得多。所以,以後記得遇到蟑螂的時候,先磁化再拍。

在看到這些課題笑過之後,我們也可以發現貫穿整個搞笑諾貝爾獎的戲謔,成功卸下了科學冷峻的外表,拋開了晦澀的論文腔調,也沒有一般獎項競爭的緊張感。從頭到尾,我們看到的是科學家作為普通人對生活和研究的熱愛,以及科學與生活之間溫暖的距離。

相關焦點

  • 科學也可以很搞笑,搞笑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
    然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將科學變得有趣起來,甚至創立了另類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馬克·亞伯拉罕斯(下文為馬克)曾開玩笑的說,我創建的軟體公司之所以不出名,是因為我畢業以後才創立的軟體公司(意指比爾蓋茨與微軟公司)。誰也沒想到的,一直「默默無聞」的馬克在他35歲的時候創立了橫行科學界的另類獎項——搞笑諾貝爾獎。
  • 科學也可以很搞笑,搞笑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
    科學在很多人眼裡都是嚴肅的象徵,更不要提科學界的頂級獎項諾貝爾獎了。然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將科學變得有趣起來,甚至創立了另類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馬克·亞伯拉罕斯(下文為馬克)曾開玩笑的說,我創建的軟體公司之所以不出名,是因為我畢業以後才創立的軟體公司(意指比爾蓋茨與微軟公司)。誰也沒想到的,一直「默默無聞」的馬克在他35歲的時候創立了橫行科學界的另類獎項——搞笑諾貝爾獎。
  • 搞笑諾貝爾獎是如何搞笑的?讓我們的科學也「可愛」起來
    這些居然全部都是正經、規範的科學研究。每一年9月的時候,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與諾貝爾獎得主都會來到哈佛大學表彰這些讓人發笑的優秀研究。這樣一場科學的盛宴,究竟會有多搞笑?裡面有多少精妙的梗?今年又有哪些研究獲此殊榮?接下來小編帶你略知一二……Pizza 或許可以抗癌,為什麼樹袋熊的屎是方形的?
  • 你也可以得諾貝爾獎——有趣的「搞笑諾貝爾獎」
    【墨叔叔】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還是這麼無釐頭。可惜啊,就是少了小墨。【小墨】我才不去呢,一點都不符合我的身份!【墨爺爺】哈哈,沒錯,咱們志向是要遠大一點。【小墨】我做的是正經的研究,表面上是有點搞笑,可我呼喚的是大家對動物的關愛,歌頌的是善良,傳達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搞笑諾貝爾獎: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上周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科學界剛剛評選出這樣一批「不正經」的科學發現和發明。(錯過的朋友趕緊戳連結補課哦: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又有中國科學家獲獎) 這個評選毫不意外地有個「不正經」的名字,叫做Ig Nobel Prizes,中文慣稱為「搞笑諾貝爾獎」。
  • 搞笑諾貝爾獎2018獲獎名單 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獎
    ­  影視界有評選年度爛片的金酸莓獎、金掃帚獎,傳媒界有失敗新聞攝影展,科學界的笑料擔當必須屬於「搞笑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要正裝出席,向瑞典王室敬禮;搞笑諾貝爾獎則是愛穿啥穿啥,(還有人打扮成蜜蜂),但需向瑞典傳統肉丸子敬禮。
  • 科學家的幽默:搞笑諾貝爾獎
    科學是有力的,但內部也有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往往還是科學家們自我反省時公之於眾的,甚至有科學家會把這些問題當做課題來研究。這讓科學看上去沒有那麼完美,但這正是科學不斷自我否定與完善的過程。你覺得主流科學家會怎麼看待那些做另類的科學研究,獲得搞笑諾貝爾科學獎的科學家呢?
  •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科學成果常常引人發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科學成果常常引人發笑 你知道搞笑諾貝爾獎嗎?別以為這是無聊搞笑的噱頭,其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幕後推手是哈佛大學教授以及部分正牌諾貝爾獎得主。入選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常常引人發笑,乍看一下毫無意義但之後卻能發人深省,   原標題: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科學成果常常引人發笑     你知道搞笑諾貝爾獎嗎?別以為這是無聊搞笑的噱頭,其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幕後推手是哈佛大學教授以及部分正牌諾貝爾獎得主。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中,總是會出現一些敢於突破感官和品味底線的研究者,這對知識探索來說,是值得讚揚的。隨著第三十屆即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名單的揭曉,我們又見識到了一批腦洞大開的研究者。可別把諾貝爾獎與搞笑諾貝爾獎搞混了。前者是名利雙收的正牌獎項,後者讚揚的則是 「 初看惹人捧腹大笑,再看卻發人深思 」 的研究。
  • 搞笑諾貝爾獎——在義大利吃義大利製作的披薩可以預防癌症
    先簡單介紹一下搞笑諾貝獎(Ig Nobel Prize),該獎項雖然跟諾貝爾獎關係不大,但也不能說兩者一點關係都沒有。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都會邀請諾貝獎得主去頒獎現場掃地,兩個獎項頒發的時相距不到一個月,都是針對科學雜誌上正式發表的文獻來進行頒獎的。
  • 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
    一項將揚子鱷置於氦室的研究揭示了它們的發聲機制,其研究者獲2020搞笑諾貝爾獎。圖片來源:GREGORY G.DIMIJIAN/SCIENCE SOURCE本報訊 受疫情影響,搞笑諾貝爾獎第30屆頒獎儀式近日在線上舉行。搞笑諾貝爾獎旨在評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古怪」研究,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據《科學》報導,這是該獎項首次在線上舉行頒獎儀式。專業的昆蟲學研究人員也怕蜘蛛——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獲得了今年搞笑諾貝爾獎昆蟲學獎。
  • 紀念怪異科學的搞笑諾貝爾獎,已走過30個年頭,今年同樣有看點
    一如既往,怪異的科學成為搞笑諾貝爾舞臺的中心。: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是一年一度的活動,以紀念不同學科的怪異科學。該獎項由《不可思議研究年報》(AIR)雜誌主辦,由哈佛-拉德克利夫大學物理學生協會和科幻小說協會共同贊助。每年,獲獎者會獲得獎盃和自辛巴威的10萬億美元,觀眾們興高採烈地向舞臺上扔紙飛機,以慶祝科學成就,這些成就讓人們發笑又引起了思考。
  • 紀念怪異科學的搞笑諾貝爾獎,已走過30個年頭,今年同樣有看點
    一如既往,怪異的科學成為搞笑諾貝爾舞臺的中心。吸氦的短吻鱷和冷凍糞便刀、不工作的職業殺手以及高頻振動的蚯蚓,這些奇特的主題都激發了一項研究,並贏得了一項獨特的科學榮譽: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是一年一度的活動,以紀念不同學科的怪異科學。該獎項由《不可思議研究年報》(AIR)雜誌主辦,由哈佛-拉德克利夫大學物理學生協會和科幻小說協會共同贊助。每年,獲獎者會獲得獎盃和自辛巴威的10萬億美元,觀眾們興高採烈地向舞臺上扔紙飛機,以慶祝科學成就,這些成就讓人們發笑又引起了思考。
  • 2017「搞笑諾貝爾獎」揭曉,科學家說貓是液體?
    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15日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舉行頒獎儀式。作為一年一度科學界的「搞笑盛會」,今年也出現了不少「這樣也可以?」的「笑點」。貓是不是液體?喵:你說什麼?
  • 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一個熱鬧程度不遜於諾貝爾獎的年度盛會,受疫情影響,其第30屆年度活動近日在線上舉行。(一項將揚子鱷置於氦室的研究揭示了它們發聲的機制,其研究者獲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圖片來源:GREGORY G.
  •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又開始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英國那些事兒ID:hereinuk話說,全世界的學者都以獲得諾貝爾獎為榮,而另一部分不太正經的,靠獲得「搞笑諾貝爾獎」出名。「搞笑諾貝爾獎」聽起來就是個不太正經的獎項,它於1991年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主辦,今年已經是第30屆,每年9月將獎項頒給「乍看一本搞笑,細看引人深思」的十項成就。
  • 「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都給了誰?
    你可能會問,這個搞笑諾貝爾獎是啥?搞笑諾貝爾獎獎盃在你疑問「啥」的時候,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正在解決——為什麼全世界人們都會說「啥」?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評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
  • 2017搞笑諾貝爾獎出爐:「貓可不可以是液體」研究獲得物理獎
    搞笑諾貝爾獎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科技獎。因為真正的諾貝爾獎,是讓人肅然起敬而又距離感,而搞笑諾貝爾獎,則喜感十足,相當於逗比版的諾貝爾獎。大家會說這樣的發明富於想像力,對真正偉大的科技發明可能有啟發,而且也有搞笑諾貝爾獎的得主,但是這樣的發明讓人很開心,而且得獎的人也欣然前往,不像金酸莓獎、近掃帚獎得了都覺得丟人,來領獎都得自我檢討。這個獎歡樂多了。
  • 搞笑諾貝爾獎 今年的諾貝爾獎都頒給了這些人!
    據媒體報導,作為科學界最狂野的獎項,第28屆搞笑諾貝爾獎醫學教育獎頒發給日本醫生堀內朗堀內朗說:「事實上,患者保持坐姿會使結腸鏡檢查變得出奇容易,這表明在進行不同的內窺鏡檢查時,對坐姿和仰臥姿進行比較研究是說得通的。」 報導稱,在搞笑諾貝爾獎中,科學家本人就是研究對象。這不禁讓人聯想起2015年的獲獎者賈斯廷·施密特,他讓蜜蜂叮咬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來確定哪些部位被叮咬後的疼痛感更劇烈。
  • 科學網—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