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搞笑諾貝爾獎出爐:「貓可不可以是液體」研究獲得物理獎

2021-01-12 36氪

搞笑諾貝爾獎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科技獎。因為真正的諾貝爾獎,是讓人肅然起敬而又距離感,而搞笑諾貝爾獎,則喜感十足,相當於逗比版的諾貝爾獎。

大家會說這樣的發明富於想像力,對真正偉大的科技發明可能有啟發,而且也有搞笑諾貝爾獎的得主,但是這樣的發明讓人很開心,而且得獎的人也欣然前往,不像金酸莓獎、近掃帚獎得了都覺得丟人,來領獎都得自我檢討。這個獎歡樂多了。

美國時間9月14日,新一屆的搞笑諾貝爾獎又新鮮出爐了。今年又有什麼驚喜呢?

上得獎名單:

物理學獎:Marc-Antoine Fardin,握有法國、新加坡、美國三國國籍,因為用流體力學來研究這個問題——「一隻貓可以既是固體也是液體嗎?「真是個天才,很多女孩喜喜歡抱著貓,如果貓是液體的話,不知不覺胸前就溼了。那樣,妹子們就只能抱著盆,盆裡坐著貓了。而且還不用給貓洗澡了,因為說不定洗著洗著貓就跑到下水道了。

建議他下一次可以研究一下,「一個屁可以既是氣體又是固體嗎?」這樣人有三急的時候,就可以暫時忍一下,以固體狀態存儲一段時間,等開完會再去從容地釋放。

你好,我有一盆貓

和平獎:Otto Braendli、Milo Puhan、Milo Puhan、Milo Puhan、Alfred Zahn和Otto Braendli,好長一串名字,他們來自於瑞士、加拿大、荷蘭、美國,這麼一票人幹了什麼呢?他們證明了,有規律地玩迪吉裡杜管,是一種治療睡眠呼吸暫停和打鼾的有效方法。哇,白衣天使。

迪吉裡杜管是什麼東西呢?這是澳大利亞土著部落的傳統樂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音樂聲響起,那個「嗡嗡」的聲音就是它。

迪吉裡杜管

經濟學獎:Nancy Greer和Matthew Rockloff,分別來自於澳大利亞和美國,獲獎原因是,研究與一隻活的鱷魚接觸,會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賭博積極性。這麼說,養鱷魚的人玩牌要傾家蕩產了?

摸我你就得輸錢

Nancy Greer和Matthew Rockloff

解剖學獎:James Heathcote,他來自於英國,因為一項醫學研究「為什麼老男人有大耳朵?」這都可以?

在研究中,Heathcote測量了超過200名患者的耳朵長度,發現老年男性不僅長著大耳朵,而且耳朵在30歲之後每十年就能生長大約2毫米。女性的耳朵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大,但她們耳朵一開始較小,跟男性的耳朵比起來不那麼顯眼。而且,可能男性衰老時通常有頭髮變少的趨勢,因而大耳朵更容易被人注意到。額,這個研究成果好像我也發現了。

好像我也老了

生物學獎:Charles Lienhard,Kazunori Yoshizawa,Charles Lienhard和Charles Lienhard,他們來自於日本,巴西,瑞士。因為他們在一種洞穴昆蟲身上,發現了雌性陰莖,以及雄性陰道。唉,我的世界亂了。

相比之下,去年獲生物獎的得主之一Thomas Thwaites,獲獎理由要更奇葩一些,他扮成一隻山羊,他用假肢延長了自己的四肢,模仿山羊的運動方式,並在山間與山羊作伴。

流體力學獎:美國的Jiwon Han,他研究了當一個人在拿著一杯咖啡時走的時候會發生什麼。會發生什麼呢?我會喝兩口。

拿起來,走兩步

營養學獎:Fernanda Ito、Fernanda Ito和Fernanda Ito,他們來自於巴西、加拿大、西班牙。他們做了第一個關於吸血蝙蝠食譜中的人血的研究。建議下一次研究下蚊子吸血的問題,這個受害者更多一些。

醫學獎:來自英國、法國的Jean-Pierre Royet, David Meunier, Nicolas Torquet, Anne-Marie Mouly and Tao Jiang,這一票人幹的活是,使用先進的大腦掃描技術,來衡量一些人對奶酪的厭惡程度。感覺他們是不是閒的?

認知獎:Salvatore Maria Aglioti、Salvatore Maria Aglioti、Salvatore Maria Aglioti和Maria Antonietta Stazi,來自於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他們證明了很多同卵雙胞胎不能從視覺中區分彼此。好神奇,對我有限的閱歷而言,這還真是個新發現。

雖然這個獲獎項目不怎麼的,但是終於終結了一個記錄:「從兩腿間顛倒看世界」曾連續十年獲得搞笑諾貝爾認知獎。

兩位日本教授經研究認為,當頭朝下從兩腿間顛倒著看世界時,人們會感覺比頭朝上正著看世界時,走起路來前進的距離更短,這是人們的錯覺。因為這項研究,他們從2007年開始已經連續10年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今年終於終結了這個記錄。

產科獎——來自西班牙的Marisa López-Teijón, lex García-Faura, Alberto Prats-Galino, and Luis Pallarés Aniorte,展示了一個發育中的人類胎兒,對母親陰道裡播放的音樂,比母親肚子上演奏的音樂更敏感。

今年的獎項跟去年相比,更銳利一些,更色情更勁爆一下。吸血蝙蝠、雌性陰莖、雄性陰道、還有母親陰道的音樂。。。而去年,更多的是一種溫和的奇葩。

比如,去年醫學獎的獲獎理由是:如果你身體左邊癢,只要你對著鏡子撓一下右邊的身體,就能緩解癢的感覺,反之也成立。是不是突然發現,這些獎可以發給段子手,這種發現他們天天有。

今年這些獎項裡,我最喜歡的就是「液態貓」。想像一下,抱著一盆可以流動的貓,也是很拉風的樣子。路人甲惹貓不開心了,立刻變身液體潑他一臉。親愛的小夥伴,今年的這些獎你最喜歡哪一個呢?

PS:

2016搞笑諾貝爾獎出爐:「從兩腿間顛倒看世界」連續十年獲認知科學獎

相關焦點

  • 看看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你們這些「不正經」科學家真是夠了
    諾貝爾獎大家都知道,這是全球很多領域的最高榮譽,幾乎包含了所有大方面的科學領域。例如物理獎,化學獎,生物獎等,還有文學獎,甚至和平獎。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諾貝爾還有一個非常具有娛樂精神的獎項,這就是搞笑諾貝爾獎。而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早已經出爐,你們這些「不正經」科學家真是夠了。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新鮮出爐,快去看你家的貓是固體還是液體
    美國東部時間9月14日6點,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勝利召開。而今年的主題是「不確定性」(Uncertainty),主辦方也十分不確定地開出了十個獎項。  以下是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的全部獎項:
  • 你家的貓可能是液體!2017搞笑諾貝爾獎 腦洞不忍直視
    該團隊的研究發現,演奏迪吉裡杜管能有效緩解打鼾。  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6點,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沒錯,官方就是這麼說的。你大概可以理解為:你總是在過「第N個18歲生日」)在哈佛大學舉行。  搞笑,是因為獲獎的研究內容稀奇古怪很不正經。雖然每個獲獎研究都想讓人大喊「什麼鬼」,但它們統統都是嚴肅認真的成果呢。
  • 2017「搞笑諾貝爾獎」揭曉,科學家說貓是液體?
    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15日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舉行頒獎儀式。作為一年一度科學界的「搞笑盛會」,今年也出現了不少「這樣也可以?」的「笑點」。貓是不是液體?喵:你說什麼?
  • 搞笑諾貝爾獎是來搞笑的嗎?研究貓是液體還是固體,居然拿了獎!
    這些年隨著喵星人的走紅,關於貓的話題也越來越多,其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就是「貓到底是固態的還是液態的」!對於這個奇怪的話題有些人非常不理解,但是養過貓的人都知道,貓到底有多「柔軟」,可能提起來別的小動物是一個整體,而貓好像是一串,身體長到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還能從一些視頻看到貓真的可以像水一樣從門下面的縫鑽進來!所以很多「貓奴」都會想,難道貓是一種液體嗎?
  • 有趣| 貓是固體還是液體?竟然有科學家研究這個!還獲了「諾貝爾獎...
    在2017年諾貝爾獎開獎兩周前,「乍看發笑,過後深思」的第27屆「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也正式揭曉, 讓世界各地有趣的研究再次相聚美國哈佛大學。頒發「搞笑諾貝爾獎「獎盃。今年,這個堪稱科學界的「綜藝大秀」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讓我們捧起爆米花,一起嚴肅開獎。今年「研究成果」有啥?
  • 貓究竟是固態還是液態,搞笑諾貝爾獎給我們的啟發
    前兩天,有一件雖然是科學界,但更像是娛樂界的盛事,獲得全球新聞媒體的關注。這就是2017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正式出爐了,頒獎地點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獲獎的項目和往年一樣帶來許多驚喜和笑點。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物理學獎得主是法國研究人員馬克·安託萬,他的研究是:用流體力學來研究貓究竟是固態的還是液態的。
  • 研究袋熊粑粑、人肉營養……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又要來了
    原創 見文末 果殼每年真·諾貝爾獎頒獎前,都會有個假·諾貝爾獎的頒獎。在國內,我們把它叫做搞笑諾貝爾獎。這個獎由馬克·亞伯拉罕(Marc Abrahams)在1991年創立,當時是「第1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到了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9月17日,我們迎來的就是「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2020年果殼獲得了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中國區的獨家合作,這是搞笑諾貝爾獎首次與中國機構有正式官方合作(鼓掌)。
  • 研究袋熊粑粑、人肉營養……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又要來啦
    這個獎由馬克·亞伯拉罕(Marc Abrahams)在1991年創立,當時是「第1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到了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9月17日,我們迎來的就是「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2020年果殼獲得了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中國區的獨家合作,這是搞笑諾貝爾獎首次與中國機構有正式官方合作(鼓掌)。
  • 貓是液體還是固體?貓屎咖啡是誰的大便?5個關於貓的奇妙諾貝爾獎
    大家都應該聽說過諾貝爾獎,但是你聽說過搞笑諾貝爾獎嗎?搞笑諾貝爾獎創立於1991年,它是模仿諾貝爾獎的頒獎形式,在每年9月會在哈佛大學的劇場舉行發布會和頒獎典禮。獎勵哪些乍一看就很好笑,但是之後能引發人們的思考的科學研究。我了解了一下,發現還有不少研究貓的。
  • 貓是固體還是液體?竟然有科學家研究這個!還獲了"諾貝爾獎"!!!
    在2017年諾貝爾獎開獎兩周前,「乍看發笑,過後深思」的第27屆「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也正式揭曉,讓世界各地有趣的研究再次相聚美國哈佛大學。頒發「搞笑諾貝爾獎「獎盃。  今年,這個堪稱科學界的「綜藝大秀」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讓我們捧起爆米花,一起嚴肅開獎。
  •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科學成果常常引人發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科學成果常常引人發笑 你知道搞笑諾貝爾獎嗎?別以為這是無聊搞笑的噱頭,其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幕後推手是哈佛大學教授以及部分正牌諾貝爾獎得主。入選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常常引人發笑,乍看一下毫無意義但之後卻能發人深省,   原標題: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科學成果常常引人發笑     你知道搞笑諾貝爾獎嗎?別以為這是無聊搞笑的噱頭,其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幕後推手是哈佛大學教授以及部分正牌諾貝爾獎得主。
  • 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了!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又有多位科學家憑藉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獲得了不同獎項。  今年是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是「第一屆」。
  • 貓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獲得諾貝爾獎吸貓小哥研究得出這樣的答案
    如果讓你做「一()貓」的填空題,你會填上什麼量詞?▼答案太多了,因為貓咪的形狀不止一種。那貓咪從形態上來說,到底是一種固體還是液體?對於這個擼貓界爭論不休的問題,最近終於有人從科學研究中得出答案了。這個人就是馬克-安託萬,是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他來自法國裡昂大學,是一位科學吸貓愛好者,通過流變學中的「底波拉數」他證明了「貓既可以是固體,又可以是液體」,並榮獲2017年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領到10萬億辛巴威幣的巨額獎金,折合成人民幣大約為0.18元。
  • 不可言說的搞笑諾貝爾獎,科學也可以這樣玩
    更有包括法國總統雅克·席哈克和美國前副總統詹姆斯·丹佛斯·奎爾在內的政壇要人也曾獲得過搞笑諾貝爾獎,而這二者中雅克·席哈克的得獎無疑最能彰顯搞笑諾貝爾獎的本質。而評獎的第一標準就是入選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術和技術的興趣。所以,在戲謔的背後,搞笑諾貝爾獎總能讓真正喜愛科學的人受到一些啟發。
  • 2017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啦!看看今年奇葩研究都有啥
    每年都有10個領域的研究獲獎,包括傳統諾貝爾獎的五個領域:物理、化學、醫學、文學與和平,再加上公共衛生、工程、生物和其它學科。頒獎嘉賓全是真正的諾獎得主,甚至,連負責拉幕布、掃舞臺的,都是正經研究人員。
  • 貓是液體嗎?
    所以我決定重新來聊聊這個觀點,藉此說明流變學的核心問題——物質的變形和流動研究。我以貓為對象進行的流變學研究獲得了2017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圖源:Pinterest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由不可思議研究機構頒發,他們是一個致力於科學和搞笑的組織。之所以成立這些獎項,是因為他們想要凸顯那些一開始讓人發笑,之後又會引人深思的科學研究。
  • 別小看「搞笑諾貝爾獎」,要向好奇心致敬
    一本正經地「搞」科學9月15日,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Ignoble Nobel Prizes)頒獎儀式在一片嬉笑聲和紙飛機滿天飛的清奇畫風中順利舉辦。來自全球各地約一千名觀眾有幸目睹了這場科學界的搞笑大會。
  • 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如何在「香味」這件事上放飛自我?
    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如何在「香味」這件事上放飛自我?,但小夥伴們有沒有聽說過「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呢?
  • 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還有搞笑諾貝爾獎?
    這兩天諾貝爾獎相繼公布了,關於諾貝爾獎,你究竟了解多少,為什麼發了這麼多年,獎金還是沒有發完,為什麼還有一些奇怪的獎項,為什麼獎項裡沒有數學,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這麼多疑問,跟著阿貓一起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