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發自美國聖克拉拉
2017-01-14 08:16 來源: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1月11日,在美國聖克拉拉會議中心,當賈揚清結束自己在人工智慧先鋒大會(AI frontiers)的發言走下講臺時,他像搖滾明星一樣被許多人圍著。其中有希望能和他合影的學者,媒體記者,還有他許久未見的朋友。
賈揚清 資料圖作為全球最普遍使用的圖像識別開源軟體Caffe的作者,賈揚清是人工智慧深度學習領域裡的佼佼者。在當天的演講中,賈揚清介紹了自己參與研究的深度學習框架,需要在哪些方面改進。賈揚清說,最為重要的是,要與全球共享成果,開源已有的深度學習框架十分關鍵。
賈揚清是浙江紹興人,本科和碩士就讀於清華大學,隨後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013年畢業後,他加入谷歌,是谷歌大腦TensorFlow的作者之一。2016年2月從谷歌離職,賈揚清加入Facebook,致力於前沿AI研究和平臺開發。
深度學習框架開源已是趨勢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中,Facebook、谷歌、亞馬遜都擁有自己的深度學習框架。Facebook有Torch和Caffe,谷歌有Tensorflow,亞馬遜則擁有MXnet。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家都無一例外地選擇了開源,向開發者公布了自己內部使用的深度學習框架。
隨著人工智慧的復興,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浪潮下,Caffe作為一個高效、實用的深度學習框架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開源深度學習框架,對於開發者來說可以不再需要從複雜的神經網絡開始編代碼。開發者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使用已有的訓練模型,自行訓練得到模型的參數,也可以在已有模型上增加自己的訓練層數,或是在一開始就選擇自己需要的數據分類器。簡單來說,一個深度學習框架就是一套積木,各個組件就是某個模型或算法的一部分,你可以自己設計如何使用積木去堆砌符合你數據集的積木。
「我畢業之後一直喜歡開源的這個事情。因為無論自己在哪,開源對於社區做的貢獻最多,它能讓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用。這讓科技沒有國界的概念了。到後來,許多人也確實是這樣做,開源成為了一種趨勢。」賈揚清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將深度學習框架開源,除了便於全球範圍內的開發者使用外,在賈揚清看來,這還會給這一領域帶來滾雪球的效應。舉例來說,一個團隊花3萬美元做的論文,如果能在第二天就分享給整個社區,那麼每天就會有更多的數據產生,整個技術的迭代也會更快。「如果大家需要花一年的時間才能看到論文,那現在AI的發展就不是這個樣子了。」賈揚清說。
對於擁有深度學習框架的公司來說,開源也意味著能吸引到更多優秀的人才。因為這些開源的代碼庫是它們最好的招聘廣告,開發者對這些代碼感興趣,自然會聚集到這些平臺上來。此外,若自己的深度學習框架得到廣泛使用,也會為公司在未來的人工智慧競爭中贏下話語權。
2016年11月份,賈揚清和他的同事成功開發出一套深度學習系統,可以完全運行在智慧型手機上,名為Caffe2Go。Caffe2Go的功能在於可以讓用戶在手機app中擁有新的相機應用,實時在視頻中添加藝術元素。這也是Facebook在深度學習領域的重要突破。
經過60多年的發展,人工智慧對於計算機科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它大部分需要依賴於大型數據中心,這樣的局限性讓人無法真正使用人工智慧的服務。即使有部分人稱自己可以做到「實時」用AI處理某物的技術,但實際上仍然有延遲,因為數據必須發送到數據中心,在GPU上運行。
讓深度學習框架更快、更便捷地在行動裝置中使用,成為這一領域裡的另一個趨勢。賈揚清告訴澎湃新聞,目前自己的工作還在繼續推進Caffe,希望能讓它有更多應用領域的突破。在Facebook內部,技術和產品有著良好的溝通,產品環節有新的創意和想法也會和技術部門進行交流。
除此之外,在當天的演講中,賈揚清還談到了未來如何更好地建立深度學習框架。他提到了4個因素:可擴展性,輕便,增強計算模式,模塊化設計。這4個因素也是Facebook深度學習領域努力的方向。
中國和美國在深度學習裡走了兩個不同的方向人工智慧先鋒大會舉辦地在聖克拉拉,是矽谷南部的中心,由矽谷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協會主辦,邀請來自谷歌、Facebook、微軟和亞馬遜等人工智慧前沿公司的頂級科學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天的大會現場,不僅是演講者中有許多中國背景的學者和領域專家,來參會的也主要以華人居多。
「中國在機器學習領域一直挺領先的,確實非常有實力。人工智慧在矽谷也非常火。但覺得國內更加重產品,而這邊更加重技術。大家集中在不同的方向上,所以在媒體或者PR上也會有不同的反應。」賈揚清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至於兩個方向哪個才是更好的選擇,賈揚清說作為一名技術研究員,自己希望兩個方向都能有很好的發展,畢竟這樣人工智慧整個領域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從學校畢業到經歷谷歌、Facebook兩個科技公司,賈揚清自己走的也是從學術界進入工業界的軌跡。這似乎也這折射出人工智慧領域這幾年的發展情況。2016年,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進入谷歌成為這個圈子裡熱議的事情。早在李飛飛前,多倫多大學教授Geoffrey Hinton,紐約大學教授楊樂昆(Yann LeCun),史丹福大學教授吳恩達(Andrew Ng)等專業領域的大咖都已經加入到工業界。
「在我讀PHD的時候,我們最頭疼的是畢業後工作如何解決。如果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只是純學術界的問題,就會出現沒有足夠的資源、數據投入的情況。現在包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都會和工業界保持緊密的聯繫。這是一個挺好的方向。」賈揚清說。
最後,澎湃新聞問及賈揚清未來是否會有回中國工作的可能性,賈揚清笑說:「這是一個很trick(編註:狡猾)的問題,需要考慮到家庭和各方面的原因。其實讓深度學習框架開源,有個原因也是希望讓任何人都可以用,就沒有國界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探索
我在美國參加人工智慧先鋒大會,關於人工智慧的最新應用,問我吧!
關鍵詞 >> 人工智慧,Facebook,深度學習,Caffe,開源,澎湃,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