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滅亡,司馬睿建立東晉,東吳為何無人趁機復國

2020-11-29 惟楚說

公元307年到公元313年西晉爆發了「永嘉之亂」,「永嘉之亂」致使中國再次走向分裂,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國,戰亂日日不休,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而西晉王室司馬睿在琅琊名士的擁護下「衣冠南渡」,偏居江南一隅,建立了東晉。但是江南士族為什麼沒有重新建立東吳政權呢。

東晉建立距離東吳滅亡僅僅30幾年的時間,那麼江南士族為什麼不選擇東吳復立,而是幫助司馬睿建立東晉王朝呢。其實當時還是有一部分人曾經嘗試恢復東吳政權的,有個吳興郡人看到西晉王朝搖搖欲墜時,便擁立孫氏後人「子充」為帝,打著復興吳國滅西晉的旗號。還有東吳末代皇帝孫浩的兒子孫璠也聯合江南士族舉兵復國,

由於當時東吳的末代皇帝,在他統治期間實行暴政,以致民怨沸騰,人民希望擺脫東吳皇帝的殘暴統治,剛好東晉初建立時,也曾減輕人民負擔,實行了一些仁愛政策,在這樣的仁政下,又有幾個人會響應孫氏後人的造反呢。很快這二支造反隊伍被政府滅亡掉,當時在江南的八大豪門士族左右著整個江南的出路,

江南八大豪門也曾支持最早起義的陳敏,他們想扶持陳敏成為第二個「孫仲謀」,可是當他們看到陳敏在陶侃屢屢受挫,八大豪門卻沒有團結起來,而是想著自己利益如何得到實現,在這樣的思想支配下,當陳敏起義遭遇挫折時,八大豪門都棄陳敏不顧,他們沒有絲毫共同抗敵的覺悟。

為著自已的利益考量,在江南士族以武力稱雄的「周家」,「沈家」先後被王郭消滅掉後,讓原本心不齊的江南士族更加散漫了,他們無心為復闢東吳出謀劃策了,反而是外來的司馬家族與王導,合作得極為融洽,甚至形成了「王與司馬共天下」的格局。形成了「強龍硬壓地頭蛇」

當江南八大豪強無法團結一致的去對付外來司馬氏的鎮壓,只能屈服司馬氏的東晉統治,當時北方五胡亂華,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如果江南士族還要和東晉司馬氏發生內鬥,很有可能讓北方的蠻夷人進入南方。華夏民族將會被北方夷人所顛覆,所以在當時情況下江南士族只能支持司馬氏的政權,一致對外才是真正的出路。

當時西晉滅亡,北方夷人大舉南侵,大有吞滅華夏文明,在這種華夏文明生死攸關的緊要關頭,江南士族只能和東晉齊心協力共同抗擊五胡,才能讓華夏文明不被五胡華人顛覆,而且在歷朝歷代前朝滅亡後,又有多少人喊著復闢前朝呢?只有反清復明還持續的長久些,畢竟是蠻夷之人統治華夏文明。但是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

由於五胡亂華讓整個華夏大地處於完全黑暗時期,華夏大地的混亂局面讓江南豪門士族認識到只有承認東晉的統治,南方才不會陷入北方胡人的統治之下,畢竟東晉也是華夏民族的正統,中國幾千年的儒家學說讓他們不得不尊「晉」,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儘管東吳滅亡才30幾年,江南豪門士族也不想復闢「東吳」了,因為重新去建立一個新的「東吳」政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國被西晉政權滅亡後,西晉有過短暫的統一,人們才剛剛安定下來,不想承受戰亂的痛苦,也更不想為北方胡人所統治。讓整個南方又走向分裂割據的局面,所以江南士族沒有選擇復闢,而是積極扶持司馬睿的東晉。

相關焦點

  • 晉朝,一個司馬家族建立的王朝,或許這裡有你想知道的
    公元226年的三國英雄逐漸消失,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篡位稱帝,由此建立了晉國。雖然滅亡東吳,而且江山只存在了50年,但司馬家族一直看不上西晉,所以後來的司馬家族就存在著各種非議。要說晉朝其實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掌權,毫無章法的朝代。 司馬炎在篡位得手後,為免其他世族、權臣效法,便分封了各宗室成員為王,在地方上作為維護皇室的力量。
  • 江蘇挖出一座父女合葬墓,出土200顆紅色藥丸,這是為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之後,也曾尋求過長生不老藥,幾經周折卻依舊無果,嬴政本人也只活到49歲,於公元前210年就逝世了。嬴政不是歷史上活得最久的君王,像漢武帝劉徹、明太祖朱元璋,他們都活了超過70歲,但歷史上像他們這樣長壽的君王並不多,大多數君王的壽命終止在了40歲之前,也正是因為君王的壽命都如此短暫,民間對長生之術的追求也就更加流行。
  • 不為新朝站臺,「臥冰求鯉」的王祥為何被列為西晉開國十一功臣?
    驃騎將軍石苞(以炫富著稱的石崇是他的兒子)出身貧寒,是司馬師提拔上來的心腹愛將,曾長期駐守淮南前線抵禦東吳政權;陳騫幫助司馬昭平定諸葛誕叛亂,後又鎮守荊州前線,石苞和陳騫多次在魏末帝曹奐面前勸其禪讓帝位,為西晉開國居功至偉。賈充是司馬氏的謀主,參與了司馬氏一系列重大決策,魏帝曹髦被弒的圖謀就是出自賈充之手,司馬昭去世前還指定他為託孤大臣。
  • 神州板蕩,中原血流漂杵,西晉滅亡時,到底是怎麼一副人間慘劇?
    西晉滅亡時,場景有多慘烈?他公然稱王,讓西晉朝廷派兵徵剿,不過當時西晉的司馬家族已經全員廢物,派出的軍力十分弱小,根本打不贏劉淵,所以兩方人馬就耗在了那裡,劉淵看到西晉如今變得那麼弱,知道自己的時機已經到來,稱霸江山指日可待,於是後來他直接把自己立為皇帝,建了個政權出來,改朝換代的野心可見一斑。
  • 古書中記載的異事:東吳出現一個火星小孩,預言三家歸晉
    下面小編就來說一件《搜神記》記載的異事:一個火星小孩出現在東吳,預言三家歸晉。 東吳永安二年出現的神秘小孩 在三國時期,曹魏、蜀漢、東吳割據自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從這個政權跑到另一個政權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 西晉的大一統和秦朝的大一統,有什麼不一樣?
    比如結束了長期的分裂的秦朝,被史書大寫特寫,而結束了三國時期的分裂狀態的西晉,為何卻經常被遺忘呢?同樣是結束長期分裂的大一統朝代,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但是,和秦朝一樣的西晉,是結束了三國長期分裂的局面,而建立的對其他國家的吞併的大一統,和秦國滅六國實現的統一,性質是一樣的,但是同樣是統一,秦朝常被史學家研究,西晉的研究價值,卻沒有秦朝那麼高,兩個大一統究竟有何不一樣呢?
  • 清朝和金國同屬於一個民族,可乾隆皇帝為何認定南宋是正統?
    除了在法理上繼承東漢政權以外,接替曹魏的西晉王朝也大肆宣揚曹魏的正統性。西晉之所以為曹魏搖旗吶喊,是因為西晉的政權來自於曹魏,晉武帝司馬炎的皇位來自於魏元帝曹奐禪位。既然自己的政權是從曹魏那裡來的,那麼西晉必然視曹魏為正統。
  • 西漢留侯張良第十六世孫,被評為王佐之才,卻為何被誅殺三族?
    羊祜向張華分析天下局勢,當時吳主孫皓的暴政已到極點,伐吳時機已經到了,西晉可以不戰而勝。但是,如果錯過這個機會,孫皓不幸死去,吳人另立明主,那麼西晉就算有百萬大軍,看著長江天塹,也是鞭長莫及!張華深為贊同羊祜的主張。 西晉大舉伐吳時,張華負責運輸糧草,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卻未獲成果,賈充等奸佞奏請殺張華以謝天下。
  • 貴州中曹司與謝氏有何關聯
    在貴陽有一個叫中曹司的地方,現在應該是個街道辦。要弄清中曹司的來歷,就不能不談到貴陽的土司制度。 西晉末年,中國出現了分裂混戰的十六國割據局面。流民起義領袖李特的兒子李雄依靠地主範長生的幫助,在成都建立了政權,國號大成,佔據了今四川地區。
  • 反猶太復國主義的猶太左翼,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反猶太復國主義者認為,這種殘酷的現實不僅僅是右翼政府的產物,也不僅僅是未能有效達成兩國解決方案的結果。相反,它源於現代猶太復國主義計劃本身,這個計劃是在殖民背景下建立起來的,從根本上說,它依賴於對巴勒斯坦人民的種族清洗和暴力統治。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中都有自稱為反猶太復國主義者的人,他們強烈反對以色列國代表猶太人民的意願或利益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