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基層調研有蜻蜓點水的傾向,自己聯繫的村今年只去過兩次,沒有真正為村裡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我是副職,總是認為上有領導,下有職能部門,遇事怕越位,常有等領導先表態的想法,歸根到底是擔當意識不強。」
「你抓重點工作力度不夠大,重部署,輕落實,一些項目轟轟烈烈搞開工,但事後督辦不力,存在形式主義傾向。」
「你享樂主義有所抬頭,習慣於當太平官,進取心和工作激情減退,工作年年抓,年年都是老花樣。」
……
7月12日至13日,鄞州區委黨校會議室裡「辣」味十足。在區委常委班子舉行的專題民主生活會上,16位班子成員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自我批評勇於揭短亮醜,相互批評拿出真刀真槍,經歷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和黨性的鍛鍊。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劉奇對這次專題民主生活會十分關心,他審閱把關了區委常委班子及個人的對照檢查材料,聽取省市委赴鄞州督導組的情況匯報,與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談話談心,對民主生活會進行全程指導。
敞開心扉談,找準問題畫好像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在我身上有沒有?「四風」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鄞州區委常委班子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聚焦「四風」查擺問題,深入開展黨性分析和自我剖析。
但是一開始,常委們對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顧慮重重。問題找多了會不會被抓辮子?根源挖深了會不會丟面子?意見提重了會不會「結下梁子」?
「我是從鄉鎮基層成長起來的幹部,對基層情況比較熟悉。」一位常委回憶起當時徵求意見時的情形說,第一次聽別人評價自己「下基層不夠,有官僚主義傾向」時,內心是一百個不服氣。
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集體議,他逐漸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問題:「我走訪的村不算少,很多村支書也認識,但是與普通黨員、村民代表面對面的交心幾乎沒有,這就是脫離群眾的一種表現。」
為了幫助班子成員切實把自己擺進去,真正找準問題畫好像,5月下旬起,區委常委集中開展談心交心活動,15天時間裡,大家敞開心扉、放下包袱,談不足、談問題,既主動談本人的問題,也誠懇地指出別人的問題,真正做到把問題談開談透、把思想談深談通。
在這期間,區委常委會共徵集到34個方面1117條次意見建議,其中「四風」方面的意見建議涉及12個方面308條次。
修身嚴不嚴?用權嚴不嚴?律己嚴不嚴?謀事實不實?創業實不實?做人實不實?一次次自我拷問,一次次自我剖析,使區委常委班子及成員對「四風」問題的思想認識越來越具體、越來越集中,為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順利召開奠定了基礎。
觸動靈魂查,自我揭短亮家醜
「農村電子閱覽室片面追求數量,設備使用效率低,管理不善,不少機器成了擺設。」
在專題民主生活會上,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沈劍波向自己「開炮」:我們在基層建了不少設施,搞了不少活動,但這些工作到底對不對群眾的口味?為什麼基層群眾的參與度不高?
「其實這就是官僚主義的表現,決策主觀,急於求成,沒有真正摸清群眾的需求。」他在會上誠懇地自我批評。
在兩個半天加一個晚上的對照檢查中,常委們聯繫思想實際、崗位職責和工作經歷,深入查擺自身在「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深挖這些問題賴以生存的思想根源。一次次反躬自省,一次次自揭傷疤,入骨三分,觸及靈魂。
有的常委說,我基層調研不深入,存在走一走、到一到、看一看的思想,到矛盾集中、情況複雜的地方較少,研究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還不夠,存在官僚主義傾向。
有的常委說,自己對文件會議把關不嚴,出於調動部門積極性的考慮,出席會議講個話,「提高了會議規格,卻沒有實質性意義,這是一種典型的形式主義。」
有的常委說,老是感到自己是「天花板」幹部了,不是與別人比工作、比奉獻、比擔責,而是比待遇、比收入、比職務,一撥一動,你推我動,這是享樂主義在抬頭。
有的常委說,總是擔心公務接待安排不好考慮不周會傷害客人感情,會影響招商環境,沒有真正做到能少則少、能簡則簡、能省則省,這說明奢靡之風還沒有杜絕。
「我出身農村,父輩也是農民,與人民群眾有著深厚的樸素感情,但隨著崗位的變化、職務的升遷,群眾觀念、群眾立場有一定的淡化,對上負責重於對下負責,為民做主多於讓民做主。」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國軍的一番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黨齡的增長並不等於黨性的增強,入黨時的先進不等於始終先進。」另一位有著近30年黨齡的常委一語道出了大家的心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一松,思想的大廈就會動搖,人生的目標就會罩上霧霾,甚至形成欲望的堰塞湖。
真刀真槍評,治病救人辣味足
批評自己不怕「丟面子」,批評別人也不怕「結梁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每當一位常委對照檢查完自己的「四風」問題,會場就會響起「某某同志,我要給你提兩點批評意見」「某某同志,你最大的問題是……」
沒有遮遮掩掩,沒有「禮炮、啞炮、空炮」,沒有「你好我好大家好」,這讓會場的氣氛辣味十足,而且這辣味,不只是辣在臉上,還辣到心裡,讓聽的人紅臉出汗如坐針氈。
「你覺得自己基層經驗豐富、情況熟悉,喜歡憑經驗辦事,到基層調研,往往也是事先安排,『被調研』,看『盆景』多,看『死角』少。」
「你在鄞州工作時間長,人頭熟,礙於情面,不像以前那樣對幹部同志直面指出問題,敢於批評,你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願『唱黑臉』的心態。」
「你從鄉鎮調到區政府,角色轉換還沒到位,宏觀謀劃還不夠,對如何激發基層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也缺少抓手,你的領導方式需要調整。」
「你唯上思想比較嚴重,平時工作中講原則多,動不動搬條款,等上級布置要求,靈活性不夠。」
……
指出問題、點到痛處,真刀真槍提意見、滿腔熱情幫同志。會場既有紅紅臉、出出汗的緊張與嚴肅,又有加加油、鼓鼓勁的寬鬆與和諧。不少同志說,這真正體現了對同志、對班子、對黨高度負責的精神,真正開出了辣味、開出了質量、開出了團結。
區委常委、區公安分局局長林東對大家的批評建議逐條記錄,他說,不照鏡子不知道自己臉髒,不照鏡子不知道自己衣冠不整,大家給我提出的25條批評意見,每一條都像給我拍了一次肩膀,讓我警醒,幫助我治病防身。
立說立行改,作風建設再出發
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專題民主生活會是作風建設的「加油站」,步出會場的常委們沒有「闖關」、「過關」的輕鬆,大家談得最多的是在整改落實上再加碼,在制度建設上再規範,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群眾認可的實效。
「專題民主生活會只是查擺了『四風』問題,提出了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如果說一套做一套,沒有實實在在的整改行動、整改效果,到最後還是問題一大堆,就沒法向老百姓交代。」市委常委、鄞州區委書記陳奕君說。
著眼於提振黨員幹部精氣神,突出反「四風」導向,區委常委班子梳理排摸出20項重點整改項目,先行開展社區公章「減負惠民」、辦公用房清理及綜合利用、全面消除垃圾河和黨員幹部拖欠物業費現象排查整治等四大專項行動。
對於省市委赴鄞州督導組提出的16個方面問題,也逐一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時間節點、落實責任到人。
省市委赴鄞州督導組組長吳金良說,鄞州區委常委班子及各位成員聚焦「四風」,查問題,找差距,摸根源,明方向,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受到了一次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的鍛鍊,達到了「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
劉奇希望鄞州區委常委班子以這次民主生活會為契機,在理想信念上始終做到知行合一,在服務群眾上始終做到真心為民,在改革發展上始終做到奮勇爭先,在執紀守規上始終做到以上率下,在團結共事上始終做到合心合拍,以一流的作風、一流的幹勁,創造一流的業績。(記者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