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9月29日 18:01:04 中財網 |
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
節水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
項目名稱: 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
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批 準:李國亮
核 定:張一冰
審 查:王建平
項目負責人:趙明宇
參 加 人 員:王志慧 楊松益 程光遠 王松濤
郭成宇
目 錄
1 綜合說明 .............................................................................................................. - 1 -
1.1 編制背景 ................................................................................................ - 1 -
1.2 基本概況 ................................................................................................ - 2 -
1.3 工程建設任務和規模 ............................................................................ - 6 -
1.4 工程總體布置與設計 ............................................................................ - 8 -
1.5 機電設備及金屬結構 ............................................................................ - 8 -
1.6 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 8 -
1.7 工程建設徵(佔)地與拆遷安置 ........................................................ - 9 -
1.8 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護設計 .................................................................... - 9 -
1.9 工程管理 ................................................................................................ - 9 -
1.10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 - 9 -
1.11 工程效益分析及環境影響評價 ........................................................... - 11 -
1.12 工程特性表 ........................................................................................... - 11 -
2 項目區基本情況................................................................................................ - 13 -
2.1 自然概況 .............................................................................................. - 13 -
2.2 社會、經濟現狀 .................................................................................. - 13 -
2.3 自然條件 .............................................................................................. - 16 -
2.4 工程地質 .............................................................................................. - 19 -
2.5 現狀引水能力分析 .............................................................................. - 23 -
2.6 存在問題 .............................................................................................. - 26 -
3 工程建設任務和規模 ....................................................................................... - 28 -
3.1 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 - 28 -
3.2 工程建設目標 ...................................................................................... - 29 -
3.3 工程建設任務和規模 .......................................................................... - 29 -
3.4 工程建設內容 ...................................................................................... - 31 -
4 水資源及供需平衡分析 ................................................................................... - 33 -
4.1 項目區水資源概況 .............................................................................. - 33 -
4.2 水資源利用現狀 .................................................................................. - 34 -
4.3 水源選擇及供需平衡分析 .................................................................. - 35 -
5 工程總體布置及建築物設計 ........................................................................... - 49 -
5.1 設計依據 .............................................................................................. - 49 -
5.2 工程等級和標準 .................................................................................. - 50 -
5.3 總體布置 .............................................................................................. - 51 -
5.4 渠道工程 .............................................................................................. - 57 -
5.5 管道工程 .............................................................................................. - 62 -
6 機電及金屬結構設計 ....................................................................................... - 79 -
6.1 概述 ...................................................................................................... - 79 -
6.2 金屬結構設備及安裝工程 .................................................................. - 79 -
7 施工組織設計 .................................................................................................... - 80 -
7.1 施工條件 .............................................................................................. - 80 -
7.2 水文氣象 .............................................................................................. - 81 -
7.3 施工導流和施工排水 .......................................................................... - 81 -
7.4 天然建築材料 ...................................................................................... - 81 -
7.5 主要工程施工 ...................................................................................... - 81 -
7.6 施工總布置 .......................................................................................... - 88 -
7.7 施工總進度 .......................................................................................... - 90 -
7.8 施工組織管理 ...................................................................................... - 90 -
7.9 主要技術供應 ...................................................................................... - 90 -
8 工程建設佔地 .................................................................................................... - 91 -
8.1 工程概況 .............................................................................................. - 91 -
8.2 自然概況 .............................................................................................. - 91 -
8.3 徵地範圍 .............................................................................................. - 92 -
8.4 實物調查 .............................................................................................. - 93 -
8.5 佔地補償投資估算 .............................................................................. - 94 -
8.6 建設徵地對區域經濟社會影響 .......................................................... - 97 -
8.7 移民安置規劃 ...................................................................................... - 98 -
9 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護設計 ............................................................................... - 99 -
9.1 設計依據 .............................................................................................. - 99 -
9.2 水土保持措施 ...................................................................................... - 99 -
9.3 環境保護措施 .................................................................................... - 101 -
9.4 綜合評價與結論 ................................................................................ - 101 -
10 工程管理 .......................................................................................................... - 103 -
10.1 工程建設管理 .................................................................................... - 103 -
10.2 工程運行管理 .................................................................................... - 104 -
10.3 保障措施 ............................................................................................ - 108 -
11 節能設計 .......................................................................................................... - 109 -
11.1 設計依據 ............................................................................................ - 109 -
11.2 能源狀況及主要指標 ........................................................................ - 109 -
11.3 節能措施 ............................................................................................. - 110 -
12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 - 112 -
12.1 編制原則及依據 ................................................................................. - 112 -
12.2 投資估算 ............................................................................................. - 112 -
13 工程效益分析及環境影響評價 ..................................................................... - 129 -
13.1 評價依據及參數 ................................................................................ - 129 -
13.2 社會效益評價 .................................................................................... - 129 -
13.3 環境影響評價 .................................................................................... - 129 -
13.4 綜合評價 ............................................................................................ - 130 -
1 綜合說明
1.1 編制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
進,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水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同時,由於全球氣
候變暖導致極端氣候事件發生機率增加,乾旱災害的發生會越加頻繁,旱災造成
的影響和損失更加嚴重。
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位於赤峰市東北部380km,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19
o02′05″—121 o 01′,北緯43 o 20′45″—45 o 24′20″之間。白音花
灌區興建於六十年代初期,以白音花水庫蓄水為灌溉水源,原設計灌溉面積5
萬畝,灌區南北長35km, 現有乾渠1條,總長30km;支渠15條,總長19.77km;
渠系建築物121座,其中乾渠建築物92座、支渠建築物29座。實際灌溉面積
2.65萬畝。是阿旗重點萬畝灌區之一。
白音花水庫始建於1958年10月,1962年竣工並交付使用。白音花水庫原
設計標準為百年一遇洪水設計,五百年一遇洪水校核。由於水庫防洪標準低於
水電部頒發的水庫安全標準,於1987年經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批覆同意按百年
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除險加固設計方案,於1987年對水庫進行除
險加固處理。除險加固後總庫容為3412萬立米。
1998年8月8日歐木倫河發生了歷史以來特大洪水災害,水利工程水毀嚴
重。在1998年特大洪水發生後,對水庫防洪標準又重新覆核,水庫實際防洪標
準為300年一遇,低於水電部頒發的水庫安全標準,根據水利部《水庫大壩安
全鑑定辦法》對三類壩應急立項、安排計劃進行除險加固,限期脫險的決定,
對本水庫再次進行應急需除險加固處理。為此,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以「內水
建管[2002]65號」文件,對本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做了批覆,同意水庫
設計洪水標準為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洪水校核的決定。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於
2002年7月12日破土開工,2003年10月30日竣工,並經過竣工驗收。
根據《阿魯科爾沁旗「十三五」國民經濟發展綱要》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已把節水型灌溉農業放在國民經濟建設的首位。為了加快白音花灌區基礎設施
建設,完善和改造渠系配套工程項目,擴大有效灌溉面積,實現水資源合理開
發,高效利用和優化配置,構建節水型灌溉農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
與水和諧發展的戰備目標。
本項目主要解決,恢復灌溉面積1.79萬畝,其中渠道端恢復0.35萬畝、管
道段恢復1.44萬畝,利用現狀及2014年抗旱水源工程恢復有效灌溉面積0.86
萬畝,灌區達到原有設計有效灌溉面積2.65萬畝,保障灌區灌溉基本用水。
2016年6月,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水務局委託我單位對該項目進行編制工
作,我單位成立了項目組並開展工作,對項目區進行了實地勘察,以及全面的現
狀工程調查,並會同地方防辦最終確定設計方案及規模,並安排了測繪工作及部
分內業設計工作。現場測量工作於2016年7月完成,並完成現場地形圖測繪;
地質勘探工作於2016年8月完成,並完成《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
工程地質勘查報告》,現場調查以及內業設計工作於2016年9月完成,根據相關
規劃及設計規範,編制完成了《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實
施方案》。
1.2 基本概況
1.2.1 項目區地理位置
阿魯科爾沁旗行政區劃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位於赤峰市東北部,北
緯43°20'45"~45°24'20",東經119°20'15"~121°1'00",西北與錫林郭勒盟相連,
西部與巴林左旗及巴林右旗為鄰,南部與翁牛特旗隔西拉木倫河相望,東與通遼
市接壤。阿旗南北長232km,東西寬111.4km,總面積14555km2,總人口數為
30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為多數的多民族生活居住地區。阿魯科
爾沁旗現轄11個鄉鎮蘇木。其中:6個鎮分別為紹根鎮、坤都鎮、天山鎮、巴
彥花鎮、天山口鎮、雙勝鎮,3個蘇木分別為賽罕塔拉蘇木、罕蘇木蘇木、巴拉
奇如德蘇木,2個鄉分別為新民鄉、先鋒鄉。旗人民政府駐天山鎮。
阿魯科爾沁旗全旗公路達到1620km,其中國道259km,旗級公路680km,
形成了以國、省幹線為主幹,以旗級公路為支線,以鄉級公路為補充的油路交通
網絡。另外,阿旗境內有鐵路117.3km。已經通汽車的村莊佔90%,65條客運班
線四通八達,交通運輸為阿旗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白音花灌區位於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中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9°02′05″
--121°01′、北緯43°20′45″--45°24′20″之間,灌區跨越白音花鎮和新民
鄉。灌區引水水源白音花水庫位於白音花鎮王爺夥房村西北,距旗人民政府所在
地天山鎮50km,乾渠渠首為水庫主壩左端的輸水洞。
1.2.2 社會經濟情況
白音花灌區有阿魯科爾沁旗的3個鄉(蘇木、鎮)、14個嘎查村受益,總人口
1.59萬人,勞動力0.92萬人,總耕地面積10.4萬畝。詳見灌區社會經濟統計表
1.2-1。
表1.2-1 灌區社會經濟情況統計表
灌區名稱
受益嘎查村
人口
(人)
勞力
(個)
牲畜
(頭、
只)
總耕地
面積
(畝)
灌區控制面積(畝)
合計
耕地
草場
林地
白音花灌
區
15896
9186
34020
103952
50000
47780
0
2220
10955
5974
25012
66872
32970
31300
0
1670
五一村
1586
735
1415
5866
3200
2800
400
王爺夥房
1384
741
1274
10300
5050
4800
250
勝利
851
488
5719
4593
4160
4000
160
道倫百姓村
1602
855
2668
9917
7200
7000
200
於家粉房
522
290
3088
6226
3040
3000
40
白音敖包
1988
1212
1787
13580
4100
3900
200
沙拉哈達
1172
762
1972
4740
3150
3000
150
哈拉哈達
735
333
3842
5016
1200
1000
200
白嘎力
1115
558
3247
6634
1870
1800
70
6211
4037
11362
37080
17030
16480
0
550
林場
819
532
1000
3230
2700
2500
200
浩力寶
878
571
2145
4732
3150
3000
150
公司
978
636
1368
5173
3100
3000
100
保安
1290
839
3277
8083
2000
2000
新民
976
634
1218
15862
6080
5980
100
灌區內交通較為便利,省際通道從灌區內穿過,一條旗級公路沿乾渠走向貫
穿整個灌區;高低壓輸電線路通至各鄉(蘇木、鎮)、村(嘎、查);程控和移動通
信電話都已開通,為灌區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白音花灌區位於阿魯科爾沁旗北部。始建於六十年代,多年平均灌溉面積
0.91萬畝,特別是2003年水庫除險加固後,灌溉面積擴大到2.65萬畝,灌溉面
積主要為農田,為農牧民增收奠定了基礎,灌區內的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
但是由於渠道幹線長,60%為盤山渠道,跨越的山洪溝較多,配套建築物少等諸
多因素的影響,灌區利用程度很低,灌區內經濟發展不平衡,受益區和非受益區
的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差距,水利成為制約灌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1.2.3 氣象
阿旗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全旗熱量條件自南向北
隨海拔高度上升而降低,年平均氣溫為5.5℃,最高氣溫為40.6℃,最低氣溫為
-32.7℃。極端最低氣溫北部地區-34℃,罕山一帶可達-42℃,中部地區-33℃,南
部地區-30℃。當日最低氣溫在0~2℃之間時,將出現白霜。阿旗各地無霜期一
般為117~141天,南部長,北部短,中部為127天。
阿旗多年平均年日照時數為1490~1640h小時之間,每天日照時數一般為
8~10小時,夏至最長可達15.2小時,南部日照率64%,北部日照率58%。
阿旗北部巴彥溫都爾蘇木最大凍土深為237cm;天山年平均凍土深219cm,
最小凍土深139cm(1964年),項目區平均凍土深度為2.2m。
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0℃的初日,標誌開始解凍,而氣溫穩定通過0℃的終
日開始凍冰。氣溫≥10℃的積溫是衡量農業生產布局的標準。當地熱量條件能夠
滿足溫帶農作物、牧草及其它植物生長。阿魯科爾沁旗氣象特徵見表1.2-2。
表1.2-1 阿魯科爾沁旗氣象特徵表
項目
單位
特徵值
項目
單位
特徵值
多年平均氣溫
℃
6
多年平均風速
m/s
2.5
極端最高氣溫
℃
42.7
極端最大風速
m/s
21.7
極端最低氣溫
℃
-42.0
起沙風速
m/s
5
多年平均降雨量
mm
309.2
大風日數≥17 m/s
d
46
年最大降水量
mm
609.7
無霜期
d
120
年最小降水量
mm
165.1
最大凍土深
m
2.16
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
mm
86(1998.7.13)
日照時數
h
3036.7
2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
mm
105(1998.7.13)
主導風向
NW
多年平均蒸發量
mm
1915
最大積雪深
cm
28
≥10℃積溫
℃
2220
相對溼度
%
48
1.2.4 水文
本次設計水文資料參照《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
告》,該報告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專家組審查並於2002年4月20日以內
水建管[2002]65號文件完成批覆。
歐木倫河發源於阿旗北部昆都鎮苦都共文拉附近,流經巴彥花鎮、新民鄉、
天山鎮(在天山鎮南又有其支流天山西河匯入)、天山口鎮,在道德鎮境內匯入
烏力吉木仁河。歐木倫河全長149km,流域面積2435.9km2,多年平均徑流量
3030×104m3,平均比降1/275。
1.2.5 水文地質條件
⑴地形地貌
阿旗屬大興安嶺餘脈的延續,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屬中低山區,
山勢陡峻,河谷發育,山體縱橫交錯,地勢落差大。海拔一般在1000~1500m
之間,大於1000m的山峰有106座。大興安嶺的支脈罕山、巴代山、烏蘭山等
組成了主要山系,這些山峰多由花崗巖類組成,其風化碎屑比較粗疏,山嶺由玄
武巖組成,風化物質比較粘重。山區內人口分布稀疏,人類活動影響小,以原始
森林和天然林為主。中部為低山和低山丘陵,山勢低緩,海拔高度500~1000m。
山間溝谷中發育著現代水系,形成較為平緩開闊的山間谷地及河谷衝積平原。歐
木倫河沿岸形成了一條狹長的河谷平川,兩側丘陵密布。該區域人口較密集,加
之受地形地質的影響,地面切割劇烈,水土流失嚴重。南部及東南部是坨沼區,
為衝積平原。地勢低平,起伏平緩,海拔高度在600~1000m之間。東南部河谷
平原及南部衝積平原上形成了固定、半固定的流動沙丘,草場退化、沙化現象十
分嚴重。由於地下水位高,在一些低洼處形成了泡子及鹽鹼沼澤地。
⑵水文地質
縱觀全旗地貌,西北部為中低山區,山勢陡峻,溝谷發育;中南部為低山丘
陵,第四紀堆積物發育;南部為衝洪積平原,沉積了較厚度的鬆散堆積物,形成
了廣闊的波狀平原。不同的地貌形態決定了地下水的形成與分布。
本旗地下水基本分為兩個含水類型區,以山間河谷平原第四紀孔隙水為主,
其含水層厚度大,顆粒粗,分選性好,面積分布較廣,徑流條件好,交替作用強,
含水豐富;低山丘陵基巖裂隙水為輔,其面積較大但分布不均,富水性差異大。
山間河谷平原孔隙水分布廣闊,除山前丘陵區外,含水層埋深大部分小於5m,
厚度一般為50~100m,單井湧水量為4.2t/h~20.8t/h。
歐木倫河和黑木倫河河谷兩側一、二級階地為北部山區最低處,成為山區地
下水的匯集區,南部由烏力吉木仁河與西拉木倫河作用構成的河間波狀平原,地
勢最低,為全旗地下水匯集的場所。
基巖裂隙水分布於烏力吉木仁河以北廣大地區,富水性大部分中等,單井湧
水量0.4~4.2t/h,局部地區大於4.2t/h。
全旗地下水水質較好,大部分區域地下水礦化度均小於1g/L,水化學類型
為重碳酸鈣型水,次之有重碳酸鈣鎂和重碳酸鈣鈉型水。南部丘陵區地下水含氟
較高,大於1mg/L,不適宜飲用,初步查明氟離子含量在潛水位以下,隨地下水
位的降低而逐漸減少,當井深60~70m時,水中氟離子含量小於1mg/L。
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本區域地震烈度為6度。
1.2.6 工程地質條件
該工程所經行的地貌為的山地丘陵-河谷地貌,河溝發育一般,地形較平坦。
阿魯科爾沁旗地質構造系大興安嶺新華夏構造帶,地貌類型從北向南,由中
山山地逐漸過渡到低山丘陵和傾斜衝擊平原,由於第四系沉積物覆蓋,地表無明
顯的斷層褶皺構造新跡。構造相對穩定,斷裂構造不發育,地震運動較少。
根據最大勘探深度7.0m所揭露的地層,勘測場地內的地層自上而下主要為
粉質粘土、礫砂層。其特徵描述如下:
○1
雜填土層:雜色;鬆散狀態;稍溼;該層在場地內分布不穩定,厚度小,
工程力學性質較差。
○2
粉土層:黃褐色;稍密-中密狀態;局部為粉土粘土夾層。該層在場地內
分布穩定,厚度較大。最大勘探深度6.0m未揭穿該層。
○21粉質粘土層:黃褐色;可塑-硬塑狀態;局部為粉土夾層。該層在場地內
分布不穩定,只在ZK14號鑽孔揭露,工程力學性質較差。為中等溼陷性土層。
○3
粉質粘土層:黃褐色;可塑-硬塑狀態;局部為粉土夾層。該層在場地內
分布穩定,工程力學性質較好。
○31粉土層:黃褐色;稍密-中密狀態;局部為粉土粘土夾層。只在ZK11號
鑽孔揭露,工程力學性質較差。為輕微溼陷性土層。
○4
礫砂層:黃褐色,中密-密實狀態,飽和;含有卵石,中粗砂填充,局部為圓
礫夾層。該層在場地內分布穩定,厚度較大。最大勘探深度6.0m未揭穿該層。
工程力學性質好。
○41細砂層:黃褐色,稍密-中密狀態,飽和,含有卵石。該層在場地內分布
不穩定,只在個別鑽孔中揭露。
以上土層相應的其餘物理力學性質詳見後附<物理力學性質統計表>。
1.3 工程建設任務和規模
1.3.1 工程建設任務
本工程延續之前《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灌區抗旱應急水源
工程實施方案》工作。
本次實施方案主要是通過新建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恢復
灌溉面積1.79萬畝,其中渠道段恢復0.35萬畝、管道段恢復1.44萬畝,利用現
狀及2014年抗旱水源工程恢復有效灌溉面積0.86萬畝,灌區達到原有設計有效
灌溉面積2.65萬畝,保障灌區灌溉基本用水。
本次實施方案主要解決白音花灌區1.79萬畝,灌溉水源問題,後續田間工
程不做本次項目設計內容,僅為後續田間工程項目實施提供有效水量及有效水
壓。
1.3.2 工程建設規模
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室外給水設計規範》(GB50013-2006)、
《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GB50288-99)的規定,並根據上述供水量的規模
和供水對象的重要性,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主要為灌溉引水工
程,屬Ⅴ型工程,工程等別為Ⅴ等。主要建築物均按Ⅴ級建築物設計,次要建築
物按Ⅴ級。防洪標準為10年(重現期)。
根據《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GD18306—2001)、《建築抗震設計
規劃》,工程所在地區地震烈度為6度,因此,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
(GB50288-99)和《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確定本工程的抗震
設防烈度為6度,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1、水量
根據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主要工程任務,本工程水量應滿
足白音花灌區1.79萬畝灌溉面積在75%保證率下的灌溉用水,確定本次項目區
總用水量為267.84萬m3/a。
表1.3-1 項目區農業灌溉用水量表(P=75%)
作物
名稱
灌溉面積(萬畝)
灌溉定額
(m3/畝)
灌溉水利用係數
灌溉水量
(萬m3)
玉米
1.44
186
0.7
267.84
2、水質
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主要為灌溉引水工程,工程考慮經
濟、適用、合理等要求。水質要求滿足國家標準《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5084-2005)中的各項指標,其它具體規定按此標準執行。
3、水壓
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應滿足《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
(GB50288-99)以及《室外給水設計規範》(GB50013-2006)中有關規定,管道
各分水口預留後續田間工程建設水壓。
1.4 工程總體布置與設計
本次項目的水源為白音花水庫灌溉引水渠(五一乾渠),本次工程接內蒙古
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灌區抗旱應急水源工程五一乾渠渠道襯砌末端,
輸水起點白音花灌區五一乾渠4+050處(地面高程443.925m)。
依據現狀項目區輸水特點,根據灌溉需水量、地形以及現狀農田分布等要求,
整治、襯砌五一乾渠2.653km(維修從樁號4+050開始重新排本次設計渠道樁號),
本次維修改造渠道樁號從0+000~2+653,從樁號2+653~2+750經過現狀暗涵
97m,再通過暗涵末端接分水樞紐連結有壓重力流管道,進行輸水灌溉。
渠道輸水起點0+000處(地面高程443.925m)。清淤、整治、襯砌渠道
2.653km,渠道長度,設計整治渠道為梯形斷面底寬2.6m~3m,邊坡1:1.5,渠深
1m~1.5m。樁號2+253~2+2+653新建沉砂池池一座,比降為1/6000。維修現狀暗
涵(樁號2+653~2+275),暗涵末端樁號2+750處(地面高程440.84)新建節制
分水閘一座,並新建重力自流管道進水口一處,取水口設計水深1.0m。主重力
自流管道採用DN600~DN1000 PCP管材,輸水管道於省際通道公路橋27+294
處(地面高程378.74m)分為2支,分別灌溉天山鎮西1000畝灌溉面積以及天
山鎮東3600畝灌溉面積。西部分支管線長8.739km,管道採用DN315PE管,末
端地面高程371.33m,東部分支管線長5.251km,管道採用DN450PE管,末端
地面高程366.54m。
1.5 機電設備及金屬結構
本項目不涉及機電工程。新建分水樞紐1座,分水樞紐主要是為管道引水,
分水樞紐設鑄鐵閘門(1m*1.3m)兩扇,配套手搖式啟閉機1臺(2t),安裝攔汙
柵(1m*1m)1扇。管道上共安裝手動蝶閥71套。
1.6 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總體布置需遵守基本建設程序,合理安排各生產、生活設施,使各設施
發揮其生產能力,且項目間幹擾少,布局整齊美觀、經濟運行。同時統籌兼顧,
求得最經濟合理的布置方案。
本工程施工期擬定為8個月,2017年的3月為工程籌建期,由業主負責徵
地及招標、評標、籤訂合同等工作,為承包單位進場開工創造條件。開工日期為
4月初, 10月30日為工程竣工整理退場時段。
1.7 工程建設徵(佔)地與拆遷安置
本工程永久佔地主要包括管理房、取水頭部、閥門井、排水井、補排氣井等
附屬建築物。
臨時佔地主要包括倉庫、堆料場、臨時堆土區、施工作業區、施工用水電房、
臨時道路等。
經調查,該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涉及天山鎮的2鎮1鄉,其中永久
佔地1.49畝,臨時佔地961.72畝;按佔地類型分,本工程佔地類型均為林地、
荒地、耕地,不涉及拆遷安置問題。工程佔地實物指標詳見表1.7-1。
表1.7-1 工程佔地面積統計表 單位:畝
佔地類型
永久佔地
臨時佔地
合計
小計
1.41
951.72
953.13
耕地
1.34
748.94
750.28
林地
0.07
118.15
118.22
未利用地
0
79.58
79.58
水面
0
5.05
5.05
1.8 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護設計
本著「誰開發,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的原則,本工程在施工
過程中及施工結束後應積極採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主要是以植物措施為主,
植物措施的實施,能提高工程區的植被覆蓋率,有效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減少地
表徑流,減少建設期及運行期的水土流失,有利於工程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把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降到最低,保護項目區水土資源和生態環境。
1.9 工程管理
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需落實管護責任,建立長效運行機制,確保工程長
久發揮效益。根據阿魯科爾沁旗的具體情況和以往類似工程成熟的管理經驗,本
次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建設主體為阿魯科爾沁旗水利局,管理機構為
白音花灌區管理局,項目區工程產權應歸白音花灌區管理局所有,,以保障項目
區的正常有效灌溉用水。
1.10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工程總投資為8146.94萬元,其中主體工程投資為6314.63萬元(其中建築
工程為4376.61萬元,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為0萬元,金屬結構及安裝工程為
372.66萬元,臨時工程為261.3萬元,獨立費用為730萬元),水土保持工程投
資為13元,環境保護工程投資為7萬元,具體見表1-10-1。
表1-10-1 投資估算表 單位:萬元
編
號
工程及費用名稱
建安工
程費
設備
購置
費
獨立
費用
合計
佔一至
五部分
合計
(%)
Ⅰ
工程部分投資
第一部分:建築工程
4376.61
4376.61
76.24%
第二部分: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
0.00
0.00
0.00
0.00%
第三部分:金屬結構設備及安裝工程
33.87
338.79
372.66
6.49%
第四部分:臨時工程
261.30
261.30
4.55%
第五部分:獨立費用
730.00
730.00
12.72%
一至五部分投資合計
4671.78
338.79
730.00
5740.57
100.00%
基本預備費10%
574.06
靜態投資
6314.63
Ⅱ
建設徵地補償投資
一
徵地補償費
385.85
二
其他費用
50.16
小計
436.01
基本預備費(10%)
43.60
有關稅費
1332.70
靜態投資
1812.31
Ⅲ
環境保護工程投資
7
靜態投資
7
Ⅳ
水土保持工程投資
13
靜態投資
13
工程靜態總投資(Ⅰ~Ⅳ合計)
8146.94
1.11 工程效益分析及環境影響評價
項目實施後,將在抗旱減災工作、水資源優化配置和農牧業節水灌溉等方面
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將大大推動防汛抗旱指
揮,水資源優化調度和水資源保護、
水生態環境保護,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網絡
建設等方面現代化水平。預計將達到的目標是:白音花灌區有效灌溉面積灌溉用
水達到75%保證率。規劃措施實施後,可有效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促進當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雖然工程施工時對重點生態環境、水環境、大
氣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嚴格管理等環保措施,不會造成
大的影響。故從環境保護角度整體上看,工程的建設利遠大於弊,工程的建設切
實可行。
1.12 工程特性表
表1.12-1 工程特性表
序號
項目
單位
數量
備註
一、基本情況
1
恢復有效灌溉面積
畝
17900
2
涉及鄉鎮
個
2
3
現狀年
年
2015
4
用水量
萬m3
264.84
5
施工工期
月
8
二、主要工程量
(一)
渠道襯砌工程
1
(0+000-2+653)段
m
2653
2
渠道清淤(外運4km)
m3
1131.9
3
清基(渠道整治)
m3
529.6
4
土方開挖(渠道整治)
m3
9993.89
5
土方回填(渠道整治)
m3
3533.7
(二)
主輸水管線
1
DN1000(0.6MPa)PCP管制作
m
8582
2
DN1000(0.6MPa)PCP管安裝
m
8582
3
DN800(0.8MPa)PCP管制作
m
5090
4
DN800(0.8MPa)PCP管安裝
m
5090
5
DN800(0.6MPa)PCP管制作
m
9048
6
DN800(0.6MPa)PCP管安裝
m
9048
7
DN600(1.0MPa)PCP管制作
m
4627
8
DN600(1.0MPa)PCP管安裝
m
4627
9
DN450(1.0MPa)PE管制作安裝
m
5356
10
DN315(1.0MPa)PE管制作安裝
m
8906
11
土方開挖
m3
509819.39
12
土方回填
m3
509819.39
(三)
管道附屬工程
序號
項目
單位
數量
備註
1
混凝土閥門井
座
10
2
自動補排氣閥井
座
31
3
圓形蝶閥溼井
座
25
4
鎮墩
個
200
(四)
渠道建築物工程
1
維修節制分水閘
座
1
2
沉砂池
座
1
400m
3
維修現狀暗涵
座
1
4
管道引水分水樞紐
座
1
5
管理房
座
1
6
農橋
處
1
2 項目區基本情況
2.1 自然概況
2.1.1 阿魯科爾沁旗地理位置
阿魯科爾沁旗行政區劃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位於赤峰市東北部,北
緯43°20'45"~45°24'20",東經119°20'15"~121°1'00",西北與錫林郭勒盟相連,
西部與巴林左旗及巴林右旗為鄰,南部與翁牛特旗隔西拉木倫河相望,東與通遼
市接壤。阿旗南北長232km,東西寬111.4km,總面積14555km2,總人口數為
30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為多數的多民族生活居住地區。赤峰市
阿魯科爾沁旗地理位置詳見圖2-1。
阿魯科爾沁旗現轄11個鄉鎮蘇木。其中:6個鎮分別為紹根鎮、坤都鎮、
天山鎮、巴彥花鎮、天山口鎮、雙勝鎮,3個蘇木分別為賽罕塔拉蘇木、罕蘇木
蘇木、巴拉奇如德蘇木,2個鄉分別為新民鄉、先鋒鄉。旗人民政府駐天山鎮。
阿魯科爾沁旗全旗公路達到1620km,其中國道259km,旗級公路680km,
形成了以國、省幹線為主幹,以旗級公路為支線,以鄉級公路為補充的油路交通
網絡。另外,阿旗境內有鐵路117.3km。已經通汽車的村莊佔90%,65條客運班
線四通八達,交通運輸為阿旗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2.1.2 項目區地理位置
白音花灌區位於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中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9°02′05″
--121°01′、北緯43°20′45″--45°24′20″之間,灌區跨越白音花鎮和新民
鄉。灌區引水水源白音花水庫位於白音花鎮王爺夥房村西北,距旗人民政府所在
地天山鎮50km,乾渠渠首為水庫主壩左端的輸水洞。
2.2 社會、經濟現狀
2.2.1 阿魯科爾沁旗社會經濟情況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
江一帶。明宣德七至八年(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
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
「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
魯科爾沁」。 明宣德七至八年(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
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
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
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明嘉靖四十三年至崇禎三年(1546~
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於後金天聰四年(1630年)歸順後金,天聰八年(1634
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並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
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
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清順治年間設旗。科爾沁,為明代蒙古族部
落名,意為「帶弓箭的近衛軍」。 春秋戰國、秦漢時代,先後屬東胡、匈奴、
烏桓、鮮卑地。隋唐時期,為契丹遊牧地。遼代為上京道烏州。 遼代,歸屬上
京臨潢府。金代,為泰州屬北京路。元代為遼王耶律留哥的封地。明代,初為潢
水兀良哈地泰寧衛領轄,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遊牧於額爾古納河、海拉
爾河呼倫貝爾湖一帶的阿魯科爾沁部昆都倫岱青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哈
薩爾第十五世孫率部遷居,始名阿魯科爾沁,意即北方弓箭手。明嘉靖四十三年
至崇禎三年(1546-1630年),隸屬於「北元」察哈爾部。於後金天聰四年(1630
年)歸順後金。後金天聰八年(明崇禎七年,1634年)分封蒙古諸藩牧地於此
地,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並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 清順治
元年(公元1644年)始建阿魯科爾沁旗,至今沿用此名稱。崇德四年(1639年),
隸屬於昭烏達盟,由熱河都統節制。民國前期,隸屬熱河省。民國22年(1933
年)7月,阿魯科爾沁旗淪陷,劃歸偽滿興安西省。1942年,隸屬偽滿興安總省。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戰敗投降,8月16日,阿魯科爾沁旗得到解放,
結束了長達12年之久的日本侵略者殘酷統治。1945年10月,阿魯科爾沁旗人
民政府成立,隸屬熱河省。1946年6月10日,中共阿魯科爾沁旗委員會成立。
1949年5月20日,阿魯科爾沁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69年8月1日,隨昭烏
達盟劃歸遼寧省。1979年7月1日,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阿魯科爾沁旗6個鎮、3個蘇木、2個蘇木。詳見附圖3赤峰市阿魯科爾沁
旗水資源評價分區圖。
2015年底全旗公安戶籍總數為103085戶,總人口為299293人。其中非農
業人口50992人,佔總人口17%。在總人口中,男性為152482人,女性為146811
人;總人口中漢族174408人,少數民族124885人。
2015年全旗出生人口2738人,人口出生率為9.24‰;死亡人口為1344人,
死亡率4.5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7‰;計劃生育率為98.43%。
2015年阿魯科爾沁旗全旗國內生產總值29.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
長14.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06億元,同比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9.91
億元,同比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11.82億元,同比增長27.4%。
根據2015年阿旗統計年鑑,全旗農作物播種面積187.75萬畝,增加70.07
萬畝,增長59.5%;其中糧食作物145.75萬畝,增長75.6%。全旗糧食總產量
4.78億斤,創歷史最高記錄,增長209%;其中穀物產量3.86億斤,豆類0.61
億斤,油料0.14億斤。
工業生產呈現了恢復性增長。全部工業增加值為8.42億元,增長19.1%。
其中全部國有及國有控股和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規
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57億元,增長16.9%。
工業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及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企
業實現利稅和利潤大幅增加,效益明顯增強。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
效益指數179.32,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提高55.13點。
全旗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49億元。
畜牧業生產較快增長。根據阿旗阿旗統計年鑑,從總量指標看,牧業年度(六
月末)牲畜存欄250.86萬頭只,增長0.1%,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欄240.28萬頭
只,減少1.49萬頭只;大牲畜存欄34.99萬頭,小畜存欄215.87萬隻。年末牲
畜存欄總頭數119.84萬頭只,其中大牲畜存欄26.74萬頭只;小畜存欄85.05
萬隻。從禽產品產量看,肉類總產量36522噸,其中牛肉產量11429噸,羊肉產
量12753噸,豬肉產量3791噸;山頭絨產量376噸,綿羊毛產量1850噸,牛奶
產量為35200噸。
林業穩步發展。全年完成生態建設造林合格面積20.42萬畝,防護林系統建
設得到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和防護工作進一步完善,森林覆蓋面積有了新的提高。
漁業生產保持增長。全年水產品產量穩定在1300噸,淡水養漁業平穩發展。
2.2.2 項目區社會經濟情況
該灌區有阿魯科爾沁旗的3個鄉(蘇木、鎮)、14個嘎查村受益,總人口1.59
萬人,勞動力0.92萬人,總耕地面積10.4萬畝。詳見灌區社會經濟統計表2.2-1。
表2.2-1 灌區社會經濟情況統計表
灌區名稱
受益嘎查村
人口
(人)
勞力
(個)
牲畜
(頭、
只)
總耕地
面積
(畝)
灌區控制面積(畝)
合計
耕地
草場
林地
白
音
花
灌
區
15896
9186
34020
103952
50000
47780
0
2220
10955
5974
25012
66872
32970
31300
0
1670
五一村
1586
735
1415
5866
3200
2800
400
王爺夥房
1384
741
1274
10300
5050
4800
250
勝利
851
488
5719
4593
4160
4000
160
道倫百姓村
1602
855
2668
9917
7200
7000
200
於家粉房
522
290
3088
6226
3040
3000
40
白音敖包
1988
1212
1787
13580
4100
3900
200
沙拉哈達
1172
762
1972
4740
3150
3000
150
哈拉哈達
735
333
3842
5016
1200
1000
200
白嘎力
1115
558
3247
6634
1870
1800
70
6211
4037
11362
37080
17030
16480
0
550
林場
819
532
1000
3230
2700
2500
200
浩力寶
878
571
2145
4732
3150
3000
150
公司
978
636
1368
5173
3100
3000
100
保安
1290
839
3277
8083
2000
2000
新民
976
634
1218
15862
6080
5980
100
灌區內交通較為便利,省際通道從灌區內穿過,一條旗級公路沿乾渠走向貫
穿整個灌區;高低壓輸電線路通至各鄉(蘇木、鎮)、村(嘎、查);程控和移動通
信電話都已開通,為灌區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白音花灌區位於阿魯科爾沁旗北部。始建於六十年代,多年平均灌溉面積
0.91萬畝,特別是2003年水庫除險加固後,灌溉面積擴大到2.65萬畝,灌溉面
積主要為農田,為農牧民增收奠定了基礎,灌區內的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
但是由於渠道幹線長,60%為盤山渠道,跨越的山洪溝較多,配套建築物少等諸
多因素的影響,灌區利用程度很低,灌區內經濟發展不平衡,受益區和非受益區
的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差距,水利成為制約灌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2.3 自然條件
2.3.1 氣象
阿旗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全旗熱量條件自南向北
隨海拔高度上升而降低,年平均氣溫為5.5℃,最高氣溫為40.6℃,最低氣溫為
-32.7℃。極端最低氣溫北部地區-34℃,罕山一帶可達-42℃,中部地區-33℃,南
部地區-30℃。當日最低氣溫在0~2℃之間時,將出現白霜。阿旗各地無霜期一
般為117~141天,南部長,北部短,中部為127天。
阿旗多年平均年日照時數為1490~1640h小時之間,每天日照時數一般為
8~10小時,夏至最長可達15.2小時,南部日照率64%,北部日照率58%。
阿旗北部巴彥溫都爾蘇木最大凍土深為237cm;天山年平均凍土深219cm,
最小凍土深139cm(1964年),項目區平均凍土深度為2.2m。
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0℃的初日,標誌開始解凍,而氣溫穩定通過0℃的終
日開始凍冰。氣溫≥10℃的積溫是衡量農業生產布局的標準。當地熱量條件能夠
滿足溫帶農作物、牧草及其它植物生長。阿魯科爾沁旗氣象特徵見表2.3-1。
表2-3-1 阿魯科爾沁旗氣象特徵表
項目
單位
特徵值
項目
單位
特徵值
多年平均氣溫
℃
6
多年平均風速
m/s
2.5
極端最高氣溫
℃
42.7
極端最大風速
m/s
21.7
極端最低氣溫
℃
-42.0
起沙風速
m/s
5
多年平均降雨量
mm
309.2
大風日數≥17 m/s
d
46
年最大降水量
mm
609.7
無霜期
d
120
年最小降水量
mm
165.1
最大凍土深
m
2.16
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
mm
86(1998.7.13)
日照時數
h
3036.7
2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
mm
105(1998.7.13)
主導風向
NW
多年平均蒸發量
mm
1915
最大積雪深
cm
28
≥10℃積溫
℃
2220
相對溼度
%
48
2.3.2 水文
本次設計水文資料參照《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
告》,該報告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專家組審查並於2002年4月20日以內
水建管[2002]65號文件完成批覆。
2.3.2.1 流域概況
歐木倫河發源於阿旗北部昆都鎮苦都共文拉附近,流經巴彥花鎮、新民鄉、
天山鎮(在天山鎮南又有其支流天山西河匯入)、天山口鎮,在道德鎮境內匯入
烏力吉木仁河。歐木倫河全長149km,流域面積2435.9km2,多年平均徑流量
3030×104m3,平均比降1/275。
2.3.2.2 水文基本資料
在白音花水庫壩址處設有道倫百姓水文站,該水文站於1956年開始建立,
於1960年遷移到壩址以上1.5km小王府,流域面積為487km2。
歐木倫河的地表及地下徑流全部來源於降水,年徑流的補給方式主要由降雨
產生的地表徑流和降雨入滲的地下徑流注入河川的地下水補給。產生年徑流的季
節主要是在6—9月份和春汛(開河期),在冬春季節有時有些降雪,但大部分被
蒸發,對徑流補給甚微。
根據《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相關天然年徑
流系列和實測年徑流系列及其適線成果,保證率為50%天然徑流量為
1428×104m3,保證率為75%天然徑流量為852×104m3,各保證率年徑流量計算成
果見表2-3-2。
表2-3-2 水庫年徑流量計算成果
頻率P(%)
0.5
1
2
5
10
20
50
75
90
95
99
模比係數
Kp
3.44
3.09
2.74
2.25
1.87
1.47
0.87
0.52
0.31
0.22
0.1
設計年徑流
量(104m3)
5645
5071
4496
3692
3069
2412
1428
852
509
361
164
年徑流均值:=1641×104m3 Cv=0.65 Cs=2Cv W
2.3.3 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
⑴地形地貌
阿旗屬大興安嶺餘脈的延續,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屬中低山區,
山勢陡峻,河谷發育,山體縱橫交錯,地勢落差大。海拔一般在1000~1500m
之間,大於1000m的山峰有106座。大興安嶺的支脈罕山、巴代山、烏蘭山等
組成了主要山系,這些山峰多由花崗巖類組成,其風化碎屑比較粗疏,山嶺由玄
武巖組成,風化物質比較粘重。山區內人口分布稀疏,人類活動影響小,以原始
森林和天然林為主。中部為低山和低山丘陵,山勢低緩,海拔高度500~1000m。
山間溝谷中發育著現代水系,形成較為平緩開闊的山間谷地及河谷衝積平原。歐
木倫河沿岸形成了一條狹長的河谷平川,兩側丘陵密布。該區域人口較密集,加
之受地形地質的影響,地面切割劇烈,水土流失嚴重。南部及東南部是坨沼區,
為衝積平原。地勢低平,起伏平緩,海拔高度在600~1000m之間。東南部河谷
平原及南部衝積平原上形成了固定、半固定的流動沙丘,草場退化、沙化現象十
分嚴重。由於地下水位高,在一些低洼處形成了泡子及鹽鹼沼澤地。
⑵水文地質
縱觀全旗地貌,西北部為中低山區,山勢陡峻,溝谷發育;中南部為低山丘
陵,第四紀堆積物發育;南部為衝洪積平原,沉積了較厚度的鬆散堆積物,形成
了廣闊的波狀平原。不同的地貌形態決定了地下水的形成與分布。
本旗地下水基本分為兩個含水類型區,以山間河谷平原第四紀孔隙水為主,
其含水層厚度大,顆粒粗,分選性好,面積分布較廣,徑流條件好,交替作用強,
含水豐富;低山丘陵基巖裂隙水為輔,其面積較大但分布不均,富水性差異大。
山間河谷平原孔隙水分布廣闊,除山前丘陵區外,含水層埋深大部分小於5m,
厚度一般為50~100m,單井湧水量為4.2t/h~20.8t/h。
歐木倫河和黑木倫河河谷兩側一、二級階地為北部山區最低處,成為山區地
下水的匯集區,南部由烏力吉木仁河與西拉木倫河作用構成的河間波狀平原,地
勢最低,為全旗地下水匯集的場所。
基巖裂隙水分布於烏力吉木仁河以北廣大地區,富水性大部分中等,單井湧
水量0.4~4.2t/h,局部地區大於4.2t/h。
全旗地下水水質較好,大部分區域地下水礦化度均小於1g/L,水化學類型
為重碳酸鈣型水,次之有重碳酸鈣鎂和重碳酸鈣鈉型水。南部丘陵區地下水含氟
較高,大於1mg/L,不適宜飲用,初步查明氟離子含量在潛水位以下,隨地下水
位的降低而逐漸減少,當井深60~70m時,水中氟離子含量小於1mg/L。
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本區域地震烈度為6度。
⑶項目區水文地質
本區分為兩個含水類型區,即低山丘陵基巖裂隙水區和鬆散巖類孔隙水區。
區域鬆散巖類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及廣闊河間波狀平原地區,而低山丘陵
區基巖裂隙水普遍微弱,只是局部地段富水性好。
低山丘陵區,地下水主要來源於天氣降水補給,但由於地貌條件所限,補給
量不大。平原區,除接受低山丘陵區的側向補給,同時也接受地下潛流補給、大
氣降水補給及地表水滲漏補給,地下水的排洩主要以潛流形式流出區外。
歐木淪河河谷平原,含水層呈南北向條帶狀分布,由一、二級階地組成,其
巖性為砂礫石,砂卵石,上覆厚3~7m的亞砂土,砂礫石中夾亞砂土和泥礫,
地下水埋深7~11m。
低山丘陵基巖裂隙水,主要由二迭系至三迭系和中侏羅系的沉積巖組成,其
巖性主要為砂巖、礫巖,尤以中侏羅的砂礫巖為多。巖性顆粒粗,膠結差,裂隙
發育,其富水性受巖性和裂隙發育程度控制,富水性不均。
本區地下水化學類型簡單,主要為重碳酸鈣鈉型和重碳酸鈉鈣型。
2.4 工程地質
依據《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地質勘查報告》。
2.4.1 勘測目的、任務要求和依據
2.4.1.1 勘察目的、任務要求
在詳細調查研究地形地貌的基礎上,按要求完成地質鑽探,基本查明地層巖
性、工程地質特性及分布特徵,繪製鑽孔柱狀圖、地質剖面圖、平面布置圖等,
完成勘查鑽探及相關服務工作。
2.4.1.2 勘察依據
(1)巖土工程勘察合同;
(2)勘察任務書及建築物平面位置圖;
(3)《巖土工程勘察規範》(GB50021—2001)(2009年版);
(4)《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
(5)《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50007—2011);
(6)《建築樁基技術規範》(JGJ94—2008);
(7)《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
(8)《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
(9)《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標準》(CECS99:98);
(10)《內蒙古自治區工程建設標準》(NB/DBJ03—23—2006);
(11)《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範》(JGJ79-2012);
(12)《建築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範》(JGJ/87-2012)。
(13)《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0
2.4.1.3 勘察方法及進度
根據任務要求,按照《巖土工程勘察規範》(GB50021-2001)(2009年版)
的規定,勘測手段主要以鑽探為主,共布置23個鑽孔;
表2-4-1 勘察工作表
項目
類型
數量
(個)
勘測
深度
(m)
累計進尺
(m)
原位測試
室內試驗
內容
數量
內容
數量
鑽孔
23
6.0-7.0
133.0
標準貫入
試驗
12
土工試驗
15組
動力觸探試
驗
0.2m
土質分析
3組
(1) 鑽孔測量:本次勘測放孔由我公司測量專業人員進行施放。
(2)野外鑽探:使用DPP100-4E型汽車鑽機1臺,按規範進行野外編錄。
鑽探採用迴轉鑽進泥漿護壁的工作方法,嚴格控制回次進尺。
(3)原位測試:本次勘察根據場地巖土工程力學條件,結合本區勘察技術水
平和工藝特徵, 原位測試採用標貫試驗,試驗按規範標準規格63.5kg自動脫鉤落
錘,貫入器完好無損。
(4) 成果圖表、數據統計系採用理正GICAD 軟體處理輸出,報告採用「三
審」制度審核,確保所提交勘察成果的資料完整、內容詳實、數據真實準確、結
論正確、建議合理。
外業工作於2016年8月18日—2016年8月21日完成,內業資料整理工作
於8月26日完成。
2.4.2 工程地質條件
2.4.2.1 地形地貌
該工程所經行的地貌為的山地丘陵-河谷地貌,河溝發育一般,地形較平坦。
2.4.2.2 地質構造
阿魯科爾沁旗地質構造系大興安嶺新華夏構造帶,地貌類型從北向南,由中
山山地逐漸過渡到低山丘陵和傾斜衝擊平原,由於第四系沉積物覆蓋,地表無明
顯的斷層褶皺構造新跡。構造相對穩定,斷裂構造不發育,地震運動較少。
2.4.2.3 巖土地層構成及特徵
根據最大勘探深度7.0m所揭露的地層,勘測場地內的地層自上而下主要為
粉質粘土、礫砂層。其特徵描述如下:
○1
雜填土層:雜色;鬆散狀態;稍溼;該層在場地內分布不穩定,厚度小,
工程力學性質較差。
○2
粉土層:黃褐色;稍密-中密狀態;局部為粉土粘土夾層。該層在場地內
分布穩定,厚度較大。最大勘探深度6.0m未揭穿該層。
○21粉質粘土層:黃褐色;可塑-硬塑狀態;局部為粉土夾層。該層在場地內
分布不穩定,只在ZK14號鑽孔揭露,工程力學性質較差。為中等溼陷性土層。
○3
粉質粘土層:黃褐色;可塑-硬塑狀態;局部為粉土夾層。該層在場地內
分布穩定,工程力學性質較好。
○31粉土層:黃褐色;稍密-中密狀態;局部為粉土粘土夾層。只在ZK11號
鑽孔揭露,工程力學性質較差。為輕微溼陷性土層。
○4
礫砂層:黃褐色,中密-密實狀態,飽和;含有卵石,中粗砂填充,局部為圓
礫夾層。該層在場地內分布穩定,厚度較大。最大勘探深度6.0m未揭穿該層。
工程力學性質好。
○41細砂層:黃褐色,稍密-中密狀態,飽和,含有卵石。該層在場地內分布
不穩定,只在個別鑽孔中揭露。
以上土層相應的其餘物理力學性質詳見後附<物理力學性質統計表>。
2.4.2.4 各層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
根據以上標準貫入試驗結果結合該地區經驗,綜合考慮,建議各層土主要承
載力特徵值見下表。
表2-4-2 承載力特徵值
序號
地層
承載力特徵值
fak(kPa)
壓縮(1/Mpa)及變形模量
E0 (Mpa)
壓縮
係數
變形模
量
壓縮
模量
1
○2
粉土
160
0.258
——
7.61
2
○21粉質粘土
140
0.370
——
5.07
3
○3
粉質粘土
160
0.337
——
5.38
4
○31粉質粘土
140
0.240
——
7.70
5
○4
礫砂
240
——
35
——
6
○41細砂
220
——
20
2.4.3 地下水條件
受地形地貌影響,地下水埋藏較深,ZK1地下水埋深4.2m;其餘鑽孔未見
地下水。
勘察場地內土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等級為微腐蝕性;土對鋼筋混凝土結構
中鋼筋的腐蝕性等級為微腐蝕性。
2.4.4 基坑工程評價
擬建建築物基礎埋深3.0米,基坑開挖深度地層為②粉土層、粉質粘土層③
粉質粘土、粉土層,局部為○4
礫砂、細砂層,各巖土層力學性質一般-較好。可
採用自然放坡的形式施工,挖方邊坡率可按1:0.75-1:1.00施工。
2.4.5 場地抗震設防參數
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提供抗震設防參數如下:
相應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
場地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05g;
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
2.4.6 結論及建議
(1)據查《《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該地區地震動峰
值加速度為0.05g,對應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
(2)1、②粉土在場地內分布較穩定,力學性質較好,可以作為一般建(構)
築物天然地基持力層。建議承載力特徵值為160kPa。
2、②1粉質粘土層在場地內分布較不穩定,力學性質一般,在ZK14(23+000--25+000段)內揭露,為中等溼陷性土層。應消除部分溼陷量後,可以
作為一般建(構)築物天然地基持力層。建議承載力特徵值為140kPa。
3、○3
粉質粘土層在場地內分布較穩定,力學性質較好,可以作為般建(構)
築物天然地基持力層。建議承載力特徵值為160kPa。
4、○31粉土層在場地內分布較不穩定,力學性質一般,在ZK11(19+000--20+100段)內揭露,為輕微溼陷性土層。應消除部分溼陷量後,可以
作為一般建(構)築物天然地基持力層。建議承載力特徵值為140kPa。
5、○4
層礫砂在場地內分布不穩定,力學性質較好,可以作為各類建(構)
築物天然地基持力層。建議承載力特徵值為240kPa。
6、○41細砂層在場地內分布不穩定,力學性質一般,可以作為一般建(構)
築物天然地基持力層。建議承載力特徵值為220kPa。
(3)場地內ZK1地下水埋深4.2m;其餘鑽孔未見地下水。
(4)根據測試結果,勘察場地內土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等級為微腐蝕性;
土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等級為微腐蝕性。
(5)阿魯科爾沁旗地區季節性標準凍結深度為2.00m。
(6)基坑(槽)開挖後,須會同勘察、設計人員做好驗槽工作。
2.5 現狀引水能力分析
(一)灌區現狀分析
(1)灌區渠灌工程現狀
白音花灌區位於阿旗的中部,是以白音花水庫與渠首工程區間徑流為水源的
中型灌區,管理單位為白音花水庫灌區管理處。管理處擔負著水庫的運行調度、
防汛安全和下遊灌區的灌溉任務。灌區設計灌溉面積5.0萬畝。
灌區內乾渠1條長30公裡,支渠15條長19.77公裡,支渠以上建築物121
座,
灌區經過近40多年的建設與管理,形成了以白音花水庫為龍頭,以歐木倫
河幹流及白音花乾渠為紐帶,在歐木倫河兩畔形成了一條綠色農業帶。但因工程
建設先天配套不足,老化失修嚴重,滲漏損失大,水利用效率低,制約了農業的
可持續發展。雖然近幾年來,利用國家小農水資金和徵收的灌溉水費對灌區的部
分工程進行了改造,灌區的輸水能力等各項指標有所提高,為地方經濟的快速發
展提供了強勁的水力保障,被受益區群眾稱之為「富民工程」。但是受資金的限
制,灌區的配套率還遠未達到設計標準,與灌區的總體發展思路仍有很大差距,
支渠以上168座建築物損毀,需配套改造,幹支渠仍有49.77公裡輸水能力遠沒
有達到設計標準,幹支渠仍有16公裡渠道滲漏和造床嚴重,水利用效率低,需
要防滲襯砌,因此,要對白音花灌區進行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進一步提高灌區
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糧食生產能力。
白音花灌區始建於1962年。水庫大壩於2003年除險加固竣工,主壩的兩端
分別設有輸水洞,白音花灌區乾渠首端接主壩左側輸水洞,輸水洞1孔,設計流
量為4m3/s。
白音花灌區建設至今灌區開挖乾渠1條,長30km,已護砌4.05km,支渠15
條長19.77km,渠系建築物121座,其中乾渠92座,支渠29座。
詳見表2-5-1。
由於整個灌區配套率較低,灌溉水利用係數僅為0.64,渠系水利用係數僅為
0.7。
表2-5-1 白音花灌區工程現狀表
項目
建築物名稱
單位
數量
備註
白
音
花
灌
區
渠
道
乾渠
公裡
30
乾渠襯砌4.05公裡
支渠
公裡
19.77
建
築
物
節制分水閘
座
17
分水閘
座
3
農橋
座
30
跌水
座
11
支渠分水閘
座
29
乾渠洩水閘
座
11
洪涵
座
9
渡槽
座
8
交叉建築物
座
3
合計
121
本次項目區涉及的是白音花灌區。白音花灌區的取水水源為該灌區西北方向
上的白音花水庫,然後利用棋盤山渠道為該灌區進行供水。
(2)地下水供水工程
由於渠道淤積嚴重,渠系建築物損毀嚴重,白音花水庫灌區部分農田現已逐
步發展成井灌,灌區內現有農灌井7眼,井深為80m,單井出水量100m3/h以上,
井灌面積為0.5萬畝。
白音花灌區在建設時的設計灌溉面積為5.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為2.65畝,
現狀年實際的灌溉面積為0.86萬畝(其中渠灌面積0.45萬畝、井灌面積0.41萬
畝),為有效灌溉面積的45.7%,現狀年和白音花區的糧食產量為655.20kg。根
據分析現狀年屬於無乾旱年份,基本上達到了該灌區的正常糧食產量。
根據調查現狀年棋盤山渠道渠底寬度平均為2~10m,邊坡為1:0.5~1:2,現
狀年渠道平均取水流量為2.8m3/s,而原設計渠道的底寬為3.0m,邊坡為1:1. 5,
設計渠道過水能力為2.8m3/s。可知現有渠道的過流能力較低,遇到乾旱年份所
能保障的灌溉面積減少,則會導致灌區的糧食產量大幅度的減少。
根據以上分析,在2004年、2002年、1996年分別發生了中度乾旱、嚴重幹
旱和特大乾旱,由於乾旱年降水量的減少,同時白音花的來水量的減少,加之棋
盤山渠道淤積嚴重、部分渠道滲漏嚴重等原因,當發生中度以上乾旱時,導致棋
盤山渠道所引的水量減少,則可灌溉的面積將會減少,導致灌區的糧食產量大幅
度的減產。每個等級乾旱年度白音花灌區的灌溉面積及糧食產量見表2-5-2。
表2-5-2 白音花灌區在乾旱典型年因乾旱發生的減產表
乾旱年度
典型年
(年)
實際灌溉
面積(畝)
佔有效灌溉
面積(%)
糧食產量
(萬kg)
同比正常年
份減產量
(萬kg)
減產百分比
(%)
中度乾旱年
2004
12096
48
544.32
60.48
10.00
嚴重乾旱年
2002
9072
36
344.74
108.86
24.00
特大乾旱年
1996
7560
30
226.80
151.20
40.00
根據以上分析,在無乾旱年份下,現有渠道可以滿足75%設計保證率下的
52%的灌溉面積,當發生中度乾旱時只能保證48%的灌溉面積,發生嚴重乾旱時
只能保證36%的灌溉面積,發生特大乾旱時只能保證30%的灌溉面積。
綜上,由於白音花灌區現有輸水渠道淤積嚴重,加上部分渠道水毀嚴重,滲
漏水量加大,當發生乾旱時,在作物的生育期內隨著有效降雨量的減少,渠道引
水能力有限,則可保證的灌溉面積將會減少,灌區的糧食減產,對阿魯科爾沁旗
的農業經濟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
2.6 存在問題
阿魯科爾沁旗屬典型的半乾旱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春季短促,乾旱多風,
夏季炎熱,雨量集中,雨熱同步。秋季短暫降溫快,降雨量少,冬季漫長寒冷。
由於降水稀少,蒸發強烈,水資源匱乏,供需矛盾較為突出。
1、降雨降雪明顯偏少,而蒸發量大。根據阿魯科爾沁旗氣象局50年的實測
資料統計,多年平均降水量為309.2mm,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915 mm(20cm蒸
發皿),蒸發量是降水量的6.2倍。加之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阿魯科爾沁
旗降雨量也呈下降趨勢,一方面造成氣候乾旱,大風揚沙天氣頻繁,加速了土壤
中的水份蒸發,直接導致乾旱發生,另一方面水源蓄水工程來水不足,使乾旱區
域擴大。
2、項目區位於白音花灌區,現有引水渠30km,輸水渠道由於興建年代久遠,
渠系建築物運行多年,年久失修、破損嚴重,渠系建築物不配套,渠道淤積嚴重,
輸水效率低下,目前該渠道無法較好的發揮其灌溉的功能,效益不能正常發揮。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763882535\FileRecv\MobileFile\IMG_20160610_100123.jpg
圖2-5-1 現狀渠道圖
3、白音花水庫年淨調節水量為997×104m3,因灌區乾渠滲漏嚴重,工程老
化失修,灌區灌溉水利用係數僅為0.64,有效灌溉面積1.21萬畝,都無法保證,
只能從沙壩水庫跨流域向白音花調水和提地下水作為補充。
4、灌區配水建築物、量水等工程建設受資金的影響,配套率低,造成部分
地塊無法灌溉和用水計量困難,不能滿足新農村建設和高效農業用水的發展要
求。
5、灌區已運行40多年,工程管理大部分還是沿用過去的管理辦法,缺乏現
代化的管理模式和高科技的管理工具,另外灌區管理體制正在初步改革階段,還
未能滿足農業的高效用水的要求。
6、阿旗近幾年連續乾旱,農牧民經濟條件較差,地方財力緊張,短期內配
套資金很難全部到位。
7、由於灌區工程先天配套不足,老化失修嚴重,雖然在灌區上利用其他資
金改造了部分重點卡脖子及病險工程,但就工程設施總體狀況而言,仍是杯水車
薪,灌區工程設施老化失修形勢依然嚴峻,管理設施落後亟待改善。
3 工程建設任務和規模
3.1 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3.1.1 增加供水保障能力的需要
根據現狀調查及分析,在正常年份下,五一乾渠及棋盤山渠道的過流能力僅
為1.0m3/s,而該渠道的設計過流能力為2.8m3/s,由於渠道運行多年,年久失修
導致渠道淤積、渠道滲漏嚴重,在正常年份下僅能滿足有效灌溉面積的65%,當
發生中度乾旱時只能保證48%的灌溉面積,發生嚴重乾旱時只能保證36%的灌
溉面積,發生特大乾旱時只能保證30%的灌溉面積,嚴重影響該灌域發揮正常的
效益。
同時五一乾渠、棋盤山渠道作為白音花灌區主幹渠,在現狀年渠道淤積及滲
漏嚴重,在保障白音花灌區用水後,灌溉尾水可輸到天山西河及歐木倫河的水量
微乎其微,而白音花灌區的設計灌溉面積為5.00萬畝。五一乾渠、棋盤山渠道
的現狀輸水能力僅僅可以滿足白音花灌區0.86萬畝的有效灌溉面積。五一乾渠
及棋盤山渠的現狀輸水能力對保障灌區正常灌溉面積影響較大。
根據自治區水利廳《關於加強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的通知》(內水辦
[2014]36號)的有關要求2015年11月呼和浩特市三水水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編
制完成了《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灌區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實施方
案》(常規水源、應急水源同源工程),但由於2014年抗旱應急水源工程投資有
限,僅僅完成了白音花灌區五一乾渠4.05km渠道整治、襯砌任務,恢復有效灌
溉面積1.79萬畝。項目實施後工程效益不顯著,無法完全使整體白音花灌區發
揮效益。因此通過本次項目實施延續之前《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
庫灌區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實施方案》,使得工程發揮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通過本次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將五一乾渠道進行清淤疏通,並且通過重力
自流管道灌溉輸水的方式,保障白音花灌區正常效益的發揮。所以新建本項目對
增加灌區以及天山鎮供水保障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3.1.2 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項目區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高度重視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通
過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重新審視水資源條件、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
強化水資源的綜合治理、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於更好地促進經濟增長方式
轉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有利於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水
資源的需求、促進居民
安居樂業和社會和諧穩定。
3.1.3 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
發【2011】21號)文件,「著力加強生態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夯實可持續發展
基礎;著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著力培育新的經濟
增長點,促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
力;著力加強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促進民族團結邊疆穩定,努力實現全面建設
小康社會目標,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項目區開展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是非常必要的,通過該工程的實
施,為構建和諧社會主義觀,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本次是從水利工程的角度做好
項目區抵禦乾旱的能力。同時在乾旱年份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充足的飲用水。是改
善人民群眾生存條件、實現
安居樂業,保持社會安定團結的重要基礎,是社會發
展和人類進步的具體體現,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來滿足人們對飲水的基
本需要,這是全面建 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
3.2 工程建設目標
通過本次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實施,滿足白音花灌區農
業灌溉基本用水,逐步建立阿魯科爾沁旗抗旱減災長效機制,使白音花灌區恢復
原有設計有效灌溉面積,以及阿魯科爾沁旗抗旱減災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根據上述總體目標,結合項目區實際情況,本次工程項目區是一個相對乾旱
缺水地區,且灌區現狀灌溉用水保證極低,因此,恢復白音花灌區灌溉用水保證
率為本工程主要目標,即通過工程的實施將項目區恢復白音花灌區設計有效灌溉
面積。
農業灌溉用水定額按60~66m3/畝計,灌溉定額186m3/畝,保證灌區設計有
效灌溉面積1.79萬畝土地灌溉用水。
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實施後,可保障項目區恢復灌溉面積
1.79萬畝,灌溉水利用係數增加到0.7,提高用水保證率。使項目區農業灌溉效
益和社會效益實現有機結合。
3.3 工程建設任務和規模
3.3.1 工程建設任務
本工程延續之前《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灌區抗旱應急水源
工程實施方案》工作。
本次實施方案主要是通過新建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恢復
灌溉面積1.79萬畝,其中渠道段恢復0.35萬畝、管道段恢復1.44萬畝。
本次實施方案主要解決白音花灌區1.79萬畝,灌溉水源問題,後續田間工
程不做本次項目設計內容,僅為後續田間工程項目實施提供有效水量及有效水
壓。
3.3.2 工程建設規模
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室外給水設計規範》(GB50013-2006)、
《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GB50288-99)的規定,並根據上述供水量的規模
和供水對象的重要性,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主要為灌溉引水工
程,屬Ⅴ型工程,工程等別為Ⅴ等。主要建築物均按Ⅴ級建築物設計,次要建築
物按Ⅴ級。防洪標準為10年(重現期)。
根據《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GD18306—2001)、《建築抗震設計
規劃》,工程所在地區地震烈度為6度,因此,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
(GB50288-99)和《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確定本工程的抗震
設防烈度為6度,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1、水量
根據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主要工程任務,本工程水量應滿
足白音花灌區1.79萬畝灌溉面積在75%保證率下的灌溉用水。根據上述項目任
務,確定本次項目區總用水量為332.94萬m3/a。
表3-3-1 項目區農業灌溉用水量表(P=75%)
作物
名稱
灌溉面積(萬畝)
灌溉定額
(m3/畝)
灌溉水量
(萬m3)
玉米
1.79
186
332.94
2、水質
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主要為灌溉引水工程,工程考慮經
濟、適用、合理等要求。
水質要求滿足國家標準《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的各項指
標,其它具體規定按此標準執行。
3、水壓
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應滿足《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
(GB50288-99)以及《室外給水設計規範》(GB50013-2006)中有關規定,管道
各分水口預留後續田間工程建設水壓。
3.4 工程建設內容
3.4.1 渠道工程
項目區位於白音花灌區,現有引水渠30km,輸水渠道由於興建年代久遠,
渠系建築物運行多年,年久失修、破損嚴重,渠系建築物不配套,渠道淤積嚴重,
輸水效率低下,目前該渠道無法較好的發揮其灌溉的功能,效益不能正常發揮,
在旱情嚴重情況下,供水量更加嚴峻。
依據現狀項目區輸水特點,根據灌溉需水量、地形以及現狀農田分布等要求,
整治、襯砌五一乾渠2.653km(從2014年白音花水庫抗旱應急工程末端開始重
新排本次設計渠道樁號),本次維修改造渠道樁號從0+000~2+653,從樁號
2+653~2+750經過現狀暗涵97m,再通過暗涵末端接分水樞紐連結有壓重力流管
道,進行輸水灌溉。
渠道輸水起點0+000處(地面高程443.925m)。清淤、整治、襯砌渠道
2.653km,渠道長度,設計整治渠道為梯形斷面底寬2.6m~3m,邊坡1:1.5,渠深
1m~1.5m。樁號2+253~2+653新建沉砂池池一座,比降為1/6000。維修現狀暗涵
(樁號2+653~2+275),暗涵末端樁號2+75處(地面高程440.84)新建節制分水
閘一座,並新建重力自流管道進水口一處,取水口設計水深1.0m。主重力自流
管道採用DN600~DN1000 PCP管材,輸水管道於省際通道公路橋27+297處(地
面高程378.74m)分為2支,分別灌溉天山鎮西1000畝灌溉面積以及天山鎮東
3600畝灌溉面積。西部分支管線長8.739km,管道採用DN315PE管,末端地面
高程371.33m,東部分支管線長5.251km,管道採用DN450PE管,末端地面高
程366.54m。渠道上的各建築物見表3.4-1。
表3.4-1 渠道上各建築物情況表
樁號
建築物名稱
數量(座)
長度(m)
新建/維修
備註
1+302
節制分水閘
1
維修
2+217
農橋
1
新建
2+253~2+653
沉砂池
1
400
新建
2+653~2+750
暗函
1
97
維修
3.4.2 管道工程
本次工程通過渠道末端上的管道引水樞紐工程,有壓重力自流管道採用
DN600~DN1000 PCP管材,輸水管道於省際通道公路橋27+297處(地面高程
378.74m)分為2支。,西部分支管線長8.739km,管道採用DN315PE管,末端
地面高程371.33m,東部分支管線長5.251km,管道採用DN450PE管,末端地
面高程366.54m。新建混凝土閥門井10座、自動排氣閥井31座、圓形蝶閥溼井
25座。
4 水資源及供需平衡分析
4.1 項目區水資源概況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灌區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實施方
案》(呼和浩特市三水水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2014年12月,由內蒙古水利廳關
於《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灌區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實施方案》批
復[2015]70號)
4.1.1 區域水資源狀況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水文總局、水事監理中心2008年
4月完成的《內蒙古自治區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調查評價》和通遼市水文勘測局
2011年12月完成的《阿魯科爾沁旗水資源評價報告》,全旗水資源總量為38079.2
萬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21885.00萬m3,地下水資源量為22475.76萬m3
(M≤2g/l),地表水與地下水重複計算量為6281.56萬m3。全旗水資源可利用總
量為22577.68萬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8041萬m3,地下水資源可開採量為
15838.68萬m3(M≤2g/l),地表水與地下水重複計算量為1302萬m3。
表4-1-1 阿魯科爾沁旗水資源量狀況 單位:萬m3
項目
水資源量
水資源可利用量
地表水
21885
8041
地下水
22475.76
15838.68
重複量
6281.56
1302
合計
38079.2
22577.68
4.1.2 項目區水資源狀況
本次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位於巴彥花鎮、新民鄉、天山鎮
境內,項目區涉及沙日哈達村、浩力包烏拉村、林場村、公司村、柳家段、小黃
家段村、大黃家段村、東掃帚包村、南掃帚包村和雙山屯,總土地面積83.1km2,
耕地面積5.3393萬畝,本次工程設計恢復有效灌溉面積1.79萬畝。
(1)地表水資源狀況
本次設計項目區地表水資源狀況參照《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除險加固工
程初步設計報告》,該報告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專家組審查並於2002年4
月20日以內水建管[2002]65號文件完成批覆。
項目區範圍內建有白音花水庫,白音花水庫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
爾沁旗北部,歐沐淪河上遊,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天山鎮50km。白音花水庫於
1958年10月動工興建,1962年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水庫由主、付壩,溢洪道和
輸水洞組成,工程等別為三等,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養魚等綜合經營的中型
水庫。
白音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於2003年10月末完成。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
遇,校核洪水標準為1000年一遇。總庫容2841萬m3,興利庫容760.87萬m3,
死庫容423.4萬m3。輸水洞設計輸水流量為4.4m3/s,設計有效灌溉面積為2.9
萬畝。
根據《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相關天然年徑
流系列和實測年徑流系列及其適線成果,保證率為50%天然徑流量為
1428×104m3,保證率為75%天然徑流量為852×104m3,各保證率年徑流量計算成
果見表4-1-2。
表4-1-2 設計年徑流量計算成果
頻率P(%)
0.5
1
2
5
10
20
50
75
90
95
99
模比係數
Kp
3.44
3.09
2.74
2.25
1.87
1.47
0.87
0.52
0.31
0.22
0.1
設計年徑流
量(104m3)
5645
5071
4496
3692
3069
2412
1428
852
509
361
164
年徑流均值:=1641×104m3 Cv=0.65 Cs=2Cv
(2)地下水資源狀況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水文總局、水事監理中心2008年
4月完成的《內蒙古自治區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調查評價》和通遼市水文勘測局
2011年12月完成的《阿魯科爾沁旗水資源評價報告》,項目區地下水資源模數
0.90萬m3/a.km2,地下水可開採模數0.47萬m3/a.km2,項目區總土地面積83.1km2,
則項目區地下水資源量為74.79萬m3,地下水資源可開採量為39.06萬m3。
4.2 水資源利用現狀
4.2.1 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4.2.1.1 水利工程情況
(1)地表水供水工程
白音花水庫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北部,歐沐淪河上遊,距
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天山鎮50k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養魚等綜合經營的
中型水庫。
白音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於2003年10月末完成。水庫總庫容2841萬m3,
興利庫容760.87萬m3,死庫容423.4萬m3。輸水洞設計輸水流量為4.4m3/s。
由於維護管理經費不足與管理不善,經過五十多年的運行,工程老化失修。
目前工程已嚴重損毀,渠道淤塞嚴重,渠系建築物損毀嚴重,灌區現已無法正常
運行,現狀渠溉面積僅有0.86萬畝,水庫的農業灌溉功能無法正常發揮。
(2)地下水供水工程
由於渠道淤積嚴重,渠系建築物損毀嚴重,白音花水庫灌區部分農田現已逐
步發展成井灌,灌區內現有農灌井7眼,井深為80m,單井出水量100m3/h以上,
井灌面積為0.5萬畝。
4.2.1.2 項目區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白音花水庫灌區設計灌溉面積5.0萬畝,設計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65萬畝,
由於灌區渠道損壞淤積嚴重,部分農田現已恢復到廣種薄收的原始旱作狀態,而
有些農田則改為井灌,利用地下水灌溉,現有灌溉面積僅為0.86萬畝,其中0.45
萬畝由於距離白音花水庫較近或通過近期乾渠襯砌改造,仍為灌區地表水灌溉面
積,剩餘0.41萬畝主要為為利用原有老舊渠道灌溉,現狀灌溉用水量為347.1
萬m3,其中232.1萬m3地表水,萬115m3地下水。
4.2.2 現狀年用水水平分析
根據調查,白音花水庫灌區設計灌溉面積5.0萬畝,本次設計完項目區共灌
溉面積達到2.65萬畝,其中現狀灌溉面積為0.86萬畝,本次新增加1.79萬畝。
主要種植作物為玉米。現狀年2015年,灌區灌溉水源以地表水為主,灌溉方式
為利用原有老舊渠道灌溉,現狀灌溉用水量為347.1萬m3,農田綜合灌溉定額
194m3/畝,現狀灌溉水利用係數僅有0.67,灌溉水利用係數較低,水資源浪費嚴
重。
4.3 水源選擇及供需平衡分析
4.3.1 水源選擇
4.3.1.1 水源選擇的原則
(1)水源水量充沛可靠,枯水期流量的保證率應不低於75%,應滿足其相
應設計保證率。
(2)技術經濟合理可行,優先利用現有水源;
(3)水質良好,水質符合農業灌溉用水要求;
(4)水源選擇應考慮安全、經濟以及便於水源保護等因素。
(5)採用地表水源時,應優先採用有一定調節能力的水庫供水。
4.3.1.2 水源分析選定
本次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水源位於巴彥花鎮境內,項目區
設計灌溉水源為白音花水庫下洩地表水,由於灌區渠道損壞淤積嚴重,部分農田
現已恢復到廣種薄收的原始旱作狀態,而有些農田則改為井灌,利用地下水灌溉。
過量開採地下水,會對
水生態產生嚴重汙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質惡化、
地面沉降等許多環境問題,因此本次設計不考慮新建水源井開採地下水方案,恢
復現狀井灌面積為白音花灌區設計有效渠灌面積。
本次工程水源為白音花水庫地表水。
白音花水庫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北部,歐沐淪河上遊,距
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天山鎮50km。水庫由主、付壩,溢洪道和輸水洞組成,是一
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養魚等綜合經營的中型水庫。
4.3.2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4.3.2.1 需水量預測
本次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設計恢復有效灌溉面積1.79萬
畝,因此,本次設計需水預測只針對項目區農業灌溉用水進行預測。
(1)灌溉面積、種植作物
白音花水庫灌區原設計灌溉面積5.0萬畝,主要種植作物為玉米。現狀灌溉
面積0.86萬畝,本次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設計恢復有效灌溉
面積1.79萬畝。最後能使項目區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65萬畝。
(2)灌溉水利用係數
根據調查,灌區現狀灌溉用水主要為地下水,灌溉方式為利用原有老舊渠道
灌溉,由於灌區工程不配套,農業灌溉用水保證率較低。本次工程對白音花灌區
主幹渠進行清淤襯砌2.67km,鋪設管道41.29km,以提高灌溉水利用係數。根據
附近相似渠道實驗成果,工程實施後,灌溉水利用係數可達到0.7。
4.3.2.2 灌溉設計保證率和灌溉制度
一、灌溉設計標準
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GB500288-99),設計保證率可根據水文
氣象、水土資源、作物組成、灌區規模、灌水方法及經濟效益等因素確定, 本
次設計主要考慮灌溉水源白音花水庫設計灌溉保證率為75%。綜合考慮,本工
程灌溉保證率確定為P=75%。
二、灌溉制度設計
(1)設計參數的確定
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GB500288-99)以及灌區基本情況,灌
區設計保證率為75%,灌溉水利用係數根據灌區現狀,田間水利用係數取0.82,
渠系水利用係數取0.85,灌溉水利用係數取0.70。
(2)種植結構
本次設計灌溉面積1.79萬畝,本次工程設計按現有種植結構進行,項目區
全部種植種植大田玉米。
(3)灌溉制度設計
根據灌區的農、牧、林比例和農作物種植比例和《內蒙古自治區主要作物灌
溉制度與需水量等值線圖》、生育期有效降雨,以及本灌區臨近灌區灌溉制度試
驗成果、灌溉經驗,確定灌域的灌溉制度。
(1)主要作物需水量
利用「彭曼」法及《內蒙古自治區主要作物灌溉制度與需水量等值線圖》,
經分析計算,灌區保證率P=50%、P=75%時主要作物需水量見表4-3-1。
表4-3-1 主要作物需水量表(P=50%)
作物名稱
需水量(m3/畝)
玉米
305.1
表4-3-2 主要作物需水量表(P=75%)
作物名稱
需水量(m3/畝)
玉米
358.2
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GB50288-99)要求,本規劃採用時歷年
法確定設計典型年,即按1961~2000年(共40a)的降雨資料排頻,確定75%
頻率對應的年份以及50%頻率對應的年份,設計典型年,50%頻率對應的年份年
降雨量為272.4mm,75%頻率對應的年份年降雨量為236.6mm。
③有效降雨量
採用設計典型年的有效降雨量。有效降雨量計算公式:
P0=σP
式中:P0-生育期有效降雨量(mm);
σ-降雨有效利用係數;
P-生育期降雨量(mm);
降雨有效利用係數按照《水工設計手冊》第8冊的規定確定,詳見表4-3-3。
表4-3-3 降雨有效利用係數取值表
一次降雨量(mm)
降雨有效利用係數
<5
0
5-30
0.8
30-50
0.6
50-100
0.3
>100
0.15
根據灌區氣象站典型年各月降雨量,計算大田玉米生育期(5~10月)50%
頻率對應的年份有效降雨量為272.4mm。,75%頻率對應的年份有效降雨量為
236.6mm。結果見表4-3-4、表4-3-5。
表4-3-4 主要作物有效降雨量表(P=50%)
作物
有效降雨量(mm)
有效降雨量(m3/畝)
玉米
272.4
181.61
表4-3-5 主要作物有效降雨量表(P=75%)
作物
有效降雨量(mm)
有效降雨量(m3/畝)
玉米
236.6
157.74
(3) 地下水補給量
目前灌區沒有作物在不同地下水位埋深時對作物的地下水潛水蒸發補給量
的觀測試驗資料,所以,地下水補給量參考鄰近灌區以及《水工設計手冊》(第
八冊)中的有關介紹,估算主要作物的地下水潛水蒸發補給量,詳見表4-3-6。
表4-3-6 主要作物地下水補給量 單位:m3/畝
作物
玉米
地下水補給量
30
(4)土壤水補給量
每年春、秋澆後,大量水分儲存在土壤中,第二年作物生育期可利用此部分
水量。參照鄰近灌區的成果以玉米為代表,估算土壤儲水量,詳見表4-3-7。
表4-3-7 土壤水補給量 單位:m3/畝
作物
玉米
土壤水補給量
40
(5)灌溉定額
根據水量平衡公式及確定的參數,制定此灌區主要作物的灌溉定額,計算公
式如下:
M=E-P -W地-(W0-W1)
式中 M—作物生育期灌水定額(m3/畝);
E—作物需水量(m3/畝);
P0—有效降雨(m3/畝);
W地—地下水補給量(m3/畝);
(W0-W1)—作物灌頭水前土層內的儲水量(m3/畝)。
(W0-W1)作物播種後到頭水前止,作物根系的儲水量,其最大值是由田間
持水量與灌頭水前土壤含水量之差值,它是頭年的春、秋澆儲水量。
田間實施節水灌溉,現狀畦塊2畝左右,頭水淨定額採用70~50m3/畝。
灌溉制度設計原則及確定的主要參數,制定出規划水平年的灌溉制度。白音
花灌區灌溉制度見表4-3-8。
表4-3-8 主要作物生育期灌溉定額計算(P=50%) 單位:m3/畝
作物
生育段
(日/月)
生育期
需水E
有效降
雨
P0
地下水補給
量WK
W0-W
淨灌溉
定額
毛灌溉
定額
玉米
26/4-26/9
305.1
181.61
30
40
53.49
77
表4-3-9 主要作物生育期灌溉定額計算(P=75%) 單位:m3/畝
作物
生育段
(日/月)
生育期
需水E
有效降
雨
P0
地下水補
給量WK
W0-W
淨灌溉
定額
毛灌溉
定額
玉米
26/4-26/9
358.2
157.74
30
40
130.46
186
表4-3-10 灌溉制度
作物
種植
灌水
灌水時間
灌水
天數
灌水
定額
灌溉
定額
灌水率
比例
次數
(月、日)
(m3/s/萬
畝)
(%)
起
止
(天)
(m3/畝)
(m3/畝)
玉米
100
1
5.29
6.9
11
66
186
0.694
2
7.21
7.31
10
60
0.694
作物
種植
灌水
灌水時間
灌水
天數
灌水
定額
灌溉
定額
灌水率
比例
次數
(月、日)
(m3/s/萬
畝)
(%)
起
止
(天)
(m3/畝)
(m3/畝)
3
8.21
8.31
10
60
0.694
(6)設計灌水率
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的要求確定設計灌水率值,設計灌水率為
q=0.694m3/s/萬畝。
(7)渠道的工作制度
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GB500288-99),灌區灌溉方式採用續灌。
三、灌溉用水量
根據項目區灌溉規模、灌溉定額、灌溉水利用係數確定農業灌溉用水量,通
過本次工程的實施,恢復設計有效灌溉面積1.79萬畝,灌溉水利用係數達到0.7,
則項目區農業灌溉用水量為332.94萬m3。
表4-3-11 項目區農業灌溉用水量表(P=75%)
作物
名稱
灌溉面積(萬畝)
灌溉定額
(m3/畝)
灌溉水利用係數
灌溉水量
(萬m3)
玉米
1.79
186
0.7
332.94
4.3.2.3 可供水量分析
白音花水庫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北部,歐沐淪河上遊,距
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天山鎮50k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養魚等綜合經營的中
型水庫。
白音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於2003年10月末完成。水庫總庫容2841萬m3,
興利庫容760.87萬m3,死庫容423.4萬m3。輸水洞設計輸水流量為4.4m3/s,白
音花水庫灌區原設計灌溉面積5.0萬畝。
(1)來水量分析
根據《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相關天然年徑
流系列和實測年徑流系列及其適線成果,保證率為50%天然徑流量為
1428×104m3,保證率為75%天然徑流量為852×104m3,各保證率年徑流量計算成
果見表4-3-12。
表4-3-12 設計年徑流量計算成果
頻率P(%)
0.5
1
2
5
10
20
50
75
90
95
99
模比係數Kp
3.44
3.09
2.74
2.25
1.87
1.47
0.87
0.52
0.31
0.22
0.1
設計年徑流量
(104m3)
5645
5071
4496
3692
3069
2412
1428
852
509
361
164
年徑流均值:=1641×104m3 Cv=0.65 Cs=2Cv
(2)水庫下遊用水分析
根據灌區規劃布置,灌區設計有效灌溉面積2.65萬畝,主要種植作物為玉
米,P=75%時,灌區總需水量為499.9萬m3。
表4-3-13 白音花水庫灌區灌溉用水量分析表(P=75%)
作物
名稱
灌溉面積
(萬畝)
灌溉定額
(m3/畝)
灌溉水利用
係數
灌溉水量
(萬m3)
備註
玉米
1.79
186
0.7
332.94
設計恢復灌區
0.86
194
0.67
166.84
現狀灌區
(3)水庫蒸發滲漏分析
P=50%時,白音花水庫水面蒸發深度為777.8mm,全年滲漏損失為500mm,
年總損失1277.8mm,年損失量為430.96萬m3;P=75%時,年損失量為352.1萬
m3。
(4)水庫興利調節計算
根據《初步設計》,白音花水庫採用年調節方式進行興利調節,從本年6月
初開始到下一年度的5月末為一個調節周期。經調節計算,水庫淨調節水量為
997.06萬m3,興利庫容為V興=708.87萬m3。通過來用水調節計算,P=75%時,
選取1983年為典型年,水庫來水852萬m3,扣除損失後可供水量為499.9萬m3。
4.3.2.4 白音花水庫興利調節
一、水庫灌溉運用情況
根據《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修補初步設計報告》,
赤峰市水利勘測設計院編寫,白音花水庫1962年竣工並投入運行,至今已四十
年。在這四十年裡水庫年平均為下遊灌區供水368.4×104m3,多年平均灌溉面積
1.74萬畝,為阿魯科爾沁旗的農業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但由於原設計死水位
463.93m和正常高水位466.83m偏低,加之經三十八年的泥沙淤積已使死庫容和
興利庫容分別減少了155×104m3和99×104m3。因此運行中存在著不少問題。據
管理單位的統計,1985年—1999年十五年運行中各年實際運用最高水位全部超
過正常高水位466.83m,15年平均來水量2510×104m3,且有12年從溢洪道和輸
水洞棄水,總棄水量為26531.9×104m3,每年平均棄水1769×104m3。鑑於這種情
況,在水庫「大壩安全鑑定」中提出在除險加固同時解決死水位和正常高水位偏
低問題。本次設計計劃在溢洪道設置洩洪閘,抬高正常高水位,同時抬高死水位。
二、興利調節基本資料
1、死水位的確定
根據水庫管理部門的統計,1985年—1999年15年運用平均最低水位為
466.02m,考慮死庫容內泥沙淤積155×104m3,及水庫對養魚水面的要求,確定
死水位為465.93m,相應死庫容為423.4×104m3,養魚水面為3600畝。
2、灌溉用水過程線
由於水庫已運行了四十年,管理單位積累了大量的灌溉用水資料,阿魯科爾
沁旗水利局經對多年的灌溉用水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提供灌區需水過程線見下
表。
表4-2-1 用水過程線
月 份
三
四
六
七
八
十
十一
全年
用水百分比
25
35
15
7
8
4
6
100
3、來水量
選設計保證率為50%,按第二章水文分析的結果,設計保證率為50%時的
年來水量為1428×104m3。選1981年為典型年計算各月來水量分配比,得設計來
水過程線見表4-2-2。
表4-2-2 設計來水過程線
月
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
一
十
二
全
年
來水
量
104m3
47.4
59.8
58.8
60.4
66.1
96.1
268.3
455.80
117.4
121.4
46.3
30.2
1428
分配
比
3.32
4.19
4.12
4.23
4.63
6.73
18.79
31.97
8.22
8.5
3.24
2.11
100
徑流
深
mm
0.87
1.09
1.07
1.1
1.21
1.76
4.9
8.33
2.15
2.22
0.85
0.55
26.1
4、水庫蒸發、滲漏損失
①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1850mm,折算係數取0.6,則多年平均庫水面蒸發
深度為:1850×0.6=1110mm。
②多年平均降雨量為373.2mm,P=50%時的設計年降雨為358.3mm。
③設計保證率P=50%時的徑流深為26.1mm。
④滲漏損失,按中等地質條件,滲漏損失全年按0.5m計。
⑤總損失深度=庫面蒸發損失+徑流深+滲漏-降雨,計算成果見表4-2-3。
表4-2-3 白音花水庫各月蒸發、滲漏損失深度計算表
月 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
一
十
二
全年
庫
面
蒸
發
%
2
2.7
5.9
12.1
17.3
14.4
12
10.1
9.4
7.7
4.0
2.4
100
mm
22.2
30
65.5
134.3
192
159.9
133.2
112.1
104.3
85.5
44.4
26.6
1110
徑流深
(mm)
0.87
1.09
1.07
1.1
1.21
1.76
4.9
8.33
2.15
2.22
0.85
0.55
26.1
滲漏
(mm)
41.6
41.6
41.6
41.6
41.7
41.7
41.7
41.7
41.7
41.7
41.7
41.7
500
降
雨
%
0.4
0.7
0.8
2.1
4.9
17.3
37.1
23.8
7.4
3.5
1.6
0.4
100
mm
1.4
2.5
2.9
7.5
17.6
62
132.9
85.3
26.5
12.6
5.7
1.4
358.3
總損失
(mm)
63.27
70.19
105.27
169.5
217.31
141.36
46.9
76.83
121.65
116.82
81.25
67.45
1277.8
三、興利調節計算
興利調節計算採用完全年調節列表法進行計算,見表4-2-4,調節計算結果
為V興=708.87×104m3,死庫容423.4×104m3,正常高水位為468.1m,淨調節水量
為997.04×104m3。
調節係數a=W淨 698.01428/04.997...
庫容係數
432.01641/87.708...PW..興
表4-2-4 完全年調節興利調節計算表
月
來水量
(104m3)
不 計 損 失
計 入 損 失
用 水
量
(104m3)
來水-用水
Σ(來-
用)
(104m3)
月末
庫容
(104m3)
月末
庫面積
(10m2)
月內平
均面積
(10m2)
損失
淨調節
水 量
(104m3)
總用水
量
(11)+(12)
來水-用水
[(2)-(13)]
+
-
深度
(mm)
水量
(104m3)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96.1
214.2
118.1
0
423.4
242
260.5
141.36
36.82
149.56
186.38
90.28
7
268.3
100
168.3
168.3
591.7
291
226.5
46.9
12.5
69.79
82.29
186.01
8
455.8
114.2
341.6
509.9
933.3
30
330.5
76.83
25.39
79.76
105.15
350.65
9
117.4
117.4
627.3
1050.7
386
378
121.65
45.98
45.98
71.42
10
121.4
57.1
64.3
691.6
1115.0
396
391
116.82
45.68
39.88
85.56
35.84
11
46.3
85.7
39.4
652.2
1175.6
389
392.5
81.25
31.89
59.82
91.71
45.41
12
30.2
30.2
682.4
1105.8
395
392
67.45
26.44
26.44
3.76
1
47.4
47.4
729.8
1153.2
403
399
63.27
25.24
25.24
22.16
2
59.8
59.8
789.6
1213
416
409.5
70.19
28.74
28.74
31.06
3
58.8
357
298.4
491.4
914.8
368
392
105.27
41.27
249.26
290.53
231.73
4
60.4
499.8
439.4
52
475.4
256
312
169.5
52.88
348.97
401.85
341.45
5
66.1
66.1
118.1
541.5
279
267.5
217.31
58.13
58.13
7.97
合
計
1428
1428
895.1
895.1
430.96
997.04
1428
708.87
708.87
四、正常高水位確定
調節計算得正常高水位468.1m,興利庫容708.87×104m3,由於前40年運行
中在興利庫容內淤積了99×104m3,平均年淤積2.6×104m3,按此標準在興利庫容
中再預留20年淤積量2.6×20=52×104m3,則本次設計確定興利庫容為
760.87×104m3,查庫容曲線得正常高水位為468.23m。對應正常高水位庫容為
1185×104m3。由於汛限水位為467.33m,對應庫容為841×104m3,故共用庫容為
344×104m3。
五、灌溉面積的核定
經調節計算水庫淨調節水量為997.04×104m3,近期下遊灌區農業灌溉毛定額
按400m3/畝計,則下遊可灌溉面積為2.5萬畝。遠期考慮節水灌溉,提高渠系水
利用係數,灌溉毛定額按350m3/畝計,灌溉面積可以達到2.9萬畝。
白音花水庫洪水調節計算
一、設計洪水標準
根據國家《防洪標準》GB5021-94中的規定,白音花水庫為中型水庫,水庫
等別為三等,確定白音花水庫設計標準為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
二、調洪方案比較:
(一)基本資料
1、設計洪水過程線:
不同頻率設計洪水過程線採用本院大壩安全鑑定成果,選1998年8月8日
出現的洪水作為典型年過程線,設計洪水過程線,計算結果見第二章表2-3-5。
2、庫容曲線:庫容-水位-面積曲線採用1998年8月8日,發生大洪水後新
實測的計算成果見表4-3-1,圖4-3-1。
3、水庫大壩現壩頂高程471.24m。
(二)按原設計溢洪道型式敞洩進行調洪計算
1、洩流曲線:按原設計的洩流曲線:Q=M1BH3/2=1.55BH3/2計算。
2、洪水調節方式:溢洪道原堰頂高程466.83m,本調洪計算起調水位定為
466.83m,當發生洪水時,溢洪道敞洩。
3、調洪方案(兩種):
(1)溢洪道維持原底寬18.6m,校核水庫現狀防洪能力,並計算達千年校
核標準時需增加的壩高(一方案)。
(2)溢洪道加寬至38m,進行調洪計算(二方案)。
4、洪水調節方法及成果:
採用半圖解法,利用計算機編程進行計算,成果見表4-3-2。
(三)按溢洪道堰頂加設洩洪閘進行調洪計算(三方案)
1、洩流曲線:按自由溢流Q=計算。
2/32OHgcmnb.
式中:b:每孔淨寬取6m;
n:閘孔孔數取5孔;
m:自由溢流的綜合流量係數m=0.3654
經計算Q=48.4Ho3/2
2、洪水調節方式:溢洪道堰頂高程466.33m,比原堰頂低0.5m,起調水位
467.33m,當洪水達到汛限水位時閘門開啟,自由溢流。
3、洪水調節計算方法及成果:
採用半圖解法利用計算機編程進行調洪計算,成果見表4-3-2。
表4-3-1 白音花水庫水位、面積、庫容表
水位(m)
面積(km2)
庫容(104m3)
461.43
0
0
461.93
0.0502
1.3
462.93
0.4504
27.5
463.93
0.9316
94.7
464.93
1.299
221.3
465.93
2.4189
423.4
466.93
3.157
705.6
467.93
3.88
1061.5
468.93
4.9227
1499.1
469.93
5.7649
2033.3
470.93
6.4923
2648.1
471.83
6.7996
2980.4
表4-3-2 白音花水庫調洪計算成果
調洪方案
調洪成果
P%
備 注
0.1
0.2
0.33
1%
第一方案
(原溢洪道
寬18.6m
不變)
最高水位(m)
471.94
471.35
470.91
溢洪道堰
頂高程
466.83
m,起調水
位466.83m
庫容(104m3)
2635
最大洩量(m3/s)
333
277
238
第二方案
(擴寬溢洪
道到38m)
最高水位(m)
471.19
469.56
同上
總庫容(104m3)
2828
1826
最大洩量(m3/s)
538
266
第三方案
(溢洪道設
洩洪閘溢
洪道寬
34.0m)
最高水位(m)
471.22
469.53
溢洪道堰
頂高程
466.33
m,起調水
位467.33m
總庫容(104m3)
2841
1811
最大洩量(m3/s)
523.4
277
備註:設計壩頂高程471.24m,水庫現有最低壩頂高程471.16m。
由表4-3-2中看出,白音花水庫現狀在1000年一遇洪水和500年一遇洪水
入庫時,最高庫水位均已超過壩頂,在300年一遇洪水入庫時最高庫水位
470.91m,根據設計規範「在非常運用條件下壩頂應不低於靜水位」衡量,該水
庫現有防洪標準為300年一遇標準。當將溢洪道擴寬到38m時,溢洪道堰頂高
程與起調水位齊平,均為466.83m,校核洪水位為471.2m,此時最大庫容為
2828×104m3,溢洪道最大洩量538m3/s;當將溢洪道擴寬至34.0m,溢洪道堰頂
高程466.33m,汛限水位467.33m時,校核洪水位471.22m,此時最大庫容
2841×104m3,溢洪道最大洩量523.4m3/s。
4.3.2.5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根據以上分析,白音花水庫壩址處(P=75%)年徑流量為852×104m3,水庫
可供水量為499.9萬m3,能夠滿足白音花灌區引水工程267.84萬m3需水要求。
詳見供需平衡分析表4-3-16。
表4-3-16 正常灌溉年份供需平衡分析表 單位:萬m3
頻率
可供水量
設計恢復灌溉
面積
需水量
現狀灌溉面積用水
量
平衡結果
餘(+)
缺(-)
75%
499.9
267.84
232.1
0
綜上所述,水源地的儲水量是有保證的,本次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水
源地選擇是合理的,水量可以保證正常灌溉年份白音花灌區設計有效灌溉面積需
水量,本次項目區天山鎮以及白音花灌區有效灌溉面積用水量,可極大程度地減
少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損失,進一步改善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積極發揮灌
溉水源工程社會及經濟效益,促進地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5 工程總體布置及建築物設計
5.1 設計依據
一、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二、技術標準和規範
(1)《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2006);
(2)《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
(3)《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
(4)《供水管井技術規範》(GB50296-99);
(5)《水利水電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編制規程》(SL619-2013);
(6)《水工設計手冊》(第二版);
(7)《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範》(GB50282-1998);
(8)《防洪標準》GB50201-2014;
(9)《室外給水設計規範》GB50013-2014;
(10)《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範》GB50332-2002;
(11)《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268-2008;
(12)《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範》JTG D60-2004;
(13)《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GB50288-99);
三、設計依據資料
(1)《阿魯科爾沁旗總體規劃報告》2009年;
(2)《阿魯科爾沁旗現狀地形圖》(1:10000);
(3)《阿魯科爾沁旗工程地質分區圖》(1:200000);
(4)《阿魯科爾沁旗綜合水文地質圖》(1:100000);
(5)《阿魯科爾沁旗水資源評價報告》(通遼市水利勘測設計院 2012年);
(6)《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赤峰市水利
勘測設計院 2002年);
(7)《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灌區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實施方
案》(呼和浩特市三水水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2015年)
(7)項目區詳測量及地質勘查報告;
5.2 工程等級和標準
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室外給水設計規範》(GB50013-2006)、
《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GB50288-99)的規定,並根據上述供水量的規模
和供水對象的重要性,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主要為灌溉引水工
程,屬Ⅴ型工程,工程等別為Ⅴ等。主要建築物均按Ⅴ級建築物設計,次要建築
物按Ⅴ級。防洪標準為10年(重現期)。
根據《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GD18306—2001)、《建築抗震設計
規劃》,工程所在地區地震烈度為6度,因此,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
(GB50288-99)和《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確定本工程的抗震
設防烈度為6度,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1、水量
根據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任務,本工程水量應滿足白音花
灌區1.79萬畝灌溉面積在75%保證率下的灌溉用,其中管道部分保證灌溉面積
1.44萬畝。根據上述項目任務,確定本次項目區總用水量為332.94萬m3/a,管
道部分輸水總量為267.84萬m3/a。
表5.2-1 項目區農業灌溉用水量表(P=75%)
作物
名稱
灌溉面積(萬畝)
灌溉定額
(m3/畝)
灌溉水利用係數
灌溉水量
(萬m3)
玉米
1.79
186
0.7
332.94
表5.2-2 項目區農業灌溉用水量表(P=75%)
作物
名稱
灌溉面積(萬畝)
灌溉定額
(m3/畝)
灌溉水利用係數
灌溉水量
(萬m3)
玉米
1.44
186
0.7
267.84
2、水質
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主要為灌溉引水工程,工程考慮經
濟、適用、合理等要求。水質要求應主要以灌溉用水為主。
水質要求滿足國家標準《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的各項指
標,其它具體規定按此標準執行。
3、水壓
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應滿足《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
(GB50288-99)以及《室外給水設計規範》(GB50013-2006)中有關規定,管道
各分水口預留後續田間工程建設水壓。
5.3 總體布置
5.3.1 布置原則
(1)堅持規模建設與效益並重原則,建設項目儘可能集中,並做到投資小,
增效大,提高灌溉保證率,提高灌溉水利用係數,更好的發揮工程效益。
(2)達到節約用水,改善和擴大灌溉面積之目的。
(3)設計指標的確定應考慮現狀與近、遠期相結合。
(4)保證輸水能力、便於分水和引水。
(5)本著經濟合理、結構穩定的原則,管道儘可能順直,使水流平順水頭
損失較小且工程量較小。
(6)設計應以測量成果、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成果為基礎,並與當地的氣
候等自然條件相結合。
(7)施工、運行和管理方便。
5.3.2 方案比選
5.3.2.1 輸水形式比選
方案一:採用五一乾渠、棋盤山渠明渠輸水
根據白音花灌區現狀棋盤山渠道以及地形等要求,設計沿原有棋盤山渠道布
設。共整治渠道60km,渠道襯砌21km,新建節制閘4座、分水閘4座、洩洪閘
19座、農橋19座、渡槽2座。
工程主要內容:
①取首工程
本方案取水水源為白音花水庫取水洞,因五一乾渠上遊4.05km在《內蒙古
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抗旱應急水源工程》中已完成渠道整治以及襯砌任務,
本方案直接與該工程末端銜接。
②渠道工程
本方案共整治渠道60km,渠道襯砌21km,新建節制閘4座、分水閘4座、
洩洪閘19座、農橋19座、渡槽2座。
方案二:採用有壓重力流式管道輸水
根據灌溉需水量、地形以及現狀農田分布等要求,整治、改造、襯砌五一幹
渠道2.653km,起點樁號為0+000(2014年抗旱應急項目渠道末端),其中
(2+253~2+653)段渠道斷面加寬、底坡變緩兼做沉沙池,儘量減少泥沙進入管
道。管道接入首端為2+750處,設計採用有壓重力自流方式供水。
主要工程量:
①主要工程
本方案取水水源為白音花水庫取水洞,根據白音花灌區上遊灌溉特點,本方
案設計在五一乾渠樁號4+050為本次新建渠道的0+000樁號,渠道部分從
0+000~2+750,在樁號2+750建設管道引水樞紐,重新排管道樁號,渠道2+750
定為管道0+000起點樁號,從0+000~27+297為主管道,在樁號27+297分東西
兩條支管,東線5251m,西線8739m。
②渠道建築物工程
維修節制分水閘1座(樁號1+302處)、新建沉砂池1座(樁號2+253~2+653)、
維修暗涵1座(樁號2+653~2+750)、新建管道引水樞紐1座(樁號2+750處)。
③管道工程
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整治、襯砌渠道2.65km,該段渠道兼做灌溉及管道沉
沙池,維修1處渠道暗涵,設計採用有壓重力自流方式供水,鋪設DN1000 PCP
管(0.6MP)17620m;鋪設DN800 PCP管(0.8MP)2400m;鋪設DN600 PCP
管(1.0MP)7337m;鋪設φ450PE管(1.0MP)5356m;鋪設φ315PE管(1.0MP)
8906m。
新建混凝土閥門井10座、自動排氣閥井31座、排水井(圓形蝶閥井加溼井
28座)。
方案比選
(1)經濟角度
從經濟角度考慮,雖然方案一在主體工程建設方面較優於方案二,但產生徵
佔地面積大於方案二,產生的徵佔地費用高於方案二,總體投資方案一高於方案
二,因此從經濟角度方案二優於方案一。
(2)工程運行管理角度
從運行管理角度,方案一、方案二均為分散式管理,方案二總體渠道距離較
方案一管道輸水距離較遠,分散程度更高,從集中管理角度考慮方案二優於方案
一。並且由於方案二為管道輸水,通過前期的沉沙設計,產生淤積方案二小於方
案一,後期維護要比渠道輸水頻率較低且維護成本較低,從後期運行維護上來講
方案二優於方案一,本次推薦方案二。
(3)比選結論
本次工程設計,根據工程投資、工程效益以及工程運行管理等角度比較後,
推薦採用方案二即管道輸水作為本次設計方案。
5.3.2.2 管材的比選
表5.3-1 管材方案比選表
管
材
優點
缺點
適用條件
灰
鑄
鐵
管
長期以來是給水管網
的主要管材。價格便
宜,較鋼管耐腐蝕。在
新型給水管材開發後,
應用漸少。
不易適應高壓、振動、不均
勻沉陷等要求;較易爆管和
斷裂;運輸安裝過程中破損
率高
只用在小於DN200的次要管
線上
鑄
鐵
管
1.機械強度和韌性林,
搞疲勞強度高;2.承插
口柔性接口方便。管線
有可撓度;3.可減少管
線漏水率和爆管事故;
4.抗腐蝕性強,外防腐
一般為瀝青塗層,內壁
襯塗3~5mm厚水泥
砂漿;
1.管內外防腐層損壞時易於
腐蝕;2.價格較高;
1.適用於高壓力處,例如高壓
幹管、泵站幹管、重載車輛行
駛的道路下,有地面位移和沉
陷的地區;2.不適用於有腐蝕
的土壤的地下水處;
鋼
管
1.機械強度和剛度高,
搞疲勞強度大;2.可承
受極高的內壓和外壓,
可製成較大的管徑,可
加工各種管配件;3.安
全可靠,按口焊接可不
漏水;4.易於檢漏和確
定管線位置;5.重量較
低,單管長度大;
1.焊接接口和防腐設施需要
熟練操作人員、專門工具以
及電源;2.焊接口通常需加
防護層,有時還須另加陰極
保護;3.防腐措施費用高;
1.適用于振動條件下的泵站總
管以及重載車行道下的道;2.
宜用於水壓高、地形複雜或穿
越障礙物如過江河、過鐵路
處;3.管材價格應綜合考慮內
外防腐費用;
預
應
力
鋼
筋
混
凝
土
管
1.價格較低;2.對多數
土壤和地下水較耐腐
蝕;3.施工時基礎無嚴
格的壓實要求;3.三階
段工藝生產的輸水管
質量穩定,一階段工藝
生產的質量較差;
1.單位長度的重量較大,會
增加運輸費和安裝費,運距
大時運輸費用高,運輸時損
壞率高;2.接口相對剛性,
抵抗地面移動或沉陷的能力
差;3.耐壓較低,一般不超
過0.6~0.8MPa,易於爆管和
漏水事故;3.須有鑄鐵或鋼
配件;
1.可鋪設在車行道下,不宜用
在土壤電阻率小於3000Ω處,
有海水入侵或金屬鹽類汙染
的地下水處,地面有可能移動
和沉陷之處;2.各廠生產管材
質量不齊,應慎重選用,以免
管體裂縫漏水或因承口不圓
而致接口滲水;3.不適用於運
距遠及長度大的管路、管材運
輸費用較高;
續表5.3-1 管材方案比選表
管材
優點
缺點
適用條件
預應力
鋼套筒
混凝土
管
1.價格按近於預應力鋼
筋混凝土管,比鋼管節
約鋼材70%~80%;2.採
用承插式橡膠圈接口,
水密性高;3.適應不均
勻沉陷的能力強,表面
光滑不結垢,通水能力
較高;4.故障率低;
1.自重大,運輸和施
工不方便;2.軟地基
處須用地基處理;
國內生產的管徑為600~3400mm,
承壓0.4~2.0Ma;
玻璃鋼
管
1.而腐蝕,不需要內外
防腐塗層;2.重量輕,
運輸和施工方便;3.單
節水管較長,可減少接
口4.管徑相同的各種管
材,以玻璃鋼管的生態
引水量大,水頭損失小;
5.泵性接口安裝方便,
可允許管線有些撓曲;
6.水管不結垢,抗滲漏
性能好;
1.施工要求管溝底
平直,回填土有嚴
格的要求,使總的
施工費用高;2.易因
振動而損壞;3.在
PH值的土壤或地
下水中可能產生應
變腐蝕;4.管材傳聲
效果差,難以用普
通儀器檢漏和尋
管;5.漏水時難以快
速修復;
1.可用於中低應力處,如交通不頻
繁的車行道下,作為重力生態引水
管等;2.一般管頂埋深1.0~1.5m
較宜,不宜鋪設在地面上,以免在
陽光的作用下,受到紫外線的侵
蝕;3.不宜用於非砂土地帶,因難
以保證管道基礎和回填土的質量;
4.不宜用在有明顯地面移動或基礎
沉陷,例如今後可能在鄰近開溝埋
管之處;
PVC-M
管
內壁光滑,水流阻力小,
節能,耐腐蝕,不易填
塞,不易結垢,不影響
水質,使用壽命長,綜
合造價低,密封安全可
靠,安裝維護方便,施
工簡便,施工周期短。
管道抗衝擊破壞性
能較好,熱脹冷縮
量小。
適用於管道管徑範圍較大;目前、
國內生產的管徑最大為
DN630mm。
經過綜合分析比選,本次設計管道管徑較大,輸水管線較長,管材強度以及
保證率要求較高;結合各類型管材比選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PCP)管材以及PE
管可滿足本次設計要求且最為經濟實用,本次推薦使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
(PCP)管材與PE管共同使用。
5.3.2.3 比選結論
通過上述輸水形式和管材比選,最終確定本次方案為上部採用渠道,下部採
用管道輸水,管道採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PCP)管材與PE管。
5.3.3 總體布置方案
本次項目的水源為白音花水庫灌溉引水渠(五一乾渠),本次工程接內蒙古
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水庫灌區抗旱應急水源工程五一乾渠渠道襯砌末端,
輸水起點白音花灌區五一乾渠4+050處(地面高程443.925m)。
依據現狀項目區輸水特點,根據灌溉需水量、地形以及現狀農田分布等要求,
整治、襯砌五一乾渠2.653km(起始樁號從2014年抗旱應急項目渠道末端開始),
本次維修改造渠道樁號從0+000~2+653,從樁號2+653~2+75經過現狀暗涵97m,
再通過暗涵末端接分水樞紐連結有壓重力流管道,進行輸水灌溉。
渠道輸水起點0+000處(地面高程443.925m)。清淤、整治、襯砌渠道2.653km,
渠道長度,設計整治渠道為梯形斷面底寬2.6m~3m,邊坡1:1.5,渠深1m~1.5m。
樁號2+253~2+653新建沉砂池池一座,比降為1/6000。維修現狀暗涵(樁號
2+653~2+275),暗涵末端樁號2+75處(地面高程440.84)新建節制分水閘一座,
並新建重力自流管道進水口一處,取水口設計水深1.0m。主重力自流主管道採
用DN600~DN1000 PCP管材,輸水管道於省際通道公路橋27+297處(地面高程
378.74m)分為2支,分別灌溉天山鎮西1000畝灌溉面積以及天山鎮東3600畝
灌溉面積。西部分支管線長8.739km,管道採用DN315PE管,末端地面高程
371.33m,東部分支管線長5.251km,管道採用DN450PE管,末端地面高程
366.54m。具體流程見圖5.3-1。
圖5.3-1 總體平面流程圖
5.4 渠道工程
1)設計原則
⑴設計指標的確定應考慮項目區現狀運行情況;
⑵保證輸水能力,邊坡穩定,便於引水以及保證渠道不衝不淤;
⑶本著經濟合理,技術可行,結構穩定的原則,渠道儘可能順直,使水流平
順,且挖、填方較小;
⑷渠道襯砌後水位應滿足現狀運行水位;
⑸設計應以測量、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成果為基礎,並與當地氣候等自然條
件相結合;
⑹施工、運行和管理方便。
2) 渠道流量的確定
項目區位於五一乾渠,根據《灌溉排水工程設計規範》GB50288-99 本次五
一乾渠設計流量2.8m3/s、加大流量按加大係數30%計為3.64m3/s。
3)渠道縱、橫斷面設計
⑴縱斷面設計
①渠道縱坡選定
根據渠道現狀運行縱坡、沿線土質及地面高程確定設計採用的縱坡,並且滿
足渠道不衝不淤流速要求,並考慮渠道末端沉沙要求。渠道縱坡為0.00017~
0.0015。
②水位的選定
渠道設計水位以滿足現狀運行水位為原則,根據上級渠道水位進行下級渠道
水位的推算,且考慮鬥、農渠進水閘及節制閘的過閘水頭損失0.05~0.10m確定
渠道設計水位。
⑵橫斷面設計
①糙率確定
查取《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GB50288—99),按照渠道所採用的襯砌
材料的不同,本次設計不同渠段採用不同糙率,砼預製襯砌斷面糙率選取0.017。
②渠道斷面形式的確定
現狀鬥、農渠基本形成了寬淺式斷面,多數渠道淤積;從近年來灌區內已實
施的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及白音花灌區續建配套改造等項目中總結經驗,收
集受益群眾反映的情況和建議,結合項目區現狀運行情況,本次規劃確定襯砌渠
道採用梯形渠道作為斷面形式。
③邊坡係數確定
根據渠道所處地形、沿線土壤質地以及現有渠道邊坡情況,查《灌溉與排水
工程設計規範》GB50288—99,確定各渠道的內外邊坡,確定內邊坡為1:1.5,
外邊坡為1:1.5。
④渠道斷面水力計算
採用明渠均勻流計算公式:
RiACQ=
式中 Q---渠道設計流量(m3/s);
A---渠道過水斷面面積(m2);
C---謝才係數,一般採用公式C=進行計算;
611Rn
R---水力半徑(m),R=A/X;
X---溼周(m);
i---渠道比降;
n---渠床糙率。根據上述設計參數進行渠道的橫斷面設計。
⑤渠堤超高及堤頂寬度
襯砌渠道超高是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GB50288-99有關規定,
同時考慮渠道的工程級別及其運行特點,結合襯砌渠道混凝土預製板的規格綜合
選用。本次設計渠道超高0.30~0.60m,本次設計堤頂左側設有交通以及檢修作
用,故取堤頂寬度:右堤頂寬2.0m;左堤頂寬2.0m。
⑥渠道流速確定
經計算襯砌渠道設計流速為0.6 m3/s~1.54 m3/s。
根據不衝不淤流速校核:
渠道的不衝流速經驗公式: V不衝=kQ0.1(m/s)
Q---渠道設計流量(m3/s)
k----不衝流速係數
渠道不淤流速經驗公式: V不淤=C√R(m/s)
C----不淤流速係數
R----水力半徑(m)
經計算本次設計流速滿足渠道不衝不淤流速要求。
渠道水力要素表詳見表5.4-1。
表5.4-1 五一乾渠渠道水力要素表
序
號
渠
道
名
稱
渠段
流量Q(m3/s)
比降 i
糙率
n
底寬b(m)
水深h(m)
邊坡係數
超高
Fb(m)
渠深
H(m)
渠頂寬
樁號
地面
高程
(m)
渠底
高程
(m)
水位
高程
(m)
渠頂
高程
(m)
流速
(m/s)
m內
D左
D右
1
渠
道
部
分
0+000-1+302
2.8
1/600
0.017
2.6
0.58
1.37
1/1.5
0.33
0.91
2
2
0+000
443.93
443.93
444.51
444.84
2
1+302-2+253
2.56
1/600
0.017
2.6
0.55
1.34
1/1.5
0.5
1.09
2
2
1+302
441.96
442
442.59
443.09
3
2+253-2+653
2.56
1/6000
0.017
3
0.97
0.58
1/1.5
0.5
1.05
2
2
2+253
441.47
440.08
440.63
441.13
4
2+653-2+750
2.56
1/800
0.025
2.4-3
0.99-0.9
1.08-0.95
0.5
1.63
2
2
2+653
440.35
439.99
441.12
441.62
4)渠道土方填築要求
渠道土方填築要求施工單位在施工時先進行碾壓試驗,以確定達到粘性土壓
實度0.95、無粘性土相對密度0.65,相應的土壤設計最小幹容重時的碾壓方法、
次數以及土壤最優含水量。設計土壤幹密度0.22;擊實指標95。以便嚴格控制
施工質量。
5)襯砌段渠道防滲工程設計
⑴防滲層及保護層措施
根據《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範》以及灌區內已襯砌渠道工程的成功經驗,本
次渠系節水改造渠道襯砌採用全斷面400 g/m2兩布一膜土工布、全斷面6cm厚預
制混凝土板做保護層。這種結構形式防滲效果、抗凍性能好,輸水糙率小,施工
簡單。聚乙烯膜性能指標見表5.4-2。
表5.4-2 聚乙烯膜性能表
技術項目
聚乙烯膜
土工布密度(g/m2)
200
土工膜厚度(mm)
0.3
⑵渠道防滲襯砌結構及細部設計
渠道防滲襯砌結構形式的確定充分考慮白音花灌區特有的自然條件,從渠道
防滲水力斷面、防滲材料、襯砌結構形式、抗凍脹措施、施工難易程度等方面進
行了多方案比較。從中選取適合本項目區的技術先進、結構穩定安全、經濟合理、
使用壽命長、便於施工的防滲襯砌結構。
①防滲襯砌的結構形式
防滲襯砌渠道結構形式採用梯形斷面,防滲層採用全斷面鋪設400 g/m2兩布
一膜土工布、60×40×6cm的矩形混凝土預製板做保護層,混凝土預製板與膜料之
間設4cm厚M10砂漿過渡層,混凝土預製板鋪砌的砌築縫寬為2.5cm,用M15
水泥砂漿勾縫。
混凝土預製板的強度等級為C25,抗凍等級不小於F200,抗滲等級為W6。
②伸縮縫間距及填縫材料
梯形斷面渠道混凝土板保護層每隔6.25m(10塊板)設一道矩形橫向伸縮縫,
縫寬2.5cm,縫深9cm,縫的上部2/3為瀝青砂漿,下部為聚氯乙烯膠泥。該填
縫材料變形性能好,尤其是在負溫下變形性能好,同時與砼板的粘結能力強。
③襯砌渠道頂部設計
襯砌渠道封頂板為C25混凝土預製板並與坡面頂層板預製為整體,將膜料
從封頂板向外延伸0.3 m。
⑶渠道防滲工程抗凍脹設計
由於項目區地下水位埋深比較深,所以無需考慮渠道凍脹。
5.4.1 渠系建築物工程
本次設計渠道建築3處,2處現完好可使用,有1處破壞嚴重,需新建,根據不同
的相對高差和相對位置,需建蓋板橋1座,利用原有節制分水閘1座,維修原有
暗涵1處。
5.4.1.1 節制分水閘
襯砌渠道1+302處現有節制分水閘一座,漿砌石結構,該節制分水閘現狀運
行良好滿足本次設計要求,本次設計渠道底高程與現狀節制分水閘底板高程相
連,本次繼續使用該水閘。
5.4.1.2 農橋
五一乾渠渠樁號2+217處現狀有農橋一處,結構形式為4.5m寬8.1m跨度漿
砌石蓋板橋,該橋因年久失修已無法正常使用。本次設計4.5×8.1的鋼筋混凝蓋
板橋跨為8.0m,橋面淨寬4.5m。保證新建蓋板橋繼續有當初設計功能。
5.4.1.3 沉砂池
本次設計水源為白音花水庫,考慮水庫水灌溉期含砂量大防止堵塞下遊輸水
管道,在樁號2+253處修建沉砂池一座,沉砂池長400m,底寬3m,內邊坡為
1:1.5,比降1:6000,流速<0.6m/s,全段襯砌,渠深1m~1.5m,防滲層採用全斷
面鋪設400 g/m2兩布一膜土工布、60×40×6cm的矩形混凝土預製板做保護層,混
凝土預製板與膜料之間設4cm厚M10砂漿過渡層,混凝土預製板鋪砌的砌築縫
寬為2.5cm,用M15水泥砂漿勾縫。沉砂池清淤採用人工清淤。
5.4.1.4 暗涵
渠道樁號在2+653處現有山洪交叉暗涵一處,結構形式為雙孔2.4m*1.2m漿
砌石結構,跨度97m,該暗涵現狀運行良好滿足本次設計要求,本次繼續使用該
暗涵,設計維修、清淤該暗涵;更換暗涵鋼筋混凝土蓋板以及鉛絲石籠護砌。
5.5 管道工程
5.5.1 輸水工程
1、輸水管道布置原則
輸水線路的選擇,應根據以下要求確定:
1)、整個供水系統布局合理。
2)、儘量縮短線路長度。
3)、少拆遷、少佔農田。
4)、儘量滿足管道地埋要求,避免急轉變、較大的起伏、穿越不良地質地段,
減少穿越鐵路、公路、河流等障礙物。
5)、充分利用地形條件,優先採用重力流輸水。
6)、施工、運行和維護方便。
7)、考慮近遠期結合和分步實施的可能。
2、輸水管道布置
管道輸水工程起點為渠道暗涵末端管道進水口,終點東河、西河管道出水口,
管道根據沿途灌溉面積分布預留3個分水口綜合閥門井,3個分水口綜合閥門井
分別位於樁號1+586、8+562、17+600,根據流量不斷減小管徑逐步遞減。採用
重力自流輸水。管線從起點(樁號0+000~12+655)段沿五一乾渠、棋盤山渠道
布設,途徑沙日哈達村、林場村、好力寶烏拉村,並於沙日哈達村北(樁號1+586)
處設立分水口綜合閥門井,分水流量0.4m3/s,主管線流量降為0.6m3/s,於林場
村北(樁號8+562)處設立分水口綜合閥門井,分水流量0.2m3/s,主管線流量
降為0.4m3/s,輸水管線從(樁號12+655~15+550)沿鄉間土路及村村同道路布
設,途徑公司村;輸水管線從(樁號15+5650~27+297)段沿縣道X211布設,途
徑柳家段、小黃家段、黃家段、東掃帚包村、南掃帚包、雙山屯,並於柳家段村
北(樁號17+600)處設立分水口綜合閥門井,分水流量0.08m3/s,主管線流量
降為0.32m3/s,其中主管線穿越小黃家段(樁號19+221~19+396)、黃家段(樁
號20+800~21+045)、東掃帚包(樁號22+100~22+600)、南掃帚包(樁號
23+530~24+381)、雙山村(樁號26+581~27+200)段需要穿越村莊(村莊地面為
混凝土硬化地面)需要拆除硬化地面後恢復硬化,且由於穿越村莊作業寬度過小
管道橫斷面開挖採用邊坡1:0.3,邊坡兩側做防護支撐;主輸水管線在樁號
19+000~20+100和23+000~25+000處存在溼陷性黃土不良地址段,不良地址段共
涉及建築物排氣井3座、排泥溼井2座,不良地址段管線基礎及建築物基礎採用
強夯法地基處理。結合經濟管徑及管線及分水口壓力要求主管線管徑變化情況見
下表。
表5.5-1 主管管徑變化情況表
管段
管徑(mm)
管材
長度(m)
壓力(MPa)
主管線
0+000~1+585
DN1000
PCP
1585
0.6
1+585~8+562
DN1000
PCP
6977
0.6
8+562~12+350
DN1000
PCP
3788
0.6
12+350~17+600
DN1000
PCP
5250
0.6
17+600~19+150
DN800
PCP
1550
0.8
19+150~19+980
DN800
PCP
830
0.8
19+980~23+450
DN600
PCP
3470
1.0
23+450~27+297
DN600
PCP
3847
1.0
從進水口到省際通道分支閥門井的管道為主輸水管道,輸水管道總長
27297m,設計流量為0.32m3/s ~1.0m3/s,選用PCP管材,管徑DN600~DN1000,
輸水管道按單管布設。
總輸水管線在省際通道(管線樁號27+297)處分為東西2支。其中東線分
支輸水管道長5251m,設計流量為0.25m3/s,選用PE管材,管徑φ450,輸水管
道按單管沿歐沐倫河布設;西線分支輸水管道長8739m,設計流量為0.07m3/s,
選用PE管材,管徑φ315,輸水管道按單管沿天山西河布設.。
3、輸水管道管徑及管壓的確定
1)、管徑的確定
根據《室外給水設計規範》GB50013-2006,重力自流管道管徑選擇首先需
滿足設計流量下管道輸水要求以及各節點壓力要求,同時參考規範輸、配水幹管
的經濟流速的取值範圍為V=0.5~1.44m/s,根據《室外給水設計規範》
GB50013-2006,管徑參考下式計算確定:
式中:D—輸水管管徑(m)
VQD
.
4
.
Q—輸水管設計流量(m3/s)
V—輸水管流速(m/s)
2)、管道水力計算
(1)混凝土管水力計算
R22yCvlhi..
yRnC1
.
式中:
i—單位管道長度的水頭損失(水利坡降);
C—流速係數;
R—水力半徑;
n—管道的粗糙係數;
y—管道計算y取1/6;
(2)塑料管材水利計算
2gvjy2dh...
.
.
式中:
λ—沿程阻力係數;
ι—管段長度(m);
dj—管道計算內徑(m);
v—管道斷面水流平均速度(m/s);
g—重力加速度(m/s2)
計算成果見表5.5-2。
表5.5-2 管道水力計算表
主管線
節點
管線
長度
(m)
管徑
(m)
流速
(m/s)
水量
(m3/s)
流量
(m3/s)
單位長度
損失(m)
管道沿
程損失
(m)
管道局
部損失
(m)
管道總
損失
(m)
管中心
線高程
(m)
水壓標
高(m)
自由
水頭
0+000
0+000~1+585
1585
1
1.274
1
1
0.001741
2.76
0.14
2.90
440.17
440.77
0.60
1+585
1+585~8+562
6977
1
0.764
0.6
0.6
0.000627
4.37
0.22
4.59
432.8
437.87
5.07
8+562
8+562~12+350
3788
1
0.510
0.4
0.4
0.000279
1.06
0.05
1.11
423.51
433.28
9.77
12+350
12+350~17+600
5250
1
0.510
0.4
0.4
0.000279
1.46
0.07
1.54
420.91
432.17
11.26
17+600
17+600~19+150
1550
0.8
0.637
0.32
0.32
0.000586
0.91
0.05
0.95
397.37
430.63
33.26
19+150
19+150~19+980
830
0.8
0.637
0.32
0.32
0.000586
0.49
0.02
0.51
399.95
429.68
29.73
19+980
19+980~23+450
3470
0.6
1.132
0.32
0.32
0.002719
9.43
0.47
9.91
392.85
429.17
36.32
23+450
23+450~27+297
3847
0.6
1.132
0.32
0.32
0.002719
10.46
0.52
10.98
384.37
419.26
34.89
27+297
376.04
408.28
32.24
27297
東河
d0+000
d0+000~d5+251
5251
0.45
1.573
0.25
0.25
0.00676
35.49
3.55
39.04
376.04
408.28
32.24
d5+251
364.11
369.24
5.13
x0+000
x0+000~x0+900
900
0.315
0.899
0.07
0.07
0.00344
3.10
0.31
3.41
376.04
408.28
32.24
西河
x0+900
x0+900~x5+700
4800
0.315
0.899
0.07
0.07
0.00344
16.51
1.65
18.17
398.5
404.88
6.38
x5+700
x5+700~x8+739
3039
0.315
0.899
0.07
0.07
0.00344
10.46
1.05
11.50
384.71
386.71
2.00
x8+739
368.98
375.21
6.23
3)、管材壓力的確定
管材壓力根據水壓標高和管底標高的差值,再乘以1.5倍的安全係數確定。
詳見下表5.5-2。
表5.5-2 管材特徵表
管段
管徑(mm)
管材
長度(m)
壓力(MPa)
主管線
0+000~1+585
DN1000
PCP
1585
0.6
1+585~8+562
DN1000
PCP
6977
0.6
8+562~12+350
DN1000
PCP
3788
0.6
12+350~17+600
DN1000
PCP
5250
0.6
17+600~19+150
DN800
PCP
1550
0.8
19+150~19+980
DN800
PCP
830
0.8
19+980~23+450
DN600
PCP
3470
1.0
23+450~27+297
DN600
PCP
3847
1.0
東線分支
d0+000~d5+251
φ450
PE
5251
1.0
西線分支
x0+000~x8+739
φ315
PE
8739
1.0
4)、管件防腐設計
管道工程鋼製管件需要做防腐處理,本次採用環氧酶瀝青漆做內外防腐。該
漆綜合了環氧樹脂的機械強度高、粘接力大、耐化學介質浸蝕和瀝青的耐水、抗
微生物、抗植物根系的特點,是一種高性能的防腐絕緣塗料,該產品有良好的耐
化學藥品性、耐水性。
5)管道斷面設計
由於輸水管道徵地為臨時徵地,輸水建築物埋設區地形較為平坦,本工程縱
斷面設計在滿足上述要求的條件下,儘量保持原地面高程,這樣做不僅減少借土
和棄土量,保護生態環境,而且能夠儘量避免社會問題。
輸水管道採用單管,根據水力計算,管徑Φ315~Φ600,斷面底寬1m;管徑
Φ800~Φ1000,斷面底寬1.5m。邊坡均為1:0.75。
5.5.2 水錘防護設計
長距離輸水工程中應充分的認識到水錘的危害。在長距離輸水管道中,流速
變化是經常出現的,管道中水流速度變化時,致使管道中水壓力的升高或降低,
在壓力低於水的氣化壓力時,就形成水錘,水錘輸水安全性的危害很大。
水在輸水管道運行時,實際上是水氣兩相流。因此在長距離輸水管道設計時,
應依據輸水管道的縱向布置,分析研究計算可能出現的不同工況下水的流動狀
態,選擇合適的位置(一般在駝峰處)布置一定數量的排氣閥,在管線的水平段,
排氣的問題更突出,因此在設計時一般人為的把管線布置成一個高點,設置排氣
閥,而且水平距段根據經驗一般在600m~1000m設置一處。另外排氣閥的選擇
也很重要,因為管道中運行時,水在管道中的狀態很複雜。根據國外水錘研究者
提供氣水兩相流可分為六種流態,即層狀流、波狀層、段塞流、氣團流、泡沫流、
環狀流,由於水流流態的複雜性,也就產生了排氣的困難,因此除了確定排氣閥
的合理數量,合適位置,對排氣閥種類與性能也應充分重視。
針對本工程的特點,本次在41.28km的重力流長距離輸水管線中設置了排氣
閥和調流調壓閥,在地形起伏變化處等部位設有33個雙口排氣閥,為儘可能減
小關閥水錘壓力並降低管線壓力,減少管線閥門結合部位的滲漏量,正常運行時
在事故情況下線性關閉管段末端閘閥,關閥時間為13分鐘,不得快速關閉,避
免產生太大的水錘壓力,發生爆管現象。
5.5.3 管道引水樞紐設計
5.5.3.1 引水樞紐總體布置
根據現有灌區渠道的布設,本次管道引水樞紐建築物位於暗涵出口處,包括
現有渠道節制分水閘及管道引水口。節制分水閘位於暗涵軸線下遊,分為兩孔,
每孔1m,設計流量1.56m3/s;管道引水口與節制閘成30°布設,設計流量1.0m
3/s。引水樞紐與暗涵連接處為矩形混凝土結構,底寬3.5m。管道取水口引水段
與五一乾渠成30°角度布置。詳見引水樞紐布置圖。
本工程運行工況:管道進水口上遊渠道設計流量為2.56 m3/s,管道分水流
量為1 m3/s,下遊渠道分水流量為1.56 m3/s(本工程僅包括;下遊渠道的節制分
水閘)。
5.5.3.2 管道進口水面線推求及閘孔寬度確定
根據工程總體布局,管道進水口上遊為無壓暗涵(利用現有工程):暗涵為
2孔矩形漿砌石、鋼筋鋼筋土蓋板結構。進口底高程為440.29m,出口底高程為
440.17m,每孔結構尺寸為1.2m*1.3m(底*高)漸變到1.5m*1.5m(底*高)。暗
涵長度為97m,底坡為1/813。本次設計根據水面線推求,對暗涵過流能力進行
覆核。
暗涵上遊接沉沙池,沉沙池長度為400m,底坡為1/6000,混凝土襯砌結構,
底寬3m,邊坡1:2。
根據臨界水深計算,均為緩坡渠道,因此水位推求以下遊控制水深為起點推
求上遊水深。本工程控制水深選擇在暗涵出口,渠道節制分水閘閘前水深。
5.5.3.3 渠道節制分水閘閘前水深計算:
採用寬頂堰,根據公式
式中:
Q—過閘流量,Q =1.56m3/s;
B0—閘孔總淨寬度,2.0m;
H0—計入行近流速水頭的堰上總水頭;
m—堰流流量係數,取0.385;
—堰流側收縮係數,為0.93;
—閘孔淨寬,m;初擬1m;
—邊閘墩順水流向邊緣線至上遊河道水邊線之間的距離,0.9m;
n為閘孔數,n=2;
z—中間閘孔收縮係數,按中間閘墩厚度0.6m計算,得0.94;
b—邊閘孔側收縮係數,按中間閘墩厚度計算,得0.92;
經計算H0=0.63m,閘前水深為0.60m。
5.5.3.4 管道引水閘寬度計算:
樞紐滿負荷運行,其中:節制分水閘過流1.56 m3/s;管道引水閘過流1.0 m3/s。
根據節制分水閘前水深0.63m水位,將此水深作為控制水深,進行管道引水
閘寬度計算及上遊水深推求。
管道引水閘寬度計算:
採用寬頂堰,根據公式
式中:
Q—過閘流量,Q =1.0m3/s;
B0—閘孔總淨寬度,初擬1.5 m;
H0—計入行近流速水頭的堰上總水頭,取0.63m;
m—堰流流量係數,取0.385;
—堰流側收縮係數;
—上遊河道一半水深處的寬度;為3.5m;
經試算,閘孔寬度為1.5m時,流量為1.18 m3,滿足設計要求。因此,確定
輸水管道進水口閘孔寬度為1.5m,閘前水深為0.57m。
5.5.3.5 暗涵過流能力覆核
根據現有暗涵的結構尺寸,屬於非非稜柱體渠槽,其分段水面推求如下:
一、基本設計資料
依據規範及參考書目: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水力計算手冊》(第二版)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灌區建築物的水力計算與結構計算》(熊啟鈞編著)
二、計算參數:
計算目標:
已知設計流量Q、下遊水深h2,逐步推算上遊水深h1。
設計流量Q = 2.560 m3/s,單孔Q = 1.280 m3/s,
下遊斷面水深h2 = 0.6m(閘前水深), 動能修正係數α= 1.10
三、縱向分段參數:
表5.5-3 縱向分段參數表
序號
橫斷面編號
長度(m)
縱向坡比
水面線類型
1
1
緩坡降水b1
2
2
9.70
0.00123
緩坡降水b1
3
3
10.00
0.00123
緩坡降水b1
4
4
10.00
0.00123
緩坡降水b1
5
5
10.00
0.00123
緩坡降水b1
6
6
10.00
0.00123
緩坡降水b1
7
7
10.00
0.00123
緩坡降水b1
8
8
10.00
0.00123
緩坡降水b1
9
9
10.00
0.00123
緩坡降水b1
10
10
10.00
0.00123
緩坡降水b1
11
11
10.00
0.00123
緩坡降水b1
四、橫斷面水力要素:
B或R:底寬或者圓弧半徑,單位為米
m1:左側深槽邊坡係數;m2:右側深槽邊坡係數
表5.4-4 水利要素表
編號
橫斷類型
糙率n
B或R
m1
m2
1
矩形斷面
0.025
1.20
0.00
0.00
2
矩形斷面
0.025
1.23
0.00
0.00
3
矩形斷面
0.025
1.26
0.00
0.00
4
矩形斷面
0.025
1.29
0.00
0.00
5
矩形斷面
0.025
1.32
0.00
0.00
6
矩形斷面
0.025
1.35
0.00
0.00
7
矩形斷面
0.025
1.38
0.00
0.00
8
矩形斷面
0.025
1.41
0.00
0.00
9
矩形斷面
0.025
1.44
0.00
0.00
10
矩形斷面
0.025
1.47
0.00
0.00
11
矩形斷面
0.025
1.50
0.00
0.00
五、計算依據
1.明渠均勻流基本計算公式:
Q = ω × C ×(R × i)1/2
R = ω / χ
C = 1 / n × Ry(曼寧公式)
以上式中:Q為流量,m3/s;ω為過水斷面面積,m2;R為水力半徑,m;
χ為溼周,m;i為渠底比降;C為謝才係數,m0.5/s;n為糙率
2.臨界水深計算公式:
ω3 / B = α × Q2 / g
上式中:B為水面寬度,m,由上式試算可求得臨界水深hk
3.段長計算公式:
非稜柱體渠槽的水面線按分段求和法計算,基本公式如下。
ΔL = (Ei+1 - Ei)/(i - Jp)
Ei+1 = hi+1 + α×Vi+12/2/g
Ei = hi + α×Vi2/2/g
Jp = Vp2/Cp2/Rp
Vp = (Vi + Vi+1)/2
Cp = (Ci + Ci+1)/2
Rp = (Ri + Ri+1)/2
以上式中:ΔL為分段長;Jp為分段的平均水力坡度;
Vi、Ci、Ri分別為分段上遊斷面的流速、謝才係數、水力半徑;
Vi+1、Ci+1、Ri+1分別為分段下遊斷面的流速、謝才係數、水力半徑;
i為分段上遊斷面號;i+1為分段下遊斷面號。
3、計算結果
ho為正常水深,m;hk為臨界水深,m;;ΔL為分段長度,m。
表5.5-5 水深與流速曲線表
序號
水深h
ho
hk
流速V
ΔL
曲線類型
1
0.689
1.368
0.503
1.55
7
緩坡降水b1
2
0.676
1.327
0.495
1.54
10
緩坡降水b1
3
0.664
1.289
0.486
1.53
10
緩坡降水b1
4
0.653
1.254
0.479
1.52
10
緩坡降水b1
5
0.643
1.221
0.472
1.51
10
緩坡降水b1
6
0.634
1.19
0.465
1.50
10
緩坡降水b1
7
0.626
1.16
0.458
1.48
10
緩坡降水b1
8
0.618
1.133
0.452
1.47
10
緩坡降水b1
9
0.611
1.106
0.446
1.45
10
緩坡降水b1
10
0.605
1.081
0.44
1.44
10
緩坡降水b1
11
0.6
1.058
0.433
1.42
10
緩坡降水b1
從上表可看出:暗涵進口水深0.69m。通過水麵推求,現有暗涵留有20%
的淨空要求,滿足無壓渠道要求。
上遊沉沙池正常水深為0.97m,因此,沉砂池與暗涵連接水面線為降水曲線。
3、管道進水室設計
①、淹沒深度計算
本工程有壓重力流輸水管道進口設計流量為1 m3/s。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
利行業標準《水利水電工程進水口設計規範SL-285-2003》,附錄B水力計算,
從防止產生貫通式漏鬥漩渦考慮,最小淹沒深度按下式估算:
S=CVd1/2
式中 S — 最小淹沒深度
d — 閘孔高度,本工程中此高度為管道直徑1m,
V — 閘孔,本工程為管道入口斷面平均流速1.27m/s,
C — 係數,本工程為,對稱水流取0.55
計算可得
S=0.55×1.27×11/2
S=0.6985m≈0.70m
故最小淹沒水深為0.70m,本設計時取值最小淹沒水深按1.0m。
②、進水室結構設計
進水室設計根據《泵站設計規範》7.2.1節對對泵站前池的布置要求以及《泵
站設計規範》9.3.3節對進水管道的規定,本次設計進水室引渠的底坡為1:4,
斜坡段長度為7.6m;進水室底寬為3.2m,長度為4.0m,進水室底高程為438.27m,
進水室水下容積為30.72m3,滿足設計流量30倍的要求。
進水室後接壓力輸水管線,經過水利計算壓力管道直徑為1.0m,為了保證
輸水管線為壓力輸水,進水室的水面高程應該滿足管道淹沒要求。經計算進水室
水面高程為440.67m,設計管中線高程為439.07m,淹沒深度1.2m,大於最小淹
沒深度,滿足要求。
5.5.4 樞紐結構設計
管道引水共分三個部分,分別為連接段(暗涵出口與兩閘室的連接段)、管
道工程引水閘及進水室渠道節制分水閘,樞紐側牆高度均為441.77m。
連接段:採用鋼筋混凝土矩形槽,寬度與暗涵出口(兩孔2*1.5m,中墩0.5m)
結構尺寸3.5m同寬,高度取1.0m(水深0.6m+超高0..35m),側牆與地板厚度均
為30cm。
管道工程引水閘及進水室:引水閘與上遊來水軸線成30度交,為寬頂堰結
構,閘頂高程為440.17m,閘室長度4.0m,淨寬1.5m,底板厚為0.50m,側牆壁
厚0.40m。閘門選用鑄鐵閘門,尺寸為1.5m×1.0m ,啟閉機架高程為443.37m。
閘門槽孔口尺寸為0.3m×0.6m(深度×寬度)。閘前設攔汙柵,孔口尺寸為0.1m×0.1m(深度×寬度)。
閘後引渠段底坡為1:4,底寬從1.5m漸擴至3.2m,高度從1.0m漸擴至3.5m,
為後鋼筋混凝土矩形槽,結構厚度為0.3m,該段長度為7.6m。引水渠後接進水室。
進水室採用鋼筋混凝土矩形槽結構,進水室底板和側牆厚度均設計為0.3m,
底端預留輸水管道進水孔,預埋剛性套管,孔中心線高程為439.07m
渠道節制分水閘:為兩孔寬頂堰結構,閘頂高程為440.17m,閘室長度4.0m,
單淨寬1.0m,底板厚為0.50m,側牆壁厚0.40m,中墩厚0.6m。閘門選用鑄鐵閘
門,尺寸為1.0m×1.0m ,啟閉機架高程為443.37m。
5.5.5 管道交叉工程設計
5.5.5.1 山洪溝交叉工程設計
輸水管道所處地層主要為細粉砂和中細砂,邊坡採用1:1,具體尺寸詳見
橫斷面圖標準開挖圖。
本地區最大凍土深2.2m,考慮防凍以及地形等要求,採用將管直接從山洪
溝溝底埋至凍土層以下,且滿足衝刷要求。
根據各山洪溝交叉情況,本次設計每處山洪交叉工程輸水管道上方鋪設
50cm厚鉛絲石籠護砌。
表5.5-6 輸水管道山洪溝交叉位置表
管段
樁號
長度(m)
管徑(mm)
交叉方式設
計
備註
主輸水管線
4+050
12.5
1000
深埋
山洪溝
7+570
7.8
1000
深埋
山洪溝
10+200
17
1000
深埋
山洪溝
10+350
8.1
1000
深埋
山洪溝
10+605
5
1000
深埋
山洪溝
10+725
6.5
1000
深埋
山洪溝
11+652
9
1000
深埋
山洪溝
17+615
8
800
深埋
山洪溝
17+210
8
800
深埋
山洪溝
17+889
9
800
深埋
山洪溝
18+423
6.5
800
深埋
山洪溝
24+750
6.7
600
深埋
山洪溝
26+725
5.5
600
深埋
山洪溝
5.5.5.2 道路及建築物交叉工程設計
根據管道總體布設,輸水管線需穿越渠系建築物4處,因本工程建設後渠道
廢棄,設計對交叉處水工建築物拆除,輸水管道深埋穿越。
根據管道總體布設,輸水管線需穿越硬化村莊6處,設計採用深埋穿越,管
道鋪設後對原有硬化路面經行恢復。
根據管道總體布設,輸水管線需穿越水泥路17處,穿越省際通道橋梁4處,
穿農橋2處,針對省際通道橋梁設計採用避開橋梁基礎深埋穿越,管道上方鋪設
50cm厚鉛絲石籠護砌;針對水泥路以及農橋,設計在水泥路、農橋兩側各開挖
一個斷面,根據路基寬度確定兩側斷面的距離,在一側斷面用水鑽水平鑽出一個
直徑比管材略大的孔,插入頂管,然後將輸水管道通過公路,並在輸水管道兩側
設置鎮墩後填土壓實。穿越公路位置見下表5.5-7。
表5.5-7 輸水管道交叉位置表
管段
樁號
長度(m)
管徑(mm)
交叉方式
設計
備註
主輸水管
線
1+365
5
1000
拆除
節制閘
2+584
6.5
1000
頂管
橋
5+700
5
1000
拆除
節制閘
5+930
28
1000
拆除
涵管
7+930
3
1000
拆除
分水閘
8+155
3.5
1000
頂管
橋
10+620
3.5
1000
頂管
水泥路
11+494
3
1000
頂管
水泥路
11+674
2
1000
頂管
水泥路
12+674
4
1000
頂管
水泥路
14+820
2.7
1000
頂管
水泥路
15+261
3.5
1000
頂管
水泥路
15+817
2.5
1000
頂管
水泥路
17+906
3
800
頂管
水泥路
19+221
169
800
深埋
硬化村莊
20+786
265
600
深埋
硬化村莊
20+986
265
600
深埋
硬化村莊
22+115
435
600
深埋
硬化村莊
22+596
3
600
頂管
水泥路
23+530
851
600
深埋
硬化村莊
24+450
3
600
頂管
水泥路
26+581
389
600
深埋
硬化村莊
西線輸水
管線
X4+000
4.5
450
頂管
水泥路
X5+600
1.5
450
頂管
水泥路
X6+150
32.5
450
深埋
省際通道天山西河橋
東線輸水
管線
D0+001
4
315
頂管
縣道X211
D0+050
8.2
315
深埋
省際通道輔路橋
D0+082
25.5
315
深埋
省際通道山洪橋
D0+119
9.5
315
深埋
省際通道輔路橋
D0+750
4
315
頂管
水泥路
D1+279
31.2
315
頂管
水泥交叉路口
D1+700
4.5
315
頂管
水泥路
D2+590
3
315
頂管
水泥路
D2+600
3
315
頂管
水泥路
D4+455
3.6
315
頂管
水泥路
5.5.6 管道附屬工程設計
① 分水口閥門井
為保證管道檢修、維修和管理方便,輸水管道上必須裝配各種必要的附件。
根據規範要求和運行維護管理需要,在管線灌溉分水口處設置閥門井,根據輸水
管線管徑及項目區灌溉取水口分布位置,本次輸水管線共設置閥門井10座,採
用標準井做法。具體詳見圖冊。
② 圓形蝶閥排泥溼井
為了保證管道檢修和維修管理方便,在地勢低洼處設置排水井,以便檢修時
排出管中的餘水,根據輸水管線管徑,本次共設排泥閥井23座。排泥閥井採用
標準做法,另設溼井28座。具體詳見圖冊。
③自動進排氣井
為保證輸水管道正常運行和為保證工程效益的正常發揮,在地形起伏較大的
地段高點也設置進排氣井,根據輸水管線管徑,本次共布設進排氣井31座,採
用標準井做法。具體詳見圖冊。
④鎮墩
凡承插連接的地埋給水管線,必需經計算設鎮墩,鎮墩的做法參見國家建築
標準設計圖集03SS505《柔性接口給水管道鎮墩》。在實際安裝中根據當地土壤
的內摩擦角確定鎮墩的型式,下面為內摩擦角為30°時水平彎管鎮墩圖,具體
詳見圖集。
圖5.5-2 內摩擦角為30°時水平彎管鎮墩圖
為防止管道有較大變形,引起管道的毀壞,在交叉工程處兩端均設置C20
砼鎮墩,鎮墩為方形結構,管道四周厚度不小於0.3m,嵌入地基0.4m。配水管
網平均每個鎮墩需要C20砼0.5m3,輸水管線平均每個鎮墩需要C20砼2.32m3,
鎮墩的結構尺寸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其管徑、彎頭角度及三通等形狀尺寸具體確
定。共設輸水管道鎮墩200個,其中平面145個、縱向55個。具體各管徑配備
鎮墩個數見下表。
表5.5-8 各管徑配備鎮墩情況表
管徑(mm)
鎮墩個數
1000
49
800
55
600
29
450
25
315
42
合計
200
⑤標誌樁
為維護管網正常運行,確保供水安全,防止管網遭受破壞,本次工程在順主
管網設方向線管槽上方的一側設置標誌樁,標誌樁間距為500m。同時在未設閥
門井(檢查井)的管道變徑處也設置標誌樁。標誌樁為C20砼預製構件,結構
尺寸為15×15×45cm的長方體,標誌樁超出地面30cm。標誌樁頂刻制反向雙箭
頭符號,在埋設時雙箭頭方向要與管道一致。本次工程共布設標誌樁84個,每
個樁需C20砼0.01 m3。
5.5.7 管理房設計
根據本項目運行管理要求,設計新建管理房一處,佔地面積680m2。
管理房建在管道取水口西側,為磚混結構,管理房包括管理室、值班室、總
建築面積53.95m2,廠區圍牆108m,廠區硬化面積340m2,廠區綠化面積336m
2。
牆壁採用37cm磚砌牆,採用砂漿砌築,內外牆抹面塗料,頂板為現澆鋼筋
混凝土蓋板,厚12cm,牆外散簷30cm,散水寬50cm,地面採用建築樓地面做
法。
詳見管理房建築圖。
6 機電及金屬結構設計
6.1 概述
本項目不涉機電工程。
6.2 金屬結構設備及安裝工程
本次新建分水樞紐1座,分水樞紐主要是為管道引水,分水樞紐設鑄鐵閘門
(1m*1.3m)兩扇,配套手搖式啟閉機1臺(2t),安裝攔汙柵(1m*1m)1扇。
管道上共安裝手動蝶閥71套。
7 施工組織設計
7.1 施工條件
7.1.1 交通條件
工程建設範圍內有集通鐵路、303國道和省際通道,城鄉道路和集通線鐵路
與工程區相連,對外交通非常便利。
7.1.2 工程條件及概況
7.1.2.1 工程概況
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整治、襯砌渠道2.65km,該段渠道兼做灌溉及管道沉
沙池,維修1處渠道暗涵,設計採用有壓重力自流方式供水,鋪設DN1000 PCP
管(0.6MP)17620m;鋪設DN800 PCP管(0.8MP)2400m;鋪設DN600 PCP
管(1.0MP)7337m;鋪設φ450PE管(1.0MP)5356m;鋪設φ315PE管(1.0MP)
8906m。
7.1.2.2 建材供應條件
工程所需三大材料、燃料均可從赤峰市區及工程區附近物資公司、石油公司
及廠家購買,經公路汽車運輸到工地,其中砂子從距項目區為65km的石料場購
買,61km的黑色路面,4km的土路;塊石、毛石和砂礫石從距項目區30km的
石料場購買,26km的黑色路面,4km的土路;鋼材、木材和水泥料從距項目區
30km的料場購買,26km的黑色路面,4km的土路;碎石從距項目區43km的石
料場購買,39km的黑色路面,4km的土路;汽油、柴油從距項目區30km的附
近油料站購買,26km的黑色路面,4km的土路。
施工用風主要集中在混凝土工序上,在有混凝土工序的施工區各配備1~2
臺3m3/min油動移動式空壓機,各體系備用一臺相同型號空壓機。
施工用水:施工用水可根據實際情況就近開採地下水或利用河水。
施工用電包括生產用電和照明用電,生產用電主要集中在混凝土工序。各施
工區均布置在村鎮附近,有10kV輸電線路供電,各施工區引接即可滿足用電要
求。經統計,利用網電佔80%,自發電佔20%。
7.1.2.3 當地機械修配條件
本工程區位於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境內,境內有機械修配廠,能滿足本工程
所需。
7.2 水文氣象
7.2.1 流域概況
歐木倫河發源於阿旗北部昆都鎮苦都共文拉附近,流經巴彥花鎮、新民鄉、
天山鎮(在天山鎮南又有其支流天山西河匯入)、天山口鎮,在道德鎮境內匯入
烏力吉木仁河。歐木倫河全長149km,流域面積2435.9km2,多年平均徑流量
3030×104m3,平均比降1/275。
7.3 施工導流和施工排水
由於該項目的建設在非汛期,渠道的土方、襯砌工程、橋及閘工程的施工均
安排停灌期間進行,所以本次不設計導流工程同時也不設計施工排水。
7.4 天然建築材料
本工程主要為渠道襯砌及管道工程,所需天然建築材料主要為土料、砂礫料、
混凝土粗細骨料和石料,本工程規模較大,各種材料用量較大,所以應綜合考慮
技術和經濟因素,選用最合理的料場,其中砂子從距項目區為65km的石料場購
買,61km的黑色路面,4km的土路;塊石、毛石和砂礫石從距項目區30km的
石料場購買,26km的黑色路面,4km的土路;鋼材、木材和水泥料從距項目區
30km的料場購買,26km的黑色路面,4km的土路;碎石從距項目區43km的石
料場購買,39km的黑色路面,4km的土路;汽油、柴油從距項目區30km的附
近油料站購買,26km的黑色路面,4km的土路。
7.4.1 土料場
本工程位於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鎮區外,土料開挖量和回填量均較大,應盡
量利用開挖量,節約投資的同時,減少棄土場和取土場佔地。將清理出的淤泥和
石渣運至距項目區4km以外的棄土場和1km以外的棄渣場。
7.5 主要工程施工
本工程包括:渠道整治、襯砌工程和鋪設輸水管道工程以及各項附屬建築物
工程,施工方法如下。
7.5.1 渠道襯砌工程
7.5.1.1 施工程序
渠道土方工程的施工程序是先施做襯砌土方、渠底土方,後施堤頂土方,在
堤頂土方未施做完成前,也應保證能夠通車,不影響上下遊段落施工。
PE膜施工應先渠底後渠坡,自下遊向上遊鋪設,接口處留足焊接長度,保
證焊接質量。
7.5.1.2 施工方法
根據渠道防滲襯砌設計結構形式,施工過程可分為:渠道基槽成型、保溫板
鋪設、膜料鋪設、砼預製板鋪砌、粗砂護底鋪築。
⑴基槽成型土方工程
施工時應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測量成果進行放線,而後進行渠道基槽的開
挖、回填和修坡,清除防滲襯砌範圍內的樹根、淤泥腐殖土和汙物。成型基槽斷
面的高程、平面尺寸、平整度,其偏差值應滿足《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範》
SL18-2004表8.1.2的要求。
(1)開挖成型基槽
渠道開挖前根據設計文件進行測量放線,其誤差應滿足規範要求,土方開挖
採用1m3反鏟挖掘機挖土配合人工修邊底和74kw推土機聯合作業,挖土時應根
據填、挖方的運距情況,儘可能就近推土上堤,推距較遠超過推土機經濟運距時,
可將土拉運到回填段。邊坡開挖應預留修坡厚度,絕不允許超挖,基本成型的基
槽,應掛線精修坡面至標準基槽斷面。
(2)回填成型的基槽
土方回填採用74kw推土機推土,按設計斷面修整並碾壓,碾壓採用74KW
拖拉機分層壓實,碾壓作業面以100m為一控制段,碾壓時鋪土厚度不超過30cm,
層間需灑水刨毛,利於新舊土層結合,渠坡填土寬度應較設計寬出20~25cm,
然後掛線精修坡面至標準基槽斷面。
回填土方碾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碾壓時機械行走方向應平行於渠軸線。
b、碾壓時相鄰作業面的接縫寬度:平行渠軸線方向不小於3m,垂直渠軸線
方向不小於0.5m;
c、機械碾壓時,行走速度控制在2km/h之內;
d、機械碾壓不到的部位,應用夯實工具人工夯實;
e、使碾壓土體能夠達到設計幹容重,需通過現場碾壓試驗確定碾壓參數(包
括含水量、鋪土厚度、壓實機械、壓實方法和壓實遍數),嚴格按碾壓工藝控制,
最終通過環刀取樣確定是否合格。
回填土的壓實標準:
根據回填土的巖性,對土進行分類,分別做擊實試驗,確定各種土在擊實試
驗下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大幹容重,用最大幹容重乘以壓實度即現場控制幹容重,
參考《堤防工程設計規範》50286-98,回填土壓實度不低於0.93。
(3) 渠底土方工程
先將渠底的一側開挖至設計高程並將素土放置到未開挖一側,而後鋪PE膜,
在膜上回填素土後再開挖另一側並鋪膜回填素土。
(4)反濾土工布鋪設
土工布的鋪設要符合下列要求:土工布採用人工滾鋪方式。要求布面平整,
並適當留有變形餘量。在施工中,土工膜上面的土工布採用自然搭接,土工膜下
層土工布採用縫接或熱風焊接。
(5)預製砼板保護層施工
砼板採用在預製廠集中預製,砼的水灰比最大允許值0.5。
砼預製板強度達到75%以上設計強度時,方可運輸,在運輸和堆放過程中,
應豎直放置,防止損壞。
砼預製板採用人工鋪設,以兩伸縮縫間為單元進行放樣,縱橫掛線,隔單元
施工,坡面由下而上錯縫砌築,坡面應平整、穩固,破損板不允許鋪砌,座漿採
用M5砂漿並達到飽滿密實。
襯砌後坡面平整度和尺寸應滿足《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範》SL18-2004表
10.0.10要求。
砌縫採用M10水泥砂漿填實抹光。填縫前應清除縫隙內的泥土、雜物,並
灑水溼潤,而後進行勾縫,表面抹光,縫內砂漿要搗實。
伸縮縫內填焦油塑料焦泥,施工時用小灰鏟、鐵鉤、空壓機等將伸縮縫內砂
漿、泥土、浮塵及雜物清掃乾淨,縫結合面要乾燥乾淨。用嵌縫工具將用噴燈烤
軟的膠泥嵌入縫中,分2~3次壓緊、壓實、抹平,使表面光滑、平整,不得有
斷頭或空洞,與砼面鋪壓緊密,形成完好的密封。
(6)棄土整形
襯砌渠道棄土置於堤外側,並分段整理成型。
7.5.2 渠道疏浚整治工程
渠道清淤疏浚工程採用59kw推土機開挖,表層廢料由1m3挖掘機開挖,8
自卸汽車運至棄渣場,有用料由59kw推土機直接推至填築面,振動碾碾壓。
7.5.3 建築物工程
7.5.3.1 施工方案
根據各項工程的施工難易程度以及對灌溉期行水的影響,工程按照先主體、
後附屬的方式安排施工。主要工程施工順序為拆除工程、土方開挖、底板、護坡
砼預製板砌築,各項工程按順序施工,在不產生施工幹擾的情況下,可平行施工。
(1)拆除工程
拆除工程以人工撬挖為主,棄料裝8t自卸汽車運出,為確保工程質量,重
建涵管橋的材料一律採用新料,所拆舊料不再使用。
(2)土方工程
建築物基坑土方開挖採用1m3反鏟挖掘機開挖,推土機回填,人工配合機械
夯實。
(3)砼工程
建築物砼工程採用0.4m3的拌和機拌和,手推車運料入倉,插入式震搗器震
搗密實,最後表面壓實、壓光,拆模後不允許出現氣泡及蜂窩狀。養護期要精心
管理,保證足夠的養護期。
(4)蓋板橋橋施工技術要求
①預製構件尺寸務必準確,要求符合設計要求。
②未澆築混凝土鋪裝層前,車輛不得在橋面板上行駛,橋面鋪裝層達到設計
強度後方可通車。
③為使鋪裝層與砼板緊密結合,要求將現澆砼板頂面按要求拉毛,並且用水
衝洗乾淨後方可澆築橋面砼。
④施工過程中,必須注意各部的連接,如發現問題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繫,以
免造成工期的延誤和費用浪費。
7.5.4 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攪拌
1、根據測定砂石含水率調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應增加測定次數。
2、根據攪拌機每盤各種材料用量及車皮重量等,分別固定好水泥、砂石各
個磅秤的數量。磅秤應定期校驗維護以保護計量的準確。攪拌機上應設置砼配合
比的標誌牌。
3、正式攪拌前攪拌機先空車試運轉,正常後方可正式裝料攪拌。
4、砂、石、水泥必須嚴格按需用量分別過秤,加水也必須嚴格計量。
5、加料順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後倒砂子,最後加水。
6、攪拌第一盤可以在裝料時適當少裝一些石子或適當增加水泥或水。
7、混凝土攪拌時間,400L自落式攪拌機一般不應少於1.5 min。
8、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臺班應做兩次試驗。
(2)混凝土運輸
1、混凝土自攪拌機卸出後,應及時用翻鬥車、手推車等運至澆灌地點。運
送混凝土時,應防止水泥漿流失。若有離析現象應在澆灌前進行人工拌合。
2、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卸出後到澆灌完畢的延續時間,當砼強度為C30及其
以下時,氣溫高於25度時不得大於90 min。
(3)混凝土澆築、振搗
1、施工縫在澆筑前,宜先鋪5c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漿素混凝
土。
2、澆築方法:對柱澆時應先將振搗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動,再灌入混
凝土。應分層澆灌振搗,每層厚度不超過60cm,邊下料邊振搗,連續作業澆灌
到頂。
3、混凝土振搗:振搗柱子時,振搗棒儘量靠近內牆插。
4、澆灌混凝土時應注意保護鋼筋位置,隨時檢查模板是否變形、位移,螺
栓、吊杆是否鬆動、脫落以及漏漿現象,並派專人修理。
5、表面抹平:對振搗完畢的混凝土,應用木抹子將表面壓實、抹平,表面
不得有鬆散混凝工。
(4)混凝土養護
在混凝土澆完12h以內,應對混凝土加強養護。常溫時每日澆水二次養護,
養護時間不得少於7晝夜。
(5)混凝土檢驗
填寫混凝土施工記錄,製作混凝土試塊,用以檢驗混凝土28d強度。
7.5.5 金屬結構及機電設備安裝工程
工程所需機電及金屬結構設備從生產廠家訂購,經由鐵路、公路運輸到工地
進行安裝,較重部件採用汽車起重機配合安裝。
7.5.6 管線工程
7.5.6.1 本工程包括輸配水管道工程
(1)總體要求
(1)每一節管及每一個管件的品種、型號、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在管溝回填前,必須進行水壓試驗,其結果必須符合規範要求;
(3)管道坡度必須符合設計坡度,管道不得安裝在凍土或鬆土上;
(4)供水管道竣工後或交付使用前,必須進行全面檢測;
(5)管道埋設深度必須滿足設計埋深,回填土必須按開挖前土層次序回填,
並且要求分段隨完工隨回填;在管溝開挖中,儘量避免超挖,發現超挖必須回填
找平,找平部分要認真夯實,達到設計幹密度以上方可鋪管。在樁號
19+000-20+100和樁號23+000-25+000處出現溼陷性黃土,需進行地基強夯,夯
擊5遍,在樁號19+000-20+100和23+000-25+000處有建築物,也出現溼陷性黃
土,需進行地基強夯,夯擊10遍。回填土的密度要達到設計要求,尤其要注意
管道兩側夯實質量。回填土經夯實後的密實度應滿足《PCP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的相關規定。
(6)閥門安裝位置方向正確,連接牢固、緊密、啟閉靈活;
(2)裝卸、運輸、
1.管材裝運前,應在生產廠內進行檢查,其驗收檢驗方法應符合有關質量
標準和要求。
2.管材在裝卸過程中必須單根起吊,保持平穩輕吊輕放,起吊採用兩個均
勻著力點兜身吊或採用專用吊具,專用吊具著力點面積需保證單位壓強小於
30Mpa,並設有橡膠襯墊。嚴禁採用穿心吊及雙頭鉤頭,禁止溜放,拋擲或採用
推土機、叉車等直接碰撞、推拉管材。
3.管材運輸時應有防震動、碰撞、滑動的措施,可設置相應的支墩支座,
並用鋼絲繩予以穩固。多層裝運時,承插口部位須用膠皮、草簾等柔物支墊,得
到特別保護,以防損壞管口。
4.管子裝車後,兩頭懸挑不得大於0.8m。
5.管子裝車層數按管子口徑規定DN500以下:≤4層;DN600~800:≤
3層;DN1000~1200:≤2層;DN1400以上:1層。
6.管材卸貨前,應逐根檢查外觀是否有損壞情況,並核對產品級別,如發
現重大損壞,已不宜在工程中使用,應立即將管材退離現場。
7.管子堆放時,必須放在平坦的地面上,不允許一頭懸挑防止造成管體環
裂。
(3)管道施工
1.管材的管頂覆土深度一般為0.8~2m,超過該範圍,應對地基及基礎採
取措施(除按特殊條件設計外)。
2.溝槽開挖宜採用機械方法人工修正,溝槽寬度以施工規範為準。
3.溝底要平整不得破壞原狀土,對於淤泥、流沙和不均勻地基做專門處理。
4.管材接口處工作長度一般為管材承口外形長度加20cm,深度為15~
20cm。
5.管子下溝前,必須逐根檢查有無損壞現象,出現損傷應及時修復。
6.橡膠圈應逐個檢查是否有破裂、破損等現象。橡膠圈應保存在陰涼的場
所,儲存環境為-5~30℃,溼度不宜大於80%,遠離汽油、燃料和其他易損壞橡
膠圈的物料,離熱源距離不應小於1m。
7.管材安裝前,應將承插口工作面清理乾淨,對飛邊、毛刺予以處理,以
防劃破橡膠圈引起接頭漏水。
8.管子安裝時,將橡膠圈帶至插口端處,不得有扭曲翻轉現象,然後兩側
均勻拉力,使橡膠圈均勻滾動到位,放鬆拉力後,管子回彈不得大於10mm,就
位後橡膠圈應在承插口工作面上。
9.管道就位後,應用專門的工具檢查橡膠圈是否到位,承插口間隙是否符
合設計尺寸,發現問題及時返工。
10.每安裝一節管材應重新對拉距範圍內的幾節管材進行檢查,仔細校測
位移,高程及相對轉角,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11.管道鋪設後,溝槽兩側必須及時部分回填,以固定管子位置,並應注
意管腔回填密實,將接口部位預留以便觀察接頭漏水情況。雨季施工時,應根據
情況及時全部回填,防止溝槽積水造成管子漂浮。
12.管道水壓試驗按GB 50268-2008規範進行,一般水壓試驗分段長度不
超過1.0km。
13.試驗管段灌滿水後,應在不大於工作壓力條件下浸泡,管徑小於
1000mm時,浸泡時間不小於48h,管徑大於1200mm時,浸泡時間不小於72h,
通水時必須把管內空氣排淨。
14.水壓至試驗壓力後,恆壓10min,其壓降不大於0.05Mpa為合格。
15.經驗收合格的管道應及時進行溝槽回填,回填時,應注意管道軸線位
移,管軸中心以上的回填土,其中不得含有大於15cm的石塊及有機土填,回填
土需分層夯實至幹容重同現場未開挖前之土的幹容重。分層夯實時,回填之鬆土
厚度不得大於30cm,每層夯實合格後始做下一層回填夯實,回填至管頂以上
60cm時,方可進行機械回填。
7.5.6.2 附屬設備安裝工程
(1)附屬設備應由廠家負責指導安裝。
(2)水源泵及附件就位前,必須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性能及外型應符合
設計要求或出廠使用說明書規定;
(3)上述設備試運行平穩,無異常噪音,軸承升溫必須小於電機的額定溫
升;
(4)設備基礎、預埋件尺寸和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7.5.7 施工期環境保護
施工期間應注意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保護,施工道路要定期灑水養護,棄
土堆放要滿足環境和水保的要求,不僅要採取工程措施防護,而且要採取生物措
施美化、綠化。
7.5.8 交通運輸
施工地點交通運輸方便,運輸道路狀況為瀝青、砂石路面,可保證建築材料
運至工地,本工程施工臨時道路總長20km,路面寬為2m,為砂石路面,臨時道
路施工結束後應進行土地恢復。
7.6 施工總布置
本工程施工總布置的原則是結合工程布置特點,儘量利用工程區荒灘等現有
有利條件,並做到有利於生產,方便施工管理,其次要結合環保方面的有關措施,
力求使工程施工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7.6.1 施工總布置
7.6.1.1 施工總體布置原則
施工總體布置需遵守基本建設程序,合理安排各生產、生活設施,使各設施
發揮其生產能力,且項目間幹擾少,布局整齊美觀、經濟運行。同時統籌兼顧,
求得最經濟合理的布置方案。
7.6.1.2 施工分區
本工程線路較長,覆蓋面積廣,且工程量大,3~4km布置1個施工區,且
儘量將施工區布置在靠近建築物的地方。根據工程需求,本次工程共設置12個
施工區。
7.6.1.3 場內施工道路及臨時輸電線路布置
本次工程位於天山鎮鎮區外,區內外交通非常便利。本工程對外貨運量主要
為混凝土、砂漿、砂石料、施工機械及少量生活物資等,無大型機械運輸,現狀
公路橋涵均滿足要求。選擇國道省際通道作為場外交通幹線。鄉間路,田間路作
為場內交通運輸線路。場內交通是以鄉與村之間的道路,村與村之間的田間路為
主,並可根據具體情況修建臨時交通道路。
本工程中有永久輸電線路,可先集中精力架設永久輸電線路,待架設好後利
用該線路為本工程提供施工用電。
7.6.1.4 施工臨時生產、生活設施
本著利於管理的原則,將臨時生產和生活設施等設置在一起。綜合考慮當地
施工條件,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計算得臨時建築物的佔地情況。
7.6.1.5 管理生活福利設施
本次工程線路長,需要在各施工區布置5個點,以滿足生產和生活要求。
7.6.1.6 綜合加工廠
本工程鋼筋和混凝土用量較小,綜合考慮,在有混凝土工序的工程區設綜合
加工廠,負責模板和鋼筋等加工任務。
7.6.1.7 機修廠
由於本工程分布在鎮區外,但距離不算太遠,維護或保養方便。從經濟角度
考慮,不單獨設置機修廠,可在就近機修廠進行維護或保養。
7.6.1.8 臨時倉庫
臨時倉庫包括堆料場和室內倉庫。堆料場主要存放砂石骨料和臨時堆存土
料,室內倉庫主要存放鋼筋等。經統計,倉庫建築面積總和為1000m2,佔地面
積總和為2000m2。
7.7 施工總進度
7.7.1 設計依據
根據工程選定的施工方式,制定主體工程項目控制性工期,結合施工條件、
施工技術及設備力量合理安排施工進度。
7.7.2 施工有效工期的確定
本工程施工期擬定為8個月,2017年的3月為工程籌建期,由業主負責徵
地及招標、評標、籤訂合同等工作,為承包單位進場開工創造條件。開工日期為
4月初, 10月30日為工程竣工整理退場時段。
7.7.3 施工總進度計劃
施工總進度計劃見圖7-7-1。
7.8 施工組織管理
施工組織與實施實行項目法人制,嚴格實行項目招投標制和建設監理制。以
合同為依據,按照水利工程強制性標準的要求,加強項目管理。業主、監理、承
包商均應按照現代項目管理規則進行運行,相互監督、相互制約,保證項目的質
量、工期和投資效果。
7.9 主要技術供應
表7.9-1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一覽表
設備名稱
規格型號
單位
數量
備註
推土機
74kW
臺
6
用於土方開挖
液壓挖掘機
1m3
臺
5
用於土方開挖
自卸汽車
8t
臺
8
運輸土方
蛙式打夯機
2.8KW
臺
5
回填土夯實
混凝土攪拌機
0.4m3
臺
3
混凝土拌制
機動翻鬥車
1t
臺
5
施工材料運輸
插入式振動器
1.1KW
臺
3
混凝土澆築
風水槍
3m3/min
臺
3
混凝土澆築
8 工程建設佔地
8.1 工程概況
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整治、襯砌渠道2.65km,該段渠道兼做灌溉及管道沉
沙池,維修1處渠道暗涵,設計採用有壓重力自流方式供水,鋪設DN1000 PCP
管(0.8MP)8600m;鋪設DN800 PCP管(0.8MP)9088m;鋪設DN600 PCP管
(0.8MP)5900m;鋪設DN500 PCP管(0.8MP)3897m;鋪設φ450PE管(0.63MP)
5356m;鋪設φ315PE管(0.63MP)8906m。
輸水管線為明挖埋管。
本期供水工程的主要建築物有輸水渠道、取水頭部、輸水管道以及附屬建築
物等組成。
8.2 自然概況
8.2.1 地理特徵
歐木倫河發源於阿旗北部昆都鎮苦都共文拉附近,流經巴彥花鎮、新民鄉、
天山鎮(在天山鎮南又有其支流天山西河匯入)、天山口鎮,在道德鎮境內匯入
烏力吉木仁河。歐木倫河全長149km,流域面積2435.9km2,多年平均徑流量
3030×104m3,平均比降1/275。
8.2.2 氣象
阿旗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全旗熱量條件自南向北
隨海拔高度上升而降低,年平均氣溫為5.5℃,最高氣溫為40.6℃,最低氣溫為
-32.7℃。極端最低氣溫北部地區-34℃,罕山一帶可達-42℃,中部地區-33℃,南
部地區-30℃。當日最低氣溫在0~2℃之間時,將出現白霜。阿旗各地無霜期一
般為117~141天,南部長,北部短,中部為127天。
阿旗多年平均年日照時數為1490~1640h小時之間,每天日照時數一般為
8~10小時,夏至最長可達15.2小時,南部日照率64%,北部日照率58%。
阿旗北部巴彥溫都爾蘇木最大凍土深為207cm;天山年平均凍土深179cm,
最小凍土深139cm(1964年)。
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0℃的初日,標誌開始解凍,而氣溫穩定通過0℃的終
日開始凍冰。氣溫≥10℃的積溫是衡量農業生產布局的標準。當地熱量條件能夠
滿足溫帶農作物、牧草及其它植物生長。阿魯科爾沁旗氣象特徵見表8-1-1。
表8-1-1 阿魯科爾沁旗氣象特徵表
項目
單位
特徵值
項目
單位
特徵值
多年平均氣溫
℃
6
多年平均風速
m/s
2.5
極端最高氣溫
℃
42.7
極端最大風速
m/s
21.7
極端最低氣溫
℃
-42.0
起沙風速
m/s
5
多年平均降雨量
mm
309.2
大風日數≥17 m/s
d
46
年最大降水量
mm
609.7
無霜期
d
120
年最小降水量
mm
165.1
最大凍土深
m
2.16
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
量
mm
86(1998.7.13)
日照時數
h
3036.7
2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
量
mm
105(1998.7.13)
主導風向
NW
多年平均蒸發量
mm
1915
最大積雪深
cm
28
≥10℃積溫
℃
2220
相對溼度
%
48
8.3 徵地範圍
8.3.1 永久徵地範圍
本工程永久佔地主要包括管理房、取水頭部、閥門井、排水井、補排氣井等
附屬建築物。
8.3.2 臨時佔地
臨時佔地主要包括倉庫、堆料場、臨時堆土區、施工作業區、施工用水電房、
臨時道路等。
8.3.3 規劃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199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07);
(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2002);
(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
(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1998);
(9)《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國務院第471
號令);
(10)《關於印發法>的通知》(水規計[2010]33號);
(11)《關於做好被徵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
辦發[2006]29號)。
8.4 實物調查
8.4.1 調查依據
(1)《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
(2)《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編制導則》SL441—2009;
(3)《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移民安置規劃設計規範》SL290—2009;
(4)《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移民實物調查規範》SL442—2009;
8.4.2 調查組織、時限
天山鎮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涉及阿魯科爾沁旗的2鎮1鄉。根據工
程總體布置和確定的工程範圍,2016年5月,我單位組建調查組,包括工程設
計、測繪、工程涉及旗水務局及有關鎮負責人,依據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設
計指標及管理範圍,對工程佔地實物指標進行了抽樣調查,以主體工程平面布置
圖進行地類確定、面積量算、確認;涉及有關專業項目由設計人員陪同有關專業
項目部門負責調查。
8.4.3 調查內容與方法
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移民安置規劃設計規範》(SL290-2009)、《水
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移民實物調查規範》(SL442-2009),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本
次實物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土地、人口、房屋及專業項目調查。採用抽樣調查方法
初步調查工程建設徵地範圍內各項實物指標。
8.4.4 土地調查
①調查內容:土地調查分類執行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現狀分類標準》,
調查土地的權屬、類別、性質、面積。
②調查方法:按確定的工程任務及工程佔地範圍,項目組成員與測繪人員配
合,結合地形圖,逐段量算各地類佔地面積。並在現場核實行政界線、地類分界
線,落實土地權屬。
8.4.5 專業項目調查
①調查內容:調查的專業項目主要包括耕地、林地、交通運輸道路、電力線、
電纜線以及礦產資源、文物古蹟等。
②調查方法:對項目區受影響的耕地、林地、等級公路、電力線、電纜線等
應向其主管部門收集所需資料,並會同主管部門人員到現場核定影響長度和影響
程度。
8.4.6 主要實物指標調查成果
經調查,該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涉及天山鎮的2鎮1鄉,其中永久
佔地3.54畝,臨時佔地951.27畝;按佔地類型分,本工程佔地類型均為林地、
荒地、耕地,不涉及拆遷安置問題。工程佔地實物指標詳見表8-2-1。
表8-4-1 工程佔地面積統計表 單位:畝
佔地類型
永久佔地
臨時佔地
合計
小計
3.54
951.27
954.81
耕地
3.47
748.49
751.96
林地
0.07
118.15
118.22
未利用地
0
79.58
79.58
水面
0
5.05
5.05
工程佔地總面積為954.81畝,其中:工程永久佔地3.54畝,臨時佔地951.72
畝。
8.5 佔地補償投資估算
8.5.1 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1次會議通
過,2004年8月28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1985年6月18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修訂;
(3)《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
委員會第2次會議修正;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務院[1999] 256號;
(5)《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國務院[2000] 278號;
(6)《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移民補償和安置條例》,國務院第471
號令;
(7)《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移民設計規範》,SL 290—2009;
(8) 《關於〈森林植被恢復費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綜[2002]
73號;
(9)《關於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用地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01] 355
號;
(10)《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內蒙古自
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2000年10月15日;
(11)《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1984年6月7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六
屆人民代表大會第2次會議通過,1991年8月31日內蒙古自治區第七屆人民代
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次會議修正;
(12)《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公布實施自治區徵地統一年產值
標準和徵地片區綜合地價的通知》,內政辦發[2011]143號;
(13)《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內黨發[2011]1號;
(14)《內蒙古自治區耕地造地費、閒置費徵收和使用管理辦法》,內財綜字
[1998] 410號;
(15)《關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佔用、徵用林地收費標準和管理使用的規定
的通知》,內林政字[1993]127號;
(16)《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 林業廳關於調整森林植被恢復費徵收標準引導
節約利用林地的通知》內財非稅【2016】375號;
(17)《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補償標準
的通知》內政辦發【2015】138號;
(18)《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自治區草原植被恢復費徵收使用管
理辦法的通知》內政發【2012】8號;
(19)《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耕地佔用稅實施辦法
的決定》內政府令204號;
8.5.2 補償投資估算編制的原則
(1) 以調查的實物指標為依據,按照國家的有關政策和規程規範,參照有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頒布的有關規定,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實事求是、
公正合理地編制投資估算。
(2) 採用與工程主體設計一致的價格水平年,即以2016年價格作為補償靜
態投資估算的價格水平年。
8.5.3 補償投資編制說明
8.5.3.1 土地補償費
依據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及價格水平年的物價水平,擬定各類土地的具體補
償標準如下:
(1)耕地:永久佔地白音花鎮、新民鄉按22880元/畝;天山鎮按30875元
/畝,臨時佔地白音花鎮、新民鄉按22880元/畝;天山鎮按30875元/畝(按1年
計)。
(2)林地:永久佔地白音花鎮、新民鄉按10982.4元/畝;天山鎮按13893.75
元/畝,臨時佔地白音花鎮、新民鄉按10982.4元/畝;天山鎮按13893.75元/畝(按
1年計)。
8.5.3.2 其它費用取費標準
其他費用包括前期工作費、實施管理費、移民監理費,勘測規劃設計費、技
術培訓費。
(1)前期工作費
取農村移民安置補償費的2.5 %。
(2)勘測規劃設計費
取農村移民安置補償費的4 %。
(3)實施管理費
取農村移民安置補償費的4%。
(4)技術培訓費
取農村移民安置補償費的0.5%。
(5)監理監測評估費
取農村移民安置補償費的2%。
8.5.3.3 預備費
按農村移民安置補償費及其它費用之和的10%計列。
8.5.3.4 有關稅費
森林植被恢復費依據《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 林業廳關於調整森林植被恢復
費徵收標準引導節約利用林地的通知》內財非稅【2016】375號規定。鬱閉度0.2
以上的喬木林地按每平方米收取10元,即6670元/畝。
耕地佔用稅依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耕地佔用稅
實施辦法的決定》內政府令204號規定赤峰市人均耕地平均價31元/畝計算,即
20667元/畝。稅人臨時佔用耕地,應當繳納耕地佔用稅。納稅人在批准臨時佔用
耕地的期限內恢復所佔用耕地原狀的,全額退還已經繳納的耕地佔用稅。
8.5.3.5 補償投資估算
經計算,阿魯科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佔地補償總投資為2113.25 萬
元。
其中:(1)、農村徵地補償費385.85萬元;
(2)、其它費用377.8萬元;
(3)、預備費43.6萬元;
(4)、有關稅費1633.6萬元。
詳見補償投資估算表8-6-1。
表8-6-1 工程佔地補償投資總估算表
項 目
分 項
單位
數量
單價
合 價
(元)
(萬元)
第一部分:農村徵地補償費
萬元
385.85
一、永久佔地
小計
萬元
8.09
1、耕地
白音花鎮、新民鄉
畝
3.38
22880
7.73
天山鎮
畝
0.09
30875
0.28
2、林地
白音花鎮、新民鄉
畝
0.05
10982.4
0.05
天山鎮
畝
0.02
13893.75
0.03
二、臨時佔地
小計
377.8
耕地
白音花鎮、新民鄉
畝
496.62
2745.6
136.35
天山鎮
畝
251.87
3705
93.32
林地
白音花鎮、新民鄉
畝
55.18
10982.4
60.60
天山鎮
畝
62.97
13893.75
87.49
第二部分:其
它費用
小 計
萬元
50.16
1、前期工作費
萬元
2.50%
3858537
9.65
2、勘測設計科研費
萬元
4%
3858537
15.43
3、實施管理費
萬元
4%
3858537
15.43
4、技術培訓費
萬元
0.50%
3858537
1.93
5、監理監測評估費
萬元
2%
3858537
7.72
一至二部分合計
萬元
436.01
預備費
基本預備費
萬元
10.00%
4360146
43.60
有關稅費
合計
1633.6
森林植被恢
復費
小計
78.81
林地
畝
118.15
6670
78.81
耕地佔用稅
耕地
畝
751.96
20677
1554.83
總投資
萬元
2113.25
8.6 建設徵地對區域經濟社會影響
工程影響的自然資源主要是土地資源,共計徵地954.81畝,由當地政府協
調解決,佔地類型為荒地、林地及耕地,不會對當地農業生產等產生較大影響。
同時加強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可增加項目區供水保障能力,抵抗旱
災的不利影響,保障人民在發生乾旱時有充足的水量供給,不僅有利於本地區國
民經濟的發展,同時對提高該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是非常必要的。
8.7 移民安置規劃
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所經範圍內無移民安置問題。
9 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護設計
9.1 設計依據
(1)堅持分區防治,突出重點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治體系,堅持工
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結合,永久措施和臨時措施相結合的治理原則;
(2)堅持不重不漏,系統全面的原則。將主體工程已實施及設計中採取的
工程和植物措施作為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一部分,並將其納入水土流失防治措
施體系中;
(3)植物措施設計與所在區域的景觀相一致,施工擾動區以種草恢復植被
為主;
(4)灌、草合理配置原則,植物措施優先灌草植物;
(5)植物措施設計以經濟實用、方便施工和美觀大方為原則。
9.2 水土保持措施
本著「誰開發,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的原則,本工程在施工
過程中及施工結束後應積極採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主要是以植物措施為主,
植物措施的實施,能提高工程區的植被覆蓋率,有效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減少地
表徑流,減少建設期及運行期的水土流失,有利於工程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把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降到最低,保護項目區水土資源和生態環境。
9.2.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設原則
(1)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總體設計、全面布局、科學配置。結合工程實
際和項目區水土流失現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植物措施為主。
(2)貫穿預防為主的原則,優化工程布局,合理安排外排順序,減少工程
對原地貌和植被的破壞。
(3)工程建設過程中規範施工單元界限,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設置時性防
護措施,減少施工過程人為擾動,控制施工過程的新增水土流失。
(4)吸收當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經驗,借鑑類似工程的先進技術。
(5)樹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尊重自然規律,注重與周邊景觀相協調。
(6)植物措施布設原則,堅持工程措施與植物措施相結合,植物措施設計
與區域景觀相協調,喬灌草結合,合理配置。
(7)臨時防護措施布設原則,根據施工特點和各水土流失類型區的施工條
件差異,堅持永臨結合,以永久措施為主的原則,合理布設防護措施,以控制施
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
(8)防治措施布設要與主體工程密切配合,相互協調,形成整體。
9.2.2 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
(1)渠道及水工建築物防治區
主體工程土建施工過程中,由於構築物基礎開挖,,對原地貌和地表植被破
壞較嚴重。清基表土及開挖土方集中堆放並進行臨時攔擋苫蓋措施,施工結束後
將清基表土回覆到施工區域,對施工區域撒播種草恢復植被。
(2)輸配水管道施工區防治區
管道施工過程中,由於管道開挖對原地貌和地表植被破壞較嚴重。管道開挖
土方集中堆放在管溝一側並進行臨時攔擋苫蓋措施,施工結束後將開挖土方回
填,對管道施工區域撒播種草恢復植被。
9.2.3 水土保持措施設計
(1)渠道及水工建築物防治區
工程措施:工程施工前對建構築物基礎進行表土剝離,表土剝離量為
145.92m3。
植物措施:工程施工結束後對施工擾動區域採取撒播種草恢復植被,種草面
積約為0.27hm2。草種選擇披鹼草和羊草,種草比例為1:1,播量為披鹼草
30kg/hm2,羊草為45kg/hm2。
臨時措施:施工過程中對開挖土方採取防護網苫蓋措施,苫蓋需防護網
160.98m2。
(2)輸配水管道施工區防治區
植物措施:工程施工結束後對施工擾動區域採取撒播種草恢復植被,種草面
積約為91.15hm2。草種選擇披鹼草和羊草,種草比例為1:1,播量為披鹼草
30kg/hm2,羊草為45kg/hm2。
臨時措施:施工過程中對開挖土方採取防護網苫蓋措施,苫蓋需防護網
115575.48m2。
(3)其他措施
① 施工結束後要及時清理施工場地,為植被恢復創造條件;
② 施工期產生的建築和生活垃圾要及時清運,堆放至垃圾場處理;
③ 大風天氣要避免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對易起塵場所採取遮蓋措施;
④ 進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增強施工人員的水土保持意識和保
護生態環境的責任。
9.3 環境保護措施
9.3.1 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
(1)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
施工必須在施工場地進行,不得破壞場地以外的植被;不得隨意侵佔周圍土
地;臨時佔地表層腐殖土應集中堆放,施工結束後,對臨時佔地要進行清理、回
填、平整、恢復原有地表植被。
(2)噪聲的防護措施
選擇使用性能好,噪聲低的施工機具;加強施工期間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
合理布置施工場地,將施工場地布設在遠離居民區的地方;合理安排施工時間,
高噪聲施工作業安排在6:00~20:00;混凝土攪拌機、推土機、挖掘機、壓路
機等高噪聲設備的操作人員實行輪班制,每人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6h,並配備
耳塞等防護設備;在環境敏感點兩端設置標誌牌或警示標誌,要求過往車輛限速
行駛並禁止鳴笛。
(3)對大氣汙染的防護
施工場地及時清理,定期噴灑;混凝土拌合系統均安裝袋式收塵設施;拌和
站的操作人員要實行衛生防護,如配戴口罩、風鏡等;運輸多塵物料時應當加溼
或加蓋布;加強運輸車輛維護,使用尾氣達標車輛或加裝尾氣淨化裝置。
9.3.2 運行期環境保護措施
(1)工程應儘可能合理供水,全方位避免汙染物滲入地下而汙染地下水水
質;
(2)定期檢測水質,數據經過審查、校核後整理編印,報給項目區管理局。
9.4 綜合評價與結論
本工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主要發生在工程施工期,施工期間產生的各種施工
廢水和生活汙水經妥善處理後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不大;項目施工、運輸產生的揚
塵和噪聲會對項目區及運輸道路沿線附近區域的居民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影響是
暫時的,採取合理的防護措施後,影響程度較小;施工垃圾放於固定場所並做好
保護措施,施工結束後置於棄渣場集中處置,垃圾場要實行植被恢復措施,不會
對環境造成汙染;工程施工對區域植被造成了破壞,會產生新的生態環境破壞和
水土流失問題,在實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和生態環境防治措施後,生態環境破壞
有所減小,不會產生不可逆影響。
10 工程管理
10.1 工程建設管理
10.1.1 項目建設管理組織
該工程建設期間,為了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擬成立由阿魯科爾沁旗水務局
為主體組成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該工程的建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需
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要在工程建設和資金籌措與使用等方面實施領導和監督,
統一領導、督促項目實施建設的順利開展。
根據工程建設實施的需要,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組織管理機構設置和人員配
備如下。
表10-1-1 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領導小組
機構
機構職務
姓名
工作單位
職務
建設
領導
小組
組長
浩必斯嘎拉圖
阿旗水利局
局長
副組長
宋奎傑
阿旗水利局
副局長
成員
於宏偉
水利勘測設計隊
水利勘測設計隊隊長
成員
通拉嘎
水利勘測設計隊
工程師
成員
高娃
水利勘測設計隊
高級工程師
10.1.2 建設管理主體
為了加強和規範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管理工作,保證
工程質量和進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阿魯科爾沁旗水利局向阿魯科爾沁旗政
府提出組建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法人的請示,並得到阿魯
科爾沁旗政府的批覆。
根據批覆文件,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法人單位為阿魯
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建設管理處,法人代表為宋奎傑,該項目
法人單位是本次工程的責任主體,對本次項目的工程質量、工程進度、資金管理
和生產安全等方面總體負責,並對項目主管單位負責。另外項目建設要接受區人
大的監督和檢查,資金的使用要接受審計部門的審計,確保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率。
10.1.3 建設管理制度
項目建設中,管理起著統管、統籌的作用,沒有先進的管理,就不可能有高
水平的節水型農業生產。為了加強對建設項目的管理,確保國家出資安全、合理、
有效的作用,提高投資效益,依據國家建設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實行工程建設
「四項制度」,如下:
(1)建立項目法人責任制。為做好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
阿魯科爾沁旗政府特成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建設管理處,
並研究決定所有的節水灌溉項目建設法人單位均為建設項目管理處。建設項目法
人單位的人員素質,內部組織機構,必須滿足工程管理和技術上的要求。
(2)實行招標投標制。招標投標活動要依法進行,體現公開、公平、公正
的原則擇優選擇具備資質條件的施工隊伍,確保工程建設的質量,發揮其投資效
益。
(3)實行工程監理制。由有相應資質條件的監理單位進行監理。監理單位
必須配備足夠的、合格的監理人員。未經監理人員籤字認可,建築材料、構配件
和設備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裝,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不得撥付工程款,
不得進行竣工驗收。監理人員要嚴格履行職責,要按規定採取旁站、巡視和平行
檢驗等形式,按作業程序跟班到位進行監督檢查,對達不到質量要求的工程不得
籤字,並有權責令返工。
(4)實行合同管理制。籤訂工程合同時要有明確的質量要求、履約擔保和
違約處罰條款,違約方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0.2 工程運行管理
10.2.1 明確產權歸屬及管護主體
根據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的有關文件,項目管護主體應按照「誰
受益、誰管理」的原則確定,發揮農戶、農民以及白音花灌區管理局的作用,落
實管護責任,建立長效運行機制,確保工程長久發揮效益。根據項目區的具體情
況和以往類似工程成熟的管理經驗,本次灌溉引水程產權歸屬白音花灌區管理
局,工程管護主體為白音花灌區管理局。
10.2.2 管理措施及方法
(1)經營管理
管護主體及產權歸屬明確後,由白音花灌區管理局制定工程管理辦法和規章
制度,並且落實管護人員並明確職責,檢查、監督工程運行情況,切實幫助農戶
解決相關問題。白音花灌區管理局應會同區水利局有關技術人員,根據當地的經
濟條件,確定供水水價,既要考慮農民又要考慮到工程的維護管理,千方百計使
工程發揮其應有的效益,使節水灌溉水源工程事業向良性循環發展。
針對項目區灌溉工程的特點,以主要管道出水口為單位,劃分灌溉單元,對
項目區內的每個灌溉單元確定管護單元,白音花灌區管理局要根據不同水文年
型,以種植作物品種為依據,制定灌溉用水定額指標,以分水口為單元,制定灌
溉用水總量,嚴格控制超量用水,並且按時向區水利主管部門上報用水量。
為了加大節水灌溉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的節水意識,調動農民群眾興建節
水灌溉工程的積極性,政府應及時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水資源短缺的嚴
重性,發展節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提高全社會的水危機意識和節水意識,使全
社會都來關心、重視和支持節水灌溉工作,並結合科普等宣傳,每年定期舉辦節
水灌溉培訓,提高農民科學用水、節約用水和科技生產水平,實現由粗放經營向
高產高效轉變。為建立節水型社會,推廣節水灌溉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2)運行管理
發揮白音花灌區管理局的作用,充分完善必要的管理制度,對工程進行定期
保養和維護,經常對農戶進行各種培訓和指導,積極推行用水管理辦法和水價運
行機制,並定期檢查白音花灌區管理局運行管理情況,使農民充分意識到水是商
品,達到高效節水,增產增收,使項目做到經濟自立和良性運行。
項目區移交後,由和白音花灌區管理局的工程管護人員對管道、渠道的運行
後的出水量進行觀測,並建立運行技術檔案,如發現異常要及時找出原因,進行
必要的維修。
灌溉工程的日常管護工作由白音花灌區管理局承擔。灌溉季節時白音花灌區
管理局根據方案設計的制度安排灌溉單元內各農戶的灌溉順序和灌水時間,其次
安排好灌溉單元內各農戶的灌溉順序和灌水時間。如果供水工程設備損壞,由白
音花灌區管理局上報阿魯科爾沁旗政府申請部分維修資金,同時組織灌溉項目區
內農戶商議籌資進行維修或更換。如果發生影響全村範圍的重大設備維修及更
換,所需資金由阿魯科爾沁旗財政以及村民通過「一事一議」共同籌集。
管道設施要有專人在灌水及供水前後作認真檢查,一次灌水周期或供水完成
後關閉所有閘閥,防止異物進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灌溉及供水中隨時對管道
各閥門井、排氣井、排泥溼井進行檢查,發現異常及時進行處理。同時,加強對
地埋管道的管理,要放淨地埋管道內存水,防止凍壞管道。
(3)水源監測及科技培訓
根據相關文件要求,結合信息化建設,由阿魯科爾沁旗水利局負責,對項目
區水源和水資源利用情況進行監測分析,工程管理單位要委派專人負責負責信息
化監測設備的維護保養,同時負責監測數據的收集和傳輸,並對監測資料的完整
性及準確性負責。監測人員的費用由旗財政落實。
為了充分發揮項目區灌溉方式的高科技含量,更好的發揮其效益和示範作
用,工程管理單位和技術人員必須深入到村委會,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科技培訓、
宣傳有關作物的需水規律、灌溉制度、灌溉設施的使用與維修、節約用水等方面
的知識,提高廣大農民對節水灌溉的理性認識和對灌溉設施的使用管理水平,從
而更好的發揮其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10.2.3 管理機構
為了搞好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工程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崗位責任
制,使管理正規化、制度化、規範化。管理也是生產力,管理與建設同樣重要,
只有科學合理地管理工程,才能發揮出很好的效益。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是
一項造福子孫萬代的偉大事業,是保護勞動力,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保障城鎮居
民生活用水的百年大計,工程建成後的管理更為重要,其直接影響工程的正常運
行,影響農民的生產、生活。根據以往的大量事實表明,一個優良的工程項目,
如果只重建設不重管理,一定將是一個失敗的教訓。因此希望各級政府及有關部
門一定要將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體制的建設列入重點行列,將管理辦
法的實施貫徹到底,否則必將會損害國家的利益、損害農民的利益。
本工程建設由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建設項目法人機構負
責,工程建成後產權歸白音花灌區管理局所有,白音花灌區管理局全面做好工程
的管護工作,同時要籤訂管護協議,明確責任義務。充分發揮白音花灌區節水灌
溉工程灌溉。建設主體為市阿魯科爾沁旗水務局,管理機構為白音花灌區管理局,
正常運行時,由白音花灌區管理局管理,灌區灌溉事宜。
10.2.4 水源的衛生防護
1、取水範圍內衛生防護:不得排放生活汙水,其沿岸防護範圍內,不得堆
放廢渣,垃圾、糞便。
2、在水源場地外圍水源衛生防護:10m範圍內,不得設置生活居住區和修
建禽畜飼養場、滲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糞便,應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
3、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水源保護區內進行建設活動,應徵得供水單位的同意
和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水源保護區的土地宜種植水源林草或發展有機農業。
10.2.5 最嚴格水資源制度管理
各分項目區建立以灌溉定額管理為核心的灌溉用水量管理制度,建立項目區
水資源管理和農業節水長效機制。
(1)制定灌溉用水定額指標,以分水口為單元,制定灌溉用水總量,嚴格
控制超量用水,並且按時向區水利主管部門上報用水量。
(2)對項目區水源及不同工程節水措施的節水、增產效益和水資源利用情
況進行監測分析,工程管理單位要委派專人負責負責信息化監測設備的維護保
養,同時負責監測數據的收集和傳輸,並對監測資料的完整性及準確性負責。
(3)確定供水水價,既要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又要考慮到工程的維護管
理,千方百計使工程發揮其應有的效益,使節水灌溉事業向良性循環發展。
(4)大力宣傳水資源短缺的嚴重性,發展節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提高全
社會的水危機意識和節水意識,使全社會都來關心、重視和支持節水灌溉工作。
10.2.6 工程維修管理
工程管理工作隨著環境條件的影響和各種外力作用,其狀態隨時都在變化。
為確保工程的安全和完整,充分發揮工程效益,延長工程使用壽命,必須認真做
好工程維修工作。為此,應採取以下具體措施:
(1)本著以防為主、防重於修,修重於搶的原則,要儘量保持供水系統工
程設施處於完好狀態。
要注意觀測水源水位的變化、淤積、出水量減小、含沙量增加等現象,如有
這些現象出現必須查明原因,必要時採取合理措施予以修復或減小出水量;防止
輸水管道的凍脹和裸露部分的損壞,如發生意外損壞,應及時修復;供水系統的
附屬工程要定期組織普查,及時修理整治,以保證工程的正常運行。
(2)為了保障節水灌溉工程可持續運行,在項目區內建立落實管理養護資
金籌措使用機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由白音花灌區管理局配備系統管理員,統
一進行灌水、供水等日常操作,實現工程有序合理運行,工程運行期間發生的管
理者工資和工程日常維護費用由白音花灌區管理局承擔。
(3)建立健全技術檔案,對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測驗和管理運用的
工程問題與經驗等資料、文件均應存檔備查。
10.3 保障措施
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是
城鄉建設的基礎設施,是保障城鎮經濟發展和城
鎮居民生活質量的生命線。因此工程建成後應有嚴格的管理機制與規章制度,確
保工程運行和發揮最佳效益。同時應充分發揮水資源的優勢,促進經濟發展,提
高經濟效益,形成以水養水的良性循環。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管理局負責工
程的日常維護、保養以及工程的大修,保證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正常運行,
同時,應切實加強領導,強化責任措施,幫助農民解決灌溉水源問題。
11 節能設計
節能是國家發展經濟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加強節能工作是深入貫徹「堅持
開發與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
環境友好型社會,合理利用能源,切實提高節能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的一項重要
措施。水利工程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水平評估和審查工作是加強節能工作
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設計中嚴格採用節能技術,執行節能標準,降低能源消耗,
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優化工程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水規【2007】10號文件《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加強固定資產投資
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的通知》,結合本工程的具體情況和特點,其節能分析
主要包括項目區合理用能標準及節能設計規範、項目所在地能源供用量狀況分
析、節能設計分析、項目區能源消耗種類和數量分析以及能耗指標和節能效果分
析等內容。
11.1 設計依據
(1)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②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
③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的
通知(水規【2007】10號);
④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的通知
(發改投資【2006】2787號);
⑤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指南(2006)
的通知(發改環資【2007】21號);
⑥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
(2)主要技術規範、規程和標準
①評價企業合理用電技術導則(GB/T3485-1998);
②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GB50019-2003)
③照明設備合理用電(DB31/178-1996);
④建築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
11.2 能源狀況及主要指標
內蒙古煤炭、天然氣資源儲量大,分布集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石油也
有重大發現和突破,
太陽能資源充足,風力發電居全國第一,但內蒙古能源利用
效率相對較低。目前內蒙古致力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調整產業結構,保證經濟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內蒙古能源滿足各方需求,產能相對過剩。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內蒙古「十二五」
期間的節能目標為:到2015年,全自治區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1.63噸標準
煤,比2010年的1.92噸標準煤下降15%。
11.3 節能措施
11.3.1 建設期節能措施
(1)主要施工設備選型及配套
為保證施工質量及施工進度,工程施工時以施工機械化作業為主,因此施工
機械的選擇是提高施工效率及節能降低的工作重點。本工程在施工機械設備選型
及配套設計時,按各單項工程工作面、施工強度、施工方法進行設備配套選擇,
使各類設備均能充分發揮效率,以滿足工程進度要求,保證工程質量,降低施工
期能耗。
土石方開挖及填築施工時,選用的開挖機械設備其性能和工作參數應與開挖
部位的沿途物理力學特性、選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藝流程相符合,並滿足開挖強度
和質量要求。
開挖過程中各工序所採用的機械應既能充分發揮其生產效率,又能保證生產
進度,特別注意配套繼續設備之間的配合,不留薄弱環節。
(2)施工交通運輸
由於工程對外交通採用公路運輸為主的方案。對於由公路運輸的物資,通過
選用效率高、耗能低的運輸車輛,以降低能耗。
場內交通運輸的節能降耗措施主要是維護好場內道路狀況,選用效率高、耗
能低的運輸車輛,維護好運輸車輛的車況,提高駕駛員的技術水平等方面。
(3)施工工藝及技術
推廣節能技術,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利用科技進步促進節能降耗。
11.3.2 運行期節能措施
(1)電氣設備
① 變壓器選用低耗產品
② 合理選用導線材料和截面,降低線損率
③ 儘量避免採用白熾燈作為照明光源,通常採用螢光燈、金屬滷化物燈、
高壓鈉燈等高效氣體放電光源,或採用節能燈,以降低光源耗電量
④ 不需要長時照明的場所,照明開關的設置應儘量做到人走燈滅
⑤ 大功率氣體放電燈的功率因數補償到0.8以上,以降低無功損失
⑥ 主要照明場所應做到燈具分組控制,以使工作人員可根據不同需要調整
照度
(2)暖通空調節能措施
暖通空調系統運行節能是依靠暖通空調自控系統來保證的。為保證自控系統
的正常運行,需要加強暖通空調自控系統的維護運行管理。暖通空調自控系統故
障時,應採取手動調節控制的措施,以滿足節能需求。
12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12.1 編制原則及依據
(1)水利部水總[2014]第429號文《水利工程概(估)算編制規定》(工程部
分)及《水利工程概(估)算編制規定》(建設徵地移民補償)。
(2)水利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水利工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計價依據調整辦
法》的通知(辦水總[2016]132號)。
(3)水利部水總(2002)關於發布《水利工程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的通
知;
(4)水利部水總(2002)關於發布《水利建築工程概算定額》的通知;
(5)水利部水建管(1999)523號文關於發布《水利水電設備安裝工程概
算定額》的通知;
(6)內蒙古自治區建築工程預算定額(DYD15-301-2009);
(7)內蒙古自治區施工機械臺班費用定額(DYD15-201-2009);
(8)相關專業定額;
(9)設計圖紙及工程量;
12.2 投資估算
12.2.1 人工工資
根據水利部水總(2014)429號文發布的《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
定》,結合工程具體情況,阿魯科爾沁旗人工工資採用河道工程二類工資區標準,
計算結果為:
工長:8.31元/工時
高級工:7.7元/工時
中級工: 6.46元/工時
初級工: 4.55元/工時
12.2.2 主要材料預算價格表
工程所需主要材料原價採用阿魯科爾沁旗2016年第三季度當地市場價除以
1.17調整係數,結合信息價確定,汽車運輸。
主要材料預算價格為:
水泥(32.5): 313.35元/t
水泥(42.5): 338.21元/t
鋼筋: 2690.61元/t
汽油:7087.06元/t
柴油:5850.99元/t
進入工程單價的主要材料預算價格為:
水泥:255.00 元/t
汽油:3075.00 元/t
柴油:2990.00元/t
超過部分計取稅金後列入工程單價中。
12.2.2.1 地方材料預算價格
砂子、石子、塊石根據實際調查價計算,汽車運輸。
砂子:110元/ m3
碎石:94.55元/ m3
塊石:93.08元/ m3
超過70元/ m3部分計取稅金後列入工程單價中。
12.2.2.2 施工用電、風、水
根據施工組織設計提供的資料計算。
施工用電: 1.24元/kwh
施工用風: 0.279元/ m3
施工用水: 1.88元/ m3
12.2.2.3 施工機械臺時費
根據水總(2002)發布的《水利工程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進行計算,施工
機械臺時費定額的折舊費除以1.15調整係數,修理及替換設備費除以1.11調整
係數,安裝拆卸費不變。
12.2.2.4 次要材料預算價格
採用工程所在地建築安裝工程材料預算價格除以1.03調整係數加至工地運
雜費,作為本工程的次要材料預算價格。
12.2.3 概算編制
主體建築工程按設計提供的項目和工程量,根據施工組織確定的施工方法,
以工程量乘以單價進行計算。
設備原價採用廠家詢價,安裝費按原價的10%計算。
工程單價由直接工程費、間接費、企業利潤、稅金部分組成。
其他直接費:按照河道工程費率計算,取5.7%。
間接費取費標準根據辦水總[2016]132號文計取。(見附表)
利潤:7%,
稅金:11%,
間接費見表12-2-1。
12-2-1 間接費費率表
序號
工程類別
計算基礎
一
建築工程
1
土方工程
直接費
4~5
2
石方工程
直接費
8.5~9.5
3
模板工程
直接費
6~7
4
混凝土澆築工程
直接費
7~8.5
5
鋼筋制安工程
直接費
5
6
疏浚工程
直接費
6.25~7.25
7
其他工程
直接費
7.25
12.2.4 臨時工程
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及水利部水總[2014]第429號文計算。辦公、生活及文化
福利建築按建安工作量之和的1.5%計算。其他臨時工程按工程一至四部分建安
工作量之和的2.5%計算。
12.2.5 獨立費用
根據水利部水總[2014]第429號文及本工程的具體情況計算。建設管理費取
一至四部分的3%。工程建設監理費取一至四部分的2%。勘測設計費按照工程
勘察設計收費標準(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建設部《計價格【2002】10號文》計
算。工程保險費按照一至四部分合計的4.5‰計算。
12.2.6 預備費
本工程屬於項目可研階段,基本預備費取一至五部分的10%。
12.2.7 其他
(1)根據水利部水總[2014]429號文計算並結合水保要求,計列水土保持費
13萬元。
(2)根據環保要求計列環境影響補償費7萬元。
12.2.8 投資估算
工程估算總投資為8146.94萬元,其中主體工程投資為6314.63萬元(其中
建築工程為4376.61萬元,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為0萬元,金屬結構及安裝工程
為372.66萬元,臨時工程為261.3萬元,獨立費用為730萬元),建設徵地補償
投資1812.31萬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資為7萬元,環境保護工程投資為13萬元。
見表12-2-2~表12-2-7。
表12-2-2 投資估算表 單位:萬元
編
號
工程及費用名稱
建安工程
費
設備
購置
費
獨立
費用
合計
佔一至
五部分
合計
(%)
Ⅰ
工程部分投資
第一部分:建築工程
4376.61
4376.61
76.24%
第二部分: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
0.00
0.00
0.00
0.00%
第三部分:金屬結構設備及安裝
工程
33.87
338.79
372.66
6.49%
第四部分:臨時工程
261.30
261.30
4.55%
第五部分:獨立費用
730.00
730.00
12.72%
一至五部分投資合計
4671.78
338.79
730.00
5740.57
100.00%
基本預備費10%
574.06
靜態投資
6314.63
Ⅱ
建設徵地補償投資
一
徵地補償費
385.85
二
其他費用
50.16
小計
436.01
基本預備費(10%)
43.60
有關稅費
1332.70
靜態投資
1812.31
Ⅲ
環境保護工程投資
7
靜態投資
7
Ⅳ
水土保持工程投資
13
靜態投資
13
工程靜態總投資(Ⅰ~Ⅳ合計)
8146.94
表12-2-3 建築工程估算表 單位:萬元
編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位
數量
單價
(元)
合 計
(萬
元)
第一部分:建築工程
4376.61
一
取水口工程
13.58
(一)
取水水源頭部工程
13.58
1
節制分水閘工程(雙孔,單孔1.3*1m)
座
1
13.58
土方挖方
m3
594.47
4.16
0.25
土方回填
m3
339.34
18.71
0.63
C10混凝土墊層
m3
0.86
411.25
0.04
F200C25W4混凝土底板(100cm厚)
m3
184.29
476.08
8.77
F200C25W4鋼筋混凝土 牆
m3
10.04
479.63
0.48
F200C25W4鋼筋混凝土 一字板
m3
1.37
479.63
0.07
鋼筋
t
0.92
5241.16
0.48
模板(平面)
m2
90.25
48.00
0.43
模板(曲面)
m2
121.97
131.97
1.61
砂墊層
m3
24.41
173.99
0.42
兩布一膜(200g/0.3mm/200g)
m2
77.76
15.80
0.12
橡膠止水
m
24.00
111.57
0.27
二
五一乾渠襯砌及建築物工程
185.20
(一)
五一乾渠襯砌工程
174.51
1
(0+000-2+653)段
m
2653
174.51
渠道清淤(外運4km)
m3
1131.9
18.54
2.10
清基(渠道整治)
m3
529.6
3.73
0.20
土方開挖(渠道整治)
m3
9993.89
4.34
4.34
土方回填(渠道整治)
m3
3533.7
7.62
2.69
棄土外運(4km)
m3
5824.1
16.46
9.59
瀝青砂漿伸縮縫
m
423.7
8.37
0.35
聚錄乙烯膠泥伸縮縫
m
423.7
9.56
0.40
兩布一膜(400g/m2土工布,0.3mm膜)
m2
20694.2
15.80
32.70
F200C25W4砼封頂板(6cm厚)
m3
63.67
515.66
3.28
M10砂漿墊層
m3
827.8
403.99
33.44
M10砂漿填角
m3
68.16
403.99
2.75
F200C25W4預製砼板(6cm厚)
m3
1241.65
665.71
82.66
(二)
建築物工程
10.69
1
農橋工程(8L*5.5W*2.4H)
10.69
1.1
土方工程
0.65
基坑挖方
m3
428.64
4.16
0.18
基坑填方
m3
254.40
18.71
0.48
1.2
砼工程
10.04
F200C35W4鋼筋砼預製橋面板(42cm厚)
m3
18.48
809.30
1.50
F200C25W4鋼筋砼橋墩
m3
71.45
468.68
3.35
編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位
數量
單價
(元)
合 計
(萬
元)
F200C35W4砼鋪裝層(10cm)
m2
44.00
64.21
0.28
F200C25W4鋼筋砼橋臺蓋梁
m3
10.89
515.88
0.56
F200C25W4鋼筋砼橋臺背牆
m3
3.14
479.63
0.15
F200C25W4鋼筋砼橋臺擋塊
m3
0.23
515.88
0.01
鋼筋
t
1.34
5241.16
0.70
模板
m2
117.90
48.00
0.57
橋欄杆
m
73.00
400.00
2.92
三
主管線工程量
3940.47
1
輸水管線土方工程
587.70
土方開挖
m3
509819.39
4.74
241.40
土方回填
m3
509819.39
6.57
334.80
19+000-20+100、23+000-25+000處地基強夯
m2
6150.0
18.47
11.36
19+000-20+100、23+000-25+000處建築物地
基強夯
m2
41.35
32.87
0.14
2
主輸水管線
3176.87
DN1000(0.6MPa)PCP預應力砼管
m
8582.0
1112.00
954.32
DN1000(0.6MPa)PCP預應力砼管安裝
m
8582.0
191.94
164.72
DN800(0.8MPa)PCP預應力砼管
m
5090.0
851.00
433.16
DN800(0.8MPa)PCP預應力砼管安裝
m
5090.0
139.90
71.21
DN800(0.6MPa)PCP預應力砼管
m
9048.0
780.00
705.74
DN800(0.6MPa)PCP預應力砼管安裝
m
9048.0
133.37
120.67
DN600(1.0MPa)PCP預應力砼管
m
4627.0
658.00
304.46
DN600(1.0MPa)PCP預應力砼管安裝
m
4627.0
103.80
48.03
DN500(0.8MPa)PCP預應力砼管
m
0.0
485.47
0.00
DN500(0.8MPa)PCP預應力砼管安裝
m
0.0
103.10
0.00
DN450(0.6MPa)PE管
m
5356.0
370.46
198.42
DN450(0.6MPa)PE管安裝
m
5356.0
32.46
17.39
DN315(0.6MPa)PE管
m
8906.0
178.26
158.76
DN315(0.6MPa)PE管安裝
m
8906.0
18.69
16.64
3
管件
3
管道建築物工程
110.61
3.1
主管線建築物工程
座
41
84.65
(1)
主管徑1000-800的 圓形蝶閥井1500 溼井
1200(立式,地面操作)
座
12.0
15.17
C10混凝土墊層
m3
9.48
411.25
0.39
磚砌體(Mu10級磚,M10水泥砂漿)
m3
119.4
450.77
5.38
抹面(防水水泥砂漿)配合比(1:2)
m2
651.5
19.30
1.26
C25鋼筋混凝土底板
m3
15.72
495.98
0.78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蓋板
m3
6.72
586.54
0.39
鋼筋制安
t
2.95
5241.16
1.55
Φ80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支座
套
24
1850.00
4.44
鋼製爬梯
t
1.2
5241.16
0.63
編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位
數量
單價
(元)
合 計
(萬
元)
檢修孔磚砌
m3
7.680
450.77
0.35
(2)
主管徑600-500的 圓形蝶閥井1200 溼井
1000(立式,地面操作)
座
6.0
6.67
C10混凝土墊層
m3
3.72
411.25
0.15
磚砌體(Mu10級磚,M10水泥砂漿)
m3
52.50
450.77
2.37
抹面(防水水泥砂漿)配合比(1:2)
m2
280.5
19.30
0.54
C25鋼筋混凝土底板
m3
6.00
495.98
0.30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蓋板
m3
1.32
586.54
0.08
鋼筋制安
t
1.00
5241.16
0.53
Φ80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支座
套
12
1850.00
2.22
鋼製爬梯
t
0.6
5241.16
0.31
檢修孔磚砌
m3
3.840
450.77
0.17
(3)
DN1600 磚砌自動排氣閥井(地面操作)
座
5.0
3.16
C10混凝土墊層
m3
2.35
411.25
0.10
磚砌體(Mu10級磚,M10水泥砂漿)
m3
22.35
450.77
1.01
C25鋼筋混凝土底板
m3
4.10
495.98
0.20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蓋板
m3
1.95
586.54
0.11
鋼筋制安
t
0.97
5241.16
0.51
Φ80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支座
套
5
1850.00
0.93
鋼製爬梯
t
0.3
5241.16
0.13
檢修孔磚砌
m3
1.6
450.77
0.07
C20砼鎮墩
m3
2.3
455.47
0.10
(4)
DN1400 磚砌自動排氣閥井(地面操作)
座
7.0
4.01
C10混凝土墊層
m3
2.87
411.25
0.12
磚砌體(Mu10級磚,M10水泥砂漿)
m3
29.33
450.77
1.32
C25鋼筋混凝土底板
m3
4.76
495.98
0.24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蓋板
m3
2.10
586.54
0.12
鋼筋制安
t
0.92
5241.16
0.48
Φ80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支座
套
7
1850.00
1.30
鋼製爬梯
t
0.4
5241.16
0.18
檢修孔磚砌
m3
2.240
450.77
0.10
C20砼鎮墩
m3
3.220
455.47
0.15
5
DN1200 磚砌自動排氣閥井(地面操作)
座
5.0
2.92
C10混凝土墊層
m3
2.04
411.25
0.08
磚砌體(Mu10級磚,M10水泥砂漿)
m3
21.72
450.77
0.98
C25鋼筋混凝土底板
m3
3.36
495.98
0.17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蓋板
m3
1.32
586.54
0.08
鋼筋制安
t
0.61
5241.16
0.32
Φ80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支座
套
5
1850.00
0.93
鋼製爬梯
t
0.3
5241.16
0.16
檢修孔磚砌
m3
1.920
450.77
0.09
C20砼鎮墩
m3
2.760
455.47
0.13
編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位
數量
單價
(元)
合 計
(萬
元)
(6)
分水口鋼筋混凝土閥門井(3.5*3.9 2座,2.6*3.9
1座)
座
3
15.16
C10混凝土墊層
m3
7.08
411.25
0.29
磚砌體(Mu10級磚,M10水泥砂漿)
m3
18.96
450.77
0.85
C25鋼筋混凝土底板
m3
25.93
495.98
1.29
C25鋼筋混凝土牆
m3
49.14
457.81
2.25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蓋板
m3
9.68
586.54
0.57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井圈
m3
3.30
586.54
0.19
鋼筋制安
t
11.30
5241.16
5.92
抹面(防水水泥砂漿)配合比(1:2)
m2
162.9
19.30
0.31
Φ80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支座
套
6
1850.00
1.11
鋼製爬梯
t
1.6
5241.16
0.82
檢修孔磚砌
m3
3.240
450.77
0.15
C20砼鎮墩
m3
0.257
455.47
0.01
模板制安
m2
291
48.00
1.40
(7)
綜合閥門井(2.5*3.8 1座 2.1*2.1 2座)
座
3
37.57
C10混凝土墊層
m3
3.38
586.54
0.20
磚砌體(Mu10級磚,M10水泥砂漿)
m3
18.96
586.54
1.11
C25鋼筋混凝土底板
m3
12.73
5241.16
6.67
C25鋼筋混凝土牆
m3
28.67
72.07
0.21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蓋板
m3
6.46
19.30
0.01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井圈
m3
1.01
19.30
0.00
鋼筋制安
t
4.54
1850.00
0.84
抹面(防水水泥砂漿)配合比(1:2)
m2
108.6
1850.00
20.09
Φ80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支座
套
4
1850.00
0.74
鋼製爬梯
t
0.9
450.77
0.04
檢修孔磚砌
m3
2.560
455.47
0.12
C20砼鎮墩
m3
0.257
48.00
0.00
模板制安
m2
195.9
384.82
7.54
3.2
西線建築物工程
座
14
13.93
(1)
圓形蝶閥井1200 溼井800(立式,地面操
作)
座
5
5.22
C10混凝土墊層
m3
2.80
411.25
0.12
磚砌體(Mu10級磚,M10水泥砂漿)
m3
38.70
450.77
1.74
抹面(防水水泥砂漿)配合比(1:2)
m2
196.0
19.30
0.38
C25鋼筋混凝土底板
m3
4.50
495.98
0.22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蓋板
m3
1.10
586.54
0.06
鋼筋制安
t
0.84
5241.16
0.44
Φ80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支座
套
10
1850.00
1.85
鋼製爬梯
t
0.5
5241.16
0.26
檢修孔磚砌
m3
3.200
450.77
0.14
(2)
DN1200 磚砌自動排氣閥井(立式,地面操作)
座
7.0
3.62
C10混凝土墊層
m3
2.38
411.25
0.10
編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位
數量
單價
(元)
合 計
(萬
元)
磚砌體(Mu10級磚,M10水泥砂漿)
m3
25.34
450.77
1.14
C25鋼筋混凝土底板
m3
3.92
495.98
0.19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蓋板
m3
1.54
586.54
0.09
鋼筋制安
t
0.71
5241.16
0.37
Φ80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支座
套
7
1850.00
1.30
鋼製爬梯
t
0.35
5241.16
0.18
檢修孔磚砌
m3
2.240
450.77
0.10
C20砼鎮墩
m3
3.220
450.77
0.15
(3)
鋼筋混凝土閥門井1.8*3.1 1座,2.5*3.8 1座
分水口
座
2
5.09
C10混凝土墊層
m3
1.96
411.25
0.08
磚砌體(Mu10級磚,M10水泥砂漿)
m3
12.64
450.77
0.57
C25鋼筋混凝土底板
m3
8.04
495.98
0.40
C25鋼筋混凝土牆
m3
11.10
457.81
0.51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蓋板
m3
5.05
586.54
0.30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井圈
m3
1.68
586.54
0.10
鋼筋制安
t
2.32
5241.16
1.22
抹面(防水水泥砂漿)配合比(1:2)
m2
108.6
19.30
0.21
Φ80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支座
套
4
1850.00
0.74
鋼製爬梯
t
1.0
5241.16
0.55
檢修孔磚砌
m3
2.160
450.77
0.10
C20砼鎮墩
m3
0.171
455.47
0.01
模板制安
m2
66.429
48.00
0.32
3.3
東線建築物工程
座
11
12.03
(1)
圓形蝶閥井1200 溼井800(立式,地面操
作)
座
5
2.21
C10混凝土墊層
m3
1.24
411.25
0.05
磚砌體(Mu10級磚,M10水泥砂漿)
m3
17.28
450.77
0.78
抹面(防水水泥砂漿)配合比(1:2)
m2
93.5
19.30
0.18
C25鋼筋混凝土底板
m3
2.00
495.98
0.10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蓋板
m3
0.44
586.54
0.03
鋼筋制安
t
0.33
5241.16
0.18
Φ80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支座
套
4
1850.00
0.74
鋼製爬梯
t
0.2
5241.16
0.10
檢修孔磚砌
m3
1.280
450.77
0.06
(2)
DN1200 磚砌自動排氣閥井(立式,地面操作)
座
4.0
2.07
C10混凝土墊層
m3
1.36
411.25
0.06
磚砌體(Mu10級磚,M10水泥砂漿)
m3
14.48
450.77
0.65
C25鋼筋混凝土底板
m3
2.24
495.98
0.11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蓋板
m3
0.88
586.54
0.05
鋼筋制安
t
0.41
5241.16
0.21
Φ80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支座
套
4
1850.00
0.74
鋼製爬梯
t
0.20
5241.16
0.10
編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位
數量
單價
(元)
合 計
(萬
元)
檢修孔磚砌
m3
1.280
450.77
0.06
C20砼鎮墩
m3
1.840
450.77
0.08
(3)
鋼筋混凝土閥門井3.1*1.8
座
2
7.75
C10混凝土墊層
m3
1.66
411.25
0.07
磚砌體(Mu10級磚,M10水泥砂漿)
m3
6.32
450.77
0.28
C25鋼筋混凝土底板
m3
14.56
495.98
0.72
C25鋼筋混凝土牆
m3
32.34
457.81
1.48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蓋板
m3
3.55
586.54
0.21
預製C25鋼筋混凝土井圈
m3
2.11
586.54
0.12
鋼筋制安
t
4.80
5241.16
2.52
抹面(防水水泥砂漿)配合比(1:2)
m2
54.3
19.30
0.10
Φ80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及支座
套
3
1850.00
0.56
鋼製爬梯
t
1.3
5241.16
0.68
檢修孔磚砌
m3
1.840
450.77
0.08
C20砼鎮墩
m3
0.171
455.47
0.01
模板制安
m2
189.666
48.00
0.91
4
管道附屬工程
65.29
C20混凝土標誌樁
個
84
100.00
0.84
C20混凝土鎮墩
m3
1415
455.47
64.45
四
交叉工程
222.68
(一)
主輸水管線
198.16
1
穿節制閘(1+365)(5+700)
m
10
6.66
漿砌石拆除
m3
811
82.17
6.66
2
穿分水閘(7+930)
m
3
2.60
漿砌石拆除
m3
317
82.17
2.60
3
穿橋(2+584)(8+155)
處
2.0
3.19
DN1200鋼筋砼套管
m
10.0
1076.07
1.08
DN1200鋼筋砼套管安裝
m
10.0
2113.25
2.11
4
穿涵管(5+930)
m
28
7.20
漿砌石拆除
m3
665
82.17
5.46
鉛絲石籠
m3
70
247.63
1.73
5
穿水泥路(10+620)(11+547)(11+655)
(12+625)(14+820)(15+260)(15+815)
(17+910)(22+596)(24+450)
處
10.0
9.63
DN1200鋼筋砼套管
m
30.2
1076.07
3.25
DN1200鋼筋砼套管安裝
m
30.2
2113.25
6.38
6
鄉村硬化(19+221)(20+780)(22+115)
(23+530)(26+581)
m
2109
168.87
砼拆除(外運1km)
m3
1982.46
102.75
20.37
土方開挖(外運1km)
m3
19075.91
10.37
19.78
土方回填(外運1km,需夯實)
m3
24798.68
16.41
40.69
恢復C20砼路面(20cm厚)
m2
9912.30
88.80
88.02
挖方支護
m2
5.63
17.05
編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位
數量
單價
(元)
合 計
(萬
元)
(二)
西線輸水管線
4.32
1
省際通道天山西河橋防護(X6+150)
m
33
2.41
土方開挖
m3
293.96
4.34
0.13
土方回填(需夯實)
m3
352.76
7.62
0.27
鉛絲石籠
m3
81.25
247.63
2.01
2
穿水泥路(X4+000)(X5+600)
處
2
1.91
DN1200鋼筋砼套管
m
6.0
1076.07
0.65
DN1200鋼筋砼套管安裝
m
6.0
2113.25
1.27
(三)
東線輸水管線
20.20
1
穿縣道X211(D0+001)
處
1
1.28
DN1200鋼筋砼套管
m
4.0
1076.07
0.43
DN1200鋼筋砼套管安裝
m
4.0
2113.25
0.85
2
省際通道輔路橋防護(D0+050)(D0+119)
m
17.70
1.31
土方開挖
m3
160.10
4.34
0.07
土方回填(需夯實)
m3
192.12
7.62
0.15
鉛絲石籠
m3
44.25
247.63
1.10
3
省際通道山洪橋防護(D0+082)
m
25.50
1.89
土方開挖
m3
230.65
4.34
0.10
土方回填(需夯實)
m3
276.78
7.62
0.21
鉛絲石籠
m3
63.75
247.63
1.58
4
穿水泥路(D0+750)(D1+700)(D2+590)
(D2+600)(D4+455)
處
5.00
5.77
DN1200鋼筋砼套管
m
18.1
1076.07
1.95
DN1200鋼筋砼套管安裝
m
18.1
2113.25
3.82
5
穿水泥交叉路口(D1+279)
處
1.0
9.95
DN1200鋼筋砼套管
m
31.2
1076.07
3.36
DN1200鋼筋砼套管安裝
m
31.2
2113.25
6.59
五
永久房屋建築工程
14.68
管理房
m2
54.0
2500.00
13.49
鐵圍欄
m
108
110.00
1.19
表12-2-4 金屬結構及安裝工程估算表 單位:萬元
序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位
數
量
單價(元)
合價(萬元)
材料費
安裝費
材料費
安裝
費
第三部分 金屬結構及安裝工程
372.66
338.79
33.87
一
取水口工程
1.07
0.10
(一
)
取水水源頭部工程
1.07
0.10
鑄鐵閘門(高1*寬1.3)
扇
1
5850
585
0.59
0.06
啟閉機(手搖式)2T
臺
1
1575
157.5
0.16
0.02
攔汙柵 1*1 扇
t
0.5
5000
500
0.25
0.03
小計
0.99
0.10
運雜三項費用 7.75%
0.08
二
管道工程
337.72
33.77
(一
)
主管線管道管件工程
294.85
29.49
1
主管徑1000的 圓形蝶閥井
1500 溼井1200(立式,地面
操作)
座
12
84.19
8.42
穿牆套管DN300
個
24
2625
262.5
6.3
0.63
手動蝶閥 伸縮節 DN300
0.6MPa
套
12
7450
745
8.94
0.89
鋼製異徑三通DN1000/300
個
3
28146
2814.63
8.44
0.84
鋼製異徑三通DN800/300
個
9
18127
1812.72
16.31
1.63
鋼管DN300
m
240
1309
130.92
31.42
3.14
鋼製承口DN600
個
12
5788
578.76
6.95
0.69
鋼製插口DN600
個
12
4859
485.94
5.83
0.58
2
主管徑600-500的 圓形蝶閥
井1200 溼井1000(立式,地
面操作)
座
6
25.69
2.57
穿牆套管DN200
個
12
2415
241.5
2.90
0.29
手動蝶閥 伸縮節 DN200
0.6MPa
套
6
4280
428
2.57
0.26
鋼製異徑三通DN600/200
個
4
9610
960.96
3.84
0.38
鋼製異徑三通DN500/200
個
2
7944
794.43
1.59
0.16
鋼管DN200
m
120
700
70.035
8.40
0.84
鋼製承口DN600
個
6
5788
578.76
3.47
0.35
鋼製插口DN600
個
6
4859
485.94
2.92
0.29
3
DN1600 磚砌自動排氣閥井
(地面操作)
座
5
39.84
3.98
穿牆套管DN1000
個
10
5688
568.785
5.69
0.57
手動蝶閥 伸縮節 DN150
套
5
3220
322
1.61
0.16
序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位
數
量
單價(元)
合價(萬元)
材料費
安裝費
材料費
安裝
費
0.6MPa
自動排補氣閥DN150 0.6MPa
個
5
9690
969
4.85
0.48
鋼製異徑三通DN1000/150
個
5
35080.5
3508.05
17.54
1.75
鋼製承口DN1000
個
5
10647
1064.7
5.32
0.53
鋼製插口DN1000
個
5
9664
966.42
4.83
0.48
4
DN1400 磚砌自動排氣閥井
(地面操作)
座
7
33.63
3.36
穿牆套管DN800
個
14
5250
525
7.35
0.74
手動蝶閥 伸縮節 DN100
1.0MPa
套
7
1790
179
1.253
0.13
自動排補氣閥DN100 1.0MPa
個
7
4310
431
3.017
0.30
鋼製異徑三通DN800/100
個
7
17417
1741.74
12.19
1.22
鋼製承口DN800
個
7
7535
753.48
5.27
0.53
鋼製插口DN800
個
7
6497
649.74
4.55
0.45
5
DN1200 磚砌自動排氣閥井
(地面操作)
座
5
15.40
1.54
穿牆套管DN600
個
8
4725
472.5
3.78
0.38
穿牆套管DN500
個
2
4200
420
0.84
0.08
手動蝶閥 伸縮節 DN80
1.0MPa
套
5
1540
154
0.77
0.08
自動排補氣閥DN80 1.0MPa
個
5
3560
356
1.78
0.18
鋼製異徑三通DN600/80
個
4
6988.8
698.88
2.80
0.28
鋼製異徑三通DN500/80
個
1
5596.5
559.65
0.56
0.06
鋼製承口DN600
個
4
5787.6
578.76
2.32
0.23
鋼製插口DN600
個
4
4859.4
485.94
1.94
0.19
鋼製承口DN500
個
1
3385.2
338.52
0.34
0.03
鋼製插口DN500
個
1
2730
273
0.27
0.03
6
分水口鋼筋混凝土閥門井
(3.5*3.9 2座,2.6*3.9 1座)
座
3
61.90
6.19
穿牆套管DN800
個
4
5250
525
2.10
0.21
穿牆套管DN600
個
2
4725
472.5
0.95
0.09
穿牆套管DN300
個
5
2625
262.5
1.31
0.13
DN800 90°彎頭
個
2
26000
2600
5.20
0.52
DN600 90°彎頭
個
1
14872
1487.2
1.49
0.15
漸縮管1000-800
個
1
14638
1463.8
1.46
0.15
漸擴管1000-800
個
1
14638
1463.8
1.46
0.15
手電兩用蝶閥 伸縮節 DN800
0.6MPa
套
2
54740
5474
10.95
1.09
手電兩用蝶閥 伸縮節 DN600
套
1
28480
2848
2.85
0.28
序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位
數
量
單價(元)
合價(萬元)
材料費
安裝費
材料費
安裝
費
0.6MPa
排氣閥DN100 0.6MPa
個
2
4310
431
0.86
0.09
排氣閥DN80 0.6MPa
個
1
3560
356
0.36
0.04
手動蝶閥DN300 伸縮節
0.6MPa
套
3
7450
745
2.24
0.22
活塞式減壓閥DN300 1.0MPa
個
2
80000
8000
16.00
1.60
鋼製異徑三通DN800/100
個
2
17417
1741.74
3.48
0.35
鋼製異徑三通DN800/80
個
1
17253.6
1725.36
1.73
0.17
鋼製異徑三通DN800/300
個
3
18127.2
1812.72
5.44
0.54
鋼製承口DN800
個
2
7535
753.48
1.51
0.15
鋼製插口DN800
個
2
6497
649.74
1.30
0.13
鋼製承口DN600
個
1
5787.6
578.76
0.58
0.06
鋼製插口DN600
個
1
6497
649.74
0.65
0.06
7
綜合閥門井(2.5*3.8 1座
2.1*2.1 2座)
座
3
34.20
3.42
穿牆套管DN800
個
4
5250
525
2.10
0.21
穿牆套管DN500
個
2
4200
420
0.84
0.08
穿牆套管DN300
個
2
2625
262.5
0.53
0.05
漸縮管1000-800
個
1
14638
1463.8
1.46
0.15
漸擴管1000-800
個
1
14638
1463.8
1.46
0.15
手電兩用蝶閥 伸縮節 DN800
0.6MPa
套
2
54740
5474
10.95
1.09
手電兩用蝶閥 伸縮節 DN500
0.6MPa
套
1
25310
2531
2.53
0.25
排氣閥DN100 0.6MPa
個
3
4310
431
1.29
0.13
排氣閥DN80 0.6MPa
個
2
3560
356
0.71
0.07
手動蝶閥 伸縮節 DN300
0.6MPa
套
1
7450
745
0.75
0.07
鋼製異徑三通DN800/100
個
3
17417.4
1741.74
5.23
0.52
鋼製異徑三通DN500/80
個
2
5596.5
559.65
1.12
0.11
鋼製異徑三通DN800/300
個
1
18127.2
1812.72
1.81
0.18
鋼製承口DN800
個
2
7534.8
753.48
1.51
0.15
鋼製插口DN800
個
2
6497.4
649.74
1.30
0.13
鋼製承口DN500
個
1
3385.2
338.52
0.34
0.03
鋼製插口DN500
個
1
2730
273
0.27
0.03
(二
)
西線管道工程
29.23
2.92
1
圓形蝶閥井1200 溼井800
座
5
3.94
0.39
序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位
數
量
單價(元)
合價(萬元)
材料費
安裝費
材料費
安裝
費
(立式,地面操作)
穿牆套管DN100
個
10
2310
231
2.31
0.23
手動蝶閥 伸縮節 DN100
1.0MPa
套
5
1790
179
0.90
0.09
PE異徑三通DN315/200
個
5
773.85
77.385
0.39
0.04
PE管DN100 1.0MPa
m
100
35.25
3.525
0.35
0.04
2
DN1200 磚砌自動排氣閥井
(立式,地面操作)
座
7
6.94
0.69
穿牆套管DN315
個
14
2835
283.5
3.97
0.40
手動蝶閥 伸縮節 DN50
1.0MPa
套
7
1090
109
0.76
0.08
自動排補氣閥DN50 1.0MPa
個
7
2500
250
1.75
0.18
PE異徑三通DN315/50
個
7
650
65
0.455
0.05
3
鋼筋混凝土閥門井1.8*3.1 1
座,2.5*3.8 1座 分水口
座
2
18.35
1.83
穿牆套管DN450
個
4
3360
336
1.344
0.13
穿牆套管DN100
個
2
2310
231
0.462
0.05
DN450 鋼製90°彎頭
個
1
12272
1227.2
1.2272
0.12
手電兩用蝶閥 伸縮節DN450
1.0MPa
個
2
23310
2331
4.662
0.47
排氣閥DN50 1.0MPa
個
2
3010
301
0.602
0.06
手動蝶閥 伸縮節DN300
1.0MPa
套
2
7450
745
1.49
0.15
活塞式減壓閥DN300
1.0MPa
個
1
80000
8000
8
0.80
PE異徑三通DN450/50
個
2
1290
129
0.258
0.03
PE異徑三通DN450/300
個
2
1500
150
0.3
0.03
(三
)
東線管道工程
13.64
1.36
1
圓形蝶閥井1200 溼井1000(立式,地面操作)
座
2
1.70
0.17
穿牆套管DN100
個
4
2310
231
0.924
0.09
手動蝶閥 伸縮節 DN100
1.0MPa
套
2
1790
179
0.358
0.04
PE異徑三通DN450/200
個
2
1400
140
0.28
0.03
PE管DN100 1.0MPa
m
40
35.25
3.525
0.141
0.01
2
DN1200 磚砌自動排氣閥井
(立式,地面操作)
座
4
0.52
0.05
穿牆套管DN450
個
8
3360
336
2.688
0.27
手動蝶閥 伸縮節DN50
1.0MPa
套
4
1090
109
0.44
0.04
自動排補氣閥DN50 1.0MPa
個
4
2500
250
1
0.10
序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位
數
量
單價(元)
合價(萬元)
材料費
安裝費
材料費
安裝
費
PE異徑三通DN450/50
個
4
1290
129
0.52
0.05
3
鋼筋混凝土閥門井3.1*1.8
座
2
11.42
1.14
穿牆套管DN315
個
2
2835
283.5
0.57
0.06
穿牆套管DN100
個
1
2310
231
0.23
0.02
DN315 鋼製 90°彎頭
個
1
9568
956.8
0.96
0.10
手動蝶閥 伸縮節 DN315
0.6MPa
套
2
5510
551
1.10
0.11
自動排補氣閥DN50 1.0MPa
個
1
2500
250
0.25
0.03
活塞式減壓閥DN300 1.0MPa
個
1
80000
8000
8.00
0.80
手動蝶閥 伸縮節 DN100
1.0MPa
套
1
1790
179
0.18
0.02
PE異徑三通DN315/50
個
1
650
65
0.07
0.01
PE異徑三通DN315/100
個
1
700
70
0.07
0.01
表12-2-5 臨時工程估算表 單位:萬元
編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 位
數 量
單價(元)
合價(萬元)
第四部分:臨時工程
261.30
一
施工臨時道路
km
20
30000.00
60.00
二
施工房屋建築工程
87.36
1
臨時倉庫
m2
1000
200.00
20.00
2
辦公、生活及文化福利建築
1.50%
44904791.89
67.36
三
其他臨時工程費
2.50%
45578363.77
113.95
表12-2-6 獨立費用估算表 單位:萬元
序號
工程或費用名稱
單
位
數量
單價
(元)
合價(萬
元)
備註
第五部分 獨立費用
730.00
一
建設管理費
150.32
(一)
項目建設管理費
150.32
1
項目建設管理費
元
5010.573
3.0%
150.32
一至四部分合計的3%
二
工程建設監理費
元
5010.57
2.0%
100.21
一至四部分合計的2%
三
勘測設計費
456.92
1
勘測費
元
212.14
調整係數1.04
2
設計費
元
244.78
調整係數1.2
四
工程保險費
元
5010.57
4.5‰
22.55
一至四部分合計的4.5‰
13 工程效益分析及環境影響評價
13.1 評價依據及參數
13.1.1 評價依據
(1)水總研[2008]936號《抗旱規劃技術大綱》:
(2)國家計委和建設部頒發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
(3)水利部頒發的《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範》(SL72-2013):
(4)內蒙古自治區1990~2007年旱情及早災損失調查表;
(5)內蒙古自治區1990~2007年抗旱投入與抗旱效益調查表;
13.1.2 工程實施的效益分析評價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受人類活動等諸多因素影響,乾旱缺水已成為當地普遍
性的自然災害,並呈現出頻次高、範圍廣、旱情重、損失大的趨勢。項目區所處
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氣候條件,決定了旱災的多發性與嚴重性。旱災損失直接危
及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秩序,農牧業生產的發展,惡化了生態
環境。因此,乾旱缺水已成為制約當地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經濟發展、改善
生態環境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通過項目的實施,綜合運用各種措施,以提高當地
抗旱能力和水平。工程實施後,可保證該地區乾旱年城鄉人畜飲水需求,減少因
乾旱引起的經濟損失等,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人們
安居樂業,促進社會穩定
性,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因此工程的實施具有深遠的社會效益。
本工程為解決白音花灌區1.79萬畝有效灌溉面積,本次工程的建設恢復了
白音花灌區設計有效灌溉面積的灌溉用水問題,從而保證在乾旱年份城鄉經濟發
展對水的需求。
13.2 社會效益評價
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實施,可全面提升項目區的抗旱減災能力,
最大限度降低因旱造成的損失,提高水資源優化調度的科學性、合理性,為更好
地使用、管理、監督、協調、節約水資源提供科學依據,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
大的效益,為保障農民灌溉基本用水,維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其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13.3 環境影響評價
項目實施後,加強地表水與地下水協調有序地開發管理,充分利用各種水資
源,為項目區農業灌溉提供灌溉用水量。為農業的發展提供灌溉用水量。保障綠
化和生態用水,促進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自然環境、水環境的改善。
13.4 綜合評價
項目實施後,將在抗旱減災工作、水資源優化配置和農牧業節水灌溉等方面
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將大大推動防汛抗旱指
揮,水資源優化調度和水資源保護、
水生態環境保護,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網絡
建設等方面現代化水平。預計將達到的目標是:白音花灌區有效灌溉面積灌溉用
水達到75%保證率,天山鎮居民生活用水可用現有水源解決。規劃措施實施後,
可有效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當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雖
然工程施工時對重點生態環境、水環境、大氣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通過加強
宣傳教育,嚴格管理等環保措施,不會造成大的影響。故從環境保護角度整體上
看,工程的建設利遠大於弊,工程的建設切實可行。
中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