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學生腦洞大開:WiFi為電動車充電、垃圾掃描自動分類

2020-12-06 新湖南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18日訊(記者 黃京 通訊員 高媛)WiFi只能無線上網?不,它的餘能還可以為電動車充電;垃圾分類有點難?沒關係,把垃圾掃一掃,智能垃圾桶可自動實現分類……今日,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競賽總決賽在長沙理工大學進行,全國58所高校108件「腦洞大開」的可再生能源作品在現場展出。比賽為營造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良好科技氛圍,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和能源技術創新搭建平臺。

可再生能源為媒,推動綠色生活

比賽現場展出的作品均緊扣「綠色能源、創新引領」主題。比如,在大多數人眼裡,WiFi只是一個可以無線上網的熱點。但在天津大學張琦、徐程程等同學看來,除了上網,WiFi信號還有著很多餘能,但現在被閒置了。為此,他們提出了一種「無限續航」的WiFi餘能利用方案——將WiFi信號發出的餘能集中起來,併合理高效利用,可以實現電動汽車在城市裡「無限」續航。張琦告訴記者,為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要對車輛天線結構改進;另一方面要提高能量轉化收集率,同時還將建立汽車3D模型,利用專業軟體模擬並尋找整流天線的最優分布。「特別是在5G時代,這種設計能進一步釋放射頻能量收集的發展潛力。」

一些當下的熱點問題,也為大學生們設計作品帶來靈感。最近,垃圾分類在多座城市推廣,但困擾市民的是如何區分「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青海師範大學多維者團隊設計了一款智能垃圾桶。這個垃圾桶由智能識別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語音播報等組成。團隊成員介紹,只要市民在使用時將垃圾對準掃描頻「掃一掃」,系統會在信息庫中找到與之對應的垃圾種類並呈現在顯示屏上,同時會有語音播報提示。隨即相應的垃圾桶蓋會自動打開,這樣既能快捷準確實現垃圾分類,也普及了分類常識。

長沙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設計的一種「超低風速啟動高能效仿生風電葉片」也受到評委關注。而這個產品的誕生,源自團隊成員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現在風電發電塔被廣泛應用,但在城市中心,如果風速達不到要求,葉片轉不起來,風電發電塔並不能很好地實現其功能。」有沒有辦法對葉片進行改裝,使其在超低風速的時候也能轉動?大家通過努力,對風電葉片進行改造,設計了基於海豚運動特徵仿生的高能效風電翼型。據測算,這款葉片可以在風速即使只有2米/秒的時候也能轉動,從而收集風能。目前,該設計正在申請專利。

培養可再生能源產業創新人才

據悉,近年來,隨著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調整和環境資源約束趨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越來越被政府部門、社會和研究者重視。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實現能源多樣化、應對環境問題、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本次競賽前夕,由全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聯盟主辦、長沙理工大學承辦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聯盟第七屆年會」在長沙召開。會議圍繞「新能源卓越工程人才教育」、「新能源雙萬專業和雙萬課程申請與建設」、「新能源行業人才培養」、「新能源國際化人才培養」、「新能源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新能源專業考研資訊建設」六大議題進行主題報告和廣泛研討。

長沙理工大學副校長蔣昌波表示,在資源和環境約束日趨嚴峻,能源產業和能源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加強新能源人才培養,促進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建設,是擺在每一位新能源科技和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和光榮使命。「能源電力是長沙理工大學優勢特色學科專業,在2008年就開辦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原名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是全國最早開辦該專業的學校之一,2011年獲評為湖南省特色專業。學校充分利用『能源系統與動力工程』國家示範教學中心、『電力生產與控制』國家虛擬仿真中心、可再生能源電力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在風力發電、太陽能利用、新能源材料和新型儲能技術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充分發揮了高校的科研優勢。」

「可再生能源相關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全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聯盟副理事長陳漢平教授介紹,在新能源產業需求推動下,新能源專業呈現持續增長態勢。開辦新能源專業高校的數量已經從2010年的11所增加到了今年的118所,近10年增加了十倍,專業聯盟在學科調研時發現,新能源相關研究生培養分布在16個一級學科大類,體現了新能源多學科交叉的特性,也表明亟待成立一個新的一級學科,在更高層面上培養人才。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秘書長祁和生認為,全國大學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競賽旨在推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領域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的深度融合,通過科技競賽的形式加強可再生能源領域學術交流與科技創新,有利於強化大學生科技創新意識,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相關焦點

  • 電動車室內充電隱患重重,電動車爆炸到底有多危險?
    大家昨天有沒有看315呢?315上講了電動車爆炸的事情。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再詳細講解一下。據全國知名火災原因調查專家謝福根分析,電動車在充電時之所以容易起火,起火後容易釀成大災甚至致人死亡,根本原因與密閉的充電環境、車主喜歡夜間充電的使用習慣和車自身的易燃材質有關。
  • 腦洞大開的太陽能應用,你見過哪些?
    帶你看看這些腦洞大開的太陽能應用,這才是全太陽能生活模式的正確打開方式!這艘以氫氣推動的遊艇「能源監察者號」(Energy Observer) 停靠在法國馬賽港口,準備前往地中海。「能源監察者號」航行所用的氫氣,就是利用船上的太陽能板收集轉化而來的。儲存氫氣的氣缸代替了傳統的電池,讓諾大的遊艇身輕如燕自由穿梭。
  • 電動車鋰電池充電時有響聲正常嗎?如何正確給電動車電池充電?
    電動車鋰電池充電時有響聲正常嗎?如何正確給電動車電池充電?電動車已經成為市民的主要出行工具,在給大家帶來交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交通安全隱患。當我們給電動車鋰電池充電的時候,充電頭有滋滋的響是怎麼回事?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嗎?別著急,今天的這篇文章存能小編就來告訴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全市首臺自動破袋的垃圾分類屋就在這裡
    能自動破袋、自動分類投放、自動輸送的垃圾分類屋你見過嗎?近日,家住南湖區餘新鎮餘新社區美迪家園的居民在全市「嘗了個鮮」,小區內全新引進的垃圾智能分類一站式環保屋,讓大家愛上了投放垃圾。「現在扔垃圾都要分類,但是有時候我們也分不清垃圾是哪個類別,有了這個垃圾分類物屋之後,就解決了我們不會細分的問題。」今天上午,徐阿姨提著一袋易腐垃圾前來進行垃圾投放。徐阿姨是美迪家園的老居民了,此前小區已引進的智能垃圾分類箱就讓她跟周邊的老姐妹覺得很方便,這次新引進的這臺智能分類一站式環保屋又讓徐阿姨不禁感慨,如今垃圾分類越來越先進。
  • 鋰電池電動車充電器衡量標準,鋰電電動車充電注意事項
    鋰電池電動車充電器衡量標準,鋰電電動車充電注意事項。目前市場對鋰電池電動車充電器都是有一份衡量標準存在,因此我們必須使用專用電動車充電器,但充電器良莠不齊,劣質充電器對電池的危害相當大,使用幾次就能把電池充得容量下降,壽命縮短,因此對充電器應當有相應的要求。
  • 掃描常識盲點 「垃圾分類大挑戰」你能答滿分嗎
    分類嗎?6月5日是第48個世界環境日,本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邀您一起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參加「垃圾分類大挑戰」。  早在2017年,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正式實施,明確在46個重點城市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 垃圾分類用上了大數據 長春經開區優化區域環境有新招
    走進「經開區垃圾分類大數據中心」,曹毅博仔細觀察掛在牆上的顯示器。「這是智慧垃圾分類管理平臺,通過它可以實時了解經開區20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和136個公共機構垃圾的清運情況。」曹毅博說,智慧垃圾分類管理平臺好比給垃圾分類裝上了「智慧」大腦,它以數據集約管理、智慧分析輔助決策為目的,以先進的雲儲存、雲計算虛擬化和大數據分析挖掘技術為基礎,通過高度數據集成、高度數據可視化、一站式監管的形式,提供及時、高效、可靠、更具針對性的管理分析數據。
  • 科技改變生活,萬酷電子掃描模組助力垃圾分類
    你可能認為垃圾的最終歸宿是被填埋,其實它是一種被放錯地方的資源。垃圾得不到有效處理、再利用,成為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垃圾分類之戰」迫在眉睫。今年9月1日全國各地《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全面實施,以及城市大街小巷關於垃圾分類的宣傳,萬酷電子相信:運用科技手段定能快速培養用戶習慣。
  • 腦洞大開!江海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作品展太驚豔~
    腦洞大開!> 黃明樂「這是個智能消毒垃圾桶,垃圾滿了會自動預警
  • 變廢為寶 前景無限——各地推進垃圾分類掃描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 題:變廢為寶 前景無限——各地推進垃圾分類掃描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鄭生竹  「綠色帳戶」吸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智能化垃圾分類、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國各地正在因地制宜採用激勵辦法和剛性約束手段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推進垃圾無害化處理
  • 自動駕駛太陽能電動車亮相 低限速保證安全
    自動駕駛電動車,墨爾本太陽能電動車,墨爾本自動駕駛電動車" title="輕量化,產能布局,電動汽車,黑科技,前瞻技術,熱點車型,自動駕駛電動車,墨爾本太陽能電動車,墨爾本自動駕駛電動車" style="margin: 0px auto;
  • 鋰電池對充電的需求,電動車鋰電池室內充電安全嗎?
    鋰電池對充電的需求,電動車鋰電池室內充電安全嗎?鋰離子電池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可充電電池,電動車鋰電池安全和充電安全是用戶最關心的問題,人們對鋰電池充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安全的給電動車鋰電池充電呢,一起來和存能電氣小編了解下。
  • 腦洞大開的發明 傳動解讀之行星齒輪組篇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複雜到需要腦洞大開的原理還是觀看視頻最直觀: ■ AT變速器裡面的行星齒輪組
  • 垃圾分類離我們越來越近 新三板垃圾處理企業大掃描
    北極星固廢網訊:導語:不得不說,繁華背後的一些行業真的具備投資價值,垃圾分類、垃圾處理就是其中之一。正文6月18日晚間,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孫新軍在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提案辦理面對面」直播訪談節目時表態,將推動垃圾分類立法,新修訂的條例將不光對單位,也將對個人明確垃圾分類責任。
  • 拖著充電寶的電動車靠譜嗎?
    靠自己的東拼起湊,這套「電動車充電寶」用了不到一個月就搞定了,一共花了兩萬多元。蘇先生剛剛完成自己的作品,這輛神車就被發到了網上,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變成了許多網站的頭條新聞。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蘇先生的「充電寶電動車」。
  • 腦洞大開的發明——傳動解讀之行星齒輪組篇
    複雜到需要腦洞大開的原理還是觀看視頻最直觀:三個行星齒輪不轉動,中間的太陽齒不轉動,外齒圈不轉動奔馳全新的9G-TRONIC 9速縱置自動變速器結構示意圖,它已經布置了4組行星齒輪組,從結構看,要進一步增加擋位是在難度太大(而且意義也不是太大) CVT等自動變速器裡面的行星齒輪組
  • 垃圾智能分類系統:這些才是AI助力垃圾分類的解決方案
    應用人工智慧改造垃圾分類處理系統,不僅能將勞動者從這項既髒且危險的勞動中解放出來,還能夠極大地提高垃圾分類處理的效率和準確度。當下已經有多個國家在探索實踐智能化的垃圾分揀系統及垃圾分揀方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日本:FANUC分揀機器人FANUC分揀機器人利用視覺分析系統對物品的化學成分及形狀進行實時掃描,並通過全新的廢舊物品自動回收技術進行跟蹤和分類。
  • 華為ICT大賽:今天的腦洞大開,是為了明天的產業繁榮助力
    這裡的競賽即是「華為中國大學生ICT大賽」,比賽雖是嚴肅而認真的,但從各大學生隊伍的花樣命名側面來看,他們為這場競賽帶入了富有創新和敢想敢做的鮮明個性。事實上,這也是華為舉辦大學生ICT大賽想要的,不同於華為面向生態夥伴舉辦的精英賽去比拼在商業項目中的實戰和技術能力,面向大學生群體的ICT大賽,更看重他們的創新、腦洞、奇思妙想,以及是否能結合理論知識活學活用。
  • 人工智慧助力垃圾分類,說的不是智能垃圾箱,而是垃圾智能分類系統
    高額的成本,讓垃圾分類成了代價極大的政績工程:投放智能垃圾箱,效果未見得比傳統垃圾箱好多少,成本卻實打實地翻了幾十、幾百倍:動輒上萬的硬體成本,還有不可控的運營成本,著實讓不少地方栽了大跟頭。3.一場虎頭蛇尾的遊戲讓人哭笑不得的是,花大力氣、大價錢讓市民完成了分類投放,等垃圾車一來,又混倒在一起運走了,到頭來全部化作無用功。
  • 智能分類垃圾桶機器人展會受追捧,專治「這到底是什麼垃圾」
    「幹垃圾、溼垃圾,這到底是什麼垃圾,只要你說出來,經過語音識別,垃圾就會自動投入到相應的區域內……」「哇,這也太棒了吧!」11月22日,記者在現場看到一群小學生充滿好奇地圍在寶雞文理學院展臺前,認真聽取大學生韋文斌對智能語音分類垃圾桶的介紹,大家時不時發出讚嘆聲。記者了解到,這臺智能語音分類垃圾桶是由寶雞文理學院機械與工程學院的同學們自主研發設計,體型高60釐米,由底座、四個分箱體、垃圾桶蓋構成,所用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泡沫板、亞克力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