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家對於招財蛙的歡迎度蒸蒸日上,幾乎遍布於各大水族館。角蛙這一讓人把玩的玩寵也算是世界上最普遍的寵物蛙了。一張大嘴走四方也是它的身體構造得來。每日吃,每日靜。每日大量進食而少量消耗也算是對得起招財招財這個稱號了。
他們是一種兩棲類動物。所謂兩棲就是角蛙的生活中需要有水域和陸地,角蛙的幼體─蝌蚪必須生活在水中,而成體都需要生活在近水的潮溼環境中。這種生活方式是角蛙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的,而角蛙類是由水中生活向陸地生活的進化中形成的過渡型類群。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然而,成體適應陸地生活,由鰓呼吸發展到以肺和皮膚呼吸,外形上失去尾,形成了四肢。所謂水陸兩棲中的水是指淡水,海水中不能生存。因此,乾燥、無水、陽光直射的環境是不可能有角蛙類生存的。大部分角蛙類的活動時間在晚上,白天則隱藏在隱蔽處,以防烈日和敵害。

通常來說雄性體100mm,雌性可達125mm。狩獵時經常把身體半埋於泥土之中,靜候獵物上門,屬於埋伏型狩獵者。它是蛙中的魔鬼,角蛙膚色豔麗,外形猙獰可怕,除了捕食小昆蟲、小鳥外,還以同伴為食。性情殘暴者存活,性情溫和者通常便成為了口中之物並且許多角蛙在幼蛙時期就很殘暴,它們捕食其它蛙類的幼蛙。優勝劣汰,淋漓盡致。

角蛙在幼兒期生活在水中。便是蝌蚪。用外腮呼吸。外鰓在頭的雙側,各有 3 個分支。前期蝌蚪外鰓消失,變為 4 對內鰓。要開始在空氣中呼吸氧氣那便要是蝌蚪變態成為幼蛙後,內鰓消失,生出 1 對囊狀的肺了。可是肺的結構簡單,吸取的氧氣又不能滿足蛙的需要,因此借用皮膚呼吸又成為了不可缺少的因素。皮膚所呼吸的氧氣達到總呼吸量的 40 %左右,呼出的二氧化碳也是靠皮膚。尤其在冬眠期,幾乎全部靠皮膚進行呼吸。皮膚呼吸的必備條件是皮膚溼潤,乾燥的皮膚不能進行氣體交換。這就是蛙類喜歡棲息在近水、潮溼、陰涼環境中的道理。

現角蛙的種類有六種之多。其中最常見的是鍾角蛙,其次是南美角蛙。最昂貴的是屬亞馬遜角蛙,又稱為霸王角蛙。身價數千人民幣。角蛙各亞種的原生棲地各自分離幾乎完全不相重疊,所以也就各自能夠保持較獨立的體色。這也是它們獨具一格的特色。
這樣的角蛙,你們喜歡嗎?
(圖片源自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