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恐極的宇宙

2020-08-10 LIMES

「What do you think is scarier, the idea that we are alone in the universe or the idea that we aren’t? Why?」(Reddit網:「在宇宙中,我們是孤獨的」,「在宇宙中,我們不是孤獨的」,這兩個想法哪個更讓你感到害怕?)

刷網時無意中看到這個話題,對於宇宙,似乎我們每個人都很感興趣或者曾經很感興趣,因為我們對於宇宙有著太多的不了解,因為無知,我們的求知慾被激發了​出來。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關於宇宙的獨特理解,這些理解也許毫無科學依據,但在這個神秘的宇宙面前,「科學依據」有時候顯得暗淡無力。

以下我節選了部分網友的想法(也有加入自己的一些理解),如果你有更獨特的「宇宙理論」,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跟我們分享,感謝。

宇宙到底有多大?

@ dino-sour

我們人類是孤獨的,考慮到宇宙在空間和時間上像個無底洞一樣:

「地球是唯一存在生命形式的地方」

這個想法是令人不安的。

因為似乎每個人在聯想到「生命」時,都將它與「類人」或「智能」緊密相連,依我所見,它意味著任何生命形式,碳基生物、金屬生物、或由我們人類所不知道的元素構成的生命體等等。

也許,當我們突破了現有對於「生命」的理解時,我們會發現更多的秘密。

無知的人類。

@ Zombie_Slur

穴居人不知道鯨魚的存在,鯨魚也不知道穴居人的存在,兩者都不相信對方的存在,或許他們根本就沒這想法,因為這已經超出了他們大腦的認知範圍。

宇宙中的恆星跟地球上的沙粒一樣多(或許少一點,或許多一點,反正很多就是了),許多恆星都有多個行星圍繞著它們運行,有生命體嗎?

我相信是有的,但即使有,人類也不一定知道,科學技術制約著我們(其實倒不如說大腦制約著我們)。

@ bubbav22

向宇宙星球發射一些細菌炮彈,或許我們能夠創造出一些東西來。

@ IAmElectricHead

在太空中探索其它星球的文明遺蹟,是一件容易讓人著迷的事情,或許,外星人也是這麼想的。

@ Everything80sFan

宇宙是浩瀚的,這也表明我們人類似乎不太可能與其他物種取得聯繫。

宇宙中有著如此之多的星系和行星,肯定有數十億個我們從未見過或探索過的陌生和奇異的星球,想到這一點,我感覺很沮喪。

除非我們人類開發出一種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技術(這是難以想像的),否則我們人類基本上只能局限於太陽系了。

@ Amplifiedsoul

我們人類是「孤獨」的物種,但這也不見得是壞事,畢竟,誰都不想碰上比我們人類更糟糕、更智能、甚至更兇殘的物種吧?

外星人形象(想像)

@ olen

讓我們從「細胞」的角度去想像一下宇宙:

也許每一個星球/星系只是一個獨立的「細胞」,然後被更大的「組織」包圍著:

黑洞=「癌症」,也許是個良性腫瘤,但也可能會吞噬一切。

然後我們所謂的「宇宙」,其實只是一個「人」。

那麼有多少個「人」呢?千萬個?億萬個?不知道。

「細胞」(星球/星系)的生命以億萬年計,那麼這個「人」(也就是宇宙)的生命想必是以億億億萬年計,不過這似乎已經超出我們的理解範圍了。

因為我們能活個100年就已經很不錯了,碰上能活幾百年的格陵蘭鯊,我們都已經覺得很不可思議了,怎麼可能理解得了有一個「物體」可以活億億億萬年?

格陵蘭鯊

再想下去頭腦就要爆炸了,關於宇宙,你有哪些獨特的想法?

相關焦點

  • 細思恐極?不必對「新成語」如臨大敵
    「人艱不拆」 「細思恐極」 「累覺不愛」 「不明覺厲」……喜歡上網刷微博的蘇西對於朋友微博中的各種奇怪詞語著實有點無法理解。這些見所未見、仿佛來自外星語言一般的四字詞語,讓蘇西無奈地感慨自己跟不上「網絡時代進步的洪流」。而從誕生之日起,「新成語」就毀譽參半;也有高中語文老師對當下「新成語大熱」表示擔憂。
  • 叮噹貓不只是多啦A夢,魔法版小叮噹,不同的狸貓一樣的細思恐極
    但同樣的是在幼稚的故事之下都有細思恐極的感受。 就這樣,小叮噹成為了很多人多啦A夢的替代,但他本身並不是任何人的替代,小叮噹也在用自己的魔法幫助主角美琪實現著各種各樣的願望,只是很多時候都落得了好心辦壞事的結果,甚至落下細思恐極的結局
  • 宇宙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事?
    其實我們的宇宙密度比這個還要低,是1e-28 千克/立方米,物質,在宇宙中是一種十分稀缺的資源。你覺得身邊的物質很多很多,樹木、山嶽、大地、包括你自己,這是因為這些東西都聚集成了一團而已。實際上我們的宇宙空曠得難以想像,比你能夠感受到的最空曠的地方還要空曠上好幾萬億倍。 然而這並不能阻止宇宙是一個黑洞。
  • 「宇宙與人類」那些細思恐極的想法
    (Reddit網:「在宇宙中,我們是孤獨的」,「在宇宙中,我們不是孤獨的」,這兩個想法哪個更讓你感到害怕?)刷網時無意中看到這個話題,對於宇宙,似乎我們每個人都很感興趣或者曾經很感興趣,因為我們對於宇宙有著太多的不了解,因為無知,我們的求知慾被激發了​出來。
  • 細思恐極,宇宙終有一天漆黑一片
    當我們抬頭望向天空,一顆顆璀璨的繁星點亮著整個宇宙,但有人可曾想過,這些繁星也是有著生命的終點?世間萬物都逃不過宇宙間的物理規律,所有的一切在時間的推移下,都將走向衰敗。以我們的太陽來說,如今的太陽大約45.7億歲,相對於人類來說,人生已過去大半,當太陽消耗完體內的氫元素,生命便將迎來終結。
  • 盤點「細思恐極」奇葩兒歌 小朋友聽了根本把持不住
    兒歌幾乎是兒童與文學世界產生連結的第一扇窗口,在生命的最初階段帶給孩子們美的享受以及關於宇宙的啟蒙認知。「月兒彎彎,像只小船,搖呀搖呀,越搖越圓」,是月亮盈虧;「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蟲,保莊稼,我們大家都愛它」,是田野童趣……幼時習得的兒歌往往在成年後還能讓人脫口而出,成為人們重回童年的秘密通道。
  • 《湮滅》細思恐極的深層腦洞,你看懂了嗎?!
    接下來大聰給大家分析影片中一些細思恐極的情節。關鍵詞:銜尾蛇紋身細心的看官可能已經發現了,女主生物學博士莉娜,在進入泡泡界之前,手臂是沒有紋身的,但是進入之後再出來,就有了紋身。很多人以為這是判斷是否是莉娜本人的標誌,但其實不是。
  • 滄海桑田——人類登月50周年——探索宇宙的歷史與未來
    當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踩出第一個腳印的瞬間,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便翻開了嶄新的篇章。「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名言從此響徹古今,成為劃時代的標誌。人類對宇宙的好奇和嚮往是刻在基因裡的,探索宇宙的腳步也從來不會停止。每當說起宇宙的話題,往往細思恐極。讓我們圍繞三大「靈魂拷問」來說說宇宙的歷史與未來。1、宇宙是什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動物森友會》之十大「細思恐極」
    這次我們就篩選出其中 10 條最有代表性的「細思恐極」細節與島主們分享,一同來感受一下可愛清新外表下的「陰暗恐怖」吧!(以下所有內容均為腦洞過於發散下誕生的無根據推測,切勿當成官方設定!)1.呂遊和他口中的夥伴們小島的沙灘上,有時會出現一隻身穿水手服昏倒在地的海鷗。
  • "景甜悖論"和"景甜宇宙"
    這個概念源於「漫威宇宙」和「DC宇宙」。在這兩個宇宙中,存在許多不同的角色和故事。而景甜,近年來在國內(現已拓展到國際)大片中頻頻出現,並且都是重要角色,加上所有影片中幾乎清一色的表情,使人們相信,她是在打造一個屬於她的宇宙我梳理了「景甜宇宙」的幾個階段,如下圖:
  • 宇宙的外面是什麼?科學家做出預估,人類已不敢想像!
    主流上對於宇宙的了解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奇點的大爆炸。科學家表示,曾經奇點的溫度極高密度極大。最終膨脹到極限時發生了爆炸,而如今其實宇宙還一直在膨脹過程中。宇宙的直徑大約在920億光年,由於宇宙膨脹的速度是遠超了光速的,因此人類很可能永遠都無法知曉宇宙的邊界外是什麼樣的。
  • 宇宙的外面是什麼?科學家做出預估,人類已不敢想像!
    宇宙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人人都身處在宇宙中,因為宇宙是所有的空間,時間和物質的總稱。主流上對於宇宙的了解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奇點的大爆炸。科學家表示,曾經奇點的溫度極高密度極大。最終膨脹到極限時發生了爆炸,而如今其實宇宙還一直在膨脹過程中。
  • 細思恐極,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細思恐極,恐怕多到如天上的繁星,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中國羽毛球的未來,我看到了希望,下一個「林丹」,正在中國某一個城市「孕育」中!
  • 宇宙的外面是什麼?人類已不敢想像!
    宇宙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人人都身處在宇宙中,因為宇宙是所有的空間,時間和物質的總稱。主流上對於宇宙的了解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奇點的大爆炸。科學家表示,曾經奇點的溫度極高密度極大。最終膨脹到極限時發生了爆炸,而如今其實宇宙還一直在膨脹過程中。宇宙的直徑大約在920億光年,由於宇宙膨脹的速度是遠超了光速的,因此人類很可能永遠都無法知曉宇宙的邊界外是什麼樣的。
  • 宇宙外面有什麼?最新研究成果,科學家已不敢相信!答案太出乎預料!
    主流上對於宇宙的了解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奇點的大爆炸。科學家表示,曾經奇點的溫度極高密度極大。最終膨脹到極限時發生了爆炸,而如今其實宇宙還一直在膨脹過程中。宇宙的直徑大約在920億光年,由於宇宙膨脹的速度是遠超了光速的,因此人類很可能永遠都無法知曉宇宙的邊界外是什麼樣的。人類受到速度的限制,離開太陽系都極為困難,更何況飛出宇宙,逃脫宇宙的控制。
  • 宇宙的外面是什麼?有新發現後,科學家稱:人類已不敢想像!
    宇宙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人人都身處在宇宙中,因為宇宙是所有的空間,時間和物質的總稱。主流上對於宇宙的了解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奇點的大爆炸。科學家表示,曾經奇點的溫度極高密度極大。最終膨脹到極限時發生了爆炸,而如今其實宇宙還一直在膨脹過程中。
  • 《上帝與新物理學》:我們的宇宙,很可能是超級智能製造的遊戲
    這是一本塑造了我三觀的神作之一,它從根本上讓你審視自己的人生,以及你生活的這個宇宙,是的,這本書讓我三觀碎一地,然後重塑我的三觀。看這本書,真的是腦內高潮一波波,你邊看就會邊想,我以前怎麼沒這麼想過?對啊,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