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人類登月50周年——探索宇宙的歷史與未來

2020-12-04 插柳成蔭調侃歷史

50年前的今天,美國太空人乘坐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成功在月球著陸。當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踩出第一個腳印的瞬間,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便翻開了嶄新的篇章。「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名言從此響徹古今,成為劃時代的標誌。人類對宇宙的好奇和嚮往是刻在基因裡的,探索宇宙的腳步也從來不會停止。每當說起宇宙的話題,往往細思恐極。讓我們圍繞三大「靈魂拷問」來說說宇宙的歷史與未來。

1、宇宙是什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似乎有種特殊的力量操控著宇宙的一切,可是沒有辦法描述清楚,這種力量就是「道」。同時,在物理學領域,在研究無窮大和無窮小上有兩大分支——宇宙學和量子力學。令人驚奇地是,這兩大分支最後竟然殊途同歸,就像一條蟒蛇咬住自己的尾巴。

我們不妨開開腦洞,大膽假設:人體就是一個宇宙!宇宙有界而無限,宇宙之外還是宇宙。先看一下目前的宇宙組成:行星、太陽系、銀河系、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可觀測的宇宙。與之對應的人體組成: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整體。所以,對於一個人體細胞上的分子來說,人體就是「它」的宇宙。當我們在觀測宇宙時,沒準人體細胞內部的「不明生物」也在用特殊方法觀測人體呢。

2、宇宙從哪裡來?關於宇宙的起源,科學界爭論不休,相關書籍更是多如牛毛。目前最有影響力的是大爆炸宇宙論。大爆炸理論指出,宇宙的起源於一個「奇點」,這個點密度無窮大,溫度無窮大。在爆炸之初,物質只能以粒子的形式存在。隨後,不斷膨脹,粒子的溫度密度急劇下降,逐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星體,最終形成如今的宇宙。

耐人尋味的是,大爆炸理論竟然與生命的誕生十分「相似」。試想一下,生命也是起源於一個「奇點」,那就是受精卵。之後,受精卵不斷分裂,形成各種細胞,細胞再不斷分化,形成各種組織,最終形成完整的生命體。生命體不斷生長發育,就像宇宙在膨脹一樣。大爆炸理論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交待清楚孕育宇宙「奇點」的「母體」,因為奇點不會憑空產生。或許,我們目前身處的宇宙是另外一個宇宙「生出來」的?

3、宇宙將到哪裡去?科學研究表明,目前宇宙在加速膨脹,而且膨脹速度超過光速。我們觀測到的所有星系都在不斷遠離地球,光線紅移理論為宇宙膨脹學說提供了證據。因此,目前可觀測的宇宙似乎處於「青少年時期」,還在不斷「長身體」。

那麼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嗎?答案是否定的。根據「封閉宇宙模型」,當宇宙膨脹到一定程度,會開始收縮,就像電影膠片倒著放一樣。聯想一下生命,是不是長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了?沒有人會一直長高吧?不然都比姚明高嚕!同時,宇宙中的各種星體都有「壽命」,從數十億年到數百億年不等。就像人體內的細胞、組織、器官,總有一天會衰老。所以,在遙遠的將來,宇宙也不得不面對消亡。

宇宙的奧妙是層出不窮的,探索宇宙的道路也是無窮無盡的。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相關焦點

  • 登月50周年 | 飛向宇宙,浩瀚無垠
    無論在任何時期,對人類而言,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投身新發現。——人類首位進入太空航天員尤裡·加加林這是對敢於夢想並且勇於徵服太空的人的最好概括。「蘇聯航天之父」科羅廖夫評價加加林時說,「人們都在緬懷過去,而他一直在憧憬未來。」我們決定在這十年間登上月球並實現更多夢想,並非它們輕而易舉,而正是因為它們困難重重。
  • 嫦娥五號登月成功!來枚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幣!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錢夫子給大家帶來了庫克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銀幣,超高浮雕、仿古工藝,鑲嵌真正的月球隕石。全球發行499枚。 ▲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銀幣超高浮雕鑲嵌真實月亮隕石阿波羅11號登月999銀 重1盎司(約31.1克)直徑38.61mm
  • 登月50周年 致敬人類永不停歇的腳步
    【家電網HEA.CN 原創】50年前,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艙成功在月球著陸,一位名叫阿姆斯特朗的太空人從登月艙走下,小心翼翼地將左腳踏上了月球表面,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登上月球,伴隨而來的還有那句足以被載入史冊的話:「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人類的一大步」——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
    「人類的一大步」——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高懸於天空的月亮,在中國的文化中有著極其豐富的象徵意義。「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經過千百年漫長的歲月,月球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詩篇及「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亮」等神話傳說,人類探索月球奧秘的腳步從未停歇,迫不及待地想要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人類的足跡第一次延伸至月球是在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20號下午4時17分42秒,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載著「阿波羅11號」飛船從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太空徵程。
  • 知乎:在2019年人類登月50周年來臨之際,應如何評價登月這一歷史事件?
    文 | 晟宇國慶長假的第一天,本來想休息休息什麼都不幹,打開知乎一刷,這個有趣的問題突然出現在我的時間線裡:在2019年人類登月50周年來臨之際,應如何評價登月這一歷史事件?太空人奧爾德林在月面行走。Astronaut Edwin E.
  • 波司登 x NASA 50 周年聯名系列發布!探索未來的新方式
    NASA是目前世界上最權威的航空航天科研機構,在探索航天的路上奮勇直前。2020年是人類首次登月的第50周年,波司登 x 世界權威航天科研機構 NASA發布50周年聯名系列,只為致敬人類不懈探索宇宙的精神。
  • 人類登月5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紀念這偉大的「一小步」
    登月艙最終降落在月球赤道附近的靜海區,阿姆斯特朗向指揮中心報告:「休斯頓,這裡是靜海基地。『老鷹』著陸成功。」1969年7月20日,航天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駕駛著阿波羅11號發射升空,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月。
  • 人類登月五十周年:50年前是「秀出肌肉」,50年後是「嗅到雞肉」
    自美太空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1969年7月20日第一腳踏上月球,不知不覺已過去了整整50周年。近期,#人類登月50周年#相關話題備受關注,許多未曾經透露的細節也公之於眾。畢竟,登陸月球是全人類智慧結晶,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言「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 人類登月50周年的崢嶸歲月,雪佛蘭帶著《跨月飛行》告訴你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2秒,人類首次踏上了月球的表面,而登月者阿姆斯特朗的這句話,歷經50年卻依然縈繞在耳旁。
  • 致敬人類登月50周年,雪佛蘭與DISCOVERY合作紀錄片《跨月飛行》
    如果說探索宇宙是人類的終極夢想,那麼月球便是這個夢開始的地方。轉眼間,距離人類首次登月已經過去半個世紀,196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羅計劃(Project Apollo)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阿波羅11號在月球成功著陸,它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登月任務。
  • 「人類登月50周年」盤點10部優秀的太空探索電影
    50年前的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上的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了他「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從那時起,人類沒有停止過對太空的探索,而關於太空探索的電影也層出不窮。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優秀的太空電影(按豆瓣評分):1- 星際穿越 (豆瓣:9.3)未來的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為了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NASA在秘密執行探索任務,男主(馬修·麥康納)告別女兒奔赴浩瀚的外太空,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紀念,人類為什麼自此不再登月了?
    2019年7月20是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日。50年前的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載著 「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從美國的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的登月徵程。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乘坐宇宙飛船飛越了38萬公裡徵程。最終於7月20日踏上了月球表面。
  • 紀念登月50周年,《2001: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上市
    紀念登月50周年,《2001: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上市太空漫遊 出版社供圖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2019年7月20日,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紀念日,讀客文化出版引進的《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精裝典藏版上市。
  • | 值人類登月50周年,推出史努比登月紀念版公仔
    1969年人類首次成功登月,不知不覺已經過去50年。
  • 共慶金色時刻 歐米茄致敬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2019年5月9日,瑞士著名制表品牌歐米茄 (OMEGA) 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舉辦盛大紀念活動,以致敬人類首次登月成功50周年。歐米茄超霸腕錶參與了人類首次登月任務並伴隨著太空人登上月球,品牌全球總裁兼執行長安世文(Raynald Aeschlimann) 對此深感榮幸。談及歐米茄的太空探索精神時,他表示:「能夠登上另一個星球是何其偉大的一項壯舉,這無疑值得我們慶祝和致敬!」
  • 人類登月50周年!人類在月球吃的第一餐,竟是聖餐!
    50年前的那個7月,也就是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倉「鷹」號降落在月球上的靜海,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首先踏上月球,並留下一句歷史性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50年前,人類完成了登月壯舉,那被稱為人類的一大步;50年後,我們想起了聖經《詩篇》8章3節至4節的記載: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
  • 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之太空衣的變遷
    今年恰逢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是人類進入太空活動後極為重要的成就。而自人類進入太空以來,作為保護自身的最強護甲,太空衣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從原始太空服到2019年劍指火星的技術進步,我們能夠看到太空服的進化以及將來會發生什麼。
  • 雪佛蘭與DISCOVERY聯合拍攝 登月50周年紀錄片上映
    近日,雪佛蘭與DISCOVERY探索頻道聯合拍攝的《THE MOON AND BEYOND 跨月飛行》紀錄片觀影會在上海舉行。影片回顧了人類在登月50年間,探索月球和宇宙的眾多重要時刻和背後的故事,展現人類探索未知領域的成就。紀錄片已在雪佛蘭官網上線,點擊以下網址一睹為快。
  • 人類實現登月48周年:探索太空,驚喜不止於此
    中新網7月20日電(吳倩)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即48年前的今天,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用這樣一句而今聽來依然擲地有聲的話語,道出了人類首次完成登月壯舉時的激動與豪邁之情。  面對充滿著無限未知的浩渺太空,人類探索與前行的腳步從未停止。
  • 《星際探索》曝特輯 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星際探索》曝特輯 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時間:2019.07.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