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在2019年人類登月50周年來臨之際,應如何評價登月這一歷史事件?

2020-11-23 騰訊網

文 | 晟宇

國慶長假的第一天,本來想休息休息什麼都不幹,打開知乎一刷,這個有趣的問題突然出現在我的時間線裡:在2019年人類登月50周年來臨之際,應如何評價登月這一歷史事件?

太空人奧爾德林在月面行走。

Astronaut Edwin E. Aldrin, lunar module pilot, walks near the module during Apollo 11's extravehicular activity.(Credit NASA)

原問題的描述是:

1969年7月20日,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發射的阿波羅11號任務第一次讓人類踏足另一個星球。

50年來,針對登月真實性的陰謀論流毒甚廣;

50年來,對於登月與冷戰關係的研究隨著資料解密更加深入;

50年來,登月乃至航天事業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的討論,不斷推陳出新;

50年來,人類通過各類無人探測任務,對月球的認識進一步提升;

最近,以 NASA 和 SpaceX 為代表的公私航天機構還提出了新的載人探月計劃……

登月是一個人的一小步,更是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裡程碑事件。在登月50周年來臨之際,你對登月有哪些獨到的觀察與評價?

這麼有意思的問題,當然不能錯過了。這麼大的一個事件,其實內心當然是有非常多看法的,想著以後關於這個主題的文章還要再寫的,就凝練凝練只講三個方面了吧。

-1-

不逼一下自己

都不知道自己多NB

登月如此複雜,如此巨大的工程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完成,說到底是甘迺迪總統帶著全美賭的一口氣,是個典型的逼出來的結果。

登月任務刨面

第一顆衛星晚了一點,第一次載人晚了一點,所以想要一次性碾壓對手就要挑選出一個具有巨大展示度,對手又幾乎沒有能力可以完成的任務。Vola!登月,顯然就是放在甘迺迪總統面前最為理想的選擇了。

有夢的男人們(大神馮布勞恩和帥哥總統甘迺迪)

於是總統大人開了幾次會,見了幾個人,拿出了他的拿手戲,就是電視演說,不要小看電視演說啊,那是60年代的新媒體啊,威力巨大。總統抓住了這個機會對他的人民和全人類說出了那兩個字:登月,如果非要在這兩個字上加一個期限的話,他希望是十年。

1961年5月25日的演說:十年內完成登月,把一個太空人送到月球上並活著把他帶回來。

十年可能可以磨出一把劍來,但是看看如今技術如此發達的美國一個空間望遠鏡造2,30年,要把人送到月球,還要活著弄回來,我覺得這個活你給任何人,任何機構都沒人敢接的,典型的是要砸手裡,吃不了兜著走的活。可是不但有人敢接,還真把這活給幹成了。在偉大的探索麵前,理智可能就是絆腳石,偉大的機遇是留給偉大人物的。

登月艙返回(CreditNASA)

甘迺迪總統雖然自己沒能親眼看到登月的偉大時刻,但是最終的實現就在他告訴全世界的時間限期內,真的是不逼一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多NB,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人力、財力的付出,但是實現的卻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大概也是一直有人持造假陰謀論調的原因吧,不過陰謀論實在太站不住腳了。

這一節的最後再稍微說兩句關於登月的陰謀論,都懶得去反駁了,一方面是整個過程留下了大量的影像資料,特別是如今公開的資料越來越豐富,這不是造假能夠實現的,這種宇宙與地月本身的造物之美,也不是靠想像可以造出來的,真的應該收藏幾套登月的圖集。

阿波羅的主控制面板(CreditNASA)

阿波羅11號飛行手冊截圖:月面典型地標的追蹤(CreditNASA)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就是非常多技術文件的解密和公開,更是讓我們得以更深入地去了解登月過程中的細節。

-2-

點燃全人類

點燃幾代人的巨大自信心

哇,人類一下發現原來自己這麼NB啊,雖然這個事情是美國人完成的,但是帶來的是全人類的自信心爆棚。我覺得那個時刻,全世界大概都有一種羽化登仙的感覺吧,天都不是限制了,可能那幾個瞬間已然封神。

「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聽太多遍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名句,再來聽聽他口中登月的意義。

「阿波羅的意義之重大在於證明了人類不再被地球所束縛,我們看得更遠,我們的機會無限」是不是超燃的!

阿波羅11號發射(CreditNASA)

這種影響燃燒出來的是好幾代特別敢做、特別敢探索、特別不受現實束縛的年輕人,雖然這些人並沒有都去搞航天,但是在不同的行業裡也是遍地開花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比如喬幫主啊,以及更年輕的馬斯克等等。

邁出這一步真的很重要(CreditNASA)

一個錨,定到了人類的心中,就是未來的探索只存在個快慢的問題,就是受點錢啊,人啊的影響,但是人類只要存心想做,沒有去不到的遠方。

全新的認知與視角

這個認知與心態的變化應該是非常重要的,如同學會了走路的嬰兒,再蹣跚也不用在爬了,而是可以邁步向前了。

-3-

不斷探索

需要找個可持續的路子

至於有人覺得登月之後有人認為航天技術不進反退,其實就是步子大了容易扯到d。其他答著優秀的回答裡面我們其實已經看到了為了這一壯舉的實現實際上是從人力和財力上進行了巨大透支才得以完成的,所以必然不是一個常態的過程,於是阿波羅的停止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塔架上的土星五號(CreditNASA)

沒有這個空前的神器土星5號,就不會有登月的成功。但是製造與使用它的成本是驚人的。一次發射的成本超過了5億美金,那可是60年代,5億美金相當於今天40到50億美金,發射一次一艘核動力航母啊~(沒具體算過,大概吧)

空間競賽全面獲勝,面子夠了,動力也就沒有了。雖然很多技術惠及後代帶出了很多領域的重要發展,但是很多技術本身喪失了繼續吸引投入和發展的必要性了,所以對於登月來說劃上句號是個必然。

馬一龍和他的顧客(Credit SpaceX)

所以現在看SpaceX的宣傳片,不管它多超前,看起來多麼不著調,但是還是能激發出內心的認可,因為馬一龍是要把這個事情當做生意來做的,而做生意就是要長久的,這是能讓技術不斷聚集、打磨向前迭代的環境。

SpaceX的繞月飛船(Credit SpaceX)

登月對於人類的意義是空前的,是震撼性的,也是極具啟發性的,大膽的夢想,大膽的前進,希望我們能走得更遠,想得更深,人類向前~!

相關焦點

  • 人類登月5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紀念這偉大的「一小步」
    北京:致敬第一枚登上月球的腕錶2019年7月16日,瑞士著名制表品牌歐米茄 (OMEGA) 於北京王府井盛大揭幕金色太空人巨型雕塑展覽,以此紀念人類首次登月金色50周年,並致敬歐米茄超霸腕錶在人類太空探索歷程中所展現的先鋒精神。
  • 嫦娥五號登月成功!來枚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幣!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錢夫子給大家帶來了庫克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銀幣,超高浮雕、仿古工藝,鑲嵌真正的月球隕石。全球發行499枚。 ▲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銀幣超高浮雕鑲嵌真實月亮隕石阿波羅11號登月999銀 重1盎司(約31.1克)直徑38.61mm
  • 「人類的一大步」——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
    「人類的一大步」——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高懸於天空的月亮,在中國的文化中有著極其豐富的象徵意義。「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今年這一歷史性事件迎來了它的50周年。◆阿波羅16號登陸點◆阿波羅9號航天漫步◆阿波羅指揮/服務艙◆1971年7月31日,艾爾文在使用月球車。◆1969年7月20日,奧爾德林在月球上,阿姆斯特朗拍攝。
  • 登月50周年 致敬人類永不停歇的腳步
    【家電網HEA.CN 原創】50年前,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艙成功在月球著陸,一位名叫阿姆斯特朗的太空人從登月艙走下,小心翼翼地將左腳踏上了月球表面,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登上月球,伴隨而來的還有那句足以被載入史冊的話:「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共慶金色時刻 歐米茄致敬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2019年5月9日,瑞士著名制表品牌歐米茄 (OMEGA) 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舉辦盛大紀念活動,以致敬人類首次登月成功50周年。品牌攜手著名演員、歐米茄名人大使喬治·克魯尼 (George Clooney)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退役太空人查理·杜克 (Charlie Duke),及託馬斯·斯塔福德 (Thomas Stafford) 等共襄盛舉,共同慶祝這一永載史冊的偉大時刻。
  • 人類登月五十周年:50年前是「秀出肌肉」,50年後是「嗅到雞肉」
    自美太空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1969年7月20日第一腳踏上月球,不知不覺已過去了整整50周年。近期,#人類登月50周年#相關話題備受關注,許多未曾經透露的細節也公之於眾。畢竟,登陸月球是全人類智慧結晶,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言「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紀念,人類為什麼自此不再登月了?
    2019年7月20是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日。50年前的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載著 「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從美國的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的登月徵程。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乘坐宇宙飛船飛越了38萬公裡徵程。最終於7月20日踏上了月球表面。
  • 登月50年後,歐米茄得了奧斯卡獎
    阿姆斯特朗傳記影片《登月第一人》,由2016年奧斯卡獎大贏家《愛樂之城》團隊再次合作打造,獲得了「最佳視覺效果」獎。根據美國真實登月事件改編,「高司令」——瑞恩·高斯林主演白人英雄故事: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登陸月球,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足印的人類。
  • 登月50周年 | 飛向宇宙,浩瀚無垠
    無論在任何時期,對人類而言,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投身新發現。——人類首位進入太空航天員尤裡·加加林這是對敢於夢想並且勇於徵服太空的人的最好概括。「蘇聯航天之父」科羅廖夫評價加加林時說,「人們都在緬懷過去,而他一直在憧憬未來。」我們決定在這十年間登上月球並實現更多夢想,並非它們輕而易舉,而正是因為它們困難重重。
  • 人類登月50周年!人類在月球吃的第一餐,竟是聖餐!
    50年前的那個7月,也就是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倉「鷹」號降落在月球上的靜海,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首先踏上月球,並留下一句歷史性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50年前,人類完成了登月壯舉,那被稱為人類的一大步;50年後,我們想起了聖經《詩篇》8章3節至4節的記載: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
  • 登月50年 | 一文看盡人類首次登月:別讓陰謀論毀了這次壯舉
    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50年,但阿姆斯特朗那句「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的經典獨白,仍然深深地刻在每個人的心裡。 騰訊科技聯合知乎發起「登月50年」系列策劃,聚焦人類探索月球的點點滴滴,一起回顧人類和月球的往事。
  • 借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問幾個尖銳問題,歐米茄上海辦『金色時刻』大...
    這也不是歐米茄品牌的營銷行為,事實上,1960年代,還沒有一個品牌開始這種事件營銷。所以說,歐米茄能夠入選,完全靠實力。估計瑞典照相機哈蘇也有類似的故事,哈蘇相機和歐米茄超霸手錶都是上過月球的裝備。還有一個更為敏感的問題,是我的一位同行提出的,既然50年前人類已經完成登月創舉,中國應該再次登月還是把這些資源用在其它的太空領域?2019年7月19日,瑞士伯爾尼品牌歐米茄 (OMEGA) 舉辦」金色時刻」晚宴,致敬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 人類登月50周年的崢嶸歲月,雪佛蘭帶著《跨月飛行》告訴你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2秒,人類首次踏上了月球的表面,而登月者阿姆斯特朗的這句話,歷經50年卻依然縈繞在耳旁。
  • 阿波羅登月 50 年,我在 iPhone 上發射火箭
    阿波羅登月 50 年,我在 iPhone 上發射火箭 在 50 年前,也就是 1969 年 7 月 16 日,巴茲·奧爾德林、尼爾·阿姆斯特朗和麥可·柯林斯三個人
  • 讓-弗朗索瓦·克萊瓦出席歐米茄活動 致敬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如今,距離人類首次登月已經有50年歷史了,1969年,阿姆斯特朗佩戴歐米茄超霸系列ST105.003腕錶首次登上月球表面。為了致敬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歐米茄舉辦「金色時刻」活動來慶祝,同時邀請了歐洲航天局 (ESA) 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太空梭任務前太空人讓-弗朗索瓦·克萊瓦 (Jean-Franois Clervoy)來出席該活動,共同慶祝這一偉大時刻。
  • 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 歐米茄推出Speedmaster月光金表
    1969年,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自此開啟了人類與月球的密切關係,同年,歐米茄製作了一款特別版Speedmaster BA145.022腕錶,來紀念此次人類成功登月。
  • 歐米茄超霸系列——登月50周年金色紀念限量款
    「阿波羅11號」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之際,歐米茄推出這款全新超霸腕錶以紀念金色周年,腕錶的設計滿載人類登月歷史,採用先進材質,並搭載至臻天文臺機芯,限量發行1014枚。「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航天員阿姆斯特說出了這句經典名言,而歐米茄超霸系列計時碼錶與他一起見證人類歷史上重要的時刻。那一刻起,歐米茄超霸計時碼錶已不僅是第一枚飛向太空,還是第一枚也是唯一一枚登陸月球的腕錶。因此這一系列腕錶有著「月球表」的稱號,歷史地位無可撼動。
  • 澎湃思想周報丨粉絲與粉絲的數據幻象戰爭;人類登月五十周年
    1969年,阿姆斯特朗拍攝了他的同伴阿波羅11號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的照片。【國際】人類登月五十周年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尼爾·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成為歷史上最先踏足月球的兩個地球人。
  • 《我要月亮》:人類登月50周年,給孩子的詩意太空科普
    在著陸6.5小時後,阿姆斯特朗扶著登月艙的扶梯踏上了月球,說出了那句著名的:「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在人類登月50周年之際,人們再次聚焦
  • 《我要月亮》:人類登月50周年,給孩子的詩意太空科普
    ,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在人類登月50周年之際,人們再次聚焦「月亮」,向你解答關於它的所有好奇。聯合低音曾出版了一本《月亮:從神話詩歌到奇幻科學的人類探索史》。作者貝恩德•布倫納跨領域創作,將科學知識穿行於文化歷史之中,這本關於月亮的書,向人們講述了這個布滿巖石的寒冷小衛星是如何成為人類文化長河中浪漫而神秘的母題,又是如何引領科學步入太空,直至廣袤的星際。這種從文化角度切入天文知識、用詩意溫柔科普的方式大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