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登月50周年,《2001: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上市

2020-12-08 南報網

紀念登月50周年,《2001: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上市

太空漫遊 出版社供圖

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2019年7月20日,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紀念日,讀客文化出版引進的《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精裝典藏版上市。這部被認為直接影響了人類登月的作品,被前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湯姆•派恩大為讚賞:「《2001:太空漫遊》為我們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識動力。」

據悉,代表人類首次登月的兩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都是《2001:太空漫遊》的書迷。曾經鼓舞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遊》,至今仍在指引人類探索太空。

為登月提供重要知識動力

正如湯姆•派恩所說,《2001:太空漫遊》與美國登月計劃淵源頗深。該書作者阿瑟•克拉克,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早在1945年提出的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理念直接促使了通信衛星的誕生,而地球靜止衛星軌道也因此被稱作克拉克軌道。

1964年,正在美國與庫布裡克共同構思《2001:太空漫遊》的克拉克,還被邀請到美國宇航局為登月計劃獻言獻策。4年後,克拉克與庫布裡克合作的《2001:太空漫遊》上映,第一次將人類未來的太空生活準確、真實地展現在世界面前,點燃了全球探索月球的熱情。

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當天,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邀請的登月解說嘉賓,就是阿瑟•克拉克。

而跟隨阿姆斯特朗一同登月的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說:「阿瑟•克拉克爵士對太空的積極願景激發了幾代人探索太空的興趣,並激勵了幾百萬人從事科學事業。」

2001年,正是《2001:太空漫遊》裡克拉克描寫的年份,美國太空人湯姆•瓊斯在執行新千年第一次太空任務時,還特意將這本書和書中著名的黑石板帶上了太空。他說:「從高中到大學,我至少看了20遍《2001:太空漫遊》」。

摸到人類想像力的天花板

克拉克運用其豐富的科學知識和哲學思考方式,探求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人類與人類技術所能達到的極限,並對人類最根本的三大哲學問題「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作出了恢宏構想。

小說開始於300萬年前的非洲,那時的史前猿人還不會使用工具,處於食物鏈的低端。在猿人將要滅絕之際,一塊神秘石板降臨這裡,教會猿人使用工具以獵殺動物獲取食物,促使了猿人向人類進化。300萬年後,被這塊石板促成進化的人類登上月球,並在月球上發掘出另一塊同樣的石板,被命名為TMA-1。TMA-1的發現,讓人類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宇宙僅有的存在,宇宙中還存在更高級的外星文明。石板在出土後朝著土星發射信號。人類跟隨信號的指引前往太空的更深處,並企圖在那裡找到太空和自身的答案。

作為地球的最高智慧生物,人類一直在思考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人類文明究竟是自然演化,還是更高級文明的一場實驗?宇宙文明演化的終點又在哪裡?這些最終極而又不可能得到回答的問題,克拉克在《2001:太空漫遊》裡都給出了一個恢宏的答案。

影響了幾代中國讀者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引進中國以來,《2001:太空漫遊》影響了幾代中國讀者和科幻作家,劉慈欣、韓松、吳巖、陳楸帆等科幻作家都是它的擁躉。劉慈欣在不同場合多次說過:「我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2018年,劉慈欣獲得「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他親自前往領獎,在演講中再次表達了對克拉克和這本書的喜愛。他說:「讀完《2001:太空漫遊》的那天深夜,我走出家門仰望星空……在我的眼中,星空與過去完全不一樣了……作為科幻作家,我一直在努力延續著克拉克的想像。」

相關焦點

  • 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上市
    但很多人不知道,劉慈欣的《三體》《流浪地球》都受到一部「科幻神作」的影響,就是《2001:太空漫遊》。正值人類登月50周年之際,讀客文化推出了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讓處在閱讀狂潮之中的國內讀者,再次領略這部「科幻界」曠世之作的魅力。談到再版的初衷,讀客文化總編輯許姍姍透露:「讓更多的讀者喜歡上科幻,甚至像劉慈欣那樣走上科幻創作的道路。」
  • TANC | NASA紀念「2001:太空漫遊」50周年,從它開始讀懂庫布裡克
    於1968年4月在美國正式公映的《2001太空漫遊》,轉眼已經誕生50周年。半個世紀過去,這部由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執導的電影已經成為全世界科幻影迷心中的聖經,影響了後世諸如《黑客帝國》《盜夢空間》《星球大戰》等作品及其導演的創作。
  • 劉慈欣說:我所有作品 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為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於近日推出。代表人類首次登月的兩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乃至整個美國航空航天局都是《2001:太空漫遊》一書的鐵桿書迷。儘管在此後近50年的時間裡,再也沒有人登上過月球。但曾經鼓舞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遊》,至今仍在指引著人類探索太空。 人類的想像力到它為止?
  • 江曉原評《太空漫遊》四部曲:一個舊傳統的絕響
    「太空漫遊」四部曲-2001-封面  「太空漫遊」四部曲-2010-封面  克拉克最著名的作品,當然是小說《2001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yssey,1968),以及另外三部一直寫到1997年才結束的續篇《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他自己認為不是續篇,而是「變奏」)。但這四部《太空漫遊》的名聲,很大程度上是拜庫布裡克導演的同名科幻影片《2001太空漫遊》之賜。
  • ...它依然是最偉大的科幻片 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
    讓這個版本與整整50年前影片首映時的版本無限趨近。        沒錯,《2001太空漫遊》已經是整整半個世紀前的電影了!斯坦利·庫布裡克,任何修飾性的前綴加到這位電影大師的名字前都不過分。        時間閃回到上世紀60年代,美蘇倆國此時處在冷戰白熱化的階段。
  • 半世紀過去,它依然是最偉大的科幻片 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
    讓這個版本與整整50年前影片首映時的版本無限趨近。        沒錯,《2001太空漫遊》已經是整整半個世紀前的電影了!斯坦利·庫布裡克,任何修飾性的前綴加到這位電影大師的名字前都不過分。        時間閃回到上世紀60年代,美蘇倆國此時處在冷戰白熱化的階段。
  • 50年了,《2001: 太空漫遊》到底說了什麼
    「誰能告訴我《2001:太空漫遊》到底說了什麼?」50年過去了,這部被無數影迷頂禮膜拜的科幻片,依然讓人一頭霧水。《2001:太空漫遊》成為當年好萊塢的票房第一。一代嬉皮士竟成了《2001:太空漫遊》在商業上成功的關鍵。
  • 《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偉大的人類進化暢想曲
    為紀念已故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經典之作《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第71屆坎城電影節組委會於今年五月電影節期間舉辦了特殊展映,放映影片70mm原版膠片全新版。克里斯多福·諾蘭首次出席坎城電影節,負責此次電影的重映,並在電影節開設大師班分享庫布裡克對其電影事業的影響。
  • 《2001太空漫遊》50周年:一部電影和一整個時代
    在阿波羅還未登月發回第一張太空照片時,它已經描繪了一片緩慢、優雅而沉寂的太空,還有一個忠誠卻悲劇的人工智慧——它用142分鐘預言了人類50年科技文明的發展線,成為當代科幻片的開山鼻祖、教科書式的典範。還是它,啟蒙當今深度學習大牛Yann LeCun走上AI研究之路,啟發了蘋果的整個產品線……它是《2001:太空漫遊》,今年整整50周歲了。若影片的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還健在,老人家應該剛好80周歲。
  • 人類登月5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紀念這偉大的「一小步」
    阿波羅11號的成功,標誌著美國在太空競賽中的勝利。此後,美國又相繼6次發射「阿波羅」載人登月飛船,其中5次成功,使10名航天員先後登上了月球。如今,距離人類首次登月已經過去了50年,全世界各地都在舉辦各種活動來紀念這次偉大創舉。時隔半個世紀,再次回望這場太空挑戰,仍能感受到當時的心潮澎湃。
  • 諾蘭導演出席"2001太空漫遊"坎城重映
    時光網訊 今年,是斯坦利·庫布裡克的經典之作《2001太空漫遊》上映整整50周年。為了慶祝,坎城電影節組委會決定在今年5月的電影節期間,舉辦影片的未修復70mm膠片特別放映場次,而出席首映式的不是別人,正是克里斯多福·諾蘭本人。
  • 【悅讀】2001:太空漫遊
    克拉克也被譽為偉大的太空預言家,獲得過數學和物理學一等學位。他針對太空技術作出的許多預測都成為現實,他曾預言過人體冷凍、大腦記憶備份、全球通訊衛星、地震預防預測等尖端技術,地球靜止軌道正是因為他而被命名為「克拉克軌道」。
  • 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歐米茄推出Speedmaster紀念腕錶
    為紀念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歐米茄準備發布一款全新版本的超霸(Speedmaster)腕錶。1969 年的時候,該公司曾為尼爾·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麥可·科林斯三位太空人,打造了初代 Speedmaster BA145.022 腕錶。
  • 為慶祝《2001太空漫遊》面世50周年 坎城將放映電影70mm未修復版本
    近日,坎城電影節官方宣布,為慶祝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的作品之一《2001太空漫遊》面世50周年,將於2018年5月12日放映該片的70mm未修復版本。《2001太空漫遊》是庫布裡克根據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撰寫的小說改編的美國科幻電影,於1968年上映,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影片當年獲得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4項奧斯卡獎提名,以及1968年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美術獎等重量及獎項。
  • 轉載:半世紀過去它依然是最偉大的科幻片,《太空漫遊》50周年
    今天正值《2001太空漫遊》首映整整五十周年,時光君特此撰文,紀念這部如今看來依然是最偉大的科幻電影北京時間3月29日,坎城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宣布,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作品《2001太空漫遊》的70mm未修復版本將在今年的坎城影節上展映,曾經拍攝過《星際穿越》的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監修了這部經典科幻影片的這個全「新」版本的誕生
  • 《2001太空漫遊》這部了不起的科幻片
    今天看《2001太空漫遊》,更多應注意它的美學貢獻。它的思想內涵,可惜建構在半個世紀前的科學認知上。1968年,人類首次登月前一年,《2001太空漫遊》上映。我願意相信,這部了不起的科幻片,其面世是為了昭示那個偉大時刻。
  • 確認過眼神 這部《2001:太空漫遊》是最值得收藏的版本
    美國宇航局(NASA)曾經這樣評價過克拉克:是克拉克為我們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識動力。看到這裡,不了解的人,大概會把克拉克當做一個對人類太空探索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他當然不是一個科學家,畢竟這是一個讀書的公眾號。他是科幻神作《太空漫遊》系列的作者。
  • 《2001太空漫遊》70mm版預告 重訪經典魅力無限
    《2001太空漫遊》70mm版預告 重訪經典魅力無限 時間:2018.04.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50年前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至今還未被超越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海報1968年4月3日,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的科幻巨製《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正式在美國多地公映。
  • 《2001太空漫遊》的黑石文化
    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所提供的超前理念具有裡程碑意義,甚至滲透到各式各樣的影視作品中。,毛爺爺對《從上海工具機廠看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道路》作批示的年代,而阿波羅首次登月時間是在1969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