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過眼神 這部《2001:太空漫遊》是最值得收藏的版本

2020-12-06 騰訊網

個對太空著迷的孩子,基本都是從小時候對於星空的仰望而開始的。。。

反正電影裡是這麼演的。。。

不論是不是專業人士,但凡聊到太空,在大量的新聞、科幻電影以及小說的轟炸下,每個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來,畢竟我們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但是,不管我們嘴上的火車跑的有多666,真正NB的,還是前人。

是那些創造者。。。

01.

科幻大神阿瑟·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 就是一位創造者。

美國宇航局(NASA)曾經這樣評價過克拉克:是克拉克為我們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識動力。

看到這裡,不了解的人,大概會把克拉克當做一個對人類太空探索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他當然不是一個科學家,畢竟這是一個讀書的公眾號。

他是科幻神作《太空漫遊》系列的作者。

克拉克(1917年12月16日-2008年3月19日),是英國作家、發明家,尤其以撰寫科幻小說聞名。他與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茵並稱為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

他們三人被世人成為科幻三巨頭。

艾薩克·阿西莫夫是提出「機器人學三大定律」的「神一樣的人」,《銀河帝國》系列作者;

阿瑟·克拉克是偷了上帝劇本,想像力無法無天的太空預言家,《太空漫遊》系列作者;

羅伯特·海因萊因是「高達之父」、「星際爭霸之父」……《雙星》《時間足夠你愛》作者。

三位粉絲能繞地球一圈,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要奉為座上賓的泰山北鬥,肩扛科幻黃金年代。

他們的作品和理念不僅對電影和小說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同時對於真實世界的科技發展也有巨大的推進。

那克拉克的《太空漫遊》系列到底為什麼會被封神呢?

02.

《太空漫遊》的神預測

《太空漫遊》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它的開山之作——《2001:太空漫遊》。

劉慈欣(《三體》系列作者)評價這本書: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姬十三(果殼網CEO)這樣評價這本書:還沒看過《2001:太空漫遊》的地球人要抓緊惡補一下了。這非常有助於你為即將快速到來的全民太空時代做好最基礎的準備。

湯姆·漢克斯(奧斯卡影帝)都說對於這本書,他怎麼也看不夠。

。。。

《2001:太空漫遊》是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為斯坦利·庫布裡克1968年的電影劇本所做的小說。

這個故事是根據克拉克不同的短篇故事所拼湊的,庫布利克和克拉克最初一起合作,小說和電影同步進行,到後期庫布利克還投入編劇本的工作。

這部書的神就神在它的前瞻性和神預測。

站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去看那些早在幾十年前就作出「神預言」的科幻神作時,大家腦子裡都在想:

「這麼精細又真實的描寫,作者是不是穿越了?!」

1970年,「阿波羅13號」遭遇意外,向任務中心報告的第一句話是:「休斯頓,我們出問題了。」幾乎和本書所言一模一樣。

1977年,「旅行者號」探測器應用了本書中所預言的技術,並於2013年9月13日代表全人類首次成功飛出太陽系。

1981年,「旅行者號」探測器傳回第一批土衛八圖片,其景象與本書中所描述的竟然完全一樣。

感受不深?那就說點貼近生活的。。。

「太空漫遊」四部曲第二部《2010:太空漫遊》的電影中,主人公兒子房間的床頭貼著一張海報。海報上赫然寫著:BEIJING08!左上角還有隱隱約約的「北京」字樣,畫面上的人和當年的劉翔極其相似!

這部1984年上映的影片,難道已經知道了2008北京奧運會的狀況?

2011年,三星起訴蘋果,稱iPad的設計抄襲了《2001:太空漫遊》,還附上了電影截圖。

電影中的人物並沒有和平板互動,但原著小說中詳細描寫了這塊「新聞板」的用法——

它可以聯網顯示國際新聞,可以標記感興趣條目,可以搜索。而且只要點一下,「郵票大小的四方形」就會「放大到剛好佔滿整個屏幕」,看完了還能「重新按回完整的首頁」。

1968年,克拉克在《2001:太空漫遊》詳細描述了人類月球背面活動的細節。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其場景和《2001:太空漫遊》中的幾乎完全一致!

包括視頻電話、人工智慧、引力攝動、太空梭和環形空間站、唇語識別、聲紋識別等等。

51年間,科學的進步一次次地驗證了小說的高明。

任何一個現代人在看這本神作時,細思極恐下,都會被震撼到頭皮發麻。

03.

迄今為止最好的版本

相信沒看過的人,到此為止,已經了解了這部書的神奇之處。

當然,如此神書,這幾十年間,已經來來回回出過很多個版本了,每一版本的評分都很高。

這個社會是一個看顏值的社會,當然有的人對書也要看顏值這一說法嗤之以鼻。

但是,扯談一直覺得,書的顏值的重要性就在於對那些不了解書內容的朋友們,能夠被書的顏值而吸引,翻開書的一剎那。

就給予了一本書它的生命。

所以,這版再版的《太空漫遊》系列,因為顏值奇高,被扯談列為最值得收藏的版本。

將來有一天,你的小孩可能不再指著天上的星星問你:「爸爸(媽媽),星星是什麼呀?」

而是指著你放在書架的這套《太空漫遊》問你:「爸爸(媽媽),我能看看麼?」

點擊播放 GIF 0.5M

相關焦點

  • 《2001太空漫遊》這部了不起的科幻片
    今天看《2001太空漫遊》,更多應注意它的美學貢獻。它的思想內涵,可惜建構在半個世紀前的科學認知上。1968年,人類首次登月前一年,《2001太空漫遊》上映。我願意相信,這部了不起的科幻片,其面世是為了昭示那個偉大時刻。
  • 《2001太空漫遊》——宇宙的想像力
    沒有一句臺詞,用長達6分鐘的時間來描繪導演心中史前的洪荒景象,是60年代著名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開頭。很多不喜歡,或者對節奏緩慢的科幻片沒有多大興趣的人,很難看的下去這部電影。可是喜歡的人,慢慢坐下來,靜靜的看著,反倒會沉浸其中,甚至欲罷不能。
  • 50年前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至今還未被超越
    在講究舊片保護、修復如新的今天,華納這次推出的70毫米版本《2001太空漫遊》更突出其原貌,主打懷舊意味——該版本直接取材於50年前的工作負片,不做增刪,不做修復,以便今時今日的年輕人能夠百分百體會到半世紀前的觀眾走入影院時,所見到的庫氏科幻奇觀。
  • 「最難懂」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太空服準備拍賣,或將賣出高價
    喜歡看科幻片的人,有誰不知道庫布裡克那部大名鼎鼎的「影史第一」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呢?於是,小編和《2001:太空漫遊》就相遇了,這部大名鼎鼎的科幻片,史匹柏看完都必須大呼神作。這部電影從內景到外景全方位地對未來生活進行了一些構思,可以說裡面的很多道具現在都已經成為了極具收藏價值的「古董」。比如在電影中出現的「太空服」們。
  • 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上市
    《瘋狂的外星人》用其影版配樂說到《2001:太空漫遊》,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同名電影,1968年這部電影推出後在美國拿下了當年的票房最佳,並在次年奧斯卡上獲得最佳視覺效果獎,以及三項提名,時至今日,不管在任何國家,提到科幻電影,就不能越過《2001:太空漫遊》,它早已成為影史公認的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 50年了,《2001: 太空漫遊》到底說了什麼
    「誰能告訴我《2001:太空漫遊》到底說了什麼?」50年過去了,這部被無數影迷頂禮膜拜的科幻片,依然讓人一頭霧水。《2001:太空漫遊》成為當年好萊塢的票房第一。一代嬉皮士竟成了《2001:太空漫遊》在商業上成功的關鍵。
  • 電影 | 《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許多人以為《2001太空漫遊》是2001年後的電影,其實影片於1968年上映的,它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一部科幻片,根據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
  • 卡梅隆不喜歡《2001太空漫遊》?
    近日詹姆斯·卡梅隆在接受美國一家媒體採訪時,他說:「我曾經很喜歡斯坦利·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這部電影在我的某個階段深深影響了我。但現在,我並不喜歡它了,因為我覺得這部影片缺乏情感衝擊,我無法完全沉浸其中了。」
  • 《2001太空漫遊》的黑石文化
    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所提供的超前理念具有裡程碑意義,甚至滲透到各式各樣的影視作品中。2001太空漫遊這部硬科幻電影上映於1968年,沒錯,1968年,那個越戰還很激烈,甘迺迪遭到暗殺
  • 《2001太空漫遊》發布重映預告
    時光網訊  不管家庭影院的技術已經多麼先進,有些電影還是需要在大銀幕上才能充分體現其魅力,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無疑就是其中一部。斯坦利·庫布裡克的這部經典科幻電影,將於下月在英國院線舉行特別重映。
  • 半世紀過去,它依然是最偉大的科幻片 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
    大家都知道諾蘭對於70mm膠片的偏執,在此次監修過程中他「頑固」的拒絕4K修復等先進的數碼手段對影像質量進行革新,而用原始的膠片版本替換和組接。      用華納官方的描述便是「這是一次真正光化學的膠片創作,沒有數碼痕跡,沒有重新製作的特效,更沒有修正的剪輯。」讓這個版本與整整50年前影片首映時的版本無限趨近。
  • 上海電影節|4K修復版《2001太空漫遊》來了!
    《2001太空漫遊》劇照其中,最惹人矚目的當屬1968年斯坦利·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今年這部美國電影學院票選出的影史排名第一位的科幻片迎來了公映五十周年,而在SIFF經典單元,你將看到這部曠世奇作的最新4K修復版本,在最清晰的狀態下,感受每一幀畫面的視效震撼。
  • 《2001太空漫遊》:傑作何以能歷久彌新?
    看回這些手帳,到今年為止最佳的觀影體驗還是年初在香港電影節看《2001太空漫遊》4K修復版。文化中心的千人大劇場,超大寬銀幕,儘管以前看碟看過不止一次,然而我一直認為庫布裡克這部傑作只有在儘量大的寬銀幕,最大的影廳和最好的音效看過才算真正看過。不久前,曾傳言全國藝聯將引進《2001太空漫遊》修復版,這一被影迷刷屏的消息後來官方澄清消息不實,影迷空歡喜一場。
  • 永遠不能被超越的2001太空漫遊
    太空漫遊2001太空漫遊的海報這部電影是庫布裡克花了四年的時間製作的充滿哲學命題的鴻篇巨製!這部電影就像是交響樂的樂章一樣分為了四個部分。影片一開始出現在眼前的是一群猿猴在圍繞著一個巨大黑色的石碑打鬧最後學會了利用工具,人類的命運從此開始改變。伴隨著藍色多瑙河的響起影片進入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開頭則是一艘太空艙橫在影片中間,人類已經進入了太空時代。
  • 影視點評:《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太空科幻電影
    《2001 Space Odyssey》,即《2001太空漫遊》,被稱為史上最深刻最富哲學涵義無人能懂的科幻電影。就是這部電影讓我期待了很久,終於完完全全地看完了整部電影,發覺有很多東西都已經被抽乾一般,需要不斷地重複才能更在文本中發掘出來。
  • 冷門| [2001太空漫遊]中,庫布裡克的小心機
    1968年的今天,斯坦利·庫布裡克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在華盛頓特區的住宅區劇院首映。票房、評論皆輸(寶琳·凱爾當時還稱之為「非常缺乏想像力的電影」)。但是如今,這部被視為「世界上最偉大電影之一」的[2001太空漫遊]高高地供奉在神壇之上。
  • TANC | NASA紀念「2001:太空漫遊」50周年,從它開始讀懂庫布裡克
    於1968年4月在美國正式公映的《2001太空漫遊》,轉眼已經誕生50周年。半個世紀過去,這部由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執導的電影已經成為全世界科幻影迷心中的聖經,影響了後世諸如《黑客帝國》《盜夢空間》《星球大戰》等作品及其導演的創作。
  • 【坎城】70毫米復刻版《2001太空漫遊》成為坎城電影節最大亮點
    當地時間5月13日,坎城的德彪西廳裡,已經50周年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被徹底地復原了一次。保存完好且最接近1968年版本的70毫米拷貝在埃及被發現。於是,這部被無數觀眾喜愛並且被許多電影人模仿的經典影片,在今年乏善可陳的主競賽影片之餘,點亮了坎城電影節。《2001太空漫遊》劇照這場放映,完全復原了當年的情景。喬治·李蓋蒂(Gyrgy Ligeti)刺耳的開場音樂,七十幾分鐘處的中場休息,還有當年印刷的宣傳手冊都全部在坎城重現。
  • 人生三問——《2001太空漫遊》
    作者丨錦上花看之前,這部電影已經是如雷貫耳。老師推薦過,電影清單裡推薦過,驀地和朋友品茗喝茶的時候,又聽到了它的名字——《2001太空漫遊》。就衝這知名度,這部電影就非看不可,何況是部經典呢。《2001太空漫遊》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根據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小說改編的美國科幻電影,於1968年上映,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影片獲得當年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4項奧斯卡獎提名,獲最佳視覺效果獎,獲1968年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美工獎。
  • 《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是斯坦利·庫布裡克的未來三部曲之一(另外兩部是《奇愛博士》、《發條橙》),拍攝於1966年,上映於19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