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為何這個「新」要加引號呢?大家都知道諾蘭對於70mm膠片的偏執,在此次監修過程中他「頑固」的拒絕4K修復等先進的數碼手段對影像質量進行革新,而用原始的膠片版本替換和組接。
用華納官方的描述便是「這是一次真正光化學的膠片創作,沒有數碼痕跡,沒有重新製作的特效,更沒有修正的剪輯。」讓這個版本與整整50年前影片首映時的版本無限趨近。
沒錯,
《2001太空漫遊》已經是整整半個世紀前的電影了!斯坦利·庫布裡克,任何修飾性的前綴加到這位電影大師的名字前都不過分。
時間閃回到上世紀60年代,美蘇倆國此時處在冷戰白熱化的階段。在地外,美國自1961年開始推行阿波羅計劃,不斷發射探測器造訪月球,力圖實現載人登月計劃;
而此時的地球上也並不平靜,世界格局動蕩,柏林圍牆、古巴飛彈危機、越戰、嬉皮運動等等構成了年輕人成長的環境。
迷茫、懷疑、反叛的一代人進入電影行業,新好萊塢運動讓電影產業吐故納新,也為庫布裡克這樣具有革新意識的電影青年進入行業鋪平了道路。
今天正值
《2001太空漫遊》首映整整五十周年,時光君特此撰文,紀念這部如今看來依然是最偉大的科幻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