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遊》:既為舉世公認之經典,必有高深奧妙之內涵

2020-12-02 白小白看世界

李安評價自己最愛5部電影之一時說: 「我非常崇拜庫布裡克,關於《2001太空漫遊》我無法說清它究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我當年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時,它深深地吸引了我,那種感覺就像吃了迷幻藥之後的幻覺經歷。」 今天在資料館大銀幕體驗,修復版讓這種幻覺變本加厲,滲入到每一根神經。現代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文明進化的哲學片,史詩裡的史詩。人類的渺小與廣袤的宇宙相對比,更加深了我們對於自身命運的思考。當華彩樂章奏響的時候,生命的思維在沒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宇宙裡漫遊,伸向無限的未知,探索那終極的意義。

這部電影確實了不起,誰敢相信是1968年的科幻片,不僅當時極為超前,放在現今仍然高超,就算最後都沒有參透劇情,也會如同嗑藥般沉迷影像,視效和藝指一級棒,古典音樂縈繞在浩瀚宇宙中令人肅然生敬,那段十來分鐘墜入星際的光彩景象簡直狂拽炫酷屌炸天,各方面對後世影響至深,庫布裡克當真是個奇才!哲學命題的最佳敘事,形式上和貝拉塔爾的做作法相反,對細節的打磨使片子非常耐看,而且越看越迷人--細節的力量;我想像中只拍城市的楊德昌如果拍科幻題材就是這個樣,一定會將無數理性問題荒誕化升至哲學角度去建構世界。50多年前的創意與構思拿到現在,也依然是震憾性的.引用一句最經典的評價"在電影的神殿坐在上帝對面的是斯坦利·庫布裡克".本片對人類自身的思考以及超越人類文明的思考是前無古人的,儘管宇宙之於人類思維的無限性,這種思考本身註定沒有答案,但對於我們這個種群,這種思考已經是超越性的了。

僅用「裡程碑科幻」的頭銜框定本片,實在有過分淺薄而失態之嫌。在我看來,具備完美執行的庫布裡克真正在乎的恐怕最終還是影像層面的體驗創造,光有想像遠無法促就這部充滿幻想的電影的偉大,它所展現的審美形態才是極限而超前的,因而對我們而言,那些有待深入發掘的體驗恆遠而迷人。該片在科幻片領域的重要性是其它任何一部影片都無法代替的,你看過該片後就明白為什麼後來的科幻片裡的飛船會是那樣,為什麼外星的表面總是砂石遍地。 該片絕對不是一部純粹意義的科幻片,它帶給我們的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深層次思考,告訴我們的是人類永恆的絕望,正因為有這樣深邃的思想意義,也使得這部科幻片不像日後的《星球大戰》那樣廣受歡迎。但是,它絕對是一個裡程碑。

這部電影是基於克拉克的短篇小說擴編而成。阿瑟·克拉克可謂是繼凡爾納之後因對科學發展的準確預測聞名的最偉大小說家之一。他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話:「在一個落後時代的人看來,現代科學與魔法無異。」 最著名的幻想是:在發表於1945年的一篇小論文《地球以外的中繼》中提出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系統的設想。基於他的幻想,科學家們到1967年才發明了僅用3顆衛星便覆蓋全球各個角落的衛星通訊系統,直到今天世界通訊衛星組織還要象徵性地給克拉克支付每年1美元的版權費。當然,當然,2001太空漫遊也不例外,雖然只是部幾千字的短篇,但遇到庫布裡克,就能衍生出一充滿哲思的巨作。其後在他和庫布裡克共同創作的電影劇本的基礎上,克拉克又陸續撰寫了系列的同名小說。

整部電影幾乎沒有任何劇情與對白,就此而言,影片是完全開放給觀眾的——然而影片依然作出了誘導性的思考。最引人注目的象徵是黑石,黑石的四次出現對於影片完全是關鍵性的,每一次都帶來了巨大的轉折:在黑石的引導下猿人學會使用工具,也就是完成了由動物到人之間的飛躍;黑石在月球的出現導致人類進行木星之旅;黑石引導船長穿越宇宙空間;黑石幫助船長進化成為太空嬰兒。黑石是什麼?這似乎是電影要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但是並未得到解答。事實上,這個問題也不需要得到解答。《2001 Space Odyssey》本質上是關於人的歷史以及未來的思考,黑石作為轉折的觸發者,可以解釋為上帝、超技術、基因突變、甚至是人類自身對進化的渴望。但是無論如何,在人類命運面前,這一關鍵只能被懸置,影片的根本在於人類的命運。

從電影的藝術和思想價值看,《2001:太空漫遊》所涉及的嚴肅終極命題甚至是彼時人文科學界都疏於考量甚至難於理解的,它也因此走在了人類思想史的前沿;而從電影工業的角度審視,《2001:太空漫遊》的成功是對好萊塢主流商業電影體制的挑戰,它帶動了好萊塢向舊時代的「經典電影」意識徹底告別,並逐漸向充滿現代性的內容和表達方式敞開胸懷。

相關焦點

  • 【悅讀】2001:太空漫遊
    Clarke)1917—2008,英國科幻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王,與阿西莫夫、海因萊因一起並稱為「20世紀科幻三巨頭」。他一生創作過100多部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作品總銷量1億多冊,並多次獲得雨果獎、星雲獎、軌跡獎等科幻至高 獎項。1986年,獲得美國科幻與奇幻作家協會終生成就獎——大師獎。
  • 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上市
    《瘋狂的外星人》用其影版配樂說到《2001:太空漫遊》,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同名電影,1968年這部電影推出後在美國拿下了當年的票房最佳,並在次年奧斯卡上獲得最佳視覺效果獎,以及三項提名,時至今日,不管在任何國家,提到科幻電影,就不能越過《2001:太空漫遊》,它早已成為影史公認的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 《2001太空漫遊》這部了不起的科幻片
    今天看《2001太空漫遊》,更多應注意它的美學貢獻。它的思想內涵,可惜建構在半個世紀前的科學認知上。1968年,人類首次登月前一年,《2001太空漫遊》上映。我願意相信,這部了不起的科幻片,其面世是為了昭示那個偉大時刻。
  • 為什麼大家都愛《2001太空漫遊》科幻經典定義時代
    《荒島餘生》裡漂流荒島的湯姆漢克斯,蹲在岸邊看著衝上岸的快遞箱子,這是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第22條軍規》美女出場時放的配樂,是向《 2001太空漫遊》致敬。就連《少林足球》的片頭,都是以一貫的星爺作風,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
  • 《2001太空漫遊》發布重映預告
    時光網訊  不管家庭影院的技術已經多麼先進,有些電影還是需要在大銀幕上才能充分體現其魅力,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無疑就是其中一部。斯坦利·庫布裡克的這部經典科幻電影,將於下月在英國院線舉行特別重映。
  • 《2001太空漫遊》——宇宙的想像力
    文藝作品,很多時候見仁見智,似乎很難有一個評判的儀軌,不過,好與壞終究還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對於電影來講,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不管從思想的深度和攝影的技術,都堪稱經典,應該是沒有什麼疑問的。《2001太空漫遊》的庫布裡奇出生在紐約,那裡的高樓大廈透出的萬家燈火,足以讓人忘卻頭頂的星空,可他,敏銳地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轉頭開始沉思宇宙,為愛好科幻的觀眾想像出一部奇幻、神秘、妙不可言的電影。他對於無窮宇宙的想像力遠遠超過了躺在草地上仰視燦爛星空的想像。
  • 《2001太空漫遊》70mm版預告 重訪經典魅力無限
    《2001太空漫遊》70mm版預告 重訪經典魅力無限 時間:2018.04.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2001太空漫遊》:傑作何以能歷久彌新?
    因為觀影后短時間記錄下的筆記雖然記憶新鮮,但同時也帶有許多興奮的情感,尤其是看到一些佳作,一些名作經典修復版,那種興奮幾乎會延續一晚。 看回這些手帳,到今年為止最佳的觀影體驗還是年初在香港電影節看《2001太空漫遊》4K修復版。
  • 50年前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至今還未被超越
    為慶祝該片上映五十周年,全球多個國家都推出了相應的特別放映活動。坎城電影節已經宣布,5月12日將會安排該片70毫米版本的經典放映場,之前從未蒞臨坎城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將作為特別嘉賓,主持整個放映活動,而庫布裡克的女兒凱薩琳以及他的小舅子兼製片人楊·哈蘭(Jan Harlan)屆時也將出席。
  • 現代科幻電影鼻祖,2001太空漫遊,時隔51年現在看依然經典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1968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是所有人公認的一部現代科幻電影鼻祖,毫不誇張的說,這部電影影響了很多後續科幻片的創作,無論是拍攝手法還是內容立意,十幾年後的今天我們再看,依然可以把它稱之為佳作喜歡這部電影的朋友對它的討論
  • 盤盤TA:影史最經典太空電影,這幾部人生必看
    所以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盤點幾部關於太空的電影,部部經典此生必看。星際穿越(2014)豆瓣評分:9.2《星際穿越》堪稱關於宇宙與黑洞的必看電影,是導演諾蘭的經典之作。電影以從未有過的科學嚴謹為觀眾藝術化地展現了人類對高維空間的展望與探索,是電影史上不可撼動的神作之一。2001太空漫遊(1968)豆瓣評分:8.7《2001太空漫遊》是舉世公認的經典之作,被認為是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
  • 閒聊老電影 (2)《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
    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終結》《2001太空漫遊》《與拉瑪相會》(最新譯版似乎已經改成《與羅摩相會》了)、海因萊因的《星船傘兵》《異鄉異客》、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銀河帝國》三部曲幾乎都是在50到70年代間創作的——二十世紀上半葉那些偉大的科學突破正在以可見的速度轉化為實用的技術,也許《2001太空漫遊》最經典的鏡頭中猿人擲向天空的骨頭還未落地就進化成宇宙飛船過於誇張,但是一個幼年時還在留著鼠尾辮的人在暮年就得以見到人類登月的
  • 《2001太空漫遊》:一部催眠且晦澀的史詩級科幻片
    說到科幻電影,必定要提到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與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合作的《2001太空漫遊》。這部影片拍攝製作長達四年之久,1968年在華盛頓上城戲院首映,這部史詩級電影以開創性的視覺效果和對太空旅行的現實寫照成為裡程碑式作品。
  • 《2001太空漫遊》:生命來自何方?
    文|啼豆影片《2001太空漫遊》改編自克拉克·阿瑟的科幻小說,是科幻電影的一座豐碑,影片呈現出一種宏大的宇宙視野,對生命做出了最深邃的哲學思考。人們嘆為觀止之餘,同時也在苦苦思索,試圖參透影像背後的奧秘。
  • 電影 | 《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許多人以為《2001太空漫遊》是2001年後的電影,其實影片於1968年上映的,它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一部科幻片,根據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
  • 《2001太空漫遊》:音樂流淌,太空徜徉
    第二次是在猿人拿起一根骨頭砸碎動物頭骨之時,音樂伴出,將猿人懂得使用工具這一幕彰顯得十分神聖而重大,意味著猿人在進化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第三次是在星孩誕生之時,星孩在太空中注視著地球。這是電影的最終高潮,鮑勃已經完成了重生,變成了星孩,這是又一個神聖的開始,它將面對未知的宇宙,開始新的探索。
  • 《2001太空漫遊》的黑石文化
    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所提供的超前理念具有裡程碑意義,甚至滲透到各式各樣的影視作品中。太空漫遊對外太空生活細節有著大量描繪:人聲識別系統、平板電腦、太空站、人工智慧等等等等,這些現在都已實現。看過《2001太空漫遊》之後你會發現,許多電影與遊戲的創意設計都是對太空漫遊的延續。
  • 《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的先驅,探討了我們從何而來
    最近幾年有很多科幻電影上映,比如《機械戰警》、《流浪地球》、《湮滅》、《降臨》和《銀翼殺手2049》等等。但要想找到一部像《2001太空漫遊》一樣大膽且具有如此影響力的電影,就必須追溯到弗裡茨·朗1927年的電影《大都會》。
  • 上海電影節|4K修復版《2001太空漫遊》來了!
    百年電影如浩瀚星河,而經典之作如璀璨明亮的星。作為每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的重要節目,SIFF經典單元是連結光影時空的漫遊入口。《2001太空漫遊》劇照其中,最惹人矚目的當屬1968年斯坦利·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今年這部美國電影學院票選出的影史排名第一位的科幻片迎來了公映五十周年,而在SIFF經典單元,你將看到這部曠世奇作的最新4K修復版本,在最清晰的狀態下,感受每一幀畫面的視效震撼。
  • 人類的太空史詩;《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年
    談起科幻片,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2001:太空漫遊》是一個無法繞開的話題,這部電影從它產生開始就對後世的電影產生了難以迴避的影響。這部首映於1968年4月5日的電影距離今天也有50年了,50年已經是一段相當長的距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