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說:我所有作品 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2020-12-08 北國網

為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於近日推出。

1969年7月,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登上月球。代表人類首次登月的兩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乃至整個美國航空航天局都是《2001:太空漫遊》一書的鐵桿書迷。儘管在此後近50年的時間裡,再也沒有人登上過月球。但曾經鼓舞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遊》,至今仍在指引著人類探索太空。

人類的想像力到它為止?

據出版方介紹,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引進中國以來,《2001:太空漫遊》影響了幾代中國讀者和科幻作家,劉慈欣、韓松、吳巖、陳楸帆等知名科幻作家都是它的擁躉。這本書是作者克拉克對人類探索太空和自身作出的終極而恢宏的構想。克拉克的作品以翔實精準的科技描述著稱,成為「硬科幻小說」的代名詞,尼爾·蓋曼就將克拉克視為「最硬核的科幻作家」。同時,克拉克也運用其哲學的思考方式,探求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人類與人類技術所能達到的極限。在《2001:太空漫遊》裡,克拉克就人類起源和宇宙文明作出了終極而恢弘的構想,並預言了一系列人類目前已達到和未達到的科學技術。

小說開始於300萬年前的非洲,那時的史前猿人還不會使用工具,處於食物鏈的低端。在猿人將要滅絕之際,一塊神秘石板降臨這裡,教會猿人使用工具以獵殺動物獲取食物,促使了猿人向人類進化。300萬年後,被這塊石板促成進化的人類登上月球,並在月球上發掘出另一塊同樣的石板,被命名為TMA-1。TMA-1的發現,讓人類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宇宙僅有的存在,宇宙中還存在更高級的外星文明。石板在出土後朝著土星發射信號。人類跟隨信號的指引前往太空的更深處,並企圖在那裡找到太空和自身的答案。

作為地球的最高智慧生物,人類一直在思考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人類文明究竟是自然演化,還是更高級文明的一場實驗?宇宙文明演化的終點又在哪裡?這些最終極而又最不可能得到回答的問題,克拉克在《2001:太空漫遊》裡都給了我們一個終極而恢宏的答案。而這些富有卓見又令人深思的構想,也讓《2001:太空漫遊》這本書被譽為了人類歷史上對太空和自身最偉大的想像,再也沒有人能夠超越。

劉慈欣多次向它致敬

憑藉《三體》和《流浪地球》等作品廣受歡迎的劉慈欣,在不同場合多次說過:「我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在回憶第一次讀完這本書時,大劉激動地說道:「1980年的一個冬夜,一位生活在斯裡蘭卡的英國人改變了我的一生,他就是西方科幻三巨頭之一的阿瑟·克拉克,我看到的書是《2001:太空漫遊》。」

不止是口頭上崇拜《2001:太空漫遊》,劉慈欣還多次直接在他的作品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在《三體2:黑暗森林》裡,劉慈欣寫道:「兩個多世紀前,阿瑟·克拉克在他的小說《2001:太空漫遊》中描述了一個外星超級文明留在月球上的黑色方碑,考察者用普通尺子量方碑的三道邊,其長度比例是1∶4∶9,以後,不管用什麼更精確的方式測量,窮盡了地球上測量技術的最高精度,方碑三邊的比例仍是精確的1∶4∶9,沒有任何誤差。克拉克寫道:那個文明以這種方式,狂妄地顯示了自己的力量。」

2018年,劉慈欣獲得「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他不僅親自前往領獎,也在演講中再次表達了對克拉克和這本書的喜愛。他說:「讀完《2001:太空漫遊》的那天深夜,我走出家門仰望星空……在我的眼中,星空與過去完全不一樣了,我第一次對宇宙的宏大與神秘產生了敬畏感,這是一種宗教般的感覺……作為科幻作家,我一直在努力延續著克拉克的想像。」

它影響了幾乎所有科幻作品

據悉,自1968年電影版和小說版問世以來,《2001:太空漫遊》就成為科幻歷史不可超越的最高傑作。同名電影成為當年美國最賣座的電影,並在次年奧斯卡上獲得最佳視覺效果獎,以及三項提名。時至今日,《2001:太空漫遊》早已成為影史公認的最偉大的科幻電影。1991年,這部電影因在「文化上、歷史上和審美上的重要價值」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2008年,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十部科幻電影第1名;2012年,更是成為唯一一部被《視與聽》雜誌評選為影史最偉大的十部電影的科幻電影。

小說版《2001:太空漫遊》出版後,當年銷量就超過百萬冊。如今,「太空漫遊」四部曲全球總銷量已經超過2000萬冊,並先後入選了美國國家公共電臺、《軌跡》雜誌、英國《衛報》評選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部科幻/奇幻小說,以及美國亞馬遜評選的有生之年必讀的100部科幻/奇幻小說!幾乎入選了每一個偉大的科幻小說榜單。《銀翼殺手》《異形》系列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甚至這樣說過:「《2001:太空漫遊》之後,科幻小說已死。」

50年來,《2001:太空漫遊》影響了後世幾乎所有科幻作品:《三體》《流浪地球》《星際穿越》《星球大戰》《阿凡達》《黑客帝國》《地心引力》《降臨》《異形》《飛向太空》《第三類接觸》《人工智慧》……作為科幻史上無可置疑的最高傑作,《2001:太空漫遊》在國內並未像《三體》那樣被讀者認識和了解,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2018年,劉慈欣在訪談中再次說道:「我曾經說過一句話,就是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我這個說法不過分。《2001:太空漫遊》幾乎奠定了以後科幻小說的基本結構,就是從現實起航,有一段上升期,然後到達很空靈的一個高度。後面很多科幻小說也逃不脫這個結構,很難的。後來的很多電影,比如《火星任務》《星際穿越》,都是它的結構。」

相關焦點

  • 劉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對它的拙劣模仿
    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身的認知,它改變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它更是劉慈欣夢想的起點。無論什麼場合,劉慈欣都會變著法子表達對它的敬佩。這部偉大的作品,就是《2001:太空漫遊》。劉慈欣說:我所有作品都是對它的拙劣模仿1981年,正值高考的劉慈欣,第一次讀到了《2001:太空漫遊》,由此開啟了他成為中國科幻第一人的起點。
  • 雨果獎《三體》作者: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拙劣模仿
    《2001:太空漫遊》是眾多科幻迷心中的神作。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2001:太空漫遊》影視作品,是根據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小說改編的美國科幻電影,於1968年上映,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它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 《三體》系列:中國的《2001太空漫遊》
    我所有的一切作品都是對阿瑟·克拉克最拙劣的模仿——劉慈欣從2006年到2010年,劉慈欣相繼完成了《三體》三部曲的創作,2015年更是憑藉《三體》獲得雨果獎,取得了科幻文學的最高成就。無論獲獎前後,面對媒體的多次採訪,大劉曾無數次向心目中的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致敬,並謙虛地將自己的科幻成就歸功於對克拉克的模仿:「我所有的一切作品都是對阿瑟·克拉克最拙劣的模仿」。
  • 《2001:太空漫遊》:一本連劉慈欣都自嘆不如的科幻巨作
    這是凡林閣的第13篇書評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笑笑朗讀音頻我相信不知劉慈欣和他的《三體》的人已然很少
  • 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是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為斯坦利·庫布裡克1968年的電影劇本所作的小說。這個故事是根據克拉克不同的短篇故事所拼湊的,其中短片作品「前哨」(The Sentinel)裡的某個概念,可看做本書基礎架構。庫布利克和克拉克最初一起合作,小說和電影同步進行,到後期庫布利克還投入編劇本的工作。亞瑟·查爾斯·克拉克,英國科幻小說家。
  • 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上市
    但很多人不知道,劉慈欣的《三體》《流浪地球》都受到一部「科幻神作」的影響,就是《2001:太空漫遊》。正值人類登月50周年之際,讀客文化推出了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讓處在閱讀狂潮之中的國內讀者,再次領略這部「科幻界」曠世之作的魅力。談到再版的初衷,讀客文化總編輯許姍姍透露:「讓更多的讀者喜歡上科幻,甚至像劉慈欣那樣走上科幻創作的道路。」
  • 《2001太空漫遊》發布重映預告
    11月18日,《2001太空漫遊》將與《發條橙》《妙想天開》《1984》等一同參與英國電影學會舉行的科幻電影展。為此,英國電影學會(BFI)與華納兄弟公司聯手推出了119秒鐘的《2001太空漫遊》全新預告片。
  • 紀念登月50周年,《2001: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上市
    這部被認為直接影響了人類登月的作品,被前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湯姆•派恩大為讚賞:「《2001:太空漫遊》為我們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識動力。」據悉,代表人類首次登月的兩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都是《2001:太空漫遊》的書迷。曾經鼓舞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遊》,至今仍在指引人類探索太空。
  • 《2001太空漫遊》開啟科幻電影新大門(圖)
    上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隨著人類進入外太空和實現登月等重大科技進展,世界影壇上掀起了一輪太空科幻電影的新高潮。而《2001太空漫遊》作為20世紀最經典的科幻片之首,給後世的很多作品以啟示,如史匹柏和喬治·盧卡斯,他們執導的《第三類接觸》和《星球大戰》系列就深受《2001太空漫遊》的影響。而像《機器人總動員》乾脆直接致敬了《2001太空漫遊》。
  • 容易被忽略的一部科幻史詩劇,《2001太空漫遊》,需要細品才明白
    饞貓影視,越看越饞,大家好,我是饞貓。今天,我們來聊一部經典的科幻史詩巨著,《2001太空漫遊》,這是一部1968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科幻劇。首先說一下本片的編劇兼原小說作者亞瑟克拉克,他在科幻文學界是宗師級別的人物,與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因並稱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大師,他屬於一個非常硬派的科幻作家,也就是說他的所有作品是在已知科學框架內推動情節。他的作品中出現的大部分場景與預測,後來多次獲得事實的驗證,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2001太空漫遊》以及後面的三部續作。
  • 被劉慈欣稱為「拙劣模仿的對象」,他是怎樣把科幻寫「死」的
    亞瑟·查爾斯·克拉克是世界科幻史上劃時代的偉大人物,被劉慈欣先生稱為「只能拙劣模仿的對象」。他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寫就的《2001太空漫遊》,即使在今天也被視作世界科幻史上不朽的高峰。特別是其中對文明進程的理解,不僅有著自己深刻的科學洞見,而且充滿著深邃的哲學思考。
  • 《2001太空漫遊》50周年:一部電影和一整個時代
    還是它,啟蒙當今深度學習大牛Yann LeCun走上AI研究之路,啟發了蘋果的整個產品線……它是《2001:太空漫遊》,今年整整50周歲了。若影片的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還健在,老人家應該剛好80周歲。「好萊塢電影描繪的大部分場景都很可怕,但我喜歡《2001:太空漫遊》中的HAL,並不是因為它變成了瘋狂的殺人狂魔,而是因為看電影時我只有9歲,並因為這部電影而深深迷上了AI。」LeCun曾這樣評價。
  • 現代科幻電影鼻祖,2001太空漫遊,時隔51年現在看依然經典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1968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是所有人公認的一部現代科幻電影鼻祖,毫不誇張的說,這部電影影響了很多後續科幻片的創作,無論是拍攝手法還是內容立意,十幾年後的今天我們再看,依然可以把它稱之為佳作喜歡這部電影的朋友對它的討論
  • 確認過眼神 這部《2001:太空漫遊》是最值得收藏的版本
    他們的作品和理念不僅對電影和小說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同時對於真實世界的科技發展也有巨大的推進。那克拉克的《太空漫遊》系列到底為什麼會被封神呢?02.《太空漫遊》的神預測《太空漫遊》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它的開山之作——《2001:太空漫遊》。劉慈欣(《三體》系列作者)評價這本書: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姬十三(果殼網CEO)這樣評價這本書:還沒看過《2001:太空漫遊》的地球人要抓緊惡補一下了。
  • 福利:送你2001太空漫遊
    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身的認知,它改變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它更是劉慈欣夢想的起點,無論什麼場合,劉慈欣都會變著法子表達對它的敬佩!這部偉大的作品,就是《2001:太空漫遊》。1964年,已經名聲大噪的電影大師庫布裡克,邀請科幻之王阿瑟·克拉克出手,兩位天神決定一起創作一部科幻作品。這一幹就是四年!4年後,電影《2001:太空漫遊》上映,從此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 2001:太空漫遊與變形記
    ,然而當我正在看《2001:太空漫遊》電影時,覺得節奏對於我來說太慢,不是很看得進去。我以前在此方向上能想到的極致便是人類的大部分被機器所取代。我從沒想過,也想不出來我們的身體以後便可以獨立充當「飛船」,我們可以以「能量」的形式永生。《2001:太空漫遊》雖說是一個故事,但我更喜歡將它看做是四個小故事:猩球崛起、月球之碑、HAL的移動城堡、二次進化。雖然,他們都由黑石碑這一事物串聯起來,但這四個故事的主角都不一樣,故事場景也不一樣。
  • 《流浪地球》和《三體》並非劉慈欣第一部成功作品,而是這部
    但當劉慈欣緊張地問道「這是什麼書」時,父親還是鼓起勇氣告訴他這是科幻小說,是有科學根據的創作,並把書還給了劉慈欣。讀完《地心遊記》之後,劉慈欣說「感覺就好像在一間黑屋子裡,一扇窗戶打開了。」因為父親的寬容與跳出時代桎梏的認知,劉慈欣堅持了下去。劉慈欣一直堅持著閱讀科幻小說,從未停止。阿瑟·克拉克、卡夫卡、博爾赫斯、奧威爾……豐富了他的大學生活。
  • 深度解讀科幻史詩劇,《2001太空漫遊》開篇章:人類的黎明
    饞貓影視,越看越饞,大家好,我是饞貓。《2001太空漫遊》是一部1968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科幻劇。這部電影是公認的現代科幻電影的鼻祖,劉慈欣也曾經謙虛的說,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 劉慈欣稱克拉克讓自己產生寫科幻念頭 至今不過時
    「太空漫遊」系列是影史經典《2001:太空漫遊》原作,包括《2001:太空漫遊》、《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四部作品。此次出版的精裝版不僅裝幀設計精美,充分體現出這個系列的經典感,而且四本的內文全部重新校譯,修訂了之前2007年平裝版中的謬誤。  科幻文學,在國外經歷了達到高峰、又進入衰退的過程,而在國內,科幻文學似乎才剛剛起步。
  • 50年了,《2001: 太空漫遊》到底說了什麼
    「誰能告訴我《2001:太空漫遊》到底說了什麼?」50年過去了,這部被無數影迷頂禮膜拜的科幻片,依然讓人一頭霧水。《2001:太空漫遊》成為當年好萊塢的票房第一。一代嬉皮士竟成了《2001:太空漫遊》在商業上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