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貓眼效應的金綠寶石稱之為貓眼。在光線照射下,金綠寶石貓眼表面呈現的一條明亮光帶,光帶隨著寶石或光線的轉動而移動;另一種有趣的現象是,當把貓眼放在兩個光源下,隨著寶石的轉動,眼線會出現張開與閉合的現象,宛如靈活而明亮的貓的眼睛。目前,只有這種金綠寶石的貓眼無需註明礦物種類而直稱「貓眼」。能產生貓眼效應的其他一些寶石,包括石英、電氣石、綠柱石及磷灰石,不能將這些寶石直稱為「貓眼',應稱為」石英貓眼「、」電氣貓眼「等。

貓眼有許多俗稱,如東方貓眼、錫蘭貓眼、也有稱之為貓精、貓睛、金綠玉或波光石的。為了區別於其他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民間還將貓眼效應最為完美的金綠寶石磨製的貓眼叫做」真貓眼石「。

貓眼之所以產生貓眼效應,主要由於金綠寶石礦物內部存在的大量細小、密集、平行排列的絲狀金紅石或管狀包體,絲狀物的排列方向平行於金綠寶石礦物晶體Z軸方向。由於金綠寶石本身與金紅石包體在折射率上的較大差別,使入射到寶石內的光線經金紅石包體反射出來,經特別定向切磨後,反射光集中成一條光帶而形成的貓眼現象。金綠寶石中絲狀物含量越高,寶石越不透明,貓眼效應越明顯,反之,金綠寶石越透明,貓眼效應越不明顯。

貓眼可呈現多種顏色,如蜜黃、黃綠、黃褐、褐綠、褐色等。貓眼寶石在聚光光源下,寶石的向光一半呈現其體色,而另一半則呈現乳白色。
在天然寶石當中,許多寶石由於其內在的性質,經特殊切磨後可產生貓眼效應,如石英貓眼、陽起石貓眼、海藍寶石貓眼、方柱石貓眼、碧璽貓眼、玻璃貓眼、長石貓眼、透輝石貓眼、磷灰石貓眼及其他一些罕見的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

金綠寶石貓眼與石英貓眼的鑑別
在外觀上與貓眼最為接近的寶石為石英貓眼,石英貓眼在我國傳統上俗稱勒子石。常見的顏色有,黃色、褐黃、灰褐、灰綠、灰色等。一般的石英貓眼質地較粗,眼線的線狀反光也不明亮,光線的邊界也不清晰,但也有質地細膩的,其光線界限相當明亮且清晰。石英貓眼作為石英礦物,其密度、折射率遠遠低於金綠寶石,所以,較容易區分。

金綠寶石貓眼與陽起石貓眼的鑑別
在外觀上與貓眼最為接近的寶石為陽起石貓眼。陽起石貓眼主要呈半透明,淺至深的綠色、黃綠色以及黑色。貓眼效應是由陽起石的纖維礦物集合體所致。陽起石貓眼也可表現出光帶兩側顏色的差異,但由其點測法1.63的折射率及3.00克/立方釐米左右的密度可與貓眼區分開。

金綠寶石貓眼與海藍寶石貓眼、碧璽貓眼等的鑑別
漢藍寶石貓眼、碧璽貓眼和方柱石貓眼的共同點是,貓眼效應產生與寶石內部一組平行排列的管狀氣液包體,外光上可見較粗的纖維狀包體,而且具有貓眼效應的這些寶石的顏色也往往區別於貓眼,很易於鑑別。長石貓眼的顏色通常為無色,而且透明度較高。

金綠寶石貓眼與玻璃貓眼的鑑別
玻璃貓眼常用來仿貓眼,玻璃貓眼是通過加熱並吹拉成束的細玻璃絲加工成弧面型寶石後,就產生了貓眼效應。根據需要,玻璃可配製成各種顏色。另一種重要的工藝是融化玻璃纖維。玻璃纖維的切面呈方形或六邊形,每平方釐米包含有15萬根纖維。這種玻璃貓眼表現出的貓眼效應過於完美,以至於有虛假的感覺,它的折射率及密度都非常的低,在寶石側面垂直光帶的方向,使用放大鏡即可觀察到蜂窩狀纖維結構,因此易於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