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佛經裡面沒有所謂的「天狗食日」這一說法,這種帶點兒恐怖感的說法早已被很多佛教學者們否定掉了。時輪金剛與《正法念處經》對此的解釋雖然不盡相同,但全都合情合理、正確無誤。
《正法念處經》認為此種現象只會發生在阿修羅與天人爭戰期間,此經云:「(羅睺)阿修羅王。欲觀園林。日百千光照其身上。莊嚴之具。映障其目。而不能見諸天園林遊戲娛樂受樂之處。時羅睺阿修羅王。作是思惟。日障我目。不能得見諸天婇女。我當以手障日光輪。觀諸天女。即舉右手。以障日輪。欲見天女。可愛妙色……以手障日。世間邪見。諸論師等。鹹生異說。言羅睺阿修羅王蝕日。……時阿修羅手障日已。諦觀諸天園林浴池遊戲之處。時天帝釋見是事已。敕諸天眾莊嚴宮殿。令諸天子以種種寶莊嚴其身。往趣羅睺阿修羅所。欲共鬥戰。」此段經文將日食發生的原因、日食出現時的天文景觀交待得一清二楚!
再看月食:「見月常遊憂陀延山頂。行閻浮提。住毗琉璃光明之中。端嚴殊妙。百倍轉勝。官屬見已。即至羅睺阿修羅所。白言大王。滿月端嚴。如天女面。時羅睺王。聞是語已。愛心即生。欲見天女。從地而起。渴仰欲見。以手障月。欲見天女。……日月掩蔽。謂是月蝕。」經中還有如下文字,再清楚不過地揭示了日月食現象以及原因:「有日月故。則有光明。若無日月。則應闇冥。我今寧可。覆蔽日月。令天黑闇。時阿修羅。思惟是已。從城而起。即以一手。覆障日月。諸光明輪。……復以一手。摩須彌頂。欲與諸天。決其得失。是阿修羅。畜生少智。見天種種。勝相莊嚴。威德光明。心生疑悔。……掩蔽日月。令日月蝕。天聲震吼。」
對不同的眾生而言,有些會將日月食看成是爭戰的表現;而科學研究則認為這只不過是因為太陽、月亮、地球之間特殊的運行位置而導致的特殊現象。我們看到的光影變幻在其他眾生的眼中則是天鼓隆隆的猛烈廝殺——業感不同,所見、所得如何一致?!科學對太陽、月亮、地球之間特殊關係的平淡描述,對天界以及阿修羅界的眾生而言則是令其深感恐怖的一個特殊時間段。
時輪金剛則認為,外在的日月星辰其實與眾生內在的氣脈明點密不可分!每個人的身體裡皆有左、中、右三脈,智風流動於中脈中,左右二脈則遍滿業風。當右脈裡的業風與智風交匯時,日食發生;當左脈裡的業風與智風交匯時,月食則出現——只有當這兩種情況發生時,我們才會看到這兩種特殊的天文現象。
正因為如此,藏傳佛教才特別強調於日月食期間廣行善舉、大做功德善事、多多聞思修行:當業風入於中脈時,誦經持咒等善法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比平日行持相同善法增上得多得多的功德,此時的一切善舉將會在智風的加持下變得異常有力!故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一生當中所可能碰到的所有稍縱即逝的借日月食而多積功累德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對每一個眾生來說都異常珍貴!
佛法和天文學對日月食現象的解釋大不相同:對天道及阿修羅道的眾生來說,發生日月食的時間段是一個令人無比恐怖、可謂你死我活的關鍵節點——誠如喬美仁波切所言:任何一次日月食期間,一定會爆發阿修羅與天人們的激烈爭戰。而時輪金剛則將這兩種現象都歸結為內在氣脈明點的外顯;除此之外,時輪金剛對於日月食現象還有一些獨特的看法,但於此處沒有必要廣為宣講。
不僅僅是對日月食現象,對一切現象眾生看法皆不可能一模一樣、一成不變,以其業感不同故。
讓知識成為發酵智慧的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