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后羿射日,用什麼箭,射落的9個太陽都去哪兒了?

2020-12-05 時空通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有人問:假如真有后羿射日,需要怎樣材質的箭才能摧毀恆星級別的太陽?網絡上將諸如此類的神話當科學來疑惑和糾結的人很多,反映了我國民眾科學素養還亟待提高。后羿射日是古代一個著名傳說,既然許多人迷惑,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

后羿射日只是一個神話,與科學不搭架。

傳說遠古時期有10個太陽,開始輪流當差,每天出來1個,大地風調雨順。但好景不長,這些太陽覺得無聊,耐不住寂寞,就結伴出來玩耍,這樣天空出現了10個太陽同時照耀的局面,由此熾熱烤焦大地,大火燒毀森林莊稼和村莊,燒死了許多人和動物,江河湖海都乾涸了,怪物橫行,民不聊生。由此,天帝派大英雄神箭手后羿除害射日。

古代,人們以為太陽是一個很大的火球,古人腦袋中想像的這個大,也頂多就是一座山樣大;而古人又以為神仙的力量是很大的,大到能把一座山打碎。

如有記載曰:共工怒觸不周之山,天柱折而地維絕。就是說共工一怒之下用腦袋把不周山撞折了,這不周山是擎天的柱子,天柱折了,弄得天地傾斜,天漏了個大窟窿,後來女媧鍊石補天才堵住了這個窟窿。

天既然是一座山就能夠撐住的,那還會有多大?因此天上的日頭就更沒多大了,於是只要后羿這種天生神力的半人半神,就能夠把它射下來。后羿的力量有多大?可開萬斤之弓,射出千斤之箭。其實這與射掉一座山所需力量還是相差太多了。

那麼這些被后羿射下的太陽又去了哪裡呢?

古籍記載甚少,無法自圓其說。在魯迅編撰的《古小說鉤沉》的《玄中記》寫到:「天下之強者,東海之沃焦焉,水灌之而不已,沃焦者,山名也,在東海南,方三萬裡,海水灌之而即消,故東南流而不盈也」。

何謂沃焦?沃焦就是后羿射下的太陽。唐人成玄英編撰的《山海經秋水》,援引《山海經》云:「羿射九日,落為沃焦」。宋代類書《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經》云:「堯時十日並出,堯使羿射十日,落沃焦」。

因此,沃焦就是后羿射下的太陽。

這裡的沃焦就是一座山,但這個山有點誇張,「方三萬裡」,又說坐落在東海,東海有三萬裡嗎?要知道繞地球一圈才八萬裡,三萬裡可佔據了小半個地球了,哪有這種山存在?根據資料,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最大寬度才21300公裡,而東海面積為77萬平方公裡,如果是一個方的,邊長也就877公裡多點。

還形容海水灌之就「消失」了,永遠也灌不滿這個沃焦,所以天下河流都往東南流,永不停息的灌這沃焦,永遠也灌不滿,所以江河就一直流。這是古代人不理解地球海拔高低不一樣,所以水一般從高海拔流向低海拔。在中國四大高原都在西北方向,因此水當然就往東南流了。

海是地球天然儲水庫,又是大氣環流水循環的最主要調節器,在太陽加溫下,水汽蒸發到天空,從而產生了風雲變幻,雨雪落下,充盈著江河,不斷的流入大海,這樣循環往復,才形成了地球上的氣候。而大海作為一個循環水池,永遠也是蓄不滿的。

古人對天文地理自然現象並不了解,就憑想像產生了許多神話,但到了現代還有一些人當做經典甚至科學來鼓吹,這就是把愚昧當做聰明了。

古代還有說法,九個太陽落下來變成了九個溫泉。

這些溫泉成為神仙們洗澡的地方,而妖精們也瞅空子享受了一把。如西遊記在盤絲洞一節中,就描述了七個蜘蛛精霸佔了上界七仙姑的濯垢泉,書曰:「自開闢以來,太陽星原貞有十,後被羿善開弓,射落九烏墜地,止存金烏一星,乃太陽之真火也。天地有九處湯泉,俱是眾烏所化。那九陽泉,乃香冷泉、伴山泉、溫泉、東合泉、潢山泉、孝安泉、廣汾泉、湯泉,此泉乃濯垢泉。」

如果太陽掉落下來只是一個溫泉,那就比前面的所謂「沃焦」又小多了,頂多也就一座山了。從這些古籍記載描述來看,古人從來認為自己看到的天地是最大的,太陽絕對沒有地球大,頂多也就是一座山大而已。雖然把沃焦弄得3萬裡夠誇張了,但比起真正的太陽來說,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什麼箭頭能射下一座山?

憑著人類目前的能力,要「射下」一座山也還是很難的。按照古典記述,后羿可開萬斤之弓,射出千斤之箭。我們忽略萬斤之力能夠推動千斤之箭走多遠,我們只假設后羿的這支箭都是由TNT炸藥做成,500公斤TNT也只能夠摧毀一個足球場,難道太陽只有足球場大小?

即便是一個百萬噸級的核彈頭,也只能夠摧毀一個城市。這有點像小行星來襲是用核彈轟擊,應對小行星撞擊,國際組織研究實驗的措施中有用核彈摧毀的方法,但還是非常困難的。一些國家進行了電腦模擬實驗,如俄羅斯一個科研團隊做了一個縮小版小行星模型,藉助雷射將其摧毀。得到的實驗數據表明,摧毀一顆直徑約182米非金屬小行星,需要一顆300萬噸級的核彈。

因此,如果只是按照古人臆想的後裔射日,射下的日頭有一座山或一座溫泉大小,這一箭的力量就必須達到500萬噸級核彈;如果三萬裡的沃,即便用世界最大的核彈5000萬噸級沙皇炸彈,也要上百顆還不知道能不能摧毀,后羿的千斤之箭怎麼能射出這麼大力量呢?

這還是古人把太陽當做了小兒科,其實真正的太陽古人完全無法想像。

太陽之大完全顛覆古人想像,至今一些人也還沒有認識。

要知道太陽系是太陽的天下,所有的一切都在太陽引力掌控之下,太陽打個噴嚏,都可能毀滅地球,而古人卻幻想著射下太陽。英雄氣概令人敬佩,就是牛皮吹的太大了。

太陽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地球質量只有太陽的0.0003%。太陽表面溫度6000K,中心溫度1500萬K,中心壓力達到地球海平面大氣壓的3000億倍。迄今為止,地球上沒有任何元素的物質能夠耐受太陽表面6000K的溫度,就是把地球當做一個彈丸射上去,在還沒有到達太陽之前,就被氣化了。

古人把后羿想像得有多大?充其量也就一座山高吧,一座山在地球上算一根汗毛吧?一個只有太陽0.0003%質量的彈丸上的一根汗毛,有這個能耐把地球當一顆彈丸嗎?而即便有把所有的行星,包括質量比地球大318倍的木星,比地球大近百倍的土星,把所有行星、矮行星、小行星都當做彈丸射上去,也只有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多點,能撼動太陽嗎?

因此,要把真實的太陽射下來,用什麼材質的箭也沒用,不但沒用,就是分毫也撼不動。

要毀滅太陽,只有將一個黑洞射上去。

現在宇宙中發現最小的黑洞是太陽質量的3倍左右,而且黑洞是宇宙頂級極端天體,再大的恆星在黑洞面前也只有被吃掉的下場。因此,只要黑洞接近太陽,太陽的末日就到了。但誰有能力把控黑洞呢?在太陽面前,地球都是一個小毛毛蟲,這個毛毛蟲上一根汗毛都不如的后羿,有玩弄黑洞的力量嗎?

在宇宙中,太陽這樣的恆星還只是一個中小型恆星,按質量算,目前發現最大質量恆星有太陽質量的300倍,如r136a1;按體積大小比,盾牌座uy直徑約太陽的1708倍,體積是太陽近50億倍;史蒂文森2-18是新發現迄今最大體積恆星,直徑約為太陽的2150-2158倍,體積為太陽的百億倍。

所以,古代射日神話是人類不知天高地厚的非科學想像,在現代對宇宙天體諸如此類基本知識認識已經成為常識的前提下,古代神話作為茶餘飯後輕鬆一刻聊聊即可,不必當真,更不要把它往科學上扯。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后羿射日並非神話,只不過他射的不是太陽,而是烏鴉
    上古堯帝時期,天空出現10個太陽,莊稼枯焦,草木不生,「民無所食」。堯帝讓后羿「上射十日」,一天射落9個,只保留一個……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很多人把這個故事歸為神話。2、真實的后羿何能射落太陽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后羿,果真能射落太陽?不要說古人,就是當代科技再發達、再過去上萬年,這樣的武器也研發不出來。但是《淮南子》等書均有「羿射十日,中其九日」的說法,這又如何解釋呢?如果完全是神話,編造的依據又是什麼?
  • 后羿射日,射下來的究竟是個什麼東西?難道真的是太陽麼?
    上古神話傳說,后羿射日,乃是一個幾乎人盡皆知的典故,傳說天帝的十個兒子,便是這是個太陽,居住在東海之中的扶桑樹上,每次一輪太陽輪值。可是一天出於玩耍的緣故,十輪太陽竟然同時出現於天空之中,這下便惹了大禍,水流乾涸,人畜大量死傷,即使是海水也有著蒸乾的趨勢。這種天災,乃是滅世的景象,臨危之際,大神后羿,張弓搭箭,直接射下來九輪太陽,如此一來,世界重新變得正常,大禍終結,這就是后羿射日的大致內容。
  • 古代后羿射日的真相是怎樣的?專家:人們可能把這個當成了太陽
    古代的人們雖然局限在地面,然而對於天空,卻有著各種各樣的幻想,而「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這樣的故事,正是在這種心態下的產物,后羿是中國遠古五帝時期的人物,十分擅長射箭,同時他還是帝堯的弓箭師傅,以及美女嫦娥的老師,而後來在夏朝,又有出一個名字叫做「羿」的人,也十分擅長打獵,箭法了得
  • 太陽比月亮更難射,為啥后羿能射下九個太陽,卻射不下一個月亮?
    女乙和女庚從堂屋中央取下那強大的弓,拂去塵埃,並三枝長箭都交在他手裡。他一手拈弓,一手捏著三枝箭,都搭上去,拉了一個滿弓,正對著月亮。身子是巖石一般挺立著,眼光直射,閃閃如巖下電,鬚髮開張飄動,像黑色火,這一瞬息,使人仿佛想見他當年射日的雄姿。颼的一聲,只一聲,已經連發了三枝箭,剛發便搭,一搭又發,眼睛不及看清那手法,耳朵也不及分別那聲音。
  • 后羿射日大有玄機,天上為何有十個太陽?
    十個太陽後裔射日神話說,帝堯之時,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把土地都烤焦了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羿應帝堯的請求 , 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鬥。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
  • 帝俊的十個太陽之子和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
    湯谷邊上有一棵扶桑神樹,樹高數千丈,是十個太陽睡覺的地方;其中九個太陽住在下面的枝條上,一個太陽住在上面的枝條上,兄弟十個輪流出現在天空,一個回來了,另一個才去照耀人間,每天出行都由他們的母親羲和駕著車子接送。所以雖然太陽有十個,可是人們平時見到的卻只有一個。
  • 后羿射日究竟是不是傳說?科學家說出真相:9個太陽其實是幻影
    神話故事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而后羿射日的故事我們也是非常的熟悉,那麼為什麼天空會出現十個太陽呢?按照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也是天空出現十個太陽是見荒誕的事情,而這也是個傳說,很有可能誇大其詞,那麼真相是什麼呢?
  • 后羿射日在湯山?女媧補天「砸」出玄武湖?
    后羿射下來的太陽掉在湯山化成了溫泉?女媧補天的五色石掉下來砸出了玄武湖?燕雀湖的由來和昭明太子有關係?……南京歷史上,流傳著許多神話故事。王宜早說,南京神話其實是中國神話的地域延續,而且與南京的歷史、與山川風物和百姓生活等都相互滲透。后羿射日在湯山,9個太陽化成了溫泉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大家都聽過,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了10個太陽,炎熱烤焦了森林,烘乾了大地,曬乾了禾苗草木,人們快要無法生存,后羿掏出神弓,先後射下9個太陽,氣候從此風調雨順。你知道他是在哪兒射日的嗎?
  • 后羿射掉的九個太陽,竟然都是她生的!
    相傳古時候有十個太陽一同出現在天空,陽光炙烤著大地,莊稼全部枯死,各路毒蛇猛獸也來禍害百姓,整個人間民不聊生。於是堯派大羿去為民除害,殺死了各路怪獸又射下九個太陽,只留一個太陽每天東升西落,人間又恢復了正常。
  • 《山海經》她是遠古女巫,被十個太陽炙烤而亡,「造就」后羿射日
    女丑因為「十日」而被殺,這裡的「十日」就是后羿射日中的是個太陽,說白了,女丑是被炙烤而死。那她死在何地呢?就是之前《女子之國》篇梨白提到的無婦人的丈夫國北方的一座山上。女丑用右手遮擋著臉,因為十日之上死在了這個地方。
  • 太陽真的是后羿射下來的嗎?
    后羿射的根本就不是太陽,首先要糾正一個錯誤,在我們的認知中,是不是只有后羿射日的記憶?然而真正射日的並非是后羿,其實有兩個人,一個叫「羿」,一個叫「后羿」,「后羿」是夏朝的一個君主,因為後字是夏朝最尊貴的稱號,所以後世尊稱他為「后羿」,最後做了八年大王被家臣所殺,和射日無關。
  • 古代傳說之中射下九個太陽的后羿是怎麼死的
    說到后羿,很多網友都覺得挺有意思的,不僅因為他的射箭技術,更因為他的故事,后羿射下九個太陽後,我們更關心后羿的情況,那后羿是怎麼死的呢?我們今天一起來揭秘。人們喜歡談論他擊落十個太陽的英雄事跡,但誰知道背後的辛酸呢?因為他射的不是敵人,而是太陽。十個太陽的大小是難以想像的。《山海經》上寫得很清楚:「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也就是說,十個太陽的母親叫羲和,西河是帝俊的妻子,帝俊就是帝嚳,三帝三帝,三皇五帝第三位,與黃帝同級,他的兒子也就是「太子」,所以他們敢於公開出亂子。
  • 十個太陽 VS 后羿
    后羿便匆匆上路,到天色漸暗總能看見他扛著一堆野獸、飛禽回來,挨家挨戶地分發。可是也有令人不太滿意的,像小一些的獵物如野鴨、野兔,哪禁得起他的箭,被射得皮開肉綻,血肉橫飛,真是「留之無甚大用,棄之又十分可惜」,只能熬些湯喝。自從有了后羿,人們臉上的菜色褪去了不少,漸漸透出一點紅暈來。
  • 河北寧晉:汪洋溝公園拉弓射箭的雕像是紀昌學射 不是后羿射日
    當我正在拍攝那一尊「拉弓射箭」的雕像時,幾個散步的人紛紛議論:你看,還有人拍這個后羿射日……我有些驚訝:「這是紀昌學射呀……」幾個20出頭的小夥子馬上表示質疑:「明明是后羿射日,我們天天在這裡散步,還不知道嗎?你說的什麼紀昌,是做什麼的?」
  • 后羿射日,為何那時10個太陽一起出來,原因是他們父母地位太大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和太陽有關的,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中國大部分的神話故事都是發生在夏商周,或者夏商周之前。傳說后羿就是夏朝人,而且他的地位還挺高的,是東夷族有窮氏的領導人。做為一個部落的首領,為部落的人民分憂解難是他應該負的責任。
  • 「后羿射日」前傳:天空中的那十個太陽,究竟來自何方
    「后羿射日」的傳說,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如果有誰說自己沒有聽說過「后羿射日」,那麼他大概也就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中國人了。既然「后羿射日」如此出名,沒有不知道的,可是,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我們關注過沒有,那就是——天上為何會有十個太陽呢?
  • 1987年的那個晚上,人類如臨大敵,后羿射日或許不是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傳說天空中出現過10個太陽。這些太陽炙烤著大地,讓江河乾涸,生靈塗炭。後來后羿出現了,后羿張弓射日,射掉了其中的九個太陽,只留下了一個。人間才因此恢復了正常。這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 后羿射日並非古人虛構,1987年地球上曾出現過2個「太陽」
    傳說在遠古時期,天帝一共有9個兒子,每1個都是太陽,這9個太陽輪流每日到天上執勤,為大地送去光芒。有一天,這9個太陽感覺無聊,商量後決定第二天9個人一起去「上班」,第二天,伴隨著清晨的第一聲鳴響起,9個太陽一同出現在天空中,大地在一瞬間被烤得乾枯斷裂,河水也都被曬乾了,人們和動植物都陷入危難之中。這個時候,一個叫做後裔的年輕人出現了,拿起神弓射下了8個太陽,大地終於又重新變得清爽起來。
  • 山西地質趣談|后羿射日與地質年代變遷
    山西地質趣談后羿射日與地質年代變遷山西屯留縣西北的三嵕山,傳說是羿彎弓射日之處,當地建有羿祠,後改名為三嵕廟。傳說中,當時天上有十個太陽,天氣太熱、太乾旱,人們無法生存下去,羿舉弓射日,把多餘的九個太陽都射落了,只留下一個太陽在天上。這樣人們才過上風調雨順的好日子。射日之舉,當然是人們的臆想。而射日之因,是天氣太熱,這卻是當時的現實。射日之舉必須有弓,只有人類進化進入了舊石器時代晚期才有弓箭的出現。因此這一故事的出現,當屬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末期,也就是地質上的全新世之初。
  • 后羿快去射日!重慶天空出現兩個太陽奇景(組圖)
    前日,重慶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出現了「兩個太陽高懸天空」的奇景,學生們拍下照片,傳上微博,引發網友圍觀。有網友驚呼,「后羿,快去重慶射日!」  為何會出現「兩個太陽」的奇景?重慶市氣象局官方微博回應: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學生拍到的奇景,其實是「幻日」現象。至於「重慶最近這麼熱,會不會與有兩個太陽有關」,氣象局表示,「幻日」是光學現象,不會影響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