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1:《2021年中國衛星產業全景圖譜》(附發展現狀、競爭狀況...

2021-01-09 前瞻經濟學人

衛星應用是指將衛星技術的成果及其開發的太空資源在經濟建設、國家安全、科技發展、社會進步等諸多方面的應用,衛星應用是整個衛星產業鏈中的一部分。按所服務的對象分,衛星應用可分為軍用、民用兩大類;按技術領域和服務方式分衛星應用目前主要包括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和衛星遙感等。

產業簡介:上遊衛星網絡布局帶動下遊應用產業發展

衛星應用產業是國家戰略性高技術產業。應用衛星研製生產已形成系列化,正在從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轉變,衛星應用已成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政府決策的重要支撐。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形成了非常完善的衛星產業鏈。在衛星應用上遊領域,我國的衛星製造和衛星發射由少數企業所壟斷。衛星製造包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中國衛星;衛星發射包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電子、航天動力。衛星地面設備公司較多,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衛星、北鬥星通、華力創通、南方測繪等。

在衛星應用下遊領域,近年來,國家相關部分大力支持加速以衛星通信廣播、衛星導航、衛星遙感應用為核心的衛星應用產業發展,建立完整的衛星運營服務、地面設備與用戶終端製造、系統集成及信息綜合服務產業鏈,促使衛星應用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更好服務。

全球衛星產業:衛星通信應用落地早,規模大

——行業規模:整體規模增速下滑

21世紀以來,全球範圍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迅速,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統計數據顯示,2019 年全球航天產業規模為3660 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7%。其中衛星產業總收入2710 億美元,衛星產業總收入佔全球航天產業規模的74%,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3-2018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保持逐年增長。2018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2774億美元,同比增長3.3%。從增長速率上來看,2013-2015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增速快速下降,到2015-2018年,收入增速趨於穩定,保持在3%左右。2019年,受衛星服務業及衛星製造業收入下降影響,全球衛星產業收入同比小幅下滑,收入為2710億美元。

——行業結構:地面設備及衛星服務業領跑細分市場

目前,全球衛星產業收入主要仍來自衛星服務以及地面設備製造業。其中地面設備,收入為1303億美元,佔比為48.13%;其次是衛星服務收入為1230億美元,佔比為45.44%;衛星製造的收入達到125億美元,佔比為4.62%,仍位列第三;而衛星發射服務仍居末位,年收入僅49億美元,佔比為1.81%。

——衛星服務行業構成:衛星通信應用最為廣泛

2012-2017年,全球衛星服務業收入逐年增長,增速呈下降態勢。2018-2019年,衛星服務業收入出現連續下滑,2019年收入規模更是被地面設備製造業反超,總收入為1230億美元,較2018年下降2.8%。

從全球衛星服務業務收入構成來看,主要來自衛星電視直播和衛星固定通信,兩者收入合計佔衛星服務業收入的比重接近90%。其中,衛星電視直播收入為920 億美元,比上年減少2%;衛星廣播收入為62 億美元,較上年增長7%;衛星固定通信業務收入為177 億美元,較上年減少1%;衛星移動通信收入為20 億美元,比上年減少51%。在技術創新的推動下,衛星寬帶收入和衛星遙感收入均呈現出兩位數增長:衛星寬帶收入增長了19%,達到28 億美元,衛星遙感收入增長了11%,達到23 億美元。

衛星導航:北鬥系統全面建成,產業落地加速

——行業發展:北鬥建成,導航系統覆蓋全球

衛星導航系統是關係一國軍事安全的「國之重器」,而當時的西方國家在幾乎所有高科技領域都對中國實施嚴酷的技術封鎖。比如,在大推力電動振動試驗設備領域,20世紀80年代以前國外對中國禁運1噸以上推力的振動平臺,90年代後改為禁運5噸以上推力的振動平臺,後又改為禁運9噸以上的設備。可想而知,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發展經歷了怎樣的艱難困苦。

目前,除了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外,全球以建成的全球範圍導航系統還有美國GPS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以及歐洲伽利略系統(Galileo)。四大系統發展路徑各不相同,特點各有千秋。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按照「先有源、後無源」、「先區域、後全球」的發展思路,20世紀後期,中國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鬥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建成北鬥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2035年前還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

——市場規模:衛星導航總產值仍高速增長

隨著我國衛星導航系統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衛星導航產業已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導航產品服務性能不斷提升,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近年來,除測量測繪、數據採集等傳統應用領域,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在物聯網、安全監測、自動駕駛、一帶一路等領域得到應用和拓展。隨著新興產業的不斷發展,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技術作為物聯網的關鍵技術之一,會與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進一步融合深化。

2011年以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增長迅速,根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

——產業構成:核心產業以及關聯衍生產業同步提升

具體來看,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主要由與其直接相關的核心產業以及關聯衍生產業組成。

2019年,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產業核心產值為1166億元,在總產值中佔比為33.8%。雖然受到多重客觀因素影響,核心產值增速明顯放緩,但隨著「北鬥+」和「+北鬥」應用的深入推進,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達到2284億元,有力支撐了行業總體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

——終端設備:5G商用帶來新的增長刺激點

終端設備方面,2019年,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據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國產北鬥兼容型晶片及模塊銷量已突破1億片,國內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4.6億臺,其中具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慧型手機銷售量達到3.72億臺,其中4G手機3.59億部,5G手機1376.9萬部。

衛星通信:「天網地網」建設啟動

——行業規模:衛星通信市場規模持續提升

衛星通信行業在國防科技、社會管理、大眾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發達國家維護國家安全、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改善民生生活、搶佔經濟科技競爭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國家已出臺多項政策措施鼓勵推動衛星在各行業的規模化應用、商業化服務及國際化拓展,行業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約為682億元,預計2020年,全國衛星通信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723億元。

——企業競爭:中國衛通龍頭地位穩固

國內衛星通信服務屬於高度管制行業,需要獲得工信部運營牌照才能展開相關經營活動。目前國內擁有第一類衛星通信業務牌照的僅有中國衛通、中國電信和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國內擁有第二類衛星轉發器出租、出售業務牌照的僅有中國衛通、中國電信和中信數字媒體網絡有限公司。其中中國衛通作為航天科技子公司,是國內唯一擁有通信衛星資源且自主可控的衛星通信運營企業,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未來規劃: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啟動建設

2019 年,中國電科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重大項目試驗試用系統第一階段研發完成,由中國電科 54所牽頭研製的「天象」試驗 1 星、2 星發射成功,是我國首個實現傳輸組網、星間測量、導航增強、對地遙感等功能的綜合性低軌衛星。2021 年,我國將發射天地一體主幹網雙星,啟動「天網地網」階段建設。預計 2025 年,我國天基網絡初步形成能力,並與地面網絡互聯互通。

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由天基骨幹網、天基接入網、地基節點網組成,並與地面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網互聯互通,建成「全球覆蓋、隨遇接入、按需服務、安全可信」的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體系。建成後,將使中國具備全球時空連續通信、高可靠安全通信、區域大容量通信、高機動全程信息傳輸等能力。

衛星遙感:全面啟動商業化

——應用現狀:遙感應用領域持續擴展

我國的衛星遙感應用從上世紀70年代突破空間技術開始,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已向傳統產業滲透,孕育出一系列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戰略性高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衛星遙感應用不但在我國傳統產業改造和經濟結構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在各級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關注民生,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我國衛星遙感應用領域不斷拓展,衛星遙感已經在農業、林業、國土、水利、城鄉建設、環境、測繪、交通、氣象、海洋、地球科學研究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遙感技術在我國國土資源大調查、西氣東輸、南水北調、三峽工程、三河三湖治理、退耕還林、防沙治沙、交通規劃與建設、海岸帶監測及海島測繪、300萬平方公里海洋權益維護及區域經濟調查管理等重大工程建設和重大任務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發展規劃:衛星遙感商業化加速

2021年,我國共計劃發射衛星25次,遙感衛星佔據一半以上,高達17次。目前,我國遙感衛星在軌工作數量為99顆,其中商業投資64顆,佔比高達65%(2019年之前我國商業遙感衛星僅佔48%)。2019年以來共發射39顆商業遙感衛星,遠遠超過財政部投資遙感衛星8顆的數量。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衛星應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預見2021:《2020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全景圖譜》(附行業規模、競爭...
    原標題:預見2021:《2020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全景圖譜》(附行業規模、競爭格局、發展前景等)   雲計算的發展,使IT資源利用效率提升,使用雲服務幫助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3D列印材料產業全景圖譜》(附發展現狀...
    3D列印材料產業全景圖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D列印材料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3D列印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國家層面對我國3D列印材料行業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基本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3D列印材料上遊為基礎材料供應以及初加工,例如有色金屬行業、橡膠加工行業、塑料加工行業、陶瓷加工行業等,為3D列印材料提供符合標準的原材料。
  • 預見2019:中國環保產業全景圖譜(附國家政策、產業鏈、投融資現狀等)
    2018年是中國生態環保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國環保產業逐漸擺脫了偽產業、低水平治理產業的標籤,成為高成長型的新興產業。邁入2019年,縱觀環保產業的發展,2019無疑是一個全新的局面,環保行業涉及水、土、氣、固廢處理全方位的政策法規一一到位,水土固廢氣的大監管格局已形成。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環保行業產業鏈全景圖》(發展現狀、產業...
    環保產業全景圖譜環保產業的上遊主要是包括鋼鐵、化工、電力、電子、有色金屬在內的原材料供應商,這些行業為環保產品的生產及工程實施提供原材料,其價格波動直接影響環保行業的成本,進而對細分行業的利潤產生影響。環保產業的下遊主要包括市政以及鋼鐵、電力、水泥、冶金、化工等工業汙染行業。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風電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競爭...
    風電產業鏈全景圖風電產業是可循環新能源產業,大力發展風電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已將風電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全國風電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國為數不多可參與國際競爭並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
  • 預見2021:《2020年二次元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投資市場...
    原標題:預見2021:《2020年二次元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投資市場、發展趨勢等)   2016年以來,國內「二次元」逐漸完成了對「御宅」概念的替代。
  • 預見2020:《2020年中國異丙醇產業全景圖譜》(附產業鏈、供需...
    原標題:預見2020:《2020年中國異丙醇產業全景圖譜》(附產業鏈、供需、價格、競爭格局等)
  • 預見:2021年智慧型手機產業全景圖譜
    產業鏈——與傳統手機產業密切相關由於智慧型手機的發展來源於傳統手機產業,因此智慧型手機產業鏈與功能型手機產業鏈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智慧型手機產業鏈環節更複雜,角色參與者更多。產業現狀:市場趨近飽和,規模連年下滑——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進入存量階段智慧型手機優於傳統功能機,促使智慧型手機快速發展,全球智慧型手機從
  • 2021-2027年中國智慧校車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報告
    《2021-2027年中國智慧校車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報告》在多年智慧校車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智慧校車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智慧校車市場資料進行整理,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智慧校車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中國汽車空調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1-2027年)
    中國汽車空調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1-2027年)如實地反映了汽車空調行業客觀情況,一切敘述、說明、推斷、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詞表達準確,概念表述科學化。    二、2021年全球汽車市場發展情況分析    三、2021年汽車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第二節 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2021年汽車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二、2021年中國汽車行業產銷狀況分析    三、2021年中國汽車行業產銷分析    四、2017-2021年汽車製造業運行數據分析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LED產業全景圖譜》(附產業鏈圖、市場規模...
    2019年LED照明產業上遊外延片、晶片產值規模下降16.25%,封裝規模下降9.01%。2019年中國LED上遊產能競爭格局中三安光電佔比30%,位居首位。下遊通用照明領域為最大應用領域,佔比達42.4%,2019年滲透率達到75%;下遊顯示屏廠商市場份額位居首位的是利亞德,但是佔比僅為13%,表明市場集中度尚不高,市場競爭較為分散。
  • 2021-2027年中國消防信息化發展現狀分析與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2021-2027年中國消防信息化發展現狀分析與前景趨勢預測報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信息中心、消防信息化相關協會的基礎信息以及消防信息化科研單位等提供的大量資料,對消防信息化行業發展環境、消防信息化產業鏈、消防信息化市場供需、消防信息化重點企業的現狀進行深入研究
  • 2021-2027年中國汽車內飾材料發展現狀與行業前景分析報告
    《2021-2027年中國汽車內飾材料發展現狀與行業前景分析報告》對汽車內飾材料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汽車內飾材料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汽車內飾材料行業發展現狀、汽車內飾材料市場動態、汽車內飾材料重點企業經營狀況、汽車內飾材料相關政策以及汽車內飾材料產業鏈影響等
  • 2021-2027年中國貴金屬化合物市場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7年中國貴金屬化合物市場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主要分析了貴金屬化合物行業的市場規模、貴金屬化合物市場供需狀況、貴金屬化合物市場競爭狀況和貴金屬化合物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貴金屬化合物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了科學預測。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全景圖譜》(附全球市場...
    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飛速發展  從中國市場來看,服務機器人是我國機器人行業增長最快的一個賽道。2014-2019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增長至22億美元,與上年相比增加了33.1%。
  • 中國新材料產業園區行業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報告(2021-2027年)
    《中國新材料產業園區行業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報告(2021-2027年)》主要研究分析了新材料產業園區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新材料產業園區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中國新材料產業園區行業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報告(2021-2027年)》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鑑意義的發展建議。  《中國新材料產業園區行業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報告(2021-2027年)》的整個研究工作是在系統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密切聯繫國內外新材料產業園區市場運行狀況和技術發展動態,圍繞新材料產業園區產業的發展態勢及前景、技術現狀及趨勢等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得出的研究結果。
  • 2021-2027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市場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7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市場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在多年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市場資料進行整理,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行業進行了全面
  • 2021年可攜式B超設備發展趨勢分析 - 2021-2027年中國可攜式B超...
    8  第三節 中國可攜式B超設備市場需求分析及預測中    一、2016-2020年中國可攜式B超設備市場需求統計國    二、中國可攜式B超設備市場需求特點產    三、2021-2027年中國可攜式B超設備市場需求量預測分析業第五章 中國可攜式B超設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調  第一節 中國可攜式B超設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研    一、2019-2020年可攜式B超設備行業品牌發展現狀調研網    二、
  • 2021-2025年中國城市環保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諮詢報告
    2019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規模約達到9.03萬億元。2021-2025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1.67%,2025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將達到17.50萬億元。機遇與挑戰環保產業是政策性產業,環保監管的持續到位有利於形成環保產業的優勝劣汰,並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升級的有力抓手。技術創新,是環保產業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
  • 2021-202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過去**年,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複合增速約30%,不 過截至**,我國工業機器人數量僅為日本的10%和德國的25%,市場空間廣闊,未來**年中國該行業複合增速可達30%,爆發性增長可期。預計未來隨著人 工成本逐年提高、老齡化社會加劇形成,中國機器人需求將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