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通寶,清代錢幣。鑄於清聖祖康熙年間(1662到1722年)。錢徑2.5-2.7釐米,重3.8-5.5克。錢面文字「康熙通寶」以楷書謄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康熙通寶憑證反面文字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仿"順治四式"的滿文錢。錢背滿文"寶泉"、"寶源"左讀,是戶、工兩部所造。另外一類是仿"順治五式"滿華文錢。
康熙一朝,在全國共開設鑄錢局二十四處。由於受當時冶鑄工本和錢幣私鑄等問題的影響,每一文康熙錢曾分別重一錢四分、一錢、七分,這樣一來便產生了我們今天見到的大、中、小三種不同重量的「康熙通寶」錢。
錢文除寶源、寶泉二局以滿文紀局外,各省均以滿漢字紀局名,穿左鑄滿文,穿右鑄漢文,各省鑄錢均為小平。折十大錢為寶源局所鑄,面文離郭隔輪,背滿文寶源列穿左右。幣材多呈青白色,即用銅錫合金,通稱大白錢;也有紅銅及黃銅的省局鑄錢,各具特色。
制錢反面體現造幣局所在地的漢字,則由當地官員或名人題書,這些從制錢正反面的字體、字形,以及巨細都能獲得印證。約莫在民國初年,有錢幣藏者為利便影象,將20個體現造幣局所在地的漢字編成一首五言詩:「同福寧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臨廣浙,陝桂臺雲漳。」其中同為山西大同,原為山西太原。
最新康熙銅錢價格表2020:(僅供參考)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滿文」價格為1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同」價格為15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是「福」價格為7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臨」價格為1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東」價格為1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江」價格為4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原」價格為1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蘇」價格為4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薊」價格為15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昌」價格為15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小南」價格為5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大南」價格為40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寧」價格為1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小廣」價格為8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大廣」價格為20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大雲」價格為2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浙」價格為1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小臺」價格為25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大臺」價格為100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桂」價格為65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陝」價格為20元左右;
康熙通寶銅錢背面為「小雲」價格為8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