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參崴,曾是我國領土,戒嚴40年禁止出入,如今卻這般模樣

2020-12-05 微鑑史學

前言

海盛威的海與別處不同,深灰色的迷濛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垂釣》餘秋雨

在俄羅斯與中國之間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這個城市曾經屬於中國領土,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衰弱,這個城市通過《中俄北京條約》成為了俄羅斯的領土。160多年以來,很多人對於這個地方已經漸漸模糊,但是不能遺忘的就是,從唐朝時期開始,這個城市就是與我國的領土。雖然如今已經成為了俄羅斯的一部分,但是不可否認,這裡的曾經有中國人的痕跡。

曾經中國領土——海參崴的前世今生

對於我們國人來說,位於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海參威,是一個被人逐漸忽視,但是又不能忘記的存在。這裡曾經是中國領土,但是偏偏在1860年的時候,清政府懦弱無能,用賠款割地的方式將海參微割讓給了當時的沙皇政府。對於我們國人來說,這是一種慘痛的記憶,同時也是一種激勵我們不斷發展的動力。

海參威在滿語當中的意思是」海邊的小漁村「從這個字面意思理解,在海盛威還沒有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港口城市時,這裡僅僅也只是一個偏僻的處於太平洋當中的小漁村。

在被俄羅斯擁有的時候,這裡迅速形成了一個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重要港口城市,這裡是俄羅斯,如今在遠東地區的重要科研中心,是俄羅斯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1917年的時候,沙皇尼古拉二世由於籤署了讓權協議,俄國爆發了著名的十月革命。

接著,俄國反動派聯合英美日等國家集結在遠東地區,希望能夠在海參威成立一個遠東共和國,結果在1922年的時候,被當時的蘇聯政府所收回。二戰當中,日本從海參威帶走大量物資資源,還是會頓時成了一座空城,銀行沒有一分錢,企業工廠,連上班的鋼鐵都被別人帶走,原來近100萬的大城市只剩下了10.6萬人。

為了能夠重新建設海參威,蘇聯啟動了最重要的三年重建計劃,結果三年過後,海盛威的建設並沒有完成。為了彌補海盛威的人口數量,蘇聯在二戰當中將眾多囚犯送往海盛威修建軍港、公路鐵路,以及火車站等重要公共設施。在數十萬囚犯的共同努力之下,海參崴終於慢慢成為了蘇聯最重要的一個國際港口。

為保護國家安全,整整戒嚴40年

在二戰當中,由於海參威關押著眾多的囚犯,所以招來了大量的間諜駐紮在這裡。蘇聯發現這一情況之後,在1952年之後,對海參威實行軍事管理,要求所有的外國人包括領事館的工作人員全部離開海參崴,由此,這座城市進入了戒嚴的40年當中。

在1959年的時候,海盛威加快城市建設,先後修建了機場和眾多交通線路,蘇聯在這裡建起了大學研究所,還有眾多公共設施。除此之外,蘇聯還下令在海參崴大力發展捕魚業。在接下來的發展當中,蘇聯在這裡投入了更多的精力,遠東太平洋艦隊的司令部,也在此駐紮了整整40年的時間。

到了1991年的時候,隨著蘇聯即將進入分崩離析的狀態,有關於海參崴的發展之路,瞬間被擺在了蘇聯領導人的面前。在蘇聯解體之前,政府通過了有關與海參崴的三條有關法案,第一條就是中蘇明確達成邊界線,正式承認海參威歸屬蘇聯;第二就是要求海參威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淘汰25%的非戰備艦艇,減少大量軍費支出;第三就是解除海參威的整體戒嚴狀態,在1992年1月1號的時候,對所有國外遊客開放。

資源缺少,物價低廉

蘇聯解體之後海參崴成為了俄羅斯的領土,近30年的發展過程當中,並沒有讓海參威經濟多麼的高速發展。不過有賴於海盛威在1860年之前歸屬中國所有,俄羅斯對於這個城市也十分看重,中國人到海盛威旅遊的話,俄羅斯是高度緊張的。為了防止國人在海參崴有小動作,俄羅斯曾經考慮過取消中國遊客前往俄羅斯的電子籤證。

海參崴如今的旅遊業相當匱乏,這裡儘管有眾多的軍事基地,但是由於冬季低溫,夏季又容易下雨,使得這裡的旅遊產業發展並不是很好。海參崴處於亞熱帶地區,這裡每年都受到西伯利亞高壓帶氣流的影響,冬天平均氣溫是在零下31.4度,雖然下雪並不是很頻繁,但是對於那些不喜歡寒冷的人來說,海參崴實在是太冷了,來這裡旅遊會被凍僵的。

溫度低迷是海參威旅遊行業十分低迷的重要原因,不過這並不影響海參威物價十分低廉的好處。到這裡吃海鮮的話,價錢比較低。一公斤葡萄180盧幣,,一公斤蘋果130盧幣,吃起來非常好。

海參崴值得去參觀的地方基本上就是那些原來太平洋艦隊遺留下來的軍艦,除此之外還有那些紀念館和博物館等等,價格都在80~220盧幣之間。去海參威,必須要去全球最大的濱海水族館,票價是800盧幣。當然其他漂亮的地方用上很低的價格,就可以好好的遊覽一遍。

除了大大小小的一些海洋館或者是軍艦,海參威最值得大家去參觀的就是火車站,這裡免費向大家開放,遊客不用買票就可以進到站臺當中,最值得大家前去拍照的是一輛美國進口的蒸汽火車頭,另外還有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9288公裡的紀念碑。

結語

海參崴值得去的地方不是很多,自然資源比較缺少,所能吃的東西也比較少。去餐廳吃飯大約會花1000盧幣左右。這麼一個物價低廉的城市,其實適合大家前去旅遊和觀光。《新唐書》當中對於海參威有過比較詳細的記載,儘管由於歷史原因,這座城市現在已經遠離我國,但是我們並不能忘記這座城市曾經對於我國的重要性。拋開歷史不談,大家也可以去這座城市參觀,尋找那些歷史當中的記憶。

參考文獻:

《垂釣》

《中俄北京條約》

《新唐書》

相關焦點

  • 海參崴封鎖40年後如今現狀如何?物價很低,冬天卻沒有遊客
    海參崴原本是清朝的領土,1860年被俄國分裂出去,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如今的符拉迪沃斯託克對於俄羅斯來說是相當的重要,已經成為了俄羅斯遠東科學中心以及太平洋艦隊的基地。海參崴被俄國奪走之後,在十月革命期間,一度成為俄國反戰派的據點,一直到1922年才再被蘇聯收回。
  • 遠東不凍港——海參崴
    符拉迪沃斯託克,俄羅斯在遠東人口最多的城市。但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海參崴。在歷史上,海參崴長期屬於我國領土,歸清朝吉林將軍管轄。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直逼北京,沙俄則趁火打劫,於1860年與清政府籤訂了《中俄北京條約》,侵佔了我國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至此,海參崴脫離了祖國的懷抱。百餘年的時光已經過了,曾經我國領土已經沒有一點國之的痕跡。
  • 曾經的海參崴,如今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掀開一段翻篇的歷史
    康熙年間的1685年,沙皇俄國為尋求在遠東地區開拓出海口而伺機東侵。當時清政府為保護領土和沙俄打了一場大戰,清軍憑藉「虎裝藤甲兵」大勝沙俄軍。後沙俄主動求和,清俄於1689年9月7日籤訂了《尼布楚條約》,明確規定了海參崴屬於中國。晚清時的大清帝國國勢日衰,沒落的八旗子弟也沒有了先祖的豪氣。
  • 中國人曾給了海參崴一切,但卻鮮為人知
    1860 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沙皇俄國與清政府籤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約40 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其中包括海參崴。正是由於在海參崴的俄羅斯人、中國人和朝鮮人等的辛勤勞動,海參崴逐漸繁榮起來,由要塞升級為城市,成為俄羅斯在遠東的重鎮。中國人參與建設的許多建築,諸如1912 年竣工的符拉迪沃斯託克火車站,直到現在還在使用,成為該城的名片,被命名為俄羅斯聯邦級的建築紀念碑,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 俄羅斯遠東五大城市,有四座曾經是我國領土,看看它們發展怎麼樣
    在16世紀末以前西伯利亞還不是俄國的領土,17世紀至19世紀時,沙俄東擴強佔了我國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正是有了這些中國領土,俄羅斯在亞洲才有了立足之地。伯力,改名哈巴羅夫斯克,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曾為中國領土,城區面積156平方公裡,人口約120萬。
  • 蘇聯解體到現在,俄羅斯還給中國多少領土?你也許不相信
    蘇聯解體到現在,俄羅斯還給中國多少領土?你也許不相信學過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我們祖國曾遭受過多次侵略,籤訂了各種不平等條約,不僅賠償了大量的白銀,還失去了很大面積的領土。侵佔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就是俄羅斯。
  • 俄羅斯遠東三大城市都曾經是中國的領土,現在地圖上仍標註原地名
    說起俄國的遠東第一大城市,或許不少人都會第一時間想起海參崴。但其實真正的遠東第一大城市早已不是海參崴,而是距離我國撫遠三角洲一水之隔,並且是遠東行政中心的哈巴羅夫斯克,也就是人們俗稱的伯力
  • 海參崴 二手車天堂
    沒去海參崴之前,滿腦袋都是軍艦、海港要塞、西伯利亞大鐵路終點等略帶神秘的詞語。對這個曾經屬於我們,如今被俄羅斯人稱為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山城,我一直想去看個究竟,但是幾天回來,「二手車」卻成了此行印象最深的一個詞。    從綏芬河出境,經歷了「傳說」中的27公裡走兩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就到達了格羅傑克沃城。
  • 婀娜多姿、丰韻綽約的俄羅斯秘境海參崴
    秘境海參崴-常華敏旅遊散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海參崴很迷人,因為她婀娜多姿,丰韻綽約,並總是熱情地迎接著到訪的每一位客人傍晚時分,歷經一整天的顛簸,終於到達心儀已久的秘境海參崴。作為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城市,她憑著獨特的魅力,也不顧我們的辛苦和勞累,才進入城裡,就強行地把每個人都擁了個滿懷。
  • 「符拉迪沃斯託克「一個中國歷史上繞不過去的「海參崴
    追溯歷史,其實俄羅斯人並不喜歡叫它海參崴,這個地方,海參崴全世界只有中國人這麼稱呼它,俄羅斯人管它叫符拉迪沃斯託克。符拉迪沃斯託克(原名海參崴),位於亞歐大陸東北部,阿穆爾半島最南端。清朝時為中國領土,隸屬於吉林將軍。
  • 你確定不來感受海參崴的冬天嗎?玻璃海灘和聖誕節可是在等你!
    你確定不來感受海參崴的冬天嗎?玻璃海灘和聖誕節可是在等你!很多人都說海參崴有三國的風情,因為海參崴位於俄中朝三國交界的地方,海參崴在滿語中的意思,被譽為是「海邊的小漁村」,海參崴曾是當地人圈養海參的地方,這裡三面臨海,風光真的是美輪美奐。
  • 海參崴,每當看到這個名字,我的眼裡總是充滿了淚水
    隨著歲月的洗禮,在成長中對歷史的了解和自己心智的成熟,才越加感覺到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走下來,這一路是多麼的艱辛和坎坷再次看到海參崴這個地名,是這兩天的一個新聞,說的是一位中國遊客去海參崴旅遊,在某旅行網站上預訂了酒店,結果因為種種誤會,該網站將酒店訂到了歐洲的希臘,並讓客戶自己打車去,該公司給報銷打車費。
  • 中國人是如何建設海參崴的?
    將就出的驚喜1860年,清政府與俄國籤訂了《清俄北京條約》,蘇裡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從此與大清無關,成為了沙皇屬下的領土。這片廣闊土地上最重要的城市,就是後來被俄國改名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海參崴。
  • 俄羅斯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遊記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俄羅斯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遊記的歷史往事。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是俄羅斯的一個海洋城市。所以,該城市的紀念設施和雕塑,大部分涉及海洋主題。五、史蒂芬·奧西波維奇·馬卡羅夫海軍上將的紀念碑。六、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海港基地。
  • 1955年海參崴:天然優良不凍港,蘇軍重兵把守,沒有絲毫中國痕跡
    (這是一組反映1955年海參崴情況的老照片)【愜意的時光】晚清政府喪權辱國,國力衰微,沙俄認為機會到來了。1858年沙俄強迫清廷籤訂不平等的《璦琿條約》,裡面規定包括海參崴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為中俄共管。1860年,沙俄又強迫清廷籤訂《中俄北京條約》,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這裡面就包括海參崴。
  • 地圖看世界;俄羅斯太平洋出海口符拉迪沃斯託克
    ,曾為中國領土,17世紀中期,沙俄開始伺機東侵,尋求在遠東地區開拓港口。1860年俄羅斯帝國逼迫清政府籤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包括海參崴。由於海參崴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較優良的港口條件(冬季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結冰期長達100-110天,但藉助破冰船可通航。)
  • 中國有一座城市,面積比香港小,如今美女如雲
    現在我們都學過地理,而學過地理的人都知道,世界上國家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但是很少人知道,二戰前,我國的國土面積雖然沒有俄羅斯大,但也僅次於俄羅斯,那是在清朝的時候,由於清朝的腐敗無能,我國被割斷了庫頁島和外興安嶺,二戰時,蒙古部分獨立了,所以蒙古分離了,它一部分是一個國家,
  • 遠東地區的領土對俄羅斯有哪些價值?
    俄羅斯遠東地區指的是西伯利亞的中東部,面積約為621.59萬平方公裡,約佔俄羅斯全境領土的三分之一,人口大約是620萬。符拉迪沃斯託克(也叫:海參崴)作為俄羅斯在遠東的最大的港口,東出與以中日韓為代表的亞洲經濟大國交流,西面直接進入西伯利亞大鐵路,是遠東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
  • 曾經的中國領土,如今的遠東最大城市,寓意為東方統治者
    符拉迪沃斯託克位於亞歐大陸東面,原名海參崴,清朝時為中國領土,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割讓給俄羅斯,俄羅斯將其命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寓意為東方統治者或是徵服東方的意思。
  • 我們怎麼丟掉海參崴的?俄國人趁人之危,鬼子六難辭其咎
    由於海參崴同屬於滿人的「龍興之地」,因此常年禁止漢人前去採參、經商、漁獵,久而久之,這個地方荒無人煙,清朝逐漸失去了對海參崴以及周邊地區的有效控制。權力的真空招來了貪婪的獵食者,那就是北方大熊俄國人。由於清朝無人打理這片領土,沙俄巧取豪奪,對這片區域形成了事實上的佔據和控制。俄國侵佔中國領土的行徑顯然是不合法的。早在1689年,康熙皇帝就與俄國籤訂了《尼布楚條約》,規定了中俄雙方的邊境線,從黑龍江支流格爾必齊河到外興安嶺一直到海都屬於中國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