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對社交網站Facebook是否會步MySpace後塵,進軍中國市場有著眾多的猜測,更多的人認為,Facebook可能會通過收購進軍中國市場,不過,Facebook很快對此予以了否認。
過去數月裡,投資者一直對Facebook將如何踏入中國市場進行了種種猜測。Facebook的強勁對手新聞集團旗下的MySpace於4月推出了中文網站,人們不禁要問Facebook何進以及以何種方式緊隨其後呢?Facebook會象MySpace中國公司那樣白手起家,還是會通過收購中國對Facebook感興趣的公司來進軍中國市場呢?如果Facebook欲通過收購的方式進軍中國市場,那麼哪家公司會幸運地成為其收購對象呢?市場認為,千橡互動集團擁有的社交網站校內網以及中國另一家Web 2.0網站天網最有可能成為其收購對象。
11月19日,Facebook迅即出來闢謠,當天晚上,Facebook發言人已經否認了英國一家媒體有關公司正在與中國更加卓越的一家社交網站佔座網舉行會談,討論價值達8500萬美元的收購事宜的報導。
人們之所以這樣猜測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微軟於10月24日對Facebook進行了2.4億美元的投資證實了該社交網站作為最受青睞網際網路公司之一的社會化網絡公司的地位。與此同時,中國是全球網際網路市場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中國擁有1.6億以上的網民,是繼美國之後全球網民第二多的國家。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師Richard Ji稱,目前,中國網際網路普及率首次超過了其人口的10%,這種增長速度可能還會更快。以前其他市場的經驗顯示,在網民人口超過總人口的10%之後,上網人數的增長不是呈線性增長,而是呈冪次方增長,也即跳躍式增長。這種增長方式意味著MySpace和Facebook等社會化網絡領域的領導者如何能夠成功地本地化業務,其在中國就有機會實現快速成長。
另外,進入中國的該市場的門檻相對較低,此外還有大量的本地競爭對手提供類似於MySpace和Facebook所提供的服務。北京一家市場調研公司BDA估計,目前中國擁有100多家社會化網絡服務提供商,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從有了網站這一概念到網站在中國興起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不過這種情況再不會發生了。社會化網絡公司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
不過,就那些對中國用戶創建內容感興趣的美國公司來說,社會化網絡比視頻共享業務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象中國的土豆網不得不花比其相當的社會化網絡公司更大的費用來構建基礎設施。另外,視頻共享的內容在管理上也更加嚴格。在美國一些大的Web 2.0公司中,MySpace已經採取了更加積極的舉措,於四月推出了其中文服務。本地競爭對手似乎並沒有受到MySpace或Facebook的威脅。千橡互動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陳一舟說:「它們涉足這個市場太晚了。人們並不願意使用新品牌的網絡。」目前校內網擁有70%的該市場,現在還針對高校學生及白領人士構建網絡,以尋求新的增長領域。
MySpace和Facebook的競爭對手Friendster嘗試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方法。它並沒有在中國開展業務,而是在位於美國的伺服器上提供中文服務。把中文服務與其主要的美國服務相結合,使得Friendster在針對中國用戶銷售廣告方面非常困難,這就要求該公司必須更加循序漸進地集中於其中國策略。鑑於雅虎、eBay,甚至是Google在試圖進軍中國市場時所遇到的問題,採取循序漸進的策略非常重要。許多公司開始吸取教訓。它們不是大舉進軍中國市場,而是悄無聲息地把它們的核心服務打造得越來越適合中國人的口味。BDA的常務董事Duncan Clark說:「如果它們要以中國為目標來擴大營收,就必須要擁有針對中國用戶的廣告。最終,這些公司希望擁有獲取本地廣告營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