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Facebook的「社區市場」在中國火不起來?

2020-11-25 人人都是..

將美國新興網際網路模式copy到中國,應該嚴謹的考慮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模式、國情與文化、用戶習慣與特質等各方面的差異,這是決定創業者推出的產品能夠成功實現本土化落地的重要前提。

早前,就曾經有一些用戶和商戶利用Facebook內部的群組功能,進行商品零售。不過,日前facebook正在順應這種用戶利用facebook兜售二手商品的趨勢。

Facebook網站有一個針對買家和賣家的基於社區交易平臺的產品,叫做「本地市場」,用戶通過facebook應用程式底部按鈕可以看到這個新的功能,它還提供了統一化的界面、以及基於商品關鍵詞搜索的功能。

詳細點說,就是包括一個「買」和「賣」的界面,除了能夠展示用戶在所有組別中的商品,還可以通過關鍵詞搜索整個市場的特定項目,包括可供出售的物品分類,照片和價格。

facebook 的這個本地社區市場,用戶可以上傳他們想賣的東西,也可以看到住所附近的零售品牌和商品哪些是自己想買的,而社區裡不遠的鄰居們看見心儀的商品都可以通過facebook的社區交易平臺進行交易。目前,這一平臺在商品種類上正在變得豐富,包括服裝服飾、美容健康、家居產品、嬰幼兒商品、計算機以及電子產品等品類。

在過去的幾年裡,Facebook一直在嘗試將社交與電商進行結合,尋找新的盈利模式與路徑並提升用戶粘性。Facebook曾嘗試過數字網店、生日禮物和其他購物方案,但成效並不顯著。但儘管如此,Facebook仍在繼續嘗試如何將超過14億用戶的社交平臺的用戶與流量基礎利用起來,改善用戶的購物的方式。

Facebook為何要對社交電商如此執著?

那麼,Facebook為何要對社交電商如此執著呢?我們知道,這首先是源於facebook將基於這種模式為用戶創造交易上的價值,繼而拉升用戶粘性。早在2013年,也有數據表明Facebook在英美兩國的活躍用戶均在以每月百萬量級的數目下滑。這不得不引發Facebook去思考如何通過為用戶創造商業價值來保持用戶粘性。

其二,facebook想將自身打造為兼具社交和電商的雙平臺,避免有價值流量不斷流失的風險。通過facebook本地市場,用戶要購買東西,不需要將連結指向其它網站上,而是讓用戶在網站內自生長,直接在網站的網店內進行購買,讓流量在社交平臺之內可以自轉化。

再次是優化非匹配用戶的接觸和數據挖掘的需要,利用Facebook潛在的龐大目標用戶數據,向用戶推送更加符合需求的產品,創建一種基於精準計算與興趣匹配的購物信息流。

這對於企業與商家而言,則是針對目標用戶群體推送廣告與商品的極具價值的數據,使得廣告更有效,從而使得facebook的廣告價值進一步提升,也可以將這些重要信息授權給企業使用。

從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出,facebook推出的「本地市場」的功能在於能幫助用戶買賣二手商品,為用戶創造商業價值並強化社區文化,在筆者看來,這項應用是完全順應美國市場特點的產品。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有成熟的社區文化以及二手舊貨買賣的歷史文化基礎。

Facebook推出社區購物模式有美國成熟的社區文化以及二手舊貨買賣的歷史文化為基礎

二戰後的美國由於超前消費很嚴重,為了節省其他開支,二手舊貨買賣一度流行,在美國叫garage sale,就是人們直接在自己的車庫裡擺起攤子做買賣。或者把自家的舊貨搬到跳蚤市場,大家聚在一起賣;比較值錢的物件甚至會委託舊貨商店拍賣等。

他們傳統的推廣手段就是在附近主要路口插上簡單廣告標籤和地址, 而來買東西的人往往也是附近的街坊鄰居,平時忙沒有機會聊天,這時候恰恰是互相聯絡感情侃大山的好機會,二手買賣在美國有其歷史文化基礎,也是美國「社交文化」的一種。

早前ebay在美國的發展就從主打二手商品拍賣開始發展,目前facebook推出該功能意味著facebook要開始將戰火指向ebay。因為facebook的做法這就相當於在社交網站的內部建立了一個淘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社群文化、公民文化非常成熟,人與人之間、鄰裡之間具備友善和信任的文化基礎,美國的舊貨交易基礎本身就帶有社交屬性,也就是說,facebook這項應用功能,則是順應了美國社會社交文化屬性與歷史文化成因以及用戶需求。

美國的二手舊貨買賣的文化也是基於美國社群中的人們體認到自己與其他社群成員相互依賴,進而會順從他人的期望的一種公民社群文化,這是二手商品買賣的社會與歷史基礎。

缺失公民社會結構的信任機制,國內網際網路公司應慎重引入社交二手買賣模式

因為社會文化,結構,人際文化的不同,facebook的本地市場功能若複製到中國,在本土化進程中往往會產生水土不服諸多問題。因為在中國缺失的恰恰是美國公民社會社群結構互信的基礎。

這在眾多美國網際網路產品在中國遭遇滑鐵盧即可見一斑。比如從eBay在中國的敗退案例來看,ebay主打二手商品拍賣,而淘寶二手商品則從來不是主營業務。

ebay由於公民社會信任基礎,即便缺乏交易擔保手段,但在美國依然能活下來,但中國缺乏公民社群的基礎,沒有擔保交易難以讓用戶有足夠的安全感與信任基礎;而淘寶的支付寶擔保交易,則消除了消費者對網絡購物的不信任感。

這其中的重要一環在於,美國公民社會結構中長期以來形成了有效的信任機制,公民社會的信任基礎與經濟發展水平、人們整體文化素質、公共服務水平、法治制度的完善性與社會文化息息相關,目前在中國,各方面標準均為到位,導致整體社會安全感的缺失,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是一種防禦心理。

在國內,雖然同城交易與社區互助軟體、社區O2O也在逐步興起,但基於社交平臺架構的二手商品買賣模式卻並沒有facebook那樣成熟的社群基礎,也沒有那麼大的用戶覆蓋面與社交屬性。目前國內基於社區的各種O2O創業也層出不窮,將這種社交二手電商模式引入到社區O2O模式之中能適應中國市場嗎?

我們知道, 國內各城市小區是中國式社區的最普遍也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它是同小區居民的一種小範圍的社交,但在中國,一個人搬入到一個全新的小區,並不意味著能夠打入到這個小區的圈子,即便是每天見面,但若是沒有首次打破社交的僵局,那麼也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而已。

小區社交一般是陌生人之間從平時的見面互動與交流中自然產生社交關係,而人們不會寄託於一款APP來打開局面構建社群關係。正如社會學家Gusfield指出,鄰近性與共享彼此間的範圍也不可能自行去建構社群,關係面向仍是關鍵所在。

目前來看,國內不少社區物業管理不規範的現象隨處可見,流動人口高導致國內小區居民對於安全的要求勝過社交的需求,因此社區居民之間的互相信任程度並不高,二手買賣一旦出現糾紛與質量問題或誠信問題,則會加劇這種不信任關係,社區社交要打破居民樓之間的障礙難度可想而知。

在中國的社區發展不成熟不規範的狀態下,線下文化反而會反向掣肘線上社交二手電商文化的普及。

因此,在國內,社區O2O一般都傾向於主打外賣、家政、洗衣等與社交關聯性不強的O2O模式之中,所以,而只有在發達的公民社會結構中,隨著社群系統與公民意識的成熟,才能為社群應用的建立線下文化的基礎,基於社交的社區二手商品買賣在中國則沒有落地的土壤。

這也是眾多主打信任社交的美國網際網路產品在中國沒有市場的重要原因,比如美國拼車軟體Lyft在美國的火爆但在中國遇冷即是一例。lyft加入了社交元素,即鼓勵司機與乘客交友的文化。

Lyft要求乘客在上車的時候和司機「碰拳頭」來打招呼,也鼓勵司機給乘客遞水喝、幫乘客手機充電、放音樂來打開陌生人社交的尷尬局面,在西方,由於公民社會文化的開放性與信任基礎存在,陌生人交友不存在大的障礙。

但在國內,陌生人之間並沒有一種強信任關係,陌生人交友存在隔閡或不信任感,「搭陌生人的車」這個「社交駕乘」噱頭漂洋過海到國內受到文化阻礙之外,也是國內由於缺失了公民社會結構中的信任基礎與機制導致了水土不服。

Facebook在社區市場上的探索也不適用國內社交巨頭

另外,Facebook在社交電商方面的實踐或許能為國內的社交電商帶來一些新的啟示,但也未必適合騰訊等國內社交平臺。

無論是騰訊還是facebook,都是以關係鏈作為根本的SNS公司,因此會高度依賴用戶的增長,經營好與用戶關係依靠用戶增長是根本,用戶的流出會動搖的根本,確保社交電商與用戶體驗的並存發展,關係著社交平臺的生死存亡。

所以我們會看到,無論是微信,還是facebook,在商業化與社交電商的探索上總是慎之又慎。因為它還需將注意力集中放在改善手機用戶的體驗上。

在中國,由騰訊所領銜的社交電商曾被認為是社交電商未來的發展方向,但目前來看,騰訊社交電商顯然已陷入了困境之中。朋友圈賣貨的模式已讓用戶反感,而朋友圈中的商業詐騙與殺熟等現象泛濫,殺熟與朋友圈賣貨模式已口碑盡失,代理跑路、業績下滑的消息充斥在微商耳邊,讓其疲態盡顯,這更意味著在中國,基於社交平臺為用戶創造一個二手貨物買賣的C2C模式都不是一個好生意。

但總而言之,facebook與國內騰訊面臨的困境大致類似,即海量用戶的電商變現難題,如何把用戶從社交引流到電商,這是facebook與騰訊的終極難題。

目前來看,Facebook由單純的社交平臺向兼具社交和購物兩項功能的平臺轉型,但其商業模式的推進與社交電商模式完善還有待時間來證明,另一方面,也需要人們逐漸改變現有的網絡購物習慣和理念,其前景尚未可知。

這也體現出,擁有巨大流量和用戶數據的Facebook已經不滿足社交規則下的盈利路徑,寄望探索出更多的商業模式。

但目前對於國內創業者或者巨頭公司而言,從前面的分析看出,由於歷史成因、公民文化差異以及社群發展成熟度等原因,將facebook的社區購物模式copy到中國,或將註定以失敗收場。

這啟示創業者,將美國新興網際網路模式copy到中國,應該嚴謹的考慮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模式、國情與文化、用戶習慣與特質等各方面的差異,這是決定創業者推出的產品能夠成功實現本土化落地的重要前提。

#專欄作家#

王新喜,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際網路從業者,百度百家、艾瑞網專欄作家、虎嗅網、鈦媒體認證作者,關注IT熱點背後的本質,窺視TMT行業精髓,分享有價值的觀點。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終於有中國版的Facebook了
    人人網的失敗以及無數人的效仿失敗導致了一個觀點:facebook模式在中國無法成功。但是用戶的呼聲卻一直不斷,從一月份X博士的《我挺懷念那個2008年的人人網》刷屏,到8月份新世相的《13年後重新登陸人人網,你會看到你青春的截止日期》。
  • Facebook登陸中國市場 推出簡體中文版
    【搜狐IT消息】北京時間6月21日消息,據外電報導,社交網站Facebook.com推出面向中國大陸網民的中文版本,期待在世界最大的網際網路市場與本地和海外競爭者分一塊蛋糕。  中國大陸的用戶輸入該網站的網址後,會跳轉到http://zh-cn.facebook.com,後者是簡體中文版本。
  • 受眾太少or技術壟斷 靜電容鍵盤為何火不起來?
    與它同期出道的機械鍵盤如今已是大紅大紫,反觀靜電容鍵盤,雖有著獨特的手感,卻長期叫好不叫座,產品也寥寥無幾。那麼問題就來了,靜電容鍵盤為什麼火不起來?在講故事之前,我們還是先來簡要了解一下靜電容鍵盤的構造。靜電容鍵盤的PCB板,上面有錐形彈簧和和橡膠碗錐形彈簧特寫從觀感上來說,靜電容鍵盤的構造可以說是薄膜鍵盤和機械鍵盤的融合。
  • 進入中國市場5年 椰子水為何還不火?
    除了國際品牌之外,在國內市場很難看到其他品牌。幾年前娃哈哈推出椰子水品牌Little CoCo,但沒多久便消失在市場中。2016年天喔推出樸爾可可椰子水,定價9元左右。這款曾經主打線上渠道的椰子水,如今出現在主流大賣場。除此之外,一些區域型椰子水品牌也並未能在全國市場流行開來。   具有潛力的椰子水,為何中國品牌很難操作成功?
  • 棒球在中國為什麼火不起來?
    這樣的聯賽為什麼在中國火不起來呢(甚至連接受都很難)?實際上,不僅是MLB,包括NFL、德甲、英超、NBA的火箭隊等大多聯盟或公司進入中國,他們都很難獲得成功。因為這個市場的政府干預程度過高,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借鑑的案例,而且體育產業還屬於初級階段,他們賴以生存的法寶只是贊助商,其他方面的開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跨境電商如何用Facebook引流
    推廣自己的Facebook 推廣自己的facebook,就是推廣網站的一種方法,因為上一步,我們已經把自己網站與Facebook關聯起來,把你的facebook推廣出去,就有希望把你的facebook的fans帶到你的網站。 4.
  • 2020爆紅後,又回歸冷清的城市,廣東湛江為何就是火不起來?
    湛江的旅遊一直不溫不火,在廣東省內這個小範圍都算是一個小眾的旅遊城市,更不要說在全國的範圍內了,幾乎沒人知道湛江這個城市,大概只有吃貨們都知道個「湛江生蠔」。 但是在2020年夏天這座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城市,誰也沒想到,會因為《隱秘的角落》這一部小成本的網劇而火出圈,據說當時在湛江取景拍攝時
  • 澳大利亞葡萄酒是怎麼在中國火起來的?
    但澳大利亞葡萄酒究竟是怎麼在中國火起來的?它的模式可以複製嗎?  1.從小透明到市場頂流  從初入中國市場到佔據中國葡萄酒來源國榜首,澳洲葡萄酒花了十五年的時間。但十五年,足夠一個市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4年以來,隨著WTO的推進,中國葡萄酒關稅大幅降低,全球葡萄酒大肆湧入中國市場,澳洲葡萄酒也趁機湧入。
  • Facebook如何防止被封帳號?有哪些技巧防止Facebook被封?
    經常聽到大家說起Facebook又被封帳號了,又怎麼樣了,怎麼樣的不友好,其實要我說,平臺都是保護用戶的,只是部分人把市場環境搞得比較亂,所以平臺才會嚴苛起來,所以才會傷及一些無辜用戶! 5.切忌IP位址不固定。 對於正常的普通用戶,每天登錄的IP位址基本都是一樣的。Ip地址來回變,facebook會認為你有問題。 建議用固定IP的vpn登錄,且這個ip你自己獨享,不會被別人登錄,否則容易遭受別人犯錯的牽連 6.不要在封過你兩次新帳號的電腦上再申請註冊facebook新號!
  • 東半球有微信,西半球有Facebook:社交與社區的霸主之爭
    不過,隨著社交、社區產品的普及,大家似乎不再滿足於朋友圈、QQ空間、Facebook、人人等社區形態,而要去尋求「新鮮感」。「新鮮感」刺激下,新穎型「主題聊天」興起事實上,社區型產品的增量市場潛力大。尤其是大家開始覺得朋友圈和Facebook等社區狀態變得平淡的時候,以興趣為標籤的社區型產品開始發展。
  • 美國火雞又肥又大,為何在我國流行不起來?
    因我國幅員遼闊,僅是一個市的美食,便多得數不清。在此種環境中,誕生了很多大廚,擁有高超的廚藝,能夠輕鬆處理各種各樣的食材。但是,有這麼一款食物,在美國可謂是非常流行,數量眾多,超過500萬,肉質充足,卻始終在我國無法真正流行起來,究竟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先來聊聊火雞,最早產於美國和墨西哥。
  • 扎克伯格facebook怎麼賺錢 社交網絡馬克廣告論並不現實
    劇呱呱記得在電影《社交網絡》裡有這樣一個場景,馬克和愛德華多因為廣告問題起了爭執,他堅持「加廣告會讓臉書變得不酷」,那麼現實當中facebook怎麼賺錢的,真的不靠廣告嗎?馬克在電影裡的經典廣告理論現實當中扎克伯格怎麼看?
  • Tvix創始人吳波:為何中國出不了YouTube?
    我覺得這也就是為什麼像大型門戶網站現在都不願意輕舉妄動,因為這是很重的負擔。另外,伺服器的成本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如果帶寬成本、伺服器成本不解決,視頻社區要想作起來是不可能的。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美國的網絡廣告銷售市場比中國大得多,它的單價又是中國的10倍到20倍,而帶寬的成本比中國則要小得多,所以YouTube模式能夠在美國成功,未必就代表它在中國也能成功。
  • Facebook收購域名F8.com
    域名註冊時間是1995年,2雜域名字符短,其中帶「8」的含義,可以理解為「發吧」寓意十分吉利,對於中國投資人而言 Facebook為何要收購 實際上,國外企業收購域名大多數還是以英文域名、字母域名為主,像Facebook這樣收購2雜域名的並不多
  • 《乘風破浪的姐姐》火了,「火了」用英語怎麼說呢?
    這檔真人秀已經在中國的社交平臺引起轟動。 xx isall overmoments/ twitter/facebook/ ... -The news is all over facebook. 這則新聞在臉書刷屏了。
  • 蘋果facebook登錄不了怎麼回事 手機facebook無法登陸解決方法?
    > 手機facebook無法登陸打開解決方法。剛剛申請了手機facebook帳號後,不知道怎麼了,居然無法登陸上去,密碼跟帳號都是沒有問題的。就是打不開,登陸不上去啊。下面就跟大家介紹一下手機facebook無法登陸打開解決方法。
  • 不做社區團購,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巨頭?
    不做社區團購,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巨頭?從去年開始,巨頭們通過研究調查,對於社區團購模式的認知一直在加深和改變。我和美團有比較長時間的交流,他們在去年就已經明確要做社區團購了,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今年受疫情影響生鮮電商起來之後,他們才跟風一股腦兒入場。美團做社區團購,是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調研所做出的決定。
  • 2021年社區金融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 2021-2027年中國社區金融市場...
    《2021-2027年中國社區金融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對我國社區金融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全面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社區金融市場發展動向進行科學預測,還根據社區金融行業的發展軌跡對社區金融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社區金融產業投資者尋找投資亮點。
  • 橄欖球在中國怎麼還火不起來
    在中國真正能看懂橄欖球的球迷寥寥無幾。   其實NFL這些年在中國做了不少推廣活動,比如請傳奇巨星科德爾.斯圖爾特到國內參加宣傳,還組織國內媒體人體驗橄欖球運動,但好像收效不大,前幾年還是中央5轉播超級碗,今年改在北京臺,而且廣告不多。目前英式7人制橄欖球已經正式列為2016年巴西奧運會比賽項目,國家體委這才急頭白臉地開始抓這項運動,同時在全運會增設此項目。
  • Facebook註冊「Facebook.我愛你」預示著什麼
    據記者了解,在".我愛你"日升期期間,美國知名的社交網絡服務網站facebook率先搶註了"facebook.我愛你"和旗下品牌"instagram.我愛你"兩大域名。從前不久的扎克伯格中國行和他的"中文秀"到這次的中文域名搶註,難道Facebook真的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