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主席的詩句中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生動的畫面,雄鷹振翅飛翔於遼闊的天空,讓我們的心情似乎也自由靈動了起來。
自古以來,老鷹就成了我們最熟悉而又最陌生的鳥類(也許沒有之一),我們時常可以看見老鷹劃破長空的雄姿,聆聽關於老鷹的寓言故事,這樣看我們與老鷹的關係似乎很熟悉,但我們卻會對它產生一些誤解。
寓言故事中寫道:老鷹活到40歲的時候會拔毛斷喙,用力將舊喙擊打巖石,直到完全脫落,然後等候新的喙長出來;接著把指甲拔掉,長出新的爪子;再把羽毛拔掉,讓新的羽毛長出來,五個月以後才可以重新飛翔。這樣它可以再活三十年。
雖然說寓言故事有一定的事實依據和教育意義,但老鷹斷喙重生這個說法實在是太荒唐了。但是有人居然還拍攝了相關的視頻,所以要一探究竟就必須搞清楚這裡的鷹到底是何方神聖。
這個傳說的英文版本題目是「rebirth of the eagle(eagle的重生)」,不過這裡的「eagle」翻譯為「鷹」並不準確,正確的翻譯應該是「雕」。雕和鷹都屬於鷹科,但是兩種的亞科不同。而視頻中展示的鳥,也不是鷹,而是美國的國鳥——白頭海雕。
於是現在的問題變成:即使是雕,就可以通過拔毛斷喙重生,活到70歲嗎?
白頭海雕
首先,雕無論如何是活不到70歲的。據記載,野生的白頭海雕最長壽的記錄是21年零11個月,人工馴養的能活到48年。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下,動物剛剛步入老年就基本沒有防禦能力,早早死於非命了。
而已知最長壽的鳥並不是雕,老鷹的平均壽命是50歲,野生的黑背信天翁有活到59歲的,動物園飼養的安第斯神鷹能活到80歲。
紅尾鷹
其次,這一套「拔毛斷喙」的自殺式行為並不可以讓鳥類重生。鳥類更換羽毛倒不是什麼新鮮事,而且它們經常這麼幹,尤其在繁殖期,就會長出與眾不同的「繁殖羽」。
白鷲的繁殖羽
那麼喙又是怎樣的呢?光溜溜的鳥喙從鳥頭上伸出來,看起來好像是凸出來的獨立零件,其實它是頭骨的一部分。這是金雕的頭骨,可以看出鳥喙和頭骨是相連的。
而且在重生的5個月裡,爪子、嘴、羽毛都沒長利索——不能捕食,雕吃什麼呢?代謝緩慢的烏龜或許還能挺住,但是新陳代謝這麼快的鳥類肯定是必死無疑了。
此外,喙並不是毫無知覺的。鳥喙的表面覆蓋著一層像指甲一樣的角質,下面是敏感的組織,類似人指甲底下的「活肉」,再下面就是骨頭。如果有東西穿透了這層角質,鳥類就會感覺非常疼痛。
有些養雞場為了避免雞之間互相打架,造成傷害,就會把雞的喙尖切掉。但動物保護組織認為這是十分殘忍的。如果雕真的把喙敲掉,就相當於我們把上下頜砸掉,連骨頭帶肉,血光四濺,腦漿不流出來就不錯了,還涅什麼槃。
因此,拔毛斷喙、涅槃重生是實錘的傳言,這種說法簡直是無中生有,憑空想像。無論是雕,還是鷹,還是其它鳥類,也不可能採取這種自取滅亡式的行為。
文 | 小實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