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斷喙?方法,注意事項

2021-01-10 騰訊網

斷喙是雛雞飼養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斷喙可有效防止啄羽,啄肛,啄蛋等啄癖的發生;它可以避免小雞浪費飼料,降低飼料成本。但是斷喙也可能引起雛雞一些應激反應。

例如,不正確的斷喙會導致雛雞出血並降低其抵抗力。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死亡。因此,在斷喙期間應特別注意雛雞的飼養和管理。通常在7-9天日齡的時候進行。此時,雛雞個體很小,易於操作,出血少,應激小。如果斷的較為準確,則可以一直保留直到產蛋為止,不用再次斷喙。

1、斷喙方法

斷喙時,用左手握住雞,拇指靠在雞的後腦,食指放在雞的脖子下部。輕輕按雞的喉嚨以收縮舌頭,以免割傷舌頭。注意不要用力過大,建議不要左右搖動雞頭。中指護胸,將雞身體握在手掌中,將無名指和小指之間的兩個爪子夾住以固定它,然後將雞頭向刀片傾斜,使上喙比下喙更多切一些。

切除的部分為:上喙從喙的末端到鼻孔的1/2,下喙從喙的尖端到鼻孔的1/3。注意切斷生長點,其餘部分與鼻孔距離2mm。切斷部分的橫截面呈焦黃色,不應有滲血。

2、斷喙時的注意事項

(1)在炎熱的夏天,應在清涼的早晨或傍晚進行喙切割以減輕應激。

(2)使用磺胺類藥物時切勿割斷喙,否則很容易引起出血。

(3)雞群受應激時,切勿割斷喙。例如,如果雞群剛剛接種過疫苗或剛剛患上疾病,則必須在雞群恢復正常時進行。

(4)斷喙可能誘發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葡萄球菌疾病等疾病。因此,有必要在斷喙之前和之後加強籠子等衛生和消毒工作,並及時放置抗生素。

(5)上下喙張開時,禁止進入斷喙孔,否則可能會割斷或燒傷雞舌。

(6)斷喙的長度必須適當。斷喙不充分,會在產蛋後期容易形成啄癖,無法實現斷喙的效果。如果喙切得太大,會影響雛雞的飲水和餵養,進而影響雛雞的發育。

(7)由於斷喙後常有嚴重的應激反應,因此有必要加強雞斷喙後的飼養和管理。斷喙後一星期內應給予足夠的飼料,以減輕傷口接觸食槽而引起的痛苦;飲用水應保持新鮮;

斷喙後一周之內,不得進行任何防疫措施或其他措施,以免加重應激。可以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K和多維電解質,以減少斷喙後的出血和應激。

(8)喙切不徹底的,可以在育成期(10-14周齡)進行第二次斷喙。在第二次斷喙之前的24至48小時,應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K,以防止出血。

相關焦點

  • 後備雞斷喙、修喙技術
    但飼養管理中往往被生產者忽視的一個環節就是斷喙質量,忽視斷喙質量對育成質量乃至生產性能表現的影響,導致育成質量不達標,生產表現不穩定,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做好產蛋雞的斷喙非常重要。首次斷喙是在7~10日齡,更合理的時間是10日齡(因為7日齡通常做疫苗)。其次在6~8周齡時對第一次沒斷好的雞進行修喙1  雞喙的作用主要是啄食、飲水、爭鬥。不斷喙的後果是刨料、互啄。
  • 七彩山雞養殖知識:雛雞的飼養管理技術
    雛雞是指從孵出到8周齡的小雞,雛雞的飼養管理是整個山雞生產中打基礎的關鍵階段。雛雞生長發育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育成雞的整齊度和合格率,間接影響成年母雞的生產性能。好的初生雛雞應體格健壯,發育勻稱,羽毛整齊、叫聲洪亮、眼睛有神,活潑好動,胸部豐滿,腹部柔軟、臍部平整、無血跡。
  • 養殖雛雞需要掌握哪些技術?以及養殖的注意事項
    本期主題:養殖雛雞需要掌握哪些技術?以及養殖的注意事項三農導語:雛雞是指剛出殼的小雞,雛雞的各項技能發育尚未完善,所以抵抗力較差,如若養殖不好,則很容易感染各種疾病,所以培育出健壯的雛雞是養殖能否成功的關鍵前提,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雛雞的養殖技巧。
  • 雛雞第一天如何管理才更健康?
    雛雞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多數雞場的實踐證明,養雞隻有在小雞養殖好了,後期大雞才更容易管理。而養雞的重要性就是在頭三天,第一天為最關鍵。在來雛雞之前,要做一些準備,上面說的這些要提前準備好,以便於雛雞到來時能夠及時喝上水,吃上糧食。5,育雛室裡要消毒乾淨。在上一批雞出欄後,往往殘留了一些病菌,這會造成下一批雞在養殖上的困難,因此育雛室一定要用消毒藥消毒乾淨,不留死角。消毒的方法是:地面用石灰水潑灑,而空間,食槽用一些碘類消毒藥噴霧。
  • 養雞必備,5個方法快速鑑別雛雞性別,趕緊收藏
    在蛋雞或種雞生產中,母雞的生產效益遠高於公雞,在養雞過程中買雛很關鍵,除了選擇雛雞的品種、質量等,對雌雄雛的辨認很關鍵。因為有些育雛方法需要進行分群飼養,因此雛雞雌雄鑑別方法是養雞場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 養雞必備,5個方法快速鑑別雛雞性別,趕緊收藏
    在蛋雞或種雞生產中,母雞的生產效益遠高於公雞,在養雞過程中買雛很關鍵,除了選擇雛雞的品種、質量等,對雌雄雛的辨認很關鍵。因為有些育雛方法需要進行分群飼養,因此雛雞雌雄鑑別方法是養雞場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今天100唯爾教育小編就結合100唯爾教育《家禽孵化技術》VR仿真課程來介紹下如何鑑別雛雞的性別以及在鑑別過程需要特別注意哪些地方。
  • 雛雞開食和開口的方法介紹
    而給雛雞開食也是在雛雞養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步驟,那麼雛雞需要在什麼時候進行開食呢?有哪些方法呢?  雛雞要用為什麼開口?  從小使用達龍禽初乳,可以防治白痢病、腸道疾病和免疫抑制病,保肝護腎,促生長,提高採食量。明顯提高成活率,健雛率。生長速度快,不會得腸胃病,同比日齡30天大10-30%。
  • 下蛋雞的管理,在不同的生長時期,採取不同的方法
    在育雛房間之中會使用很多的工具,都需要提前清洗並且消毒,而且工作人員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完成,包括在清潔衝洗以後使用藥品噴霧,最後再進行一次燻蒸,完成得徹底而細緻才能避免大量細菌滋生,讓雛雞更加健康。進雛之前前三天左右可以在室內進行一次徹底的消,大多數養雞場採用的都是燻蒸的方法。
  • 雛雞白痢病預防方法,巧治雛雞白痢病
    家禽養殖 舉報   雞白痢病  雞白痢病是由水門氏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對於雛雞危害很嚴重
  • 養殖山雞雛雞有哪些要點,飼養,管理都應該怎樣做
    這樣的搭配方法是非常科學的,同時這樣的消毒方法也是很合理的。一般都需要給料槽,水槽,牆壁,地面消毒。二、山雞雛雞的選擇。在雞舍準備好以後就開始選擇雛雞了,在選擇雛雞的時候,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和方法,比如說可以從它的外觀上看,如果它的絨毛髮亮整齊同時大小一致,那麼這樣的就非常符合標準。
  • 雛雞分辨公母:怎麼鑑別雛雞的公母?這些方法看完就會了
    提要:雛雞分辨公母:辨別雛雞性別作用大,這些方法很實用小雞分辨公母,對於養殖有巨大的作用,我們都知道母雞生蛋,公雞不能生蛋,那麼在養殖場裡面清一色的母雞是如何分辨出來的呢?根據網上小夥伴提供的方法,總結起來大致有:羽毛辨別法;行為辨別法;生殖器辨別法;雞蛋辨別法等。這些辨別方法多種多樣,那麼哪些方法效果好,哪些方法效果不好呢。憑經驗總結出來的分辨方法。
  • 怎樣飼養竹絲雞雛雞?雛雞開口用什麼?
    雛雞作為烏雞的重要成長階段,在烏雞養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好雛雞的養殖工作呢?  雛雞開口用什麼?  從小使用達龍禽初乳,可以防治白痢病、腸道疾病和免疫抑制病,保肝護腎,促生長,提高採食量。明顯提高成活率,健雛率。生長速度快,不會得腸胃病,同比日齡30天大10-30%。
  • 如何挑選優質雛雞?
    雛雞的卵黃大約含有2克的脂肪和2.5毫升的水分。脂肪中含有的能量能維持雛雞3天之需。如果環境溫度低於26℃,雛雞卵黃中的水分同樣能維持3天。 但是,如果環境溫度達到40℃,卵黃中的水分8-10小時就能耗盡。所以,雛雞運輸過程中如果有短暫的熱應激,即便對成活率沒有影響,但也會影響到雞隻的增重。
  • 什麼是畸形雛雞?雛雞體重、均勻度,你養的雞達標了嗎?
    體重:由於雛雞品系的不同,雛雞初生重(出雛器檢出後2~3小時內稱重)會有不同要求。一般雞雛體重是種蛋體重65%左右各個階段種蛋重量不一樣,雞雛體重會略有偏差。均勻度:較優秀雞雛,一般均勻度較好,外觀大家整齊,均勻一致,略有大小不齊,每次做疫苗或者上料之前,注意分群飼養,大小分開,強弱分開。  母源抗體:均勻並達到一定水平的母源抗體。其中新城疫:8~10;H9:8~10;H5:7~11,根據種雞抗體水平不同以及其他一些綜合因素,均可以影響早期雞雛的母源抗體,早期母源抗體有可能會上下略有偏差,則需要合理安排疫苗免疫時間。
  • 養雞技術|雛雞的生理特點及育雛方式
    一、雛雞的生理特點1、雛雞體溫調節能力差雛雞體溫較成年雞低3℃,其絨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溫能力差,既怕冷又怕熱。因此,在育雛過程中要提供一個適宜的溫度環境,切勿過高或過低。2、 胃腸容積小,消化能力差雛雞消化器官容積小、儲存食物有限、消化能力差,但雛雞的代謝旺盛,生長發育迅速。因此,雛雞的日糧要求營養豐富、全面、適口性好、容易消化,飼餵方法要做到少餵勤添。3、羽毛生長速度快雛雞對日糧中的蛋白質,尤其是含硫胺基酸水平要求高。
  • 養殖茶花雞技術,茶花雞不同階段的管理方式和注意事項
    養殖茶花雞技術,茶花雞不同階段的管理方式和注意事項雛雞階段。在茶花雞破殼以後的1到3天,育雛室的溫度應該控制好,把溫度控制在33度到34度,這樣才非常適合茶花雞生長。隨著茶花雞不斷的生長,每天的溫度可以下降,每周下降兩度左右。
  • 雛雞飼養管理技術關鍵點小雞孵化機小雞孵化器
    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用溫開水,水要新鮮,不要用陳水,飲水應注意消毒,飲水量隨舍溫的變化而不同。飲水的方式各異,在人員比較充足的蛋雞場可用滴管將雛雞逐個滴嘴,或用手抓住雛雞的頭部,使喙部插入水盤幾次強迫飲水,目的是教會飲水及早飲上水。雛雞的需水量與品種、體重和環境溫度的變化有關。體重愈大,生長愈快,需水量愈多;中型品種比小型品種飲水量多;高溫時飲水量較大。
  • 雛雞苗需要的新鮮空氣、光照及合理密度
    若育雛舍內二氧化碳含量過高,雛雞的呼吸次數就會顯著增加、食慾減退、生長緩慢、體質下降,因此雞舍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應控制在0.2%左右。舍內氨氣濃度過高會引起雛雞肺水腫、充血,眼結膜發炎,新城疫發病率提高,因此氨氣的濃度應低於百萬分之十,不能超過百萬分之二十。室內通風是否正常,除了通過儀器測量,也可通過人的感覺,即如果人感覺到悶氣、嗆鼻、辣眼睛或過分臭味,即判定舍內空氣汙染程度已嚴重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