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山雞雛雞有哪些要點,飼養,管理都應該怎樣做?
一、山雞育雛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要做的是,搭建好雞舍,安排好育雛室中的設備,重要的是保溫工作一定要做好,因為主機在破殼以後,對溫度的要求非常高,同時也要有合適的光照。除此之外在養育之前,應該為雞舍進行消毒。消毒工作必須要做到位,可以用2%的火鹼水來衝洗,然後再用福馬林和高錳酸鉀來燻蒸24小時。每立方米可以使用28毫升的伏爾馬琳和14克的高錳酸鉀。這樣的搭配方法是非常科學的,同時這樣的消毒方法也是很合理的。一般都需要給料槽,水槽,牆壁,地面消毒。
二、山雞雛雞的選擇。
在雞舍準備好以後就開始選擇雛雞了,在選擇雛雞的時候,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和方法,比如說可以從它的外觀上看,如果它的絨毛髮亮整齊同時大小一致,那麼這樣的就非常符合標準。還可以從它的站立情況來看,如果站立非常穩定,同時也不會有腿軟的現象,那麼這樣也非常符合標準。除此之外一定要觀察雞的眼睛看他的眼睛是否可以正常的睜開,如果眼睛明亮也能正常的睜開,這樣的雞就是非常健康的。
在選擇雛雞的品種時,應該選擇質量好的山雞,同時購買途徑也必須要從有國家合格檢驗證的地方來買。而且也要有一定的衛生防疫管理,這些都滿足了以後才可以購買,而在購買雛雞以後還要檢查是否有臍炎症等等其它疾病。除此之外也要做好運輸,在雛雞出生以後,最好是在48小時內達到目的地,在運輸過程中一定要防曬防淋,並且要防寒,千萬不能走太過顛簸的道路,這樣會影響到雛雞。
三、山雞雛雞的飼養。
在雛雞生長過程中,它所需要的營養是要比成年雞還要多,尤其是蛋白質,能滿足它身體中所需的蛋白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才能讓雛雞更好的發育生長。還需要有足夠的飲水量,而且飲水溫度應該控制在二十度左右水中可以添加活力源,這種物質可以幫助肌的身體儘快的恢復,也能讓它們更快的採食。在兩天以後可以添加腸杆康在使用3到5天能防止有痢疾或者是大腸桿菌等疾病,同時也能提高雛雞的成活率。
在開始吃食的時候也必須要注意開始時間在破殼之後的24小時到36小時之間飲水後2到3小時就可以吃食了。在雛雞階段應該讓它自由採食,也要做到少食多餐來刺激食慾,這樣才能讓它更健康的生長。
四、山雞育雛管理。
在管理期間首先要調整好它的密度,尤其是在冬天和早春的時候,密度應該適當的高一些,而在秋季和夏天的時候你都應該適當低一些,能適當的調整密度,可以提高雛雞的存活率,也能讓有著冬暖夏涼的作用。他對溼度的要求較高,溼度應該控制在70%左右,而到三周以後可以把雞舍內的溫溼度控制在50%到60之間。如果溼度過高的話很容易導致初級有疾病發生。
除此之外還要有充足的採光,每天雞舍應該採光23到24小時,如果沒有足夠的太陽光也可以用紫外線燈光來照射。隨著它慢慢的長大,燈光照射的時間也可以減少。能有足夠的陽光照射可以提高雛雞的成活率,也能讓它們在生長後期更加健康。其實飼養山雞的衝擊是比較簡單的,只要把溫度和它們脫殼之後的食物以及雞舍的衛生和陽光照射都全部掌握以後,就可以把雛雞輕鬆的培養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