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古風旋飛來。今天給大家來分享山雞品種與繁育, 山雞雖然屬於傳統狩獵禽類,但也屬於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狩獵野生山雞需要獲得狩獵證,合理捕獵,不能亂捕亂殺。人工規模飼養山雞除了在工商部門、畜牧主管部門辦理相關證件外,還需要辦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和《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經營許可證》。當然廣大養殖戶可以掛靠規模養殖企業,實行公司加農戶養殖模式,這樣就不需要重複辦證,以降低生產成本。如果有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一,山雞品種
(一)美國七彩山雞
該品種是美國經過100多年的馴化選育而成的高產品種,由我國的華東亞種雉雞和蒙古亞種雉雞雜交培育而成。在美國該品種也稱中國環頸雉,引進我國後叫美國七彩山雞或七彩山雞。美國七彩山雞以其體型大、生長速度快、繁殖率高、適應性強而著稱,已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我國目前飼養的山雞品種主要也是該品種。公山雞羽毛華麗,頭羽呈青銅褐色,具淺綠色金屬光澤;兩眼瞼無白色眉紋或不明顯;臉部呈緋紅色;頸部白色頸環較窄且不完全閉合,在頸腹部有間斷;胸部羽毛呈紫紅色,具有金屬光澤;尾羽長,呈黃褐色。母山雞一般為麻慄褐色,臉部產蛋時呈紅色;腹部灰白色,顏色較淺。成年公山雞體重為1.5~1.8千克、母山雞為1.1~1.4千克。美國七彩山雞馴化程度較高,不善活動和飛躥,生產性能較高。年產蛋量在70~120枚。
(二)地產山雞
該品種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於1978-1989年對野生河北亞種雉雞進行人工馴化和選育而成。其體重較輕,公山雞體重1.2~1.5千克,母山雞體重0.9~1.2千克。公山雞頭部眶上有明顯白眉,環頸完全且環頸腹側稍寬,胸部紅褐色,體細長,善活動,一驚飛。母山雞體型纖小,腹部淺黃褐色。生產性能較低,般年產蛋量僅20~30枚。肉味鮮美,肉質細膩,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野性強,善於飛翔,被放養後獨立生活和適應能力較強,是旅遊狩獵場和放養場較適合的飼養品種。
(三)白山雞
該品種是美國七彩山雞的白色突變種,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於1994年由美國威斯康裡州麥克法倫山雞公司引進。該品種公山雞的頭頂、頸部、喙及身體各部位羽毛均為純白色,虹膜為藍灰色,面部皮膚為鮮紅色。母山雞沒有鮮紅色的面部和肉垂,且尾羽較短,其餘部位羽色均與公山雞相同。體型大小同美國七彩山雞,產蛋量、孵化率也相近。突出優點是生長速度快,14~15 周齡即可上市。白山雞具有飼養周期短、飼料轉化率高、飼養成本低的優點。它肉質光滑、風味獨特,口感好於其他山雞。目前我國上海、河南洛陽等地大批試養。
(四)左家山雞
該品種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於1991-1996年,通過高繁殖力的美國七彩山雞級進兩代雜交河北亞種山雞培育的新品種。其外貌特徵為眼眶上方有1對清晰的白眉,白色頸環較寬不太完整,在頸腹側有間斷,胸部羽毛紫紅色,背部羽毛棕色,腰部藍灰色;母山雞背部羽毛呈棕黃色或沙黃色,腹部羽毛呈灰白色。成年公山雞體重1.5~1.7千克,母山雞體重1.1~1.3千克。據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統計,母山雞年平均產蛋62.1枚,種蛋受精率為88.5%,受精蛋孵化率為87.6%。左家山雞肉質白嫩,肌纖維細,香味濃而持久,口感很好,優於地產山雞和美國七彩山雞的肉質,深受國內外客戶的歡迎。目前在我國廣泛飼養,既具有地產山雞的抗逆性強的優點,又兼有美國七彩山雞的高產性能。
(五)黑化山雞
該品種是野生狀態下的突變品種,也稱孔雀藍山雞,於1919 年在英國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發現。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王峰研究發現,黑化山雞的羽色性狀對於環頸山雞羽色的遺傳方式是顯性遺傳,而且顯性是完全的。黑化山雞羽色性狀是由常染色體上的1對等位基因M來控制的,並不存在顯性致死現象。公山雞全身羽毛呈黑色,頭頂、背部、體側部和肩羽、覆翼羽均帶有金屬綠光澤。在頸部帶有紫藍色光澤,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呈暗黑橄欖色,尾羽為帶有黑色條紋和青銅色邊緣的灰橄欖棕色。母山雞全身羽毛呈黑橄欖棕色。其生產性能指標和肉質風味均與美國七彩山雞相近。
(六)淺金黃色山雞
該品種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於1994年由美國威斯康裡州麥克法倫山雞公司引進。公山雞頭頂和額為灰黃色,面部皮膚和肉垂為鮮紅色,全身羽毛呈淺黃色;母山雞整體為淺黃色,僅頭頂和額部的羽毛比身體羽毛顏色稍暗。成年公、母山雞平均體重分別為1.4千克和1.0千克,年產蛋量為40~50枚,種蛋受精率達86%,受精蛋孵化率達86%以上。
二,山雞引種
(一)準備工作
在引種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根據引進山雞的特點和數量,儘量滿足其設備條件。飼養人員應作適當培訓,了解品種資料和生產性能。此外還要注意,一個種雞場不宜養很多品種,一般種雞場養1~2個,最多3個品種,過多容易混雜,生產作業較難管理。追求品種數量,盲目引進新品種是不好的。
(二)引種場選擇
為了引進純正的品種和健康的種雞,引種必須選擇正規的、技術力量強規模化的山雞養殖場。山雞目前仍屬於野生動物,規模化養殖場必須有林業部門頒發的《野生動物馴養許可證》和《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經營許可證》,另外要有畜牧主管部門頒發的《動物防疫合格證》和《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有專門從事品種選育提高的技術人員,有系統的生產記錄和育種記錄,可以避免近親交配造成種群的性能衰退。在疫病預防方面,有專門的獸醫人員負責,種雞群有系統的免疫接種程序和用藥記錄,引種時可以查看。雞白痢、黴形體病是通過種蛋垂直傳播的疫病,是影響育雛期死亡率的主要疫病,種雞場對這兩個病要求淨化。引種場選擇可以通過上網查找、電話諮詢、實地考察等方法進行,最好有畜牧專業人士陪同考察。
(三)品種選擇
首先要根據生產或育種工作的需要,確定引進品種的類型,決不能盲目引進。選定的引進品種要能適應當地的氣候與環境條件。事先了解品種技術資料,包括生產性能、系譜、飼料營養的要求、外貌特徵、育成經過、遺傳性能、飼養管理特點以及抗病力和適應性等。這些對引入飼養有很大參考價值。目前,我國飼養的山雞以美國七彩山雞為主,特點是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繁殖率高。我國培育的品種左家山雞、地產山雞適應性強,也是不錯的選擇。引種時首先要掌握每一品種的外貌特徵和生產性能指標,同一品種,不同場的生產性能差別也很大。引進山雞要求健康,大小均勻致,羽色斑紋統一,日齡一致;顏色深淺不一、大小不一、羽毛髮育不良的山雞說明品種不純,以後生產性能很難達到要求。
(四)引種年齡
最好引進剛出殼的山雞苗進行飼養,引種費用較低,一般山雞苗的價格每隻4~5元,而且剛出殼的雛山雞便於運輸,運輸過程中死亡率低。一般健康的雛山雞在運輸過程中很少發生死亡。引進雛山雞後在育雛、育成過程中經過多次選擇,優秀個體留種,可以減少引種費用。如果雛山雞運輸不方便也可以購買種蛋,自行孵化或在當地孵化場代孵,山雞種蛋價格一般為1.5~2元。對於初次養雞戶,育雛技術沒有掌握,引進3~6月齡青年雞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引種費用較高,一般一組(1公4母)價格為300~400 元。出殼2天以上到1月齡以內的雛山雞在運輸過程中容易死亡,儘量不要在這一時段運輸此外,還可以購買商品雞活雞進行選留,以減少引種費用。商品山雞羽毛完全長成需要4個月左右,這時可以選擇健康、羽毛生長良好、羽色斑紋符合品種特徵、體型、體重發育良好的個體留種。
(五)檢疫工作
引進前必須做嚴格檢疫,以免帶入新病。引進後還要嚴格消毒、隔離飼養,觀察證明確實無病後才能轉入雞場正常飼養。一般隔離觀察期為1個月。
今天分享山雞品種與繁育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各位小夥伴們能喜歡,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建議,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小編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更多的養殖技巧,歡迎大家關注並轉發,您的關注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