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冊亨縣弼佑鎮偉外村油茶林長勢分外地好,將一座座山鋪得像一片起伏著浪花的碧綠海洋。走進偉外村,大老遠就能聽到「海洋」裡傳來陣陣雞鳴聲。
油茶林如碧綠海洋
「黃繼春、儂紹作、陸春平,每人領雞3隻……」
再走近,「林下雞」養殖基地裡,村民正在領取基地免費發放的種雞。
按規定,未脫貧者每戶領4隻,建檔立卡但已脫貧的領3隻,公雞和母雞合理搭配。村民將雞領回家後,基地派出專業的技術人員上門服務,傳授培訓、孵化、養殖等技術,幫助他們改良家養雞的品種,以減少病死率,從而達到養雞增收的目的。
免費領種雞現場
給群眾免費送種雞,是該鎮林下立體養雞項目與老百姓在利益聯結上的一個體現。
去年年底,在寧波市江北區的幫扶下,弼佑鎮建好基地,引入了林下立體養殖本地雞的項目,最初養殖土雞5000羽。經過半年多的時間,目前基地養雞已達15000羽。同時通過群眾居家養殖,全鎮養雞規模已達46000羽。
「以前家裡養的雞是外地拉來的,品種不好。今天我們領的是當地的,品種適合我們這的環境,比較好養。」偉外村村民儂紹作介紹道。
貧困戶領到種雞
原來,這裡的村民都有在房前屋後放養土雞的習慣,當地政府便迎合群眾的喜好,引導發展散養土雞,農戶養雞達到一定的數量,便可申請產業發展補貼。此舉大大激發了村民養雞熱情,個體養雞500羽以上的大有人在。
但由於品種不佳、養殖技術粗放等原因,農戶散養的雞死亡率較高。經過試驗,將基地養出來的雞與群眾家裡的雞混合著養,可大大提高存活率。
領免費種雞的喜悅
「這次村民免費領到的種雞,都是精挑細選過的,而且它們長期生長在油茶林裡,享受著『VIP』級別的待遇。首先是雞飼料比較講究,由玉米、豆粕、麥麩混合而成。再是雞的『運動量』也充足,每天都在山頭暢快地運動,經常性的鍛鍊讓它們擁有了好身體,因此也被叫作『翻山雞』。」弼佑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順弘如是介紹道。
「林下養殖,充分結合林下遮陰,林下草地的優勢,地上種植一些中草藥,比如蒲公英,還有夏枯草,這一系列的草藥,讓雞自己去吃掉,一方面能夠增加雞自身的抵抗能力,肉質顯得更加生態一些、營養一些。」負責養雞的技術員康淞淋說。
林間散步覓食的土雞
林間搭建的「木橋」成為公雞們的娛樂場所
油茶林下養「翻山雞」,不僅「經濟」還生態。為當地村民脫貧致富輸送著源源動力的同時,更是提高油茶品質、保護生態環境的有力招數。
在林下雞場裡,王順弘算了一筆帳:一畝油茶林除草每年需要500塊錢的費用,但是通過油茶林下養雞,節省了除草費用。而且這樣養雞,雞在林下排便,為油茶樹施肥,對生態發展是有好處的。如此,油茶產量提高、產值提升,品質也提高了。
目前基地養殖林下雞已達15000羽
「翻山雞」養殖半年即可出欄,除去成本部分按照項目實施村貧困人口比例進行分紅,王順弘說,當前給村民免費發放種雞就是一種分紅方式。同時,鎮裡指導培訓農戶,使農戶真正掌握養殖方面管理技能,還能獲得勞務收入,充分調動好廣大農戶養殖積極性,不斷帶動提高群眾養殖能力,增加群眾收入,保障了脫貧攻堅農戶能穩定持續增收。
「這個項目對全鎮的脫貧攻堅起到了很大的鞏固提升作用,按照脫貧標準,未脫貧的96戶貧困戶今年內脫貧一點問題也沒有。」有產業作為支撐,今年內全鎮脫貧,王順弘信心十足。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匡奇燃
通訊員 葉方傑 王國義
編輯 彭芝莉 劉義
編審 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