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出群眾致富花——中國聯通貴州省分公司產業扶貧的冊亨實踐

2021-01-17 天眼新聞

這是一份擲地有聲的莊嚴承諾——幫扶冊亨,整縣脫貧。在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中國聯通立下「軍令狀」。

這是一場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幹部掛幫、項目落地……在綠水青山間,中國聯通貴州省分公司(以下簡稱貴州聯通)用產業扶貧與冊亨共同書寫致富篇章。  自幫扶冊亨縣以來,貴州聯通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貴州省委省政府、中國聯通集團黨組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因地制宜,創新路徑,聚焦產業扶貧精準施策,打造出冊亨縣香蕉全產業鏈,開創了冊亨縣高質量脫貧的新模式。  因地制宜選產業    5月26日一大早,冊亨縣巖架鎮洛王村的蕉農羅福輝就在自家的香蕉地裡忙活起來,他走走停停,為香蕉樹剪下枯葉,又澆上新肥,確保每棵樹都得到妥善的照料。  「前段時間香蕉掛果,都被外地來的客商收購了。」羅福輝告訴記者,自從改種香蕉,家裡每畝地的收入翻了兩番。」  4年前,得知村裡發動農戶種植香蕉的消息,羅福輝主動加入。通過流轉土地,他逐步發展了60畝香蕉地,如今單是賣香蕉,每年的收入就有10多萬元。  「發展香蕉產業,讓我們真正走上了致富道路。」羅福輝告訴記者,香蕉種植在冊亨由來已久,但發展成為產業,還要從中國聯通對冊亨縣的定點幫扶說起。  2016年5月,中國聯通對冊亨縣開展定點幫扶,貴州聯通肩負使命,盡銳出戰。很快,幫扶幹部歐陽川就奔赴脫貧一線,掛任冊亨縣委常委、副縣長,一場企業聯手地方開展反貧困鬥爭的戰鬥正式打響。  上任之初,一道難題擺在了歐陽川面前。受當年市場影響,冊亨有數萬斤香蕉滯銷,如果不儘快解決銷路,農戶將損失慘重。  摸清情況後,歐陽川很快想到用電商解決問題。他通過多方渠道了解到「黔郵鄉情」電商平臺上貴州農產品銷路很好,於是馬上與平臺接洽,商定在該平臺上銷售冊亨香蕉。  「開售當天,冊亨香蕉1小時就售出2000多單」。歐陽川說,那一年,冊亨香蕉成為了「黔郵鄉情」電商平臺銷售單量最多的「明星產品」。  就這樣,歐陽川破解了上任後的第一道難題。而令他不曾預料的是,這次破題,竟打開了冊亨縣產業扶貧的大門,冊亨香蕉就此成為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的「致富果」。  脫貧攻堅看長遠,長久之計看產業。歐陽川注意到,當地種植的香蕉口感很好,但因為缺乏管理,又受制於碎片化的土地而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缺乏市場競爭力。  「一畝兩畝不是產業,要因地制宜先形成規模,再改良技術科學種植,最後突出特色拓寬銷路。」發展香蕉產業的思路得到了貴州聯通與冊亨縣的評估認可,並正式進入中國聯通定點幫扶冊亨縣的規劃。  此後,貴州聯通不斷投入資金與人力,用心澆灌著這串「致富蕉」。到2019年,冊亨香蕉種植面積已從6000畝增長到8.3萬畝,當年銷售額達13500萬元。目前,全縣74個貧困村已經全部出列,7.89萬貧困戶實現脫貧。

冊亨香蕉大數據扶貧產業園。王賢聰 攝。建強健全產業鏈  冊亨縣香蕉產業核心產區之一的巖架鎮坐落在群山之間,在小鎮蜿蜒的出山公路兩旁,香蕉加工廠、分揀中心等沿路分布,像項鍊上的一顆顆寶石。  種了就銷,利潤太薄,鏈條不長,就業不高。現在種植面積上去了,如何健全產業鏈,在香蕉身上發掘更多的價值,成為當前的課題。  「只有按照全產業鏈的思路發展,才能不斷提升香蕉的附加值。」貴州聯通經過調研論證,決定與冊亨縣一同打造香蕉全產業鏈,走出一條促進冊亨地區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助推冊亨脫貧摘帽的致富路徑。  「我們加工廠使用真空低溫油炸工藝生產香蕉片,味道更自然,食品更健康。」貴州籬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澤豪告訴記者,一包25克的香蕉片零售價為2元,而在市面上,一斤未加工的香蕉售價不過7元。同時,還能為當地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  在產業鏈上下遊,苗圃基地負責培育香蕉樹苗,產業園負責組織農戶種樹採收,香蕉冷庫與分揀中心則讓冊亨香蕉走出大山。  「我們還建設了冊亨香蕉產業一體化交易平臺和冊亨巖架香蕉大數據中心,有效為香蕉的銷售管控和銷售預判做好評估,實現香蕉產業產值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歐陽川介紹,在貴州聯通8158萬元的資金持續投入下,冊亨縣12個香蕉產業鏈項目先後落地,搭建起一條集育苗、種植、加工、冷鏈物流、銷售為一體的香蕉全產業鏈。

冊亨香蕉大數據扶貧產業園鳥瞰。王賢聰 攝。農村電商助騰飛    「再加把勁,明天就可以休息了」。5月27日,在貴州籬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倉庫區,幾個工人正在為香蕉片打包,在他們身後是堆積如山的包裹。  「5月17日,中國聯通『黔貨在京』消費扶貧產品總經理直播帶貨活動成功舉辦,我們一下接了4萬多份訂單。」王澤豪說,公司倉庫裡負責打包的30名工人每天工作12個小時,已經忙活了10天,終於快要完成任務了。  據了解,「黔貨在京」消費扶貧產品網絡直播活動當天,貴州聯通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利民走進了網絡直播間,通過網絡直播方式,向全國人民推介冊亨縣扶貧產品及優質農副產品。當天,冊亨扶貧產品及優質農副產品在聯通扶貧商城、京東商城等電商平臺上的銷售額達到約288萬元。  4年前,歐陽川用電子商務為冊亨打開了一扇產銷對接的道路。4年來,這條路越走越寬。  從一開始的「黔郵鄉情」電商平臺,到中國聯通扶貧旗艦店,再到淘寶、京東等全國知名的電商平臺,冊亨香蕉通過網際網路一步步地走進千家萬戶。  目前,包括香蕉在內的冊亨農特產品已實現線上銷售326餘萬單,銷售額7000餘萬元。  冊亨縣香蕉產業是貴州聯通產業扶貧的一個標杆,在此基礎上,貴州聯通累計投入近1.2億元建設冊亨香蕉、務川凍菌基地、黎平養雞場等35個產業扶貧項目,幫助近4萬群眾脫貧致富。  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做好產業發展這篇大文章是確保貧困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舉,也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實的關鍵所在。貴州聯通與冊亨人民選準了路子,正大步向前。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熊 偉 陳玉林 通訊員 孫文超編輯  阮甜編審  徐元芳

相關焦點

  • 冊亨信用社與龍騰油脂公司締造「桐籽花情結」
    暮春四月,氣溫逐漸暖和起來,冊亨縣雙江鎮的山頭上呈現出一片片粉白蘊紅的景色。這是桐籽樹開花了,每一朵花都是那麼的晶瑩剔透、白晰似玉,滿樹的桐籽花在春風中搖曳,恰如給山野穿上了一件花衣。在我們看來,這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但在冊亨縣龍騰油脂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周振濤看來,這預示這一年的好兆頭。周振濤喃喃道:「又到了一年桐籽花開的季節,看來,今年會有個好收成了!
  • 【中國的脫貧智慧】瓜州:產業扶貧託起增收致富「小康夢」
    2017年開始,產業扶貧政策在吳生錄家落地生根,他先後調引了7隻基礎母羊,開始發展養殖業。政府的溫暖讓吳生錄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在自身努力和政府的幫扶下,吳生錄實現了脫貧摘帽。  「幫扶幹部到我家,拿出『扶貧菜單』和我商量,是養牛養羊養豬還是養雞養鴨,是種苜蓿還是制種花卉?扶持選項讓我自己挑選。」
  • 雲南祥雲幹海村黨建引領產業扶貧組織化的生動實踐
    這些成山成片、競相綻放的百合花,不僅是大山深處一道道絢爛多彩的風景線,更是667戶彝族同胞們脫貧致富、全面小康的「搖錢產業」。昔日因貧窮落後而愁眉苦臉的彝族同胞們,如今個個臉上都洋溢著開心幸福的笑容。祥雲幹海村黨建引領產業扶貧組織化的生動實踐。
  • 萬壽菊成「致富花」
    7月18日,新疆莎車縣的維吾爾族群眾在採摘被當地譽為「致富花」的萬壽菊。晨光生物莎車公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自治區扶貧龍頭企業,自2012年以來,該公司通過「訂單」的形式推動農民大面積種植萬壽菊,既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又帶動了廣大農民脫貧致富。7年來該公司累計帶動農民增收6億多元,實現出口創匯4357萬美元。
  • 魏縣:「小」蘑菇「大」產業 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近年來,邯鄲魏縣積極引導種植大戶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種植蘑菇等高效經濟作物,將小小的蘑菇發展成了大產業,實現了產銷兩旺,帶動了當地的食用菌產業發展,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河北魏縣扶貧產業園區內的院堡鎮三家食現在,正是蘑菇高產的時候。
  • 國壽鑄心系列二十五-扶貧始於心,濟困踐於行,中國人壽助力大六號鎮...
    2018年9月,在中國銀保監會領導下,中國人壽對接烏蘭察布察右後旗大六號鎮精準扶貧,第一時間從總部派駐扶貧幹部開展工作,著力推進產業幫扶、教育醫療幫扶、村容村貌整治、集體經濟、電商銷售等項目建設。自中國人壽對接大六號鎮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已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超過2130萬元,支持大六號鎮脫貧攻堅,助力當地百姓創造更加和諧美好的生活。
  • 東安扶貧故事入選產業扶貧優秀案例
    今日永州 通訊員 陳東志報導他依託龍頭企業牽手貧困戶,壯大產業鏈,挑上「金扁擔」,精準「拔窮根」,將生長在滿坡滿崗的萬畝野生茶林的「綠色金礦」,轉變成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讓廣大貧困戶融入產業鏈,希望之花盛開舜皇山,野生茶香溢滿扶貧路。
  • 扶貧扶出「七色彩虹」
    這些數據是一年前市農業農村局駐屈家畈村扶貧工作隊員記下的。一年來,屈家畈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在市委、市政府的總體籌劃下,找準扶貧工作中的切入點,堅持以產業發展為主導方向,從鄉村旅遊、野菊花及中藥材種植等項目為扶貧突破口,利用當地獨有的自然氣候條件,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增收,扶出了大別山區最耀眼的「七色彩虹」。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內蒙古:草原開出希望花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中國銀保監會引領20家保險機構、7家會管單位在國貧旗察右中旗、察右後旗(以下統稱「兩旗」)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按照「一鄉一策」的原則,與兩旗20個蘇木鄉鎮建立了「一對一」或「二對一」的幫扶機制,打出了精準扶貧「組合拳」,取得了良好成績,讓草原開出一片希望之花。
  • 貴州畢節百裡杜鵑:「旅遊+扶貧」敲開致富門
    陳明凱說,花節期間和避暑季,一天忙得上躥下跳。  「開餐館加燒烤,一年掙個5萬元不得問題。」陳明凱說,在自家屋子裡開,不出房租。  「發展旅遊,讓我們家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好日子。」在陳明凱的記憶裡,小時候家裡就靠種3畝地維持生計,生活拮据,父親只好去附近的煤礦務工。一次意外,讓重傷的父親喪失了勞動力,一家人生活雪上加霜,加上他和妹妹上學讀書,一家人戴上了貧困戶的帽子。
  • 小菌菇敲開致富門——貢嘎山下松茸村的大產業
    小菌菇敲開致富門——貢嘎山下松茸村的大產業 四川日報   2021-01-11 09:32
  • 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打好黨建扶貧「組合拳」
    南召縣南河店鎮黨委政府堅持「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扶貧」的工作思路,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與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推動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黨建活力轉化為攻堅動力,組織對農村幹部進行「領頭雁」培訓,通過專題輔導、現場觀摩、座談交流相結合的形式,不斷增強農村基層幹部抓黨建、促發展、惠民生的能力,引導村裡群眾發揮自身優勢,拓寬增收渠道,提高致富能力。
  • 光伏扶貧拖起穩穩的幸福 運鴻集團光伏產業照亮百姓致富路
    光伏扶貧,是我國發展產業扶貧、資產收益扶貧的嶄新嘗試。2014年3月,安徽省金寨縣首開先河,在全國率先試點「光伏扶貧」,首批覆蓋1008戶貧困戶。2014年底,我國光伏扶貧工程試點正式啟動,涵蓋6省區30個縣。自此,光伏扶貧呈星火燎原之勢,在全國範圍內次第開花結果。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418萬貧困戶通過光伏扶貧獲得穩定收益,涉及光伏規模2649萬千瓦。
  • ...興辦扶貧車間,能人紛紛回家創業——帶領老鄉致富,內心滿是幸福
    很多企業成為各地興辦扶貧車間的主力軍,有想法、有意願的能人紛紛返鄉創業,他們參與興辦扶貧車間的過程中,受到了當地政府的幫扶,克服了人才、技術等困難,最終帶動了村裡不少貧困戶和困難群眾就近就業,脫貧增收。
  • 敖學安:帶領群眾種白芨 產業興農共致富
    家住羅平縣馬街鎮歹墨村的敖學安,他並非貧困戶,卻心繫貧困戶,助力脫貧事,一門心思探索產業脫貧路。敖學安是當地有名的白芨種植大戶,2017年在多方支持下,他在歹墨村主導成立了羅平縣馬街鎮興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這裡位於縣城的北面,距離縣城60餘公裡,氣候特別適宜白芨生長。他因地制宜,積極發揮羅平縣「雲藥之鄉」的氣候、環境等優勢,建立白芨規模化種植示範基地,帶領貧困戶搞起中藥種植產業。
  • 吉林省松原市:精準扶貧 小木耳開出「幸福花」
    吉林省松原市:精準扶貧 小木耳開出「幸福花」經濟發展,電力先行。吉林省松原市供電公司黨委堅持以農網改造、駐村幫扶等工程為抓手,2018-2020年累計投入資金315萬元對長嶺縣五十八村的5個臺區進行全面改造,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0.8千米,0.4千伏線路15.88千米,五十八村供電質量全面提升,成為百姓致富路上的「加速器」。
  • 象山縣立足白鵝產業「小支點」 撬動精準扶貧「大格局」
    近年來,象山縣按照中央和省市精準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瞄準「象山白鵝」特色資源,積極探索產業化扶貧新模式和利益聯結新機制,走出了一條「政府+聯盟(公司)+基地+農戶」的白鵝產業扶貧新路子,有效帶動縣內、對口幫扶地區乃至國內10多個省份2000餘戶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
  • 張啟源:感恩扶貧,脫貧後引領本村群眾致富的土家漢子
    傾注豪豬養殖的張啟源 「感謝國家,精準扶貧政策讓我父母醫療有了保障,看病不再難、不再貴。」28歲的張啟源向筆者傾訴他的感恩之情。早年畢業於湘西職業技術學院的張啟源,懷揣致富夢來到東部沿海地區,想用自己所學的數控專業技術大展身手。在上海一加工中心做過汽車模型,後又輾轉到浙江寧波一家數控車床加工企業上班。 2015年,因在家的父母年老多病,無人照顧,自己在外務工的薪資偏低,張啟源選擇了返鄉創業。
  • 平安銀行扶貧秘笈之「頭羊效應」,幫在關鍵處,扶在點子上!
    11月23日,貴州省最後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標誌著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從832個貧困縣到全部「清零」,讓全國人民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直是中國平安全力以赴的大事。
  • 中國電建:真情灑熱土 鋪平致富路
    產業扶貧「強支柱」  降雨不如掘井,進補不如祛病。讓貧困地區群眾「有技術、有工作、有收入」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根據劍川縣的實際情況,中國電建從產業扶貧入手,重點激發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強化產業扶貧的帶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