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象山縣按照中央和省市精準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瞄準「象山白鵝」特色資源,積極探索產業化扶貧新模式和利益聯結新機制,走出了一條「政府+聯盟(公司)+基地+農戶」的白鵝產業扶貧新路子,有效帶動縣內、對口幫扶地區乃至國內10多個省份2000餘戶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特別是象山幫扶援建吉林省龍井市存欄3萬羽種鵝、年產60萬羽鵝苗的大白鵝養殖基地建成投產,帶動周邊1000餘名貧困戶脫貧增收,象山白鵝產業扶貧案例登上央視「新聞直播間」,象山「十百千萬」大白鵝扶貧項目入選全國「攜手奔小康」典型案例。
堅持統籌謀劃,全面夯實扶貧「支點」
一是成立扶貧聯盟。依託全國先進工作者、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陳淑芳勞模團隊工作室,吸收律師團隊、民盟團隊、農信聯社團隊、社會志願者團隊等多個公益團隊,以及象山白鵝孵化場、養鵝大戶等有效資源,成立白鵝產業扶貧聯盟,帶動農戶通過發展白鵝產業脫貧致富。建立「全面排摸-專題研討-私人訂製」幫扶機制,精準確定扶貧對象、制定脫貧計劃、明確責任分工、落實幫扶舉措,穩妥高效推進白鵝產業扶貧。
二是打造扶貧基地。構建以農業農村部門牽頭,自然資源和規劃、環境保護等相關職能部門配合協作的幫扶格局,指導做好地落實、土地審批、證照辦理、布局規劃、施工建設等工作。同時,協助完成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註冊登記、銀行開戶、證件辦理等事項,推動白鵝產業扶貧基地順利建成。截至目前,縣內外累計建成白鵝扶貧基地30個。
三是落實扶貧資金。深入挖掘低收入農戶資金補助政策,整合相關行業部門資金,設置白鵝產業扶貧專項資金,用於幫助低收入養殖戶建設養殖基地、改善基礎設施、購買苗禽、飼料等生產資料。協調農信聯社等金融機構為扶貧基地、支持企業提供貸款貼息等優惠,為低收入養殖戶提供投入資金,保障白鵝生產順利運行。目前,縣內落實扶貧經費476.5萬元,為對口幫扶地區龍井市落實白鵝扶貧專項資金1310萬元。
創新發展模式,穩定架起扶貧「槓桿」
一是推行抱團發展。引導具有一定資金基礎和管理能力的養殖行業領頭人,就近吸納3-10戶低收入農戶加盟成團,抱團發展白鵝產業共同致富。如象山「石榴籽」白鵝產業扶貧項目,以省人大代表、致富能手胡亞云為核心,帶動5戶低收入少數民族農戶成立象山榴籽鵝業有限公司,胡亞雲投資負責鵝場建設、經營管理及對外銷售,其他農戶負責種鵝飼餵、鵝場維護、種蛋運輸等工作。目前,該項目一期工程已建成,飼養種鵝1.2萬羽,全部建成投產後將形成種鵝存欄2.5萬羽、年產苗鵝53.5萬羽的生產規模,預計年產值1070萬元,產業扶貧效益可觀。
二是實施保護託管。為有效解決低收入農戶養鵝資金不足難題,指導低收入農戶與文杰大白鵝、清波鵝業等龍頭企業合作,建立「公司+基地+農戶」利益聯結髮展模式,由幫扶企業出資建設扶貧基地,為農戶提供種鵝和飼料,實行全程技術指導,統一進行種蛋孵化和苗鵝銷售,再從盈利中扣除建設資金及服務費,直至基地實現造血功能。如「中國好人」、低收入農戶金建華白鵝養殖場,由文杰大白鵝養殖有限公司出資建設,並提供全程服務,實現了「種鵝有來源、飼料有供應、種蛋有孵化、銷售有渠道」,讓農戶增收不愁,金建華當年養殖收益達30萬元。
三是提供全鏈支持。全面建立起包括種鵝引進、疫病防控、種蛋孵化、苗鵝銷售等整個生產鏈條服務保障,並開展針對性幫扶,確保全鏈條幫扶暢通。如「象山白鵝」龍井市東西部扶貧協作援建項目採用「公司+基地+農戶」協作養殖模式,象山文杰大白鵝養殖有限公司與龍井市和諧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組建成立延邊鵝如君禽業有限公司,吸引當地低收入農戶加入飼養隊伍。象山文杰大白鵝養殖有限公司全程提供購、養、銷一體的保障服務,種蛋統一孵化、苗鵝統一銷售,農戶養殖不用擔心銷路,全力帶動當地農戶通過養殖白鵝脫貧增收。
強化服務保障,持續供給扶貧「動力」
一是加大政策傾斜。強化科技助力,對列入白鵝產業扶貧計劃的養殖場,優先開展新技術推廣示範、科研合作項目等,促進實踐成果轉化,提高基地養殖戶生產水平。強化項目支撐,優先將美麗牧場、農業「五新」、資源化利用等創建項目向扶貧基地傾斜,助力扶貧基地建設。目前,累計「落地」扶貧鵝場創建項目29個,補助經費達434.5萬元。
二是注重風險管控。探索引入金融管理模式,有效控制養殖風險,讓各方吃下「定心丸」。設立白鵝產業扶貧風險基金,市場行情好時每年提取一部分收益存入風險基金,由幫扶企業統一管理,行情較差時,從風險基金中支取用於補助。創新推出商業性鵝價格指數保險,將幫扶企業苗鵝銷售、成鵝回收因價格波動引起的市場風險納入農險保障範疇,有效抵禦市場風險,保護企業投資積極性,保障貧困群眾收入穩定。
三是開展技術指導。深入開展「三聯三送三落實」活動,定期組織技術人員赴扶貧基地開展疫病防控、診斷治療等服務指導,幫助解決養殖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落實聯絡員開展「一對一」跟蹤服務指導,確保各項扶貧措施精準落地。邀請中國畜牧獸醫學會、浙江省農科院畜牧獸研究所、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校專家到扶貧基地授課培訓,提升養殖技能。目前,累計開展技術指導3100餘人次,授課培訓37次。
轉自:浙江農業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